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作文敦煌鳴沙山的故事

作文敦煌鳴沙山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4:50:25

Ⅰ 敦煌鳴沙山的閱讀答案

1、敦煌鳴沙山有三個特點,分別是:顏色多樣,形態各異,會發出管弦鼓樂般的隆隆聲響。
2、敦煌鳴沙山 點明鳴沙山的位置和特點。2.北:敦煌城 南:鳴沙山 西黨河口 東 莫高窟

Ⅱ 誰能告訴我一下關於敦煌鳴沙山與三危山的傳說

鳴沙山

木壘鳴沙山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昌吉州木壘縣哈依納爾北5公里處,當地哈薩克人稱其為「阿依艾庫木」,意為「有聲音的沙漠」。其山雄踞沙海,平地而起,共有5座赭紅色的沙丘,其中最大的一座約500米,垂直高度過00米左右,呈現西南至東北走向。平時常有雷鳴號角之聲從內發生,時斷時續,時高時低,忽而聲響如萬馬奔騰、忽而柔細若琴若笛。假如你抓一把細沙奮力揚出,馬上就會激起無數蛙鳴。當你數人並排下滑,但聞遍山雷聲滾滾,大有叱吒風雷之勢。

更有趣的是,那流動的細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就像湖水因風縐面,盪起一圈圈柔和優美的漣漪。一清代詩人曾:「雷送餘音聲裊裊,風生細 響語喁喁」。可見鳴沙山的迷人之處。鳴沙山下不遠處,有一泉,形同滿月,周圍黃沙浩浩,虎視狼逼,千百年來卻不為其所滅,實在叫人驚嘆不已。但見泉水由沙底而出,清澈透明,飲之清涼甘洌,泌人肺腑。使鳴沙山更添幾處神奇。

天地奇響,自然妙音——鳴沙山,位於甘肅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鳴沙山北麓,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鳴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虯龍蜿蜒」,金光燦燦,宛如一座金山。鳴沙山曾被稱為「沙角山」。處於騰格里沙漠邊緣,與寧夏中衛縣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巴里坤鎮同為我國四大鳴沙山之一。是「郭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嶺晴鳴」。

所謂鳴沙,並非自鳴,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產生鳴響,是自然現象中的一種奇觀,有人將譽為「天地間的奇響,自然中美妙的樂章。」當你從山巔順陡立的沙坡下滑,流沙如同一幅一幅錦緞張掛沙坡,若金色群龍飛騰,鳴聲隨之而起,初如絲竹管弦,繼若鍾磬和鳴,進而金鼓齊,轟鳴不絕於耳。自古以來,由於不明鳴沙的原因,產生過不少動人的傳說。相傳,這里原本水草豐茂,有位漢代將軍率軍西征,一夜遭敵軍偷襲,正當兩廝殺難解難分之際,大風驟起,颳起溫天黃沙,把兩軍人馬全都埋入沙中,從此就有了鳴沙山。至今猶在沙鳴則是兩將士的廝殺之聲。

據《沙州圖經》載:鳴沙山「流動無定,俄然深谷為陵,高岩為谷,峰危似削,孤煙如畫,夕疑無地。」這段文字描述鳴沙山形狀多變,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遊人攀上沙丘,由山頂往下滑,沙礫隨人體而落下,也會發出一陣陣轟響,近聞如獸吼雷鳴,遠聽如神聲仙樂。自古人們將這一景觀傳為一奇。山體高達數十米,東西綿亘40多公里,南北縱橫20公里,海拔1650米,宛如兩條沙臂張伸圍護著鳴沙山麓的月牙泉 三危山
敦煌三危山旅遊區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和莫高窟與佛為緣,相互輝映,在絲綢之路上形成了一道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旅遊風景線。三危山東西綿延數十里,主峰隔大泉河與鳴沙山相望,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雲三危」。三危山是敦煌歷史的一座名山,是敦煌文明歷史的發源地,據山海經記載,三危山是神鳥三青鳥居住的地方,在遠古神話傳說中,三青鳥是為神話人物西王母取食的童子,這給三危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結合上書左傳,史記等記載,原住於洞庭湖,鄱陽湖之間的三青部落,在當時的部落戰爭中戰敗,一部分三苗人被流放到了三危山,據史書考證,三青本來是以鳥聲龍身為圖騰的民族,所謂的三青鳥居之,就是南方以三鳥為圖騰的民族被流放到了這里,三苗民族遷移到了三危山,成為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敦煌居民,也由此翻開了敦煌燦爛歷史的第一頁。
三危山古代又稱碑羽山、神羽山,從敦煌綠洲看,隱三峰崇之,如危欲墜,而得名三危。三危山是一座神山,蘊育了世界文化藝術寶窟莫高窟,當地的百姓自然將此山奉為神山,修建了眾多的宇寺棺、王母宮、觀音井、老君堂,南天門等一批古建築至今,遺跡猶存。站在三危山頂峰的王母宮前,俯視莫高窟及整個敦煌綠洲全景,敦煌人稱三危山為坐鎮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將三危山列為敦煌第一景,稱做「危峰東峙」。
三危山隔大泉河與莫高窟毗鄰,莫高窟則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據莫高窟佛龕碑記:「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樽、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杖錫林野,行止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岩,造窟一龕」。由此可見,三危佛光是開鑿莫高窟的動因,也可說三危山是莫高窟的搖籃,因此有「敦煌八景」之二「千佛靈岩」,三危山與莫高窟就像情同手足的兄弟密不可分了。如果說莫高窟是一座佛教藝術寶窟,那麼三危山就是一座佛教藝術名山了。
由敦煌太陽旅遊集團和榮興建安公司建設旅遊景區「三危聖境」,修建了高達36.6米高的中國第二大銅佛樂尊堂,山門觀音殿,王母宮,龍王廟,大成殿等一批景點,被世界著名藝術家平山郁夫譽之為「佛國聖境」。樂尊堂是為紀念莫高窟的開鑿創始人樂尊和尚而修建的,位於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上,莫高窟開鑿的聖像和開鑿洞窟的史跡圖。觀音殿觀音殿建在觀音井旁的北山坡上,重圓山頂式仿宋建築,坐北向南面和約235千方米,內有觀音井畫像和壁畫。大銅佛是三危山景區的主體景觀,大銅佛坐東向西,面向莫高窟,高36.6米,以紀念莫高窟開鑿於公元266年,是中國第二大銅佛。
另外三危山還有紀念中國文化聖人孔子的「大成殿」,祭祀龍王山神的「龍王廟」,「山神廟」等廟宇這些建築與三危山對互對應,是為遊人提供修心養性的場所。老君堂附近的慈寺塔,據考證建於北宋早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塔,因其在中國建築史上的特殊價值,1981。
三危山為敦煌第一聖境,在地方誌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東屹」。而三危聖境的開發與建設,特別是三危大銅佛的落成開光,使遊人參觀完千年佛教勝跡莫高窟後,再來大銅佛觀音殿前燒香拜佛了卻了心願,可以極大的滿足僧俗心中的願望。

Ⅲ 敦煌鳴沙山 閱讀理解

(2)連綿起伏:它東枕西北明珠莫高窟,西至黨河口,延綿40千米,南北寬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有的像月芽兒,彎彎相連,組成沙鏈;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聳起,有稜有角;有的像蟒蛇,長長而卧,延至天邊;有的像魚鱗,丘丘相接,排列整齊。
2、敦煌鳴沙山有三個特點,分別是:顏色多樣,形態各異,會發出管弦鼓樂般的隆隆聲響

Ⅳ 有一首關於敦煌鳴沙山的文言文詩嗎

古有商屯,博大而昌繁,故曰之敦煌,位河西走廊之西端,北靠北塞山,西經二關趨戈壁灘,以至於中西亞;南枕祈連山可達漢中;東經峙峰岩突兀之三危山,而接河西走廊.敦煌者,始於夏,而興於漢唐,漢武初年,張騫飲韁,出使西域.貞觀風華,古絲綢之路,經此中西文明之交匯,四方商賈之雲集,文化...

Ⅳ 告訴我一下關於敦煌鳴沙山月牙泉的傳說.

從前,這里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內里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容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燒香敬佛,頂禮膜拜。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聖水」時,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傳聖水,放在寺廟門前。忽聽一位外道術士大聲挑戰,要與住持方丈鬥法比高低。只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廟門前那碗聖水卻安然無恙,還放在原地,術士又使出渾身法術往碗內填沙,但任憑妖術多大,碗內始終不進一顆沙粒。直至碗周圍形成一座沙山,聖水碗還是安然如故。術士無奈,只好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聽轟隆一聲,那碗聖水半邊傾斜變成一彎清泉,術士變成一灘黑色頑石。原來這碗聖水本是佛祖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傳,專為人們消病除災的,故稱「聖水」。由於外道術士作孽殘害生靈,便顯靈懲罰,使碗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Ⅵ 4年級作文導游詞400字月牙泉

【月牙泉導游詞】

各位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月牙泉,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葯泉,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澈」。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以月牙泉命名的歌曲有兩首,另外月牙泉多為游戲里地圖場景名稱。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遊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游,都會騁懷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近年隨著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當地政府地對風景區採取了各種建設和保護措施,使其面貌大為改觀,同時還開展了沙療、涌滑沙、滑翔跳傘,騎駝遨遊等沙漠娛樂項目,使遊人趣味盎然,絡繹不絕。

關於月牙泉、鳴沙山的形成還有一個故事:從前,這里沒有鳴沙山也沒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善男信女都在寺里燒香敬佛,頂禮膜拜。當佛事活動進行到「灑聖水」時,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傳聖水,放在寺廟門前。忽聽一位外道術士大聲挑戰,要與住持方丈鬥法比高低。只見術士揮劍作法,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黃沙鋪天蓋地地而來,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廟門前那碗聖水卻安然無恙,還放在原地,術士又使出渾身法術往碗內填沙,但任憑妖術多大,碗內始終不進一顆沙粒。直至碗周圍形成一座沙山,聖水碗還是安然如故。術士無奈,只好悻悻離去。剛走了幾步,忽聽轟隆一聲,那碗聖水半邊傾斜變成一彎清泉,術士變成一灘黑色頑石。原來這碗聖水本是佛祖釋迦牟尼賜予雷音寺住持,世代相傳,專為人們消病除災的,故稱「聖水」。由於外道術士作孽殘害生靈,便顯靈懲罰,使碗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一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乾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蔚為奇觀。歷代文人學士對這一獨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觀稱贊不已。月牙形的清泉,泉水碧綠,如翡翠般鑲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泉邊蘆葦茂密,微風起伏,碧波盪漾,水映沙山,蔚為奇觀。對於月牙泉百年遇烈風而不為沙掩蓋的不解之謎,有許多說法。有人認為,這一帶可能是原黨河河灣,是敦煌綠洲的一部分,由於沙丘移動,水道變化,遂成為單獨的水體。因為地勢低,滲流在地下的水不斷向泉中補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這種解釋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沒有消失的一個原因,但卻無法說明因何飛沙不落月牙泉。

Ⅶ 敦煌鳴沙山短文閱讀理解

1、敦煌鳴沙山有三個特點,分別是:顏色多樣,形態各異,會發出管弦鼓樂般的隆隆聲響。2、敦煌鳴沙山 點明鳴沙山的位置和特點。2.北:敦煌城 南:鳴沙山 西黨河口 東 莫高窟

Ⅷ 陰天游鳴沙山作文400字

游鳴沙山、月牙泉600字

有一次暑假,奶奶帶我去敦煌鳴沙山和月牙泉玩。
鳴沙山像一條巨龍,橫卧在敦煌城南。它綿延多公里,南北廣布多公里,最高處海拔米。遠遠望去,峰巒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麗,蔚為壯觀;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的懷抱之中,有碧綠的清泉,其形狀酷似一輪新月,周圍有五色沙,當地人都說,到了月牙泉不裝點五色沙就算白到了月牙泉。
一開始,我和奶奶乘坐旅遊車到月牙泉,剛上車行了幾十米,雖見群沙綿綿,但卻平淡無奇,剛轉過一個山頭,看見一個是碑,上面寫著:「天下第一泉」,後面就是一輪新月——月牙泉!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泉」,茫茫沙漠之中竟會有泉水,簡直是奇跡!奶奶拿出個瓶子,對我說:「快,我們裝點五色沙!」我這時才注意觀察五色沙,看它哪點與普通的沙子不同,經過我的細心觀察,終於發現,它與其他沙子不同的地方是:普通沙子都是土黃色,而五色沙卻有白、紅、黃、藍、黑五種顏色。
後來,我和奶奶走累了,就到月牙泉附近的鳴沙山上的一棵樹下面休息,我覺得有點無聊,就去爬最高峰,其實這最高峰也挺難爬的,奶奶怕我爬山時口渴,就叫我隨身帶一瓶水和一個空瓶子,讓我順便裝一點鳴沙山高處的沙子。後來,我爬到大約五分之二的時候,奶奶打手勢叫我回去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那裡。
鳴沙山和月牙泉帶給我了美好的留戀。
游鳴沙山、月牙泉700字

今天,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位於敦煌市城南五公里處的鳴沙山、月牙泉遊玩。
鳴沙山之所以叫鳴沙山是因為堆積成沙山的每一粒黃沙要是用顯微鏡觀察它們,就會發現中間都是空的,倘若有人從山上滑下來,沙子就會發出"嗡嗡隆隆"的聲音,猶如雷聲、鼓鳴。
"我們要去滑沙嘍!"大家先乘著沙地模托車翻過幾個小山坡,到了大山的半山腰,然後必須自己下車爬到山頂上去。你可別看只有一點兒路,而且還是有木梯子貼著地面放在陡峭的山坡上的,但是大風一直刮著,快要走到山頂時連梯子都被沙子淹沒了,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做爬一步退半步了。調皮的黃沙娃娃藉助著風力時不時地撲向我們的臉,鑽進我們的耳朵、嘴巴,阻礙著我們前進。要爬上去真的可以用艱難兩個字來形容了。望著已經到達山頂的人,真是羨慕啊!
好不容易到了山頂,我和一個姐姐坐上了兩個連牢的、每個兩邊分別有一個扶手的"救生圈",我在前,她在後。一個叔叔把我們一推,"救生圈"便飛快地向山下滑去,一下子就到了山底。
滑完沙,我們又乘著模托車向月牙泉出發。

Ⅸ 敦煌鳴沙山的介紹

敦煌copy鳴沙山是國家級重點旅遊風景名勝區,處於騰格里沙漠邊緣,與寧夏中衛縣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巴里坤鎮同為中國四大鳴沙山。沙峰起伏,人們順坡滑落,便會發出轟鳴聲,稱為「沙嶺晴鳴」,為敦煌八景之一。

Ⅹ 《敦煌鳴沙山記》在賈平凹的哪部作品裡

文化苦旅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