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來歷的故事150字
① 冬至的微作文150字到兩百字左右
我是東北人,初來南京,最不喜歡的就是南方的冬天.總覺得沒有家鄉的冬天那麼有滋有味.
這冬若是在北方,那可就別具風味了.
說起家鄉的冬天,那就不能不提起那滿眼的冰雪.那冰雪給我們一種特殊的滿足感——是的,沒有雪,那還能叫冬天嗎?當雪精靈飄然而至時,她們如羽毛般漫天飛
舞,落在樹上,房屋上,菜地上,河流上,更落在每個東北人的心上:又一個冬天來了!
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地上就積了一層.這時,孩子們就會歡叫著,沖出家門,跳躍奔跑在雪地里,似乎這美麗的冬天就是屬於我們這些孩子的.小時侯,我總是和小
夥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那時力氣小,堆一天也還是一堆雪,可我們仍會在雪裡瘋玩一天.漸漸長大了,有時我會靜靜地坐在窗檯邊,默默地看著雪簌簌地下著,
看著雪慢慢地將山川大地裝點成銀色;有時也會走出屋子,仰起頭感受雪花落在臉上的那種涼沁沁的感覺,伸出雙手去接著那晶瑩透剔的雪花,看著她在我手心慢慢
融化.家鄉的雪啊,那才叫夠味!
說起家鄉的冬天,還不能不提起那酸菜豬肉湯.取來酸菜,搞一點肥豬肉(那瘦肉我們是不要的,肥肉也不吃,只是借味),放一點調料,一鍋北方最有特色的菜就
做好了.若是從前,就是一家人圍坐在火炕上,喝著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酸菜湯,那才叫舒坦.現在哪,如果是在老家,我想我們一家在這個冬天,一定是坐在溫
暖如春的屋子裡,吃著媽媽做的酸菜湯,看著窗外美麗的雪景,聊著我們喜愛的話題呢!
可這南方的冬天,一沒雪,二沒那酸菜湯,再加上屋裡又不供暖,坐在屋裡瑟瑟發抖.
這樣一想,我更懷念我的家鄉了,還有那讓我魂牽夢繞的冬天了!
我
的家鄉是一個小城市,但小也有小的好處,特別是到了冬天.
家鄉的冬天,冷的不得了.每次出門前,父母總將我捂得嚴嚴實實.可呵氣在沖過重重的「包圍」之後.還是可以看的出來.整個的冬天,幾乎天天刮著西北風,待
在屋裡一聽,跟狼嚎似的,令人心驚膽顫.這冬天,可真應了那句話:滴水成冰,呵氣成霜.
冬天裡的雪是都有的,家鄉的冬天當然也少不了.那雪一下就是一整天,每一片都差不多跟鵝毛般大小.地上總是堆著一堆堆的雪,放眼望去就像連綿不斷的山一
樣,聳立在馬路邊.但這可沒影響到孩子們玩耍,反倒為他們都省了力氣和時間,都興高采烈的堆起雪人來了.再向遠看,嗬!那山,水,樹木,房屋都像穿上一整
套的銀白色西服,每套衣服都閃著五彩的光.有了這雪的裝飾,即使再冷,也物超所值了,讓人覺得都沒那麼冷了.
天上剛下完大雪,地上的冰就開始發展了.地上的積雪,加上西北風的「狂刮」,地上,馬路上到處都結上了一層厚厚的冰,這房屋的四角都掛上了一串串的「冰溜
子」.一大早,一些人就從被窩里爬出來,開始叮叮當當的鑿冰,可也倒是當鍛煉身體.其實也不必去理會它們,它們可是冬的象徵.在遠處看到家家戶戶的房檐上
都掛著幾串「銀光」不也好嗎?幾朵「雪蓮」不也美的嗎?
雪後的樹,都披上了一身厚厚的裝甲.揮舞著又鋒又利的長劍,全都屹立在「軍營」中,待命沖鋒. 這就是我家鄉的冬天獨具的美.
這就是我家鄉的冬天.
冬,是大自然派來的使者,給緊張的年添上個完滿的句號;冬,是麥苗的主人,給他們蓋上一層棉被;冬,是一切害蟲的天敵,凍得它們顛沛流離.
我的家鄉是洛陽,那裡的冬天雖下雪但不寒冷,雖刮風但不刺骨,真算得上是塊寶地.家鄉的冬天,最特別是下雪.
這漫天飛舞的雪花,紛紛揚揚,似玉屑,似羽毛,似花瓣,悄然落下.在彤雲密布的天空中翩翩起舞.讓人看著就喜歡.它們像玉一樣潔,像銀一樣白,像霧一樣
輕,像柳條一樣柔.它們是那麼純潔,純潔得晶瑩透亮;它們是那麼靜,靜得悄然無聲.每一片雪花都是一首宛轉、悠揚、清新的樂曲;都是一首輕快、和諧、鮮明
的小詩.讓你的心也陶醉其中.
家鄉冬天的風是柔和的.清晨,一打開窗戶,涼爽的風便鑽了進來,令人睡意全消.當你張開雙臂,再次讓這充滿愛心的天使撫摸你的時候,你早已忘記一切,隨著
它飄呀、飄呀……等你清醒過來,這位看不見的客人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屋子裡還留著那清新的氣息.家鄉的冬天,人們感覺不到寒冷刺骨,但河水早已冰凍三
尺.人們無拘無束地在上面玩耍.看!那幾個淘氣的小男孩在冰上跳來跳去,一會摔一跤,一會栽個跟頭,但仍稚氣的笑著.大人們則圍在一處談天說地.偶爾還會
看見一對對情侶手拉著手在冰上翩翩起舞……這銀白色的世界真是美極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冬天.
在我的家鄉,冬天的時候,樹
葉全部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桿直插上灰撲撲的天空.草乾枯的伏在地上,看起來像是已經死了.空氣寒冷乾燥,太陽高高地掛著,早已沒有了夏天的威力,
有時甚至感受不到它的溫度.鳥兒已經很少了,但某個清晨會被鳥兒啄窗欞的咄咄聲驚醒,睜開眼驚異地發現下雪了,鳥兒落在窗檯上習慣性地啄著,是想找到點吃
的,卻不料吵醒了我,讓我看到了還在沉睡中的雪中的城市.
這是我家鄉的冬天,落葉和枯草曾讓我沮喪,風和雪讓我詛咒,臃腫的穿著讓我厭煩.我在家的時候從來沒有感覺到冬天的美,只是覺得這冬天漫長而難熬.所以當我來到溫暖的南國,我曾經是多麼欣喜.
可是我現在卻開始瘋狂懷念我家鄉的冬天.漫長而寒冷的冬天裡,溫暖的火爐上永遠有媽媽燉的熱騰騰的彌漫著香氣的飯菜.午後的陽光透過陽台上的玻璃照在看書
的我的身上,暖洋洋的,時光最好能停滯在這一刻.有雪的日子裡,幾個好朋友總是約著去逛街,我還記得雪最大的那一年我上中學,我們三個好朋友手拉手走在結
了冰的雪地上,一個人跌倒帶著另兩個人一起跌倒……
我的家鄉現在應該是春天了.我現在生活的這座城市,冬天怎麼過去的春天怎麼到來的常常被我忽略掉,因為這里的冬天和春天的區別太細微了.這里所有的季節的
更替都很細微.樹葉永遠那麼綠,飛鳥永遠吱吱喳喳一大早就把你吵醒,雖然雨那麼多,空氣里總是潮嗒嗒的,可是這里永遠看不到雪.
我的家鄉因為冬天的寒冷和凋零,所以特別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和生機.現在,在我的家鄉騎著自行車走在路上,光禿禿的樹枝被一團綠霧裹著,這是任何畫家和文
學家都無法描繪出來的嬌嫩的綠,我總是在想:它是春天的仙女呵出的一口氣吧,樹的皮膚在冬天裡綳得太緊了,仙女的氣息讓樹緊綳的肌膚喘了口氣,這樣才能在
春天裡發芽吧.春天裡樹的綠往往幾天就變一個樣子,偶爾一個不經意,你會發現樹葉已經變成這種綠了嗎?
變了的還有風,還有鳥,還有雨,還有天空,還有目之所及的一切一切,因為春天來了.
在我的家鄉,這一切細微的變化彷彿都在我的心裡,可在這里卻覺得昨天像今天,今天大概和明天一個樣,人似乎都對這個大自然遲鈍了.
『老身家住南陽關』,很喜歡《對花槍》這句戲詞,也時時想著自己的家鄉南陽.
大凡城市皆有性格,不知道是哪個城市的廣告詞,但覺得滿有意思.是的,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性格,南陽也是.我家住在南陽西南的邊遠農村,和城市扯不上什麼關系,但是那裡的性格也許是南陽盆地的一個具體體現.
地點是靜的,時間是動的,地域的性格在時間里蔓延.一年四季,歲月更替,每季都有不同的記憶,我最愛家鄉的冬季.我在那裡生長了17年,17個冬季給了我17年的感受.
冬
季的風讓人回味.我家小鎮坐落在兩條河的中間,位於丘陵地帶.西面是西山,翻過去就是丹江口水庫,東面是開闊的平原.冬日的風寒咧咧從東北吹來,吹得稻場
的秸垛忽閃著頭發,吹的落葉的楊樹在空氣里赤條條扭動著.我喜歡的是風聲,尤其在寂靜的夜裡,和一群小朋友在村子裡亂竄打鬧,聽著那嗚嗚鳴叫的聲音,就好
像身處電影里的林海雪原中,在寒風里騎著戰馬,披著兜風舞著劍的大俠客一樣.俠客,或許是小小男孩兒心中都有過的夢想,冬風,就給了我那樣一個啟動夢想的
感受.
冬季的雪讓人回味.我家住在秦嶺淮河之間,是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氣溫有時候會降到零下幾度,積雪的天氣司空見慣.家鄉的雪花都很大,常見
的就是鵝毛大雪,大多在冬至到大寒之間會下.一般一個晚上就會下厚厚一層,天亮起來,眼前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看得人眼花.堆雪人是我小時候常乾的事情,有
時候小手都會被凍紅,但是活動的愜意遠遠大於這份磋磨.那是一個吃雪的季節,白白的雪地上,用雙手捧起一堆,就當冷飲灌入口中.媽媽常會用鏟子鏟積雪,放
入鍋中,熬成沸水,裝入缸中密封,說是夏天可以治中暑,效果其實還真靈.雪化的時候會有溜冰結在房檐上,滴溜溜一排排,小朋友們都會摘下來當成作戰的工
具,一直戰到冰條在手中化為雪水.
冬季的天讓人回味.家鄉一年中天最藍的季節就是冬季.太陽溫吞吞掛在南天上,空曠的蒼穹沒有一絲雲彩,整個一個
藍瓦瓦的大鍋扣在頭頂.田裡麥苗露出羞澀的葉子,藏在土坷垃里隨風微微一動一動,似是怕驚動高高的藍天,擾動凍僵的土壤.枯草在溝渠邊蔓延,一兩個阿婆會
趕著一群山羊在那裡啃著,那個啃勁斯文,那個叫聲悠懶,像是吃草,更像是在藍天下曬太陽.我們小朋友會在風和日麗的天氣放飛自己得意的風箏,比比誰的飛得
高.
冬季的月亮讓人回味.十五月圓時候,晚上真的不想睡覺,會三五成群的串門子,聽大人們聊天.掛在天上的月亮那麼大,就像一個圓盤子,伸手可摘
的誘惑總會讓我們一群孩子站在那裡看啊看.看無聊了就會爬樹,一個大樹上擠滿了人,然後爭論月亮里那個是吳剛,那個是嫦娥,一直爭到大人站在樹下催著回家
的時候方可罷休.童年的月亮如今卻再也找不到了,數也不會爬了,吳剛和嫦娥的故事還會講,卻沒有了激情,也沒有了聽眾.
冬季是最寒冷的季節,也是
萬物最微縮的季節,而我,獨愛冬季.家鄉的冬季,有著盆地邊緣獨有的情調和韻味,純自然的流落已經讓我無限回味,人文的摻合更不消說了.離開家鄉有六七個
年頭了,沒有聽過家鄉冬季的風,吃過冬季的雪,看過瓦藍瓦藍的天了,我只懷念,那個風里有夢雪裡有情天空無雲月亮里有故事的季節了.那種盆地邊緣獨有的時
空性格只有在夢里尋找了.
冬天,灰色的季節,喜歡冬天,也許是寂寥的心情和灰色的生活態度在作怪吧.可我當時沒有感覺,只是覺得那是一個最充實的季節,對我來說.我如今生活在另一個城市,我不再喜歡冬天,也許生活情緒在改變,但是心裡還是放不下,那就是家鄉的冬天.
② 冬至掃墓日記150字
風和日麗來,陽光燦爛的早晨自,爸爸駕著車,帶著全家人前去掃墓祭祖.
大約過了五分鍾,汽車到了墓地附近,大家紛紛下了車,拎出祭祖的物品,又走上了一段小石子路,一顆顆小石子兒在我們的腳下「咯咯」作響,好像在歡迎著前來祭祖的遊子們.
我眺望著整個鄉間景緻,盡情地享受著眼前的美景.金燦燦的油菜花、綠油油的麥苗和許多美麗的農作物與藍天、白雲組成了一幅五彩繽紛的圖畫,看著看著,我都被這美景陶醉了!
走進墓地,裡面人來人往,煙霧彌漫.我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我家的墓碑前.爺爺奶奶從塑料袋裡拿出紙錢和其他祭祖物品,我和爸爸媽媽也上前幫忙拆分,並分成了三堆.
一切准備就緒,全家人分別在三個祖宗的墓碑前祭拜、許願.墓碑後的小房子上又換上了新土,媽媽說:「這是清明的習俗,每年清明節,我們來掃墓,都要換新土,是代表著我們家後繼有人!」我不由得點了點頭.
爺爺在響亮的炮竹聲中點燃了三堆祭品.
掃墓結束了,我們帶著深深的懷念,離開了先人的墓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③ 了解冬至習俗,150左右字
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專特的節令食文屬化。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再怎麼說也是「年時八節」之一,吃貨們還是不會放過這有著各種冬至特色美食的節日的:如北方水餃、潮汕湯圓、東南麻糍、台州擂圓、合肥南瓜餅、寧波番薯湯果、滕州羊肉湯、江南米飯、蘇州釀酒等。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 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④ 有關冬子的故事150字
小交通員潘冬子抄
1934年秋,主力紅軍撤離中央根據地。參加了主力紅軍的父親出發前給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冬子把它當作寶貝似的收藏了起來。
紅軍一走,大土豪胡漢三又回來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親作為游擊隊的交通員,走東村奔西庄地傳達著黨的精神。在一次行動中,冬子媽被胡漢三的「靖衛團」圍困在燃燒著熊熊烈火的草屋內……母親的從容就義,使小冬子突然長大了許多,他懷揣爸爸留下的紅星,承擔起了游擊隊交通員工作。他為山上游擊隊籌鹽,巧妙地躲過了「靖衛團」的搜查。冬子還機靈地做了米店的伙計,搞到了確切的情報,破壞了胡漢三的搜山計劃。冬子在沉著自如地對付了胡漢三的多次試探和盤問後,抓住良機,砍死了胡漢三。
1938年,江南遊擊隊准備開赴抗日前線,冬子和父親又見面了。他帶上那顆保存了多年的紅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
⑤ 有關冬至的資料150個字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漢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
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周禮春官 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鍾之律」,以示慶賀。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南半球接近這一年的黃昏,北半球接近下一年的早晨。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並非一年最冷的一天,人們所說的「進九」之後,還有一個月才是一年裡最冷的時間(即翌年1月8日—1月18日交節)。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節),冬至後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節),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
朋友,請採納正確答案,你們只提問,不採納正確答案,回答都沒有勁!!!
朋友,請【採納答案】,您的採納是我答題的動力,如果沒有明白,請追問。謝謝。
⑥ 中秋,重陽,冬至的民俗(個以篇,150字以內)
我簡答:
中秋: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回月餅
重陽:民間就有在重答陽節做茱萸代、飲菊花酒、舉行廟會、登高等風俗。因「高」與「糕」音同,所以重陽節又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冬至:現在,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