做不倒翁的故事作文
1. 如何寫作不倒翁的作文600字
關於不倒翁的作文
我讀小學三年級時學習成績並不好,每次考試都是班裡的墊底。一次期中考試後,老師把我
叫上講台,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我說:「王曉,你已經三次考試都在班裡墊底了,如果下次在不考好 再不考好
,你,你就給我留級。」放學後,同學們都說我是傻瓜,我很傷心哭著跑回家。
回到家後,奶奶看我哭得這么傷心,就問我怎麼回事,我把學校的事告訴了她,她聽後什麼
也沒說,她把我帶都她房間里,拿出一個 小玩偶, 對我說:「你能把他推倒嗎?」「哼!他這么小,
我一推就能把他推倒。」沒想到我推了幾次也沒推倒他,他每次都是剛要摔倒就又站了起來,我火了
,用盡全力一拳打了過去,我以為這次他一定會摔倒的,沒想到他跟上次一樣,剛要摔倒就又站了起來 。
這時奶奶走過來對我說:「孩子,你要堅強,你要像這個不倒翁一樣,摔倒了還要站起來,挫折
是長有的,你要堅強一點來對待它、戰勝它。」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心裡非常喜歡這個不倒翁。
從此以後我學習更加勤奮了,別人做一片的做業,我做兩篇、三篇,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期
末考試時,我以優異的成績 的成績奪得全班第七名。當我拿著這長第七名的獎狀跑回家時,鄰居張大伯突然
對我說:「孩子,你,你奶奶她,她去世了。」 這消息尤如晴天霹靂,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覺得
天旋地轉,然後就聽見張大伯的叫聲:「孩子,你怎麼啦……。」
當我清醒過來時,我已經在醫院了,周圍正坐著爸爸媽媽在掉眼淚,當我正想怎麼回事時,忽然又想起了奶奶去世的事,我鼻子一酸,兩行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可我一見到我床前的不倒 翁時,奶奶的聲音彷彿就在耳邊響起:孩子,你要堅強……
2. 不倒翁 感悟 作文
我的童年就像沙灘上那一個個美麗的貝殼,這些「貝殼」裡面藏著一個個美麗的小故事 。現在,就讓我打開其中的一個貝殼,給你講講這個貝殼裡面的小故事吧!
那是一個星期五,老師布置作業時,要求大家做一個不倒翁。於是,我在星期五放學後開始做了。首先,要把材料准備好,我拿來一個雞蛋、一支筷子、一張綠色的彩紙、一塊橡皮泥和幾支彩色筆,一切材料准備就緒了,我便開始做了。
我先把雞蛋比較尖的一頭往桌子上輕輕一磕,用小拇指把軟殼捅破,然後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將蛋黃和蛋清試圖倒出來,可事情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一帆風順,蛋清和蛋黃就是死賴在裡面不肯出來,我急中生智,把一個筷子蛋殼中,緩慢的攪拌著,再取出筷子,搖了搖雞蛋,蛋清和蛋黃終於被我「收服了」,我又用清水從小洞里灌進去,把雞蛋內部洗得乾乾凈凈,最後,我拿了一塊橡皮泥,將它揉成了一個小圓球,小心翼翼地放進了蛋殼, 經過我反復地嘗試,蛋殼終於可以站穩了。我要開始裝飾不倒翁了!我先把小洞用透明膠封住,接著在彩紙上畫了一個荷葉帽,把它剪下來,貼在小頭上,正好擋住小洞,我再用咖啡色的水彩筆在兩側畫了兩根「小辮子」,然後在一面用黑筆畫了個眼睛,中間又畫了個黑黑的眼球,整雙眼睛畫好後,我在上面加了個睫毛。接著畫鼻子,用肉色彩筆畫了個鼻子。我再用純粉紅的筆畫了個紅撲撲的小臉蛋,最後用紅筆畫了個小嘴巴,可愛極了!忘了告訴你,我還給不倒翁起了個名字呢——婷婷,好聽吧!
我太自豪了,我終於做成可愛的不倒翁了!
3. 我製作的不倒翁作文360字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做不倒翁。我拿了個大雞蛋,把小的那頭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輕輕敲,生怕蛋殼破出一條縫。我拿起一看,咦,沒破?!我再用力一點,呀,不好,蛋殼裂開了一條縫,我緊張地沿著裂縫剝出了一個硬幣大小的洞。
接下來該把蛋清和蛋黃倒出來了,我把蛋往下一扣,蛋清乖乖流了出來,像一條白絲帶,可蛋黃堵在了洞口,怎麼也不肯下來。怎麼辦呢?對了,我拿來一根筷子,伸進洞里,把蛋黃攪成液體,呵呵,它乖乖地流出來了。
我拿來沙子,用勺子舀了一小勺,從小洞口往裡灌,盡管我很小心,但不是有一些頑皮的沙粒逃到了外面。還是媽媽有辦法,她把一張紙捲成漏斗狀,把小口對准蛋上的小洞,只聽「嘩」地一聲,沙子一粒不漏地全鑽進了雞蛋的肚子里了。
差不多裝了雞蛋的三分之一,夠了,又加入一些蛋液,把沙子凝固住。
呀,沒臉的蛋寶寶真難看,我給它畫上一副方方的眼鏡,大大的嘴巴像月牙,還給它畫上腮紅,一個紅鼻子。可是那個破洞怎麼辦呢?有了!我眼前一亮,給它做頂帽子!我從紙上剪下一個三角形,卷一下,變成了一頂海軍帽,放在小洞上,蛋寶寶別提多帥氣了!
我輕輕一推,雞蛋不倒翁左右搖晃,好像在向我點頭呢!
求採納。、
4. 怎樣製作不倒翁500字作文
周六,天空晴朗。我和媽媽出去散步,看見賣著各種各樣的不倒翁,有的在微笑,有的看上去在發火,有的看上去在做鬼臉……我看到這里欣喜若狂,心裡頓時想:多麼好看的不倒翁呀!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您給我買一個不倒翁,好嗎?」媽媽微笑地對我說:「這個東西能自己做的,比它還要漂亮。」我說:「真的嗎?」媽媽說:「當然是真的了,不信,我們回家做。」說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學怎麼做不倒翁的書。
回到家裡,我就看了幾遍書,從冰箱拿出一個雞蛋,從櫃子拿出一個碗,一根筷子,再從媽媽的針包拿出一根縫衣針。
我右手拿針,左手拿雞蛋,用針輕輕地扎在雞蛋上面。過了好一會兒,雞蛋還是完好如初。急得我額頭上都冒出汗了。我嘆了一口氣。忽然,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用針在雞蛋殼上小心翼翼地鑽,然後一點一點加力。終於,雞蛋殼被針尖攻破了防線,出現了一個小孔。我喜出望外,趁熱打鐵,繼續在小孔的周圍鑽,擴大戰果。幾分鍾後,那個小孔變成和筷子一樣大小般的洞,我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在蛋內攪拌幾下,然後將洞口對准碗,用筷子在洞口來回地戳,把蛋清、蛋黃倒了出來。
我趕緊把雞蛋用清水洗過,再用棉簽把雞蛋殼裡面擦得乾乾凈凈,把橡皮泥揉成小球,小心翼翼地放進雞蛋里。雞蛋終於不倒了!我高興極了,輕輕推了下,它先是向旁邊倒了一下,又馬上回過神來,向另一邊倒去,幾個來回後重新站住了。我知道成功已經不遠了。我用透明膠帶封住雞蛋的小孔,生怕橡皮泥掉了出來。
最後一步——美化。我拿出水彩筆,用紅色給它畫上眼睛、耳朵、鼻子和嘴,用綠色給它畫上手和腳。這樣,不倒翁就完成了。
耶,我終於做成功了!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5. 我做了一個不倒翁三百字作文
從小到大,我做過許多的手工勞動,有小青蛙、小蜻蜓等……而今天,就給你介紹一段我認為最有趣的經歷吧!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一個人在家裡,做完了作業,家裡因為暫時的停電,而不能晚電腦,也不能看電視。有什麼辦法能解解悶呢?突然,「手工製作大全」這幾個字讓我眼前一亮。我心想:不如做個小玩意吧!
心動不如行動,我馬上從書架取出這本書。
我翻開書本,在目錄上尋找這有趣的小玩意。這時,一個不倒翁吸引了我。不如做個不倒翁吧!
我馬上跑到廚房,拿了一個雞蛋,又拿了一個小碗和一隻筷子。按照書上所說的,我在雞蛋的尖頭捅了一個小洞,然後,把蛋清和蛋黃倒入小碗中。蛋清慢悠悠地下來了,可蛋黃堵在口子上,就是不下來。怎麼才能把它「請下來」呢?啊!對了!我「急中生智」,用筷子倒和了一下,它才一滴一滴地「從天而降」,直落到碗里。接下來,我又把蛋殼拿去洗干凈,曬在太陽底下,讓水蒸發掉。
好了,進行下一個步驟。
我看了看書,書上寫著:把橡皮泥揉成一個小球,從口子中投進去,知道蛋殼可以站穩。我看到這里,心裡涼了一大截:家裡沒橡皮泥怎麼辦?我苦思冥想著。突然,我靈機一動,可以用米來代替啊!我馬上跑到廚房裡弄了一大勺米。可是,問題又來了:怎麼才能把大米們安全地「送」到蛋殼里呢?哎呀!我一眼瞄到了廚房架子上的漏斗,不是可用這個嘛!我一隻手把漏斗和蛋殼扶住,另一隻手往漏斗里倒米。最後,我用絲帶把雞蛋的口子封住,用固體膠固定好。一個不倒翁就大功告成了!
嗯?不對?好像還缺了點什麼?對了,還沒給它畫花紋呢!我用熒光筆在上面寫上了「HAPPYEVERYDAY!」
我又用手碰了碰不倒翁。不倒翁搖了幾下,卻沒有倒。「耶!」我歡呼雀躍起來。
我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我覺得這個不倒翁告訴我:「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人生不也是如此。
望採納
6. 關於不倒翁的故事
中國古代最牛官場「不倒翁」
唐朝滅亡後,中國北方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期間,契丹人滅了後晉以後,也曾對中原實行過短暫的統治。「五代」時期是一個形勢極不安定的亂世,政權皇帝更迭頻仍,官場生態環境極其惡劣,在這樣一個動盪變亂的年代,連皇帝都坐不穩,馮道卻營盤鐵打,先後經歷五朝,侍奉十一君,無論誰家天下他都做高官,朝朝為公卿,而且三次拜相,居相位長達二十餘年。他為官時間之長,歷任朝代之多,出任職務之高,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遍尋中國歷史,馮道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官場不倒翁」。
馮道(882—954),字可道,自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人。其父親熟讀諸子百家,受唐朝尊崇道家風尚影響,對道家極為推崇。馮道出生不久,父親便依據《道德經》開篇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其取名為道,字可道。年輕時,馮道曾做過幽州劉守光的參軍幕僚。劉守光敗後,他又轉事大宦官、監河東軍張承業。張承業任用他為巡官,以其頗通文學推薦給晉王,任河東節度使掌書記,多年聲名不顯。後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後拜馮道為戶部尚書、翰林學士。李存勖死後,明宗李亶即位,因李亶想文治國家,又因馮道「勸進」有功,於是提拔馮道做了宰相,馮道從此開始發跡。明宗死後,愍帝李從厚即位,馮道繼續擔任愍帝時期的宰相。不久潞王李從珂在鳳翔造反,愍帝出逃,馮道率百官迎潞王入京。李從珂登基,即唐末帝,馮道繼續擔任宰相一職。後來,石敬塘與李從珂發生沖突,石敬塘不惜出賣國土和自稱兒輩,換取了契丹的支持,滅掉了後唐,自己當上了皇帝,是為後晉。馮道在後晉任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後又加封司徒兼侍中,封魯國公。石敬瑭死後,馮道出任後晉出帝石重貴的宰相。契丹南下中原滅晉後,馮道又主動去投靠契丹,被封為太傅,跟從遼太宗耶律德光北歸至常山(今河北元氏)。後來,契丹在人民反抗下北撤,後晉大將劉知遠建立了後漢政權,馮道又跑到後漢,官至太師。不久,郭威造反,馮道又率百官迎郭威進入汴京(今河南開封),加入後周政權,被拜為太師兼中書令。馮道死後,被周世宗追封為瀛王。
通過以上史實可以看出,無論政權和皇帝怎麼走馬燈似的輪替,馮道的官運卻一路亨通,長興不衰,並且在這種不斷的變換更迭中,一直泰然自若,久居祿位,而且每次均能進退得當,從未倒下過一次。他不但多年位極人臣,死後更被追封瀛王,五代末年其聲望一度達到頂峰,實為歷朝歷代所罕見,他的過人之處在哪裡?他的「官場不倒翁」秘訣又是什麼呢?
一是不講忠義,善於改變立場。
五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也是道德大滑坡的時代。以往人們所推崇的忠義廉恥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時興了。武將們驕橫跋扈,割據自雄,眼裡根本沒有中央,一個個都虎視眈眈的盯著皇位;文臣們唯唯諾諾,漠然居職,心裡只想著保存自身,沒有幾個敢於出謀劃策直言諫君的。大家都是和皇帝搭幫過日子,應付一天算一天,今天你給我俸祿我上班,明天換了主子還照樣,君臣之間根本沒有什麼忠義可言。李從珂起兵時,李亶沒有來得及告訴大臣們,就匆匆逃到姨夫石敬塘的軍中。第二天早晨,宰相馮道和大臣們上朝一看,皇帝沒了,才知道李從珂馬上就要進京了。按說李亶把馮道一手提拔起來做了宰相,於忠於義馮道都應該忠於李亶,但他不這么想,在換來換去的主子面前,你如果強出頭硬是要忠於舊主子,難免招來殺身之禍;如果臣服於新主子,沒准還能撈上一官半職。在認清形勢、權衡利弊之後,馮道放棄了忠義,及時改變立場和觀念,率領百官一起到洛陽郊外列隊迎接李從珂,並獻上了請李從珂當皇帝的「勸進」文書。就這樣,馮道由前朝的元老重臣搖身一變,又成為新朝的開國元勛。
二是善於鑽營,積極尋求靠山。
既然沒有了道德廉恥,那麼投靠一個主子並為其賣命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實力。有奶便是娘,誰的奶多、奶好,就可能在亂世中立得長久,也就能靠得住。當時,北方軍事實力最強的是契丹。石敬塘當了皇帝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兌現對耶律德光許下的諾言,一是要割讓「幽雲十六州」,二是要上表契丹自稱「兒皇帝」。割地還好說,但自稱「兒皇帝」,這實在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至於派人去契丹當「冊禮使」遞交國表,更是一件既要忍辱負重,又要冒生命危險的事。誰知,一貫善於鑽營的馮道居然毛遂自薦,表示自己願意去蹚這一道渾水。其實,馮道心裡很明白,只有出使契丹,趁機巴結好耶律德光,取得更大的靠山,他在石敬塘那裡的位置才能保得穩,把「爸爸皇帝」籠絡好了,這「兒皇帝」也就好對付了。馮道在契丹被阻留了兩個多月,經過多次考驗,耶律德光認為馮道非常忠誠可靠,就決定讓他回國。馮道故意說不願意回去,並多次上表,表示對耶律德光的忠誠,想留在契丹。越是這樣,耶律德光就越覺得應當讓他回去,好讓他為自己在石敬塘那裡辦事。馮道園滿完成了這次外交任務回國後,連石敬塘對他也萬分恭敬,因為馮道的背後靠上了契丹這棵大樹。後晉末期,耶律德光率30萬大軍南下,佔領了汴京。馮道看到後晉政權大勢已去,便主動來投靠耶律德光。面對耶律德光的指責和嘲諷,馮道裝憨賣傻,卑辭以對,低聲下氣,弄得耶律德光哭笑不得,不但沒有難為他,反而給他高官厚祿。
三是居安思危,預先鋪就退路。
一味的不講廉恥,不講忠義,一味的鑽營投機,見風使舵,不遭天譴,必有人報!馮道深知,犯了眾怒的人很少有機會存留下來。所以,馮道看似點頭哈腰,但對局勢的判斷,又有清醒獨到的地方。走這步棋時,同時也要考慮到下一步棋該往哪裡走,為以後做好打算。契丹人南下後,一味的殘暴統治,破壞生產,根本就沒有長久在此統治下去的意圖。居安思危的馮道也看到這種殘暴統治是不能長久的,就開始為自己的後路著想。他想方設法的保護了一批被迫投降契丹的漢族官員,並向耶律德光進言,保存了干千萬萬中國百姓,早早的為自己日後的仕途留下了退路。他的這種做法,就連後來一直對馮道不滿的歐陽修都認為「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馮)道一言之善也。」(《新五代史》)後來,在人民的反抗之下,契丹人被迫退出中原,撤回北方。當時在契丹做官的馮道隨契丹軍隊撤到恆州(今山西大同),趁契丹敗退之際,逃了回來歸順剛剛建立的後漢政權。作為一個外族政權的高級官員,馮道之所以敢回來,就是因為新朝中有很多他曾經救過的官員,民間有無數他曾經救過的百姓,他料定這些人定會感恩圖報,為他保全。果然,馮道回來後,眾人紛紛上言他的好處,不久就做上了後漢的太師。
馮道是五代時期的一個「異類」,是官場上的一個「精靈」,他歷任五朝,甚至還做過契丹人的「偽官」。在常年的為官經歷中,馮道摸索、積累、運用、發展了自己的做官經驗,創造了一套獨特的官場秘訣,那就是「不講忠義,只看實力;見風使舵,另投新主;預留後路,有官長樂」。馮道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官場不倒翁」,同時也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臨難不赴,遇事依違兩可,無所操決,唯以圓滑應付為能事。」
唐朝滅亡後,中國北方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期間,契丹人滅了後晉以後,也曾對中原實行過短暫的統治。「五代」時期是一個形勢極不安定的亂世,政權皇帝更迭頻仍,官場生態環境極其惡劣,在這樣一個動盪變亂的年代,連皇帝都坐不穩,馮道卻營盤鐵打,先後經歷五朝,侍奉十一君,無論誰家天下他都做高官,朝朝為公卿,而且三次拜相,居相位長達二十餘年。他為官時間之長,歷任朝代之多,出任職務之高,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遍尋中國歷史,馮道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官場不倒翁」。
馮道(882—954),字可道,自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人。其父親熟讀諸子百家,受唐朝尊崇道家風尚影響,對道家極為推崇。馮道出生不久,父親便依據《道德經》開篇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其取名為道,字可道。年輕時,馮道曾做過幽州劉守光的參軍幕僚。劉守光敗後,他又轉事大宦官、監河東軍張承業。張承業任用他為巡官,以其頗通文學推薦給晉王,任河東節度使掌書記,多年聲名不顯。後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後拜馮道為戶部尚書、翰林學士。李存勖死後,明宗李亶即位,因李亶想文治國家,又因馮道「勸進」有功,於是提拔馮道做了宰相,馮道從此開始發跡。明宗死後,愍帝李從厚即位,馮道繼續擔任愍帝時期的宰相。不久潞王李從珂在鳳翔造反,愍帝出逃,馮道率百官迎潞王入京。李從珂登基,即唐末帝,馮道繼續擔任宰相一職。後來,石敬塘與李從珂發生沖突,石敬塘不惜出賣國土和自稱兒輩,換取了契丹的支持,滅掉了後唐,自己當上了皇帝,是為後晉。馮道在後晉任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後又加封司徒兼侍中,封魯國公。石敬瑭死後,馮道出任後晉出帝石重貴的宰相。契丹南下中原滅晉後,馮道又主動去投靠契丹,被封為太傅,跟從遼太宗耶律德光北歸至常山(今河北元氏)。後來,契丹在人民反抗下北撤,後晉大將劉知遠建立了後漢政權,馮道又跑到後漢,官至太師。不久,郭威造反,馮道又率百官迎郭威進入汴京(今河南開封),加入後周政權,被拜為太師兼中書令。馮道死後,被周世宗追封為瀛王。
通過以上史實可以看出,無論政權和皇帝怎麼走馬燈似的輪替,馮道的官運卻一路亨通,長興不衰,並且在這種不斷的變換更迭中,一直泰然自若,久居祿位,而且每次均能進退得當,從未倒下過一次。他不但多年位極人臣,死後更被追封瀛王,五代末年其聲望一度達到頂峰,實為歷朝歷代所罕見,他的過人之處在哪裡?他的「官場不倒翁」秘訣又是什麼呢?
一是不講忠義,善於改變立場。
五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代,也是道德大滑坡的時代。以往人們所推崇的忠義廉恥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時興了。武將們驕橫跋扈,割據自雄,眼裡根本沒有中央,一個個都虎視眈眈的盯著皇位;文臣們唯唯諾諾,漠然居職,心裡只想著保存自身,沒有幾個敢於出謀劃策直言諫君的。大家都是和皇帝搭幫過日子,應付一天算一天,今天你給我俸祿我上班,明天換了主子還照樣,君臣之間根本沒有什麼忠義可言。李從珂起兵時,李亶沒有來得及告訴大臣們,就匆匆逃到姨夫石敬塘的軍中。第二天早晨,宰相馮道和大臣們上朝一看,皇帝沒了,才知道李從珂馬上就要進京了。按說李亶把馮道一手提拔起來做了宰相,於忠於義馮道都應該忠於李亶,但他不這么想,在換來換去的主子面前,你如果強出頭硬是要忠於舊主子,難免招來殺身之禍;如果臣服於新主子,沒准還能撈上一官半職。在認清形勢、權衡利弊之後,馮道放棄了忠義,及時改變立場和觀念,率領百官一起到洛陽郊外列隊迎接李從珂,並獻上了請李從珂當皇帝的「勸進」文書。就這樣,馮道由前朝的元老重臣搖身一變,又成為新朝的開國元勛。
二是善於鑽營,積極尋求靠山。
既然沒有了道德廉恥,那麼投靠一個主子並為其賣命的標準是什麼呢?那就是實力。有奶便是娘,誰的奶多、奶好,就可能在亂世中立得長久,也就能靠得住。當時,北方軍事實力最強的是契丹。石敬塘當了皇帝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兌現對耶律德光許下的諾言,一是要割讓「幽雲十六州」,二是要上表契丹自稱「兒皇帝」。割地還好說,但自稱「兒皇帝」,這實在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至於派人去契丹當「冊禮使」遞交國表,更是一件既要忍辱負重,又要冒生命危險的事。誰知,一貫善於鑽營的馮道居然毛遂自薦,表示自己願意去蹚這一道渾水。其實,馮道心裡很明白,只有出使契丹,趁機巴結好耶律德光,取得更大的靠山,他在石敬塘那裡的位置才能保得穩,把「爸爸皇帝」籠絡好了,這「兒皇帝」也就好對付了。馮道在契丹被阻留了兩個多月,經過多次考驗,耶律德光認為馮道非常忠誠可靠,就決定讓他回國。馮道故意說不願意回去,並多次上表,表示對耶律德光的忠誠,想留在契丹。越是這樣,耶律德光就越覺得應當讓他回去,好讓他為自己在石敬塘那裡辦事。馮道園滿完成了這次外交任務回國後,連石敬塘對他也萬分恭敬,因為馮道的背後靠上了契丹這棵大樹。後晉末期,耶律德光率30萬大軍南下,佔領了汴京。馮道看到後晉政權大勢已去,便主動來投靠耶律德光。面對耶律德光的指責和嘲諷,馮道裝憨賣傻,卑辭以對,低聲下氣,弄得耶律德光哭笑不得,不但沒有難為他,反而給他高官厚祿。
三是居安思危,預先鋪就退路。
一味的不講廉恥,不講忠義,一味的鑽營投機,見風使舵,不遭天譴,必有人報!馮道深知,犯了眾怒的人很少有機會存留下來。所以,馮道看似點頭哈腰,但對局勢的判斷,又有清醒獨到的地方。走這步棋時,同時也要考慮到下一步棋該往哪裡走,為以後做好打算。契丹人南下後,一味的殘暴統治,破壞生產,根本就沒有長久在此統治下去的意圖。居安思危的馮道也看到這種殘暴統治是不能長久的,就開始為自己的後路著想。他想方設法的保護了一批被迫投降契丹的漢族官員,並向耶律德光進言,保存了干千萬萬中國百姓,早早的為自己日後的仕途留下了退路。他的這種做法,就連後來一直對馮道不滿的歐陽修都認為「契丹不夷滅中國之人者,賴(馮)道一言之善也。」(《新五代史》)後來,在人民的反抗之下,契丹人被迫退出中原,撤回北方。當時在契丹做官的馮道隨契丹軍隊撤到恆州(今山西大同),趁契丹敗退之際,逃了回來歸順剛剛建立的後漢政權。作為一個外族政權的高級官員,馮道之所以敢回來,就是因為新朝中有很多他曾經救過的官員,民間有無數他曾經救過的百姓,他料定這些人定會感恩圖報,為他保全。果然,馮道回來後,眾人紛紛上言他的好處,不久就做上了後漢的太師。
馮道是五代時期的一個「異類」,是官場上的一個「精靈」,他歷任五朝,甚至還做過契丹人的「偽官」。在常年的為官經歷中,馮道摸索、積累、運用、發展了自己的做官經驗,創造了一套獨特的官場秘訣,那就是「不講忠義,只看實力;見風使舵,另投新主;預留後路,有官長樂」。馮道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官場不倒翁」,同時也得益於他的為官之道:「臨難不赴,遇事依違兩可,無所操決,唯以圓滑應付為能事。」
7. 我要寫一篇《製作不倒翁》(作文)。要一個好開頭。
有一天,爸爸媽媽有事不在家,我一個人呆在家裡很無聊,於是想:不如我做一個不倒翁來玩玩吧!我想到這里,就開始做不倒翁了。
我准備了蛋殼,沙子和彩色筆,開始製作了。我把一些沙子放進大半圓里,這樣可以做為不倒翁的身子,我又把小半圓扣在大半圓的上面,作為不倒翁的頭,接著我開始給不倒翁畫上彩畫了,可不知為什麼,我總是畫不好,我非常生氣,把彩筆往桌上一扔,去看電視了。我看著看著,突然想起某人說的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想到這里,我把電視關了,提起精神,認真地給不倒翁畫上彩畫,最後,我終於畫好了。
我終於成功了!
我看見超市的一個不倒翁很漂亮,但是價格太貴了,於是,我決定自己做一個不倒翁。
做不倒翁要准備這些材料:水彩筆、彩色紙一張、珠子一個、蠟燭、雞蛋一個,還有碗和釘子。
首先用釘子在雞蛋的頂上打一個小空,把蛋黃和蛋清倒在碗里,注意做這一項工作要有耐心,倒完之後把蛋殼的里外都洗干凈放到太陽底下曬干,如果你等不及的話就用電吹風吹乾,把珠子放進去,蠟燭點燃後把蠟燭油滴進蛋殼里以便讓珠子固定;然後我就拿水彩筆輕輕的在雞蛋殼上畫上眼睛、鼻子、嘴巴等;最後把彩色紙折成一個帽子,粘在洞口上。就這樣,一個可愛的不倒翁做好了。
這是我親手做的不倒翁,我一直珍藏著。
8. 我做成了不倒翁 作文
我做成了不倒翁
我的童年就像沙灘上那一個個美麗的貝殼,而這些貝殼裡面藏著一個個美麗的小工藝品。現在,讓我打開一個貝殼,給你講講這個貝殼裡面的小工藝品吧!
星期五老師布置作業時,要求大家做一個不倒翁。於是,我便在星期六開始做了。首先,要把材料准備好,我拿來一個雞蛋、一個碗、一支筷子、一卷雙面膠、一塊橡皮泥和幾支彩色筆,一切材料准備就緒,我便開始做了。
我先把雞蛋比較尖的一頭往桌子上一磕,用小拇指捅破,然後用筷子輕輕地將蛋黃和蛋清搞在碗里,搞好後,我把雞蛋殼拿到水池裡清洗,洗了幾次後,終於洗好了。我抽了一張紙,捲成長條兒,塞進雞蛋殼,過了一會兒又拿出來,雞蛋殼裡面也幹了。於是,我拿了一塊橡皮泥,掰下一塊,揉成了一個小圓球,小心翼翼地放進了蛋殼,這時,蛋殼有些站起來了。我便反復地試,蛋殼終於可以站得比較穩了。我便用白色膠帶把口給封了。接著,我要開始裝飾不倒翁了。我先用咖啡色的水彩筆在兩側畫了兩根「小辮子」,然後在第一面用黑筆畫了個眼睛,中間又畫了個黑黑的眼球,整雙眼睛畫好後,我在上面加了個睫毛。接著畫鼻子,用青色彩筆畫了個鼻子。我再用純粉紅的筆畫了個紅撲撲的小臉蛋,最後用紅筆畫了個小嘴巴,可愛極了!忘了告訴你,我還給不倒翁戴了個小帽子呢!
做小工藝品真有趣,我以後要多多做!
9. 作文 製作不倒翁600字
「媽媽,給我弄一個雞蛋殼,我要做不倒翁.」 星期天,我興致勃勃地對媽媽說。真是出乎預料,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我趕緊找來做不倒翁的材料:雞蛋殼、米、水彩筆。工程開始了.先把雞蛋里的蛋清和蛋黃去掉。沒想到,在去蛋清和蛋黃時總把蛋殼弄爛了。可我不灰心,想:雞蛋殼太脆了,有什麼好材料呢?突然我看見桌上的乒乓球,高興地叫了起來:「乒乓球!」我興奮極了,趕忙拿起乒乓球。先沿著它的「赤道」剪了一半下來,一邊剪還一邊說:「對不起,為我做一次犧牲吧!」乒乓球剪好了,不倒翁的身體也就做好了。接著往不倒翁的身體里放上一些米。再要給不倒翁帶上漂亮的帽子。我左思右想,該用什麼做呢?哈!用彩色的蠟光紙!我把紙捲成漏斗的形狀。然後用膠水粘在乒乓球上,可乒乓球和膠水像死敵一樣,總不粘在一起,而米也全都掉了出來。我又找來雙面膠,呵!雙面膠就是不一樣,和乒乓球和睦相處。這時,我把米從帽子的頂端倒了下去。最後,在乒乓球的臉上畫畫。在球體上畫畫,可難哩!我先在臉上畫了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再畫上豬鼻子,還把嘴巴畫成了牛嘴。畫好了,從遠處看,還真是「一表人才」,走近一看,便像一個小丑,真滑稽。
開始檢查不倒翁的質量了,我把不倒翁往左邊搖了一下,哈!它又居然穩穩地站直了。我興奮地叫道:「我成功了!」 做不倒翁,既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又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我喜歡親手製作的不倒翁,還要學習它不被困難打敗的精神。
10. 《做不倒翁》的優秀作文2一3百字三年級
今天我做了一個精美可愛的不到翁。
我先把雞蛋尖的那一頭輕輕的敲一個小洞,用針筒把蛋黃和蛋清全吸出來,接著裝點水在蛋殼里,輕輕的搖一搖,洗干凈蛋殼把水倒出來。然後我到外面找了一些沙子,裝到蛋殼里。就在我為不倒翁裝飾時,我把帽子戴歪了,我用手一拿蛋殼被我弄壞了。哎第一次失敗了。
我照著第一次的樣子又做了起來,而且比第一次還要認真細心。到了給不倒翁裝飾時候,我為它戴上帽子,畫上眼睛鼻子和嘴巴,真是可愛極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把不倒翁做好了,我給它取了個名字「永遠不怕失敗」因為我覺得失敗不可怕,但不能灰心,只要認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