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小故事600字左右
Ⅰ 有關雷鋒故事的作文600字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
一轉眼的時間,3月5日又到了。這是一個莊重嚴肅的日子——學雷鋒日。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發表,之後,每年的3月5日被定為學雷鋒日,到現在已經50個年頭了。這一天,我重溫了《雷鋒的故事》,又再一次了解了雷鋒的生平事跡。
《雷鋒的故事》主要講了雷鋒從小時候到長大成為共產黨的故事。翻到《苦難的童年》這一篇,我看到了雷鋒4歲時就成了孤兒,他上山砍柴,地主婆硬說他砍了自己的柴,還奪過柴刀在雷鋒手上連砍三刀,我體會到當時的社會不平等,雷鋒的童年過得很艱苦;翻到《熱心的孩子》這一篇,我看到雷鋒學慣用功,勞動積極,還主動幫助同學,當夜校小老師,我體會到他是一個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心腸的孩子;翻到《忘我地工作》這一篇,我看到雷鋒認真地學習,努力地工作,我體會到雷鋒為祖國作貢獻時喜悅的心情;翻到《走進軍營》這一篇,我看到雷鋒投不好手榴彈,就在休息時間加倍苦練,我體會到雷鋒為了保衛祖國,不服輸的精神;翻到《有意義地活著》這一篇,我看到雷鋒帶病搶險,義務推磚,我體會到他時時刻刻都在為人民服務。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活雷鋒」:黃修良是雙橋鄉農民,自2005年至今連續舉辦孤寡老人節。春節前臘月十六這天,他將十里八鄉的孤寡老人請來,除了吃頓團圓飯,還送衣送被送香油。這些年,他的慈善捐贈已達30多萬元。20多年來,黃修良收留、幫助過的流浪人員達500餘人。去年初,黃修良老家雙橋鄉前黃崗村一對「龍鳳胎」剛出生即失去母愛,孩子爸爸一急之下神志不清,奶奶患有間歇性精神病。黃修良得知後當即捐款,村支書劉玉懷號召黨員幹部帶頭,村民踴躍捐款捐物,輪流照顧嬰兒。短短3天捐款3.5萬元,周邊村民也伸出援手。縣、鄉分別送上現金,並為其一家4口辦理了低保和醫保手續。目前,「龍鳳胎」家庭共收到愛心捐資10萬余元。前黃崗村因此被市、縣命名為「雷鋒村」。
我很慶幸,因為我也當過活雷鋒。那天,天氣很冷,很冷。放學後,我飛快的往家走,在走到一個小巷子門口。我看到一個大姐姐在吃麵包,把包裝紙隨手一扔,就瀟灑地走開了。這時,我想:我們應該做個活雷鋒,為人民服務!於是走過去。看著地上的包裝紙,皺起了眉頭。把手套脫下,撿起包裝紙扔到了垃圾箱里,然後,就一聲不響的走開了。還有一次,我乘坐著27路公交車前往體育館。當時,車上人很多。我等了許久才等到一張座位。可正在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緩緩地走上來,手提著一個布袋,表情很不好,看起來很吃力。我正站起來,走到老奶奶身旁,對老奶奶輕聲地說:「奶奶,做我的位子吧!」然後,扶著老奶奶小心翼翼的走向自己的座位。
讀了這本書後,我下決心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在學習上要有「釘子」精神。在生活中要多做好事,幫助有困難的人,多為別人服務做一個人人都尊敬的「活雷鋒」。雷鋒叔叔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要牢記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做一個螺絲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Ⅱ 讀雷鋒的故事有感600字!!!
「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這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叔叔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小時候就常常聽媽媽說起雷鋒的故事,但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自從讀了《雷鋒的故事》這本書後,我的心靈便受到了深深的觸動。
雷鋒小時侯十分珍惜時間,把等電影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在汽車連,戰友們送了一個雅號給雷鋒,都稱他是「讀書迷」。這是因為他酷愛讀書,只要一有空閑,他就會打開隨身攜帶的書本,專心致志地閱讀起來。他熱愛勞動,星期天不上學的時候,他就上山砍柴或下地干農活,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所有的莊稼活。每天早晨,他比所有同學都來得早,總是第一個先進教室,然後放下書包,擦黑板啦,抹窗戶啦,整理桌子和板凳啦……一刻也不肯閑著。他十分勤儉,有一次,實在是太渴太熱了,雷鋒也掏出錢來,准備買一瓶汽水,巧的是,這時候正好有人送來了涼開水。於是雷鋒趕緊收起了錢,轉身喝免費的涼開水去了。還有他穿的襪子,補了一層有一層。最後,一雙襪子總是變的面目全非,也捨不得丟掉。
再想想我,一點也不珍惜時間,每次做作業都做做玩玩,老被媽媽批評。每本書都走馬觀花的看一遍就完了,並沒有細細品味。我不愛勞動,中午打掃衛生的時候,都是想干就干,十分隨意。我最該學習雷鋒的還是勤儉,在家裡,我總是要這要那,不讓我如願以償就十分難過,有幾次還偷錢!這真是不應該呀!真該為我自己感到慚愧!
雷鋒叔叔的生命雖然十分短暫,但他的生命,是那麼豐富、美麗,他的故事,又是那麼精彩!他永遠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明燈,永遠是我們學習的路標和豐碑!
Ⅲ 關於雷鋒的故事(作文)600字
雷鋒在1960年8月20日的日記中寫道:"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的."40多年過去了,今天重讀《雷鋒日記》,重溫他那一個心眼向著黨,向著人民,向著國家的"傻子"精神,仍能給我們深刻的啟示和教益.……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待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雷鋒在1960年8月20日的日記中寫道:"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的."40多年過去了,今天重讀《雷鋒日記》,重溫他那一個心眼向著黨,向著人民,向著國家的"傻子"精神,仍能給我們深刻的啟示和教益.
"傻子"精神,實質上就是多做貢獻,少取報酬的精神.有人覺得,在實際生活中,這種精神只有像雷鋒那樣的少數先進典型才能具備,多數人無法做到.這種缺乏自覺和自信的態度是不正確的.我們只要客觀地觀察一下就會看到,每個人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既離不開對家庭對社會的索取,也不能不對家庭和社會做出自己的回報和奉獻.在這種奉獻與索取之間,具體到每個人,其所得所失計算起來可能會千差萬別,但從總體上進行衡量,則必定是奉獻多於索取,積累大於消耗,樂於吃虧的"傻子"多於只知佔便宜的"聰明人".不然,我們今天的生活何以會比我們的前人好出千百倍如今,世界上的財富正在變得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這個基本的趨勢,證明了魯迅先生指出的鐵的事實:世界卻正由愚人造成,聰明人決不能支持世界.只要有雷鋒那種甘當"傻子"的覺悟,並切實付諸實踐,就完全能夠成為一個高尚的無私奉獻的人.
有人認為,雷鋒的"傻子"精神是計劃經濟年代的產物,現在實行市場經濟就行不通了.這種認識是片面的.誠然,市場經濟講的是等價交換,只盡義務不取報酬不符合市場規則.但是,市場經濟同樣需要"傻子"精神,其核心就是誠實守信.有真心誠意為顧客著想的"傻子"精神,就會大大增加企業的可信度,不但能受到顧客廣泛歡迎,也能使自己獲得令人羨慕的經濟效益.同時還應看到,人們在市場之外還有更加廣闊的生活天地.除了市場上討價還價,錙銖必較之外,在處理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時,無私奉獻的精神還是必不可少的.
"傻子"總是與"聰明人"相比較而存在的.既然有人把雷鋒這種甘於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稱為"傻子",那麼在他們眼中,那些善於鑽營,見便宜就上的人,自然就是"心眼多得數不過來"的"聰明人".但實踐證明,樂於奉獻的人雖然在物質所得上難免吃虧,卻能由此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充分享受人間的親情和生活的美好,並創造出一個具有豐富多彩價值的人生.相比之下,那些利用各種歪門邪道巧取豪奪的人,他們自以為"聰明",實際上擺脫不掉欲壑難填的折磨,最後或者道德墮落,身敗名裂,或者觸犯刑律,身陷囹圄.這分明是"鬼"迷心竅,愚蠢透頂,哪裡談得上什麼聰明!
望樓主 以後多動手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不求人 謝謝!
Ⅳ 關於雷鋒作文故事600字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回?如果你是一答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
一個公司要發展,也不能缺少雷鋒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須通過合作來實現,如果我們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沒有助人為樂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難以獲得成功的。一個企業,如果所有的員工都只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團結互助,這樣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所有的企業都在努力尋找雷鋒式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不僅會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做的最好,還會額外做許多。他們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尋找借口,而會自動自發、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
Ⅳ 關於雷鋒的故事(600字)
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出差去安東,去參加沈陽部隊工程兵軍事體育訓練隊。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從撫順一上火車,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動手幹了起來。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給旅客倒水,幫助婦女抱孩子,給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
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隨身帶的報紙,給不認識字的旅客念報,宣傳黨的政策。一直忙到沈陽。到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他發現檢票口吵吵嚷嚷圍了一群人,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個中年婦女沒有車票,硬要上車。人越圍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鋒上前拉過那位大嫂說:「你沒有票,怎麼硬要上車呢?」那大嫂急得滿頭汗地解釋說:「同志,我不是沒車票,我是從山東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時候,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聽她說的是真情實話,就說:「別著急,跟我來。」他領著大嫂到售票處,用自己的津貼費被了一張車票,塞到她手裡說:「快上車吧,車快開了。」那大嫂說:「同志,你叫什麼名字,哪個單位的,我好給你把錢寄去。」雷鋒笑道:「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就轉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車廂還感動得眼淚汪汪的向他招手。雷鋒從安東回來,又在沈陽轉車。
他背起背包,過地下道時,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邁著,雷鋒走上前去問道:「大娘,你到哪去?」老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俺從關內來,到撫順去看兒子呀!」雷鋒一聽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手扶著老人說:「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順。」老人高興地一口一個好孩子地誇他。
進了車廂,他給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邊,掏出剛買來的麵包,塞了一個在大娘手裡,老大娘往外推著說:「孩子,俺不餓,你吃吧!」「別客氣,大娘,吃吧!先墊墊飢。」「孩子,孩子」這親熱的稱呼,給了雷鋒很大的感觸,他覺得就像母親叫著自己小名似的那樣親切。他在老人身邊,和老人嘮開了家常。
老人說,他兒子是工人,出來好幾年了。她是第一次來,還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哩。說著,掏出一封信,雷鋒接過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兒子的急切心情,就說:「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幫助你找到他。」雷鋒說到做到,到了撫順,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著老人,東打聽,西打聽,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
Ⅵ 雷鋒的故事作文600字
1960年8月,撫順地區天氣驟變,接連幾天,暴雨傾盆,釀成了洪水災害,人民生命財產受到了嚴重威脅。 當時雷鋒正在生病,考慮到雷鋒的身體情況,連長決定把他留下值班。「我不要照顧!」雷鋒堅決請求跟部隊一塊走,來到了上寺水庫。當晚,眼看水就要漫過大壩了,市委防汛指揮部決定連夜開掘溢洪道,雷鋒完全忘了自己的病痛,和戰友們一起,在溢洪道里趟著過膝深的泥水,頂風冒雨揮舞鐵鍬,恨不能一鍬挖開溢洪道。他挖呀挖呀,突然, 「嘩」的一聲響,壩上一大片黏土被暴雨沖垮下來,砸了雷鋒一身,手中的鐵鍬也被打掉了。雷鋒彎下腰去找鍬,沒有找到。沒有鍬,他就用手挖泥,挖一塊往上甩一塊,一氣幹了很長時間,雷鋒才覺得手指陣陣作痛,到微弱的燈光下仔細一看,手指被磨破了,滲出了血。身邊一個同志要他去找衛生員,他說什麼也不肯去。情況太緊急了,開掘溢洪道刻不容緩,這點輕傷怎能下火線!「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雷鋒一邊干一邊唱了起來。 經過7天7夜連續奮戰,咆哮一時的洪水終於被英雄的人民、英雄的戰士馴服了。 感言 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雷鋒精神已經不僅僅是雷鋒個人思想行為的反映,更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和人類進步文明的可貴品質,凝結著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的創新性實踐。雷鋒身上孕育著的對國家、對人民的無限忠誠,以拼搏奉獻、艱苦奮斗為特徵的時代精神,以及舍己為人、奉獻社會的高尚思想情操,將成為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精神動力。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是的,他就是我最崇拜的人——雷鋒。42年來,雷鋒這個偉大的名字家喻戶曉、熠熠生輝,雷鋒精神成為億萬人民的自覺實踐。42年來,雷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奉獻社會;42年來,雷鋒引領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42年來,雷鋒永駐人們心中,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真情與愛心的化身;42年來,雷鋒始終活在人民的心裡,雷鋒精神始終放射著奪目的光輝。
正是他那一個個助人為樂的感人故事,驅動著我,成為我心中神聖不可侵犯的偶像。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在部隊工作。」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干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抖,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雷鋒一直把他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雷鋒說:「不要感謝我,應該感謝黨和毛主席啊!」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他是我們的好榜樣!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小事,但是,一件件,一宗宗,都體現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我一定會向你學習「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努力發揚雷鋒精神,做些時代的好少年!
雷鋒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共產主義戰士;他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助人無數,下面,我就來講一下雷鋒的故事吧。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本家的六叔奶奶好心收養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都被有錢人家霸佔了,還霸道的不許窮人去砍。雷鋒有一天到一個富人家的山上去砍柴,可是被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並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便握住刀鋒與地主婆爭搶起來,鋒利的刀鋒把雷鋒小小的手割得鮮血淋淋,同他來的小夥伴馬上圍了過來,對雷鋒說:「雷鋒,你沒事吧?』『雷鋒,你真勇敢!」雷鋒搖搖頭說沒事,從地主婆手裡搶過砍柴刀,背起已砍好的柴,與小夥伴走了。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鍾,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車場後,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馬上讓助手開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後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了過去,助手馬上把雷鋒送到醫院去,領導聽說了這件事也馬上趕來了,醫生說,傷勢太重,他們也已經盡力了。
22歲,年輕的雷鋒還沒品味到這個年紀該有的幸福時就因公殉職
Ⅶ 雷鋒的小故事500字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摺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為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團結友愛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了,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人民的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Ⅷ 雷鋒故事600字謝謝
雷鋒故事:
從1961年開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1、雨中護送父母兒童回家
雷鋒冒雨去沈陽,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牽著一個小女孩,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
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們一起來到車站。
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直發抖,就把自己貼身襯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便把她們送到家裡。
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雷鋒說 :「不要感謝我,應該感謝黨和毛主席啊!」
雷鋒感人故事,向上人生態度。
2、護送老大娘找兒子
一次,雷鋒出差看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拄著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邁著。
雷鋒一聽大娘找兒子又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用手扶著老人說:「走,大娘我送您到撫順。」
雷鋒攙扶著老大娘用地圖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
老大娘感謝,雷鋒卻說:「謝什麼啊,這是我應該做的。」
3、火車上助人為樂
雷鋒的故事千千萬,雷鋒的事跡說不完。
一天,雷鋒乘火車出差,在車上,他看到許多旅客沒有座位,就主動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一位老人。
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主動幫他們打掃車廂,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板。
他還給旅客倒水,幫婦女抱孩子,幫老人找座位,幫下車的旅客拿行李。
一些旅客看到他這樣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滿頭大汗,快過來歇歇吧!」
「我不累!」是啊!雷鋒叔叔為了幫助別人,他只知道助人為樂,是永遠也不知道累的。
Ⅸ 雷鋒的故事大全600初一
面材料給你參考,可以把第一篇擴寫,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學校為了迎接3月5日學雷鋒日的到來,特地舉行了一演講比賽.
三月,徐徐的春風吹拂在我們面頰上,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迎著燦爛的的陽光走到了操場上,演講開始了,一個個出類拔萃的選手上台演講,他們講的娓娓動聽,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可愛的小弟弟小妹妹,別看他們雖然小,可他們卻十分認真的演講,令人感動.
經過這次演講比賽,我更深切的體會到雷鋒的偉大.我們要學習雷鋒的無私奉獻,像雷鋒一樣擁有一顆愛心,善良之心,要學會尊老愛幼,學會樂於助人,學會無私奉獻,記得比賽中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更體現出雷鋒精神的偉大.我明白了雷鋒精神的重要.現在,越來越多的「活雷鋒」出現在社會里,他們是社會的英雄!
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比賽!
經過同學們的努力,向雷鋒同志學習演講比賽現已圓滿結束, 選手們自信、儒雅、落落大方,盡顯了我校學子的風采和實力.用激昂的文字,飽滿的熱情飛揚的神采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雷鋒精神,我們怎樣向雷鋒同志學習,如何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這是一統一思想的比賽,是一次凝聚力量的比賽,是一次指導行動的比賽,是一次鍛煉能力的比賽.
雷鋒精神的實質就是: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言行一致,愛憎分明,樂於助人.向雷鋒同志學習並不是三月份的事,同學們突出三月,堅持長年.並不是孩子的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現在舉國上下都向雷鋒同志學習,由此可見,雷鋒精神具有世界性;也並不是喊喊口號,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落實在行動上,從小事估起.在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都要學雷鋒,愛祖國.同學們懂得了做一個行為優秀、習慣優秀、作風優秀的人.
同學們,雷鋒精神的實質就是: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言行一致,愛憎分明,樂於助人.向雷鋒同志學習並不僅是三月份的事,並不是孩子的事,而應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現在舉國上下都向雷鋒同志學習,由此可見,雷鋒精神具有世界性;也並不是喊喊口號,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落實在行動上.希望我們全體師生能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認識,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身到學習與工作中,通過學雷鋒活動,凈化我們的心靈,錘煉我們的品質,對雷鋒精神的實質要有一個更准確、更深刻的把握.
Ⅹ 雷鋒的故事600字
1960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忙了一個禮拜的戰士們有的上街買東西、逛公園,有的看書、寫信、洗衣服。戰士小於見雷鋒吃完早飯趴在床上看報,以為他又要學習了,就一把奪過雷鋒手裡的報紙,說:「起來,跟我上公園轉轉去,今天禁止你學習一天!」雷鋒這天肚子疼,沒有跟小於上街。他想,今天夜裡還要出車呢,肚子老疼怎麼辦?就跑到團部衛生連去看病。值班軍醫給他看了看,開了一些葯,說:「你是夜裡著涼了,回去用暖水袋捂一捂肚子,好好休息一天,就好了。」雷鋒從衛生連出來,走到半路,看到一個建築工地上,工人們幹得熱火朝天,正在開展勞動競賽。大喇叭里放著歌曲「社會主義好」,推車的,挑擔的,來來往往。雷鋒近前一看,一塊木牌上寫著:「撫順市第二建築公司本溪路小學建築工地」。雷鋒心想,真不簡單,不久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馬上就要變成一所小學了。他突然聽大喇叭里喊:「運磚的同志們注意!砌磚組的同志大顯身手,砌磚速度打破了昨天的紀錄,運磚組的同志加油呀!」雷鋒聽了情不自禁地把衣袖一挽,朝工地飛奔過去。
在一個燒水棚旁邊放著幾輛空車,雷鋒推起一輛就走,燒水的老師傅見了,忙喊道:「哎,同志!你推車干什麼?」雷鋒回頭說:「老大爺,我借這車用一用!」老大爺說:「我們的車不外借!」雷鋒笑了笑,說:「老大爺,我就在這兒用!」老大爺才明白,這個解放軍要幫忙幹活,說:「怎麼,你要幫咱們工地推磚啊!」雷鋒說:「今天我沒事,閑著也是閑著!」說完,推起車就飛快地走了。雷鋒一連推了幾車磚,身上出了汗。他把軍裝脫了下來搭在車把上,越干越歡。工人們都好奇的看著他,有的說:「同志,誰叫你來幹活的?」雷鋒笑了笑說:「是你們把我吸引來的呀!」「我們?」「是呀!你們星期天也不休息蓋小學,今天我也沒事……」說著,他又推著車走了。雷鋒一邊推磚一邊想:自己小時候上不了學,現在國家這樣關心少年兒童,給他們創造這樣好的學習條件。雷鋒一鼓作氣不知推了多少趟,汗水濕透了背心。那位老師傅給他端來一碗開水,雷鋒一飲而盡,喝完又推起了小推車。雷鋒正乾的起勁,工地上的女廣播員跑了過來,問雷鋒:「解放軍同志,你是那個部隊的?叫什麼名字?」雷鋒剛要開口回答,見那女廣播員打開筆記本,忙說:「你問這個干什麼?」「你來參加勞動,給我們很大鼓舞,大家要求我寫篇表揚稿表揚你!」雷鋒說:「這有啥表揚的?我今天沒事,到這兒干點活,這是應該的。」女廣播員還不放過雷鋒,說:「同志,如果你的名字不保密,就……」雷鋒說:「你要寫稿表揚我,我只好保密了。」「那你說說為什麼參加義務勞動吧!」「為什麼?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唄!」雷鋒回到營房後,對參加義務勞動的事一字未提。可是,過了一會,一支隊伍敲鑼打鼓來到了部隊駐地。連長和指導員一看,隊伍前面幾個人抬著一塊大匾,上面寫著「向雷鋒同志學習」,才知道雷鋒又做了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