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雷鋒的故事的觀後感五百字

關於雷鋒的故事的觀後感五百字

發布時間: 2020-12-18 00:26:33

❶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600字的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

有一個人,從小就成了孤兒,飽經艱辛萬苦;有一個戰士,是把別人的利益看得很重,自己卻省吃儉用,並且總是戰斗在最艱苦的地方;有一個英雄,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個人,就是雷鋒。

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樸素、憨厚,為人老實,他助人為樂的事跡伴著風兒飄向祖國的大江南北,飄遍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飄進億萬華夏兒女的心中。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拜讀了《雷鋒的日記》這本書。書中對雷鋒光輝短暫的一生進行了深刻的描述,讓我頗有感觸。

他的童年是辛酸的,他的家人相繼逝去,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長大後,他用自己的一番熱情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雷鋒叔叔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在人生富有意義的轉折中,他毅然選擇了正義,選擇了真理,選擇了共產主義。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堅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觀。我覺得他一生最突出的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是毫無損人利己之心、自覺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書中,我處處都能看到雷鋒同志的節儉精神:在出差時,帶的是硬硬的饅頭;打球出了一身的汗,卻連一瓶汽水也捨不得買;還有雷鋒的那雙襪子,縫了又縫,補了又補,補丁一層一層,卻怎麼也不捨得買一雙襪子,戰友王大力送了他一雙,他卻捨不得穿,把新襪子包起來,繼續穿著那雙滿是補丁的襪子。他和戰士打完籃球,戰士們熱得汗流浹背,許多人去買汽水喝,唯獨他捧起水壺喝涼開水。他說:「喝白開水一樣解渴。」是他小氣嗎?不是,他是在節約每一分錢,把節約的錢用來幫助有困難的人。只要人民需要他,雷鋒是「一擲千金」的,聽說戰友王大力的媽媽生病了,又趕上洪水,便以王大力的身份寄去了20元錢;發了大水,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攢的錢毫不猶豫地全部寄出去,足足有一百多元,當人們看到他那補滿補丁的襪子時,老團長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捐出一百元錢的同志卻穿著這樣的襪子呀!大家都看好了,這不是100元錢和一雙布滿補丁的襪子,而是一位同志對祖國的愛,對人民的愛呀!」

雷鋒叔叔的許多事跡都令我感動:他助人為樂,為高尚的事業奮不顧身。一次,某地發生地震,他當場捐款200元,並迅速趕往受災現場慰問當地受災群眾。他走到哪兒,好事就做到哪兒。大壩搶修時,總能看到他在泥水中來回穿梭的身影;公路塌方時,總能聽到他剛勁有力的腳步聲。在火車上,一位旅客不舒服。雷鋒給他讓座,給她端茶送水,自己卻坐在冰冷的地面。他去醫院看病的路上,卻遇到風雨中一位老人帶著孫子去探親,就背起小孩和那位老人一起去,把他們送到親人家後,水都沒有喝上一口,又轉身鑽入了茫茫大雨中……不幸的是,在一次運送任務時 雷鋒叔叔不幸被一根大木樁擊中 為祖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年僅二十二歲。

讀著讀著,我不禁唱起了「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原作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讓我們像雷鋒叔叔那樣,做一些平常的小事。因為在別人感到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讓世界充滿關懷,世界才會更美好。我們當代的青少年更要學習雷鋒叔叔那種「螺絲釘」的精神,在學習上 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掌握好基礎知識 不可操之過急。遇到困難或不懂的難題時 更要像「釘子」一樣鑽懂、鑽透。讓我們趕緊行動起來吧!為自己開拓一片美好的明天!

❷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作文 500字

雷鋒精神與愛心

我們今天的所謂學雷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雷鋒叔叔三月來了四月走」。

雷鋒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雷鋒精神自然朴實無華,並不是人為刻意製造出來的,它體現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象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時代在變,我們國家進入商品交換時代,曾經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雷鋒精神是永恆的,但是,體現雷鋒精神的行為並不是永恆的。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造體現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愛心本身體現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麼事都要有償服務。

❸ 關於雷鋒的故事500字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回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答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

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埃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

❹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600字!!!

「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叔叔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小時候就常常聽媽媽說起雷鋒的故事,但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自從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後,我的心靈便受到了深深的觸動。
雷鋒小時侯十分珍惜時間,把等電影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在汽車連,戰友們送了一個雅號給雷鋒,都稱他是「讀書迷」。這是因為他酷愛讀書,只要一有空閑,他就會打開隨身攜帶的書本,專心致志地閱讀起來。他熱愛勞動,星期天不上學的時候,他就上山砍柴或下地干農活,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所有的莊稼活。每天早晨,他比所有同學都來得早,總是第一個先進教室,然後放下書包,擦黑板啦,抹窗戶啦,整理桌子和板凳啦……一刻也不肯閑著。他十分勤儉,有一次,實在是太渴太熱了,雷鋒也掏出錢來,准備買一瓶汽水,巧的是,這時候正好有人送來了涼開水。於是雷鋒趕緊收起了錢,轉身喝免費的涼開水去了。還有他穿的襪子,補了一層有一層。最後,一雙襪子總是變的面目全非,也捨不得丟掉。
再想想我,一點也不珍惜時間,每次做作業都做做玩玩,老被媽媽批評。每本書都走馬觀花的看一遍就完了,並沒有細細品味。我不愛勞動,中午打掃衛生的時候,都是想干就干,十分隨意。我最該學習雷鋒的還是勤儉,在家裡,我總是要這要那,不讓我如願以償就十分難過,有幾次還偷錢!這真是不應該呀!真該為我自己感到慚愧!
雷鋒叔叔的生命雖然十分短暫,但他的生命,是那麼豐富、美麗,他的故事,又是那麼精彩!他永遠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明燈,永遠是我們學習的路標和豐碑!

❺ 雷鋒的故事作文500字

雷鋒——一個普通的名字,也是一個全世界人都熟悉的名字。人們都不因時間的推移而忘記他,人們都學習他,以他為榜樣,那是因為一個平凡的人,在短暫的生命里,做了許多平凡有事,卻表現出了高尚的情操、偉大的精神。

有一次雷鋒出差去安東,參加沈陽部隊工程兵軍事體育訓練隊。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從撫順一上車,他就看見列車員十分忙,於是就動手幫列車員做起事來,擦地板,擦桌子,給旅客倒水,給婦女抱孩子,給老人找位子……做完這些,他還拿出隨身帶的報紙,給不認識字的旅客念報,宣傳黨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陽。

到沈陽車站換車時,雷鋒發現售票口圍著許多人,吵吵嚷嚷的,走進一看,原來是一位中年婦女沒有車票,卻硬要上車。

雷鋒拉著婦女的手問:「大姐,你又沒有車票,為什麼還硬要上車呢?」那位大嫂急得滿頭大汗,說:「同志,我不是沒有車票,我是從山東老家到吉林去看望我丈夫。不知道什麼時候,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聽她說的是實話,便說:「不著急,跟我來。」他領著大嫂來到售票口,用自己的錢買了一張車票,放在大嫂的手中,說:「快上車,要走了!」大嫂說:「同志,你叫什麼名字,哪個單位的,我好把錢給你寄過來。」雷鋒笑道:「我叫解放軍,住在中國。」

雷鋒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他的精神將永遠伴隨著我們。他那無私奉獻在博大胸懷以及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應該成為全人類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❻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作文 500字

雷鋒, 一個響亮而熟悉的名字,一個使人倍感親切的名字,他雖然離我們生活的年代甚遠,但是他那不平凡的事跡卻流傳至今。

民間有句俗話「雷鋒出門走千里,好事做了一籮筐。」人民有困難找雷鋒;祖國建設有困難,雷鋒急捐款。他樂於為人民,為祖國而服務的精神是值得我們贊揚和學習的。其中有一個故事常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雷鋒有一天肚子疼,去醫院看病,路過工地上,被工人為建造房屋所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染,就和工人們一起不知疲倦的工作著。事後,戰友不解地問他:『你當時不是肚子疼嗎?』雷鋒卻笑嘻嘻地說:『我發現幹活能治病!』。」就這樣,雷鋒把自己僅有的一點火和熱,全部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黨。雷鋒,是全國人民的好榜樣,是一代人民的驕傲。雷鋒的一生,是無私為人的一生,是熱愛祖國的一生。

時間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幾十個春秋過去了,人民仍在懷念著雷鋒,呼喚著雷鋒精神。

我從書中看見了這樣的話:

請你——

把自己的紅領巾同雷鋒的對比

看誰的更鮮艷

請你——

把自己的人生同雷鋒的對比

看誰的更壯麗

讀了雷鋒的故事後,我感到臉上火辣辣的,我愧對於我脖子上的紅領巾。因為我和很多小朋友一樣,十分「吝嗇」,連在公交車上碰到老爺爺老奶奶讓一下座位也不肯,竟認為這樣會讓人瞧不起的,可是這在雷鋒做的眾多好事中顯然是是微不足道的呀!我相信如果再在車上碰見老爺爺老奶奶,我會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將座位讓給需要它的人,而且我會在眾人交織成的異樣的目光中昂首挺胸,心中感到無比自豪。當我再次面對飄揚的紅領巾,也當之無愧!

❼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 誰會寫500字 急!!!!!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5)】
未讀《雷鋒故事》之前,我一直認為學雷鋒叔叔就是做幾件好人好事,在假期當中,我讀了《雷鋒故事》後知道雷鋒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甘願為祖國奉獻一切的強烈的愛國精神,與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雷鋒叔叔小時候家裡很窮,很小就沒有了父親,和媽媽相依為命。在他七歲時母親自盡了,成了一個孤兒。但他人窮志不窮,從小就愛助人為樂。參軍後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生活非常簡朴,從不隨便花一分錢,衣服、褲子和襪子都是補了又補還在穿。每次過了吃飯時間,他都會把桌子上的米飯拿去給豬吃。他還用費木頭定了一個「聚寶箱」,把多出來的或撿到的螺絲、螺帽、牙膏皮、鐵絲條都放在裡面,當需要的時候就從裡面拿出來,用不到的東西賣給破爛的,得到錢全交給公家。毛主席說:"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不做壞事。"雷鋒叔叔就是這種樂於助人,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開始,做了數不清的好事,如援災區捐款獻愛心、幫戰友補被子、協助炊事班洗白菜、在列車上為別人服務等等。有人評論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也有人說他是「傻子」,但他甘願做一個「傻子」。他不但樂於助人還勤學苦練,他在練習手榴彈擲遠時,由於個子小,體質弱,他費盡力氣,總是及不了格。雷鋒心裡十分不安,他想:我一個人不及格,會影響全班的訓練成績,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連個手榴彈都投不遠,怎麼保衛祖國?他撂下飯碗,抓起教練彈,又跑到操場去了。他暗暗激勵自己:達不到目標,我決不罷休!胳膊投得又腫又疼,於他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勵自己,十幾天過去了,雷鋒沒有白練,終於超過了及格標准。

由於年齡在班級里偏小,力氣小,個子也不大,我的體育成績總是倒數,看了《雷鋒故事》後,我在心裡發誓,一定要學習雷鋒叔叔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抓緊休息時間鍛煉身體,像雷鋒叔叔擲手榴彈一樣倔強,執著地把體育成績提高上去;在學習上,要勇於克服困難、戰勝困難,不在困難面前低頭,像雷鋒叔叔那樣做生活的強者,使自己成長為一名活潑可愛、勇敢自信的學生。

❽ 關於雷鋒的故事,500字左右!急!!!!!!!!!

人民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的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出檢票口的時候,他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原來這名婦女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眼含熱淚地問:「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住哪的?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回答道:「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干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牽著一個小女孩,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想都沒想,脫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直發抖,就把自己的貼身襯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們早飯沒吃,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便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雷鋒說 :「不要感謝我,應該感謝黨和毛主席啊!」

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於黨,歸於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於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非常不夠的……」

幫助老人

一次,雷鋒從安東(今丹東)回來,要在沈陽轉車。他背起背包過地下通道時,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邁著,雷鋒走上前問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俺從關內來,到撫順去看兒子!」雷鋒一聽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用手扶著老人說:「走,大娘我送您到撫順。」老人感動極了,一口一個好孩子地誇他。

進了車廂,他給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邊,掏出剛買來的麵包,塞了一個在大娘手裡,老大娘往外推著說:「孩子,俺不餓,你吃吧!」「別客氣,大娘,吃吧!先墊墊肚子。」「孩子」這個親切的稱呼,給了雷鋒很大的感觸,他覺得就像母親叫著自己小名似的那樣親切。他在老人身邊,和老人嘮開了家常。

老人說,她兒子是工人,出來好幾年了。她是第一次來,還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哩 說著,掏出一封信,雷鋒接過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地問雷鋒:「孩子,你知道這地方嗎?」雷鋒雖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鋒知道老人找兒子的急切心情,就說:「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幫助你找到他。」雷鋒說到做到,到了撫順,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著老大娘用地圖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母子一見面,老大娘就對兒子說:「多虧了這位解放軍,要不然,還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謝雷鋒。雷鋒卻說:「謝什麼啊,這是我應該做的。」


(8)關於雷鋒的故事的觀後感五百字擴展閱讀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

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共產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言。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雷鋒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為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它影響了後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