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故事日記大全
⑴ 日記,,,抗日英雄王二小
在我心目中,有許多令人懷念的抗戰英雄,而小英雄王二小在我記憶中尤為深刻。
王二小時中國少年抗日小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在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和攻擊」,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了,軍隊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日本鬼子碰巧看見王二小在山上放牛,就喊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們,他就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的槍聲不斷響起,敵人知道受騙了,就氣急敗壞地用刀刺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年僅13歲。
讀完後,我深受感悟:以前我只以為大人才會參與戰爭,保衛國家,而現在才知道,連幼小的兒童都要參與,他們的童年,只留下了戰爭的陰影。
我和王二小差不多算是同齡兒童。現在的我們享著福,吃著美味佳餚,甚至還玩PSP,泡在網上不肯下,看著電視幾個小時,有時還出去逛逛街,開著車出去瀟灑瀟灑。王二小呢?他原本應該在私塾里讀書,而戰爭攪亂了一切生活,人們在戰爭的陰影下過著貧困交加的生活,放牧,做童工成了每天必須做得,我們和他比較,一個是幸福樂園,另一個是摻著槍聲的戰爭家園。
我能生活在現在這么美好的家園感到幸福,我會永遠珍惜的!
⑵ 我要寫一篇抗日英雄的日記100字
說起抗日英雄,怎能不想起我們身邊的抗日英雄——郭猛。 郭猛家境貧寒,生活艱苦。為了養家糊口,才滿14歲的郭猛便到一家運輸船上當幫工。他闖盪碼頭,見多識廣,看到土豪劣紳不勞動卻住著高屋深院,穿著綾羅綢緞,而窮苦農民一年四季辛苦到頭,仍然吃不飽穿不暖。這一切都在郭猛幼小的心靈里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渴望有一種方式能夠改變貧苦百姓的生活。
終於,16歲的郭猛受郭真等人的引導,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隊伍。革命過程中,郭猛熱血拚搏,英勇抗戰,曾多次受傷,右臂中關節以下,肌肉神經全部萎縮,身體也日漸消瘦。同志們為了照顧他身體,把打土豪得來的食物,給他多留了點,可他從來不接受。
1941年12月29日,盤踞在鹽城縣的一股日偽軍出城搶糧,郭猛帶領隊伍直襲敵陣。十里戰場槍聲大作,塵煙彌漫,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殲滅了偽軍警衛營,活捉50餘人。部分殘敵倉惶逃竄,郭猛率部隊乘勝追擊至唐劉河畔地區,與龍岡增援之敵展開戰斗。戰斗中郭猛不顧個人安危,到前沿陣地查看敵情,不幸中彈受傷,因傷勢過重,郭猛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28歲。
郭猛犧牲後,四團指戰員噙著熱淚,將他埋在一片梨樹林里。鹽城縣委將郭猛犧牲的護東鄉改為郭猛鄉。至今,郭猛仍然安詳的躺在那片梨花林里,他的英魂仍守衛著這一方水土!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抗日英雄——郭猛!
⑶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作文400字
小時候,我經常聽爺爺奶奶講劉胡蘭姐姐抗日的英雄事跡。每次開講時,我總會默默地落下眼淚,她太堅強了!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經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了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劉胡蘭在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不幸犧牲在敵人的大刀下。這時,她還未滿十五周歲。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連續兩天刊登專稿,報道劉胡蘭的英雄事跡。劉胡蘭的名字在華北大地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久,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1957年1月12日,在劉胡蘭烈士遇害十周年時,毛澤東主席又重新為劉胡蘭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以緬懷這位女英雄!
她,才十四歲啊!和我們一樣是個小姑娘,卻為保衛祖國做了巨大的貢獻。雖然她犧牲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但是她死得值得,死得有意義,死得光榮、偉大,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她們這樣的人,我們的祖國才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
劉胡蘭的偉大事跡,讓千百萬人無不為之傾倒,為之贊嘆,毛澤東主席為她所題寫的八個大字,讓我們永記於心,我們還曾為劉胡蘭編寫了一首兒歌:劉胡蘭,十五歲,參加革命游擊隊,不畏強敵雖犧牲,卻為祖國創新路。毛主席為她題了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姐姐,你在美麗的天堂聽到我們的心聲了嗎?你是最堅強的,是最偉大的共產黨員,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這種十分熱愛祖國的精神!我們都應該為國效力,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作為xx小學的一員,作為一名六年級的少先隊員,我想對大家說:「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雖然我們不能向劉胡蘭姐姐一樣成為一名英雄,但是只要我們為祖國做貢獻了,為社區獻愛心了,為保護祖國盡力了、效力了,我們就是人才,就是棟梁,就是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⑷ 你紀念抗日戰爭寫一篇日記.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70周年紀念,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而又不堪回首的日子,交織著慘烈、屈辱、反抗、憤怒與自豪……
前不久,我們一家參觀了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館內所展示的那段艱苦、慘烈的歷史讓我們揪心、握拳。
正廳浮雕上,手無寸鐵的百姓,倒在日本侵略軍的機槍刺刀下,倒在故鄉貧瘠的土地上;堆積的鵝卵石掩蓋著數百名幼童的屍體,一位母親的雕像立在一側。她一手撫胸悲歌,一手攥拳悵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作文3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作文3篇。這悲與恨在此凝固了半個多世紀。
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著我,不,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歷史在這里驟然高大,它連接著生與死、愛與恨、悲與憤,還有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尊嚴;歷史也在這里凜然奮臂,高呼出一個時代強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望採納 謝謝
⑸ 抗日英雄的作文 300字
抗日英雄
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英雄。抗日時期,有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有敢於和敵人斗爭到底的小兵張嘎……現代,有中國首次飛上藍天的楊利偉;有在跑道上為祖國首次奪得110冠軍的劉翔……在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捨身炸暗堡的董存瑞。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他挾起炸葯包,彎著腰沖了出去。在郅順義火力掩護下,他一會兒匍匐前進,一會兒又借著郅順義扔出的手榴彈的煙霧,站起來一陣猛跑。在槍林彈雨中,董存瑞突然撲倒了,他的腿受了傷,鮮血直流。他忍著巨痛,又爬了起來,迅速沖到橋下。然而,橋下竟沒有放炸葯的地方,董存瑞急得直攥拳頭。這時,身後突然響起了嘹亮的沖鋒號聲,部隊像潮水般地向隆化中學涌來。但是暗堡還沒有炸掉,董存瑞為了消滅敵人,他用左手托起炸葯包,緊緊貼住橋底,從容鎮定地用右手拉開導火索。董存瑞著高呼:「為了新中國, 沖啊!」 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部隊沖進隆化中學全殲了守敵,解放了隆化。
朱德總司令也曾經用「捨身為國,永垂不朽!」這句話以紀念董存瑞。
董存瑞,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你為了戰斗的勝利犧牲,你那形象和不屈的斗爭精神,鼓舞了我,你真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
⑹ 日記:搜集關於抗日戰爭小故事600字
抗日英雄楊靖宇事跡讀後感
本學期里我們學習了很多篇關於抗日戰爭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讀著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抵抗,涌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讓我敬佩的是愛國革命家----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戶貧困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五次被捕,受過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出獄後,繼續從事革命工作。在楊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總第一軍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治委員。在楊靖宇的領導下第一軍很快發展到上萬人,給日軍很大的打擊。1937年楊靖宇的隊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它猶如一股鐵流,一次次給日軍打擊。楊靖宇的威名震動全東北。日軍調集重兵,發動更加瘋狂的圍剿和征討,懸賞萬元捉拿楊靖宇。19402年,由於日寇的「圍剿」與屠殺,東北的嚴寒、極度飢餓和疲勞,使抗聯部隊陷入極端的困難之中。這一天,楊靖宇的部隊已經五天沒有一點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幾名戰士忍受著飢寒、疲勞,與敵人奮戰,後來其他戰士都犧牲了,楊靖宇仍然邊戰邊走。最後,楊靖宇被100多名敵人包圍時,左右開弓,打死打傷20多名敵人。他被敵人槍彈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還擊敵人,腹部又中了一彈,鮮血直流,他把最後一顆子彈流給了自己,犧牲時年僅35歲!
將軍死後,經日軍解剖,發現他胃裡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我難以想像楊靖宇將軍是如何將它們咽下,是如何支撐著自己高大的身軀,又是如何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我心中的敬意猶然而升。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告訴我們,當時生活條件這么艱苦,而楊靖宇還有這么堅定的信念,我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楊靖宇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呀!我們可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呀!我們要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在學習上我們要克服困難,我們要像將軍那樣堅持不懈,頑強拼搏,長大後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⑺ 日記抗日英雄劉胡蘭800字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被選為村兒童團長,帶領夥伴站崗放哨查路條,偵察敵情,運送武器彈葯等。1945年1月,參加了西社奪糧戰斗,同夥伴們扛糧裝車,眾口稱贊。同年10月,背著家人隻身到汾河貫家堡,參加了婦女培訓班,被選為小組長,潛心學習。在當地召開的反霸群眾大會上,登台發言,揭露和痛斥惡霸地主殘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區里表揚。結業回村後,擔任村婦救會秘書,組織婦女辦冬學,幫助烈軍屬解決困難,支前和慰問部隊等。
1946年春,縣里下達200斤紡棉花任務,限期20天完成。她帶領婦女晝夜苦戰,提前2天完成,獲全縣第一名。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 共 產 黨 員 ,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大舉進襲文水一帶。為保存實力,中共八地委決定平川地區大部份幹部轉移上山。她再三懇求黨組織把她留下堅持地下斗爭。十二團三營連長王本固負傷,她將王隱蔽在一戶軍屬家,用自己平時節省的錢給他買葯治傷,並精心護理直至痊癒返隊。12月,敵人頻繁出擊雲周西村,並捕走我地工人員石三槐等,形勢日險。家人勸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與不走要等上級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其轉移。次日拂曉,敵人突然包圍雲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群眾到觀音廟集中。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她也隨同群眾來到會場。敵人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並脅迫她出場「自白」。審訊中,敵人千方百計誘使其供出同志,並相許給她一塊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給我個金人也不要」!接著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義正辭嚴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連長惱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兒、張年成、石世輝、劉樹山和71歲的陳樹榮,用鍘刀殺害。敵連長問她:「怕不怕?」她堅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鎮定自若地問:「怎個死法?」敵連長狂叫:「一個樣!」並命令機槍對准群眾:「把這些人全掃光。」她斬釘截鐵地喊道:「不許殘害群眾!」從容不迫走近鍘刀,英勇就義,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⑻ 四年級日記我心中的抗日小英雄150個
有個動人的故事一直在我心中流淌,那是一個陰暗的早上,日本鬼子向一條山溝掃盪回,他們抓住了只有十三答歲的放牛娃王二小讓他帶路,王二小機智地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四周響起了槍聲,敵人嚇得膽戰心驚。他們喪盡良心,把王二小挑在槍尖,將他殘忍地摔死在大石頭上。老百姓安全了,他卻倒在冰冷的山間。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了藍藍的天。
我非常敬佩王二小,他是多麼的勇敢。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抗戰英雄,也讓我知道不能遺忘中華民族的一段血淚史!日本鬼子侵略中國,讓我們憤恨!無數烈士用自己的一生,一顆愛國心,換來了中國今天的安寧。
在七十年前的9月3日,咱們的祖國媽媽,經歷了槍林彈雨迎來了美好的日子—日本鬼子投降了,抗戰終於勝利了!
我們將銘記歷史,勿忘國恥。要明白「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我們要珍視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開創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用優異的成績來報效祖國。
我們要用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圓夢中華。
⑼ 日記:抗日戰爭一百字
中國的抗日戰爭,來是世界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場,中國拖住了日本三分之一的兵力,堅守了整整13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跡。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消滅日軍81萬餘人,而中國卻付出了3500多萬人的代價,這其中,有365萬國軍將士,他們的鮮血,灑遍了中華大地!
⑽ 一年級日記抗日英雄故事怎麼寫100
怎麼寫好日記呢?
首先應了解日記的種類.不同種類的日記的寫法不同.日記一般有兩大類:一是一般日記,即我們平日所做的日記,逐日記下去,想記什麼就記什麼,沒有任何限制;一是專題日記,即專門記述某一個內容的日記.這類日記也是豐富多彩的.如工作日記,只記與工作有關的內容;學習日記,只記與學習有關的內容;旅遊日記,記述旅遊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活動日記,記錄參加如夏令營活動的事情;觀察日記,記錄觀察某種植物、動物的生長變化、特點、習性等等內容;實驗日記,逐日記錄實驗的情況.不同種類的日記有不同的特色和要求.一般說來,一般的日記可長可短,太忙時,還可補記;而專題日記必須天天記錄,不能補記;一般日記可粗可細,內容上無特殊要求,而專題日記,特別是觀察日記、實驗日記還有固定的項目,要求逐項填寫.
其次,日記的格式.日記的格式有日期與正文兩項.日期寫於第一行,一般應年、月、日及星期等都應寫全,最好在日期後標明氣候,如晴、陰、雨、雪等等.正文從第二行空兩格後開始寫起.正文的具體寫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備忘錄式日記,如魯迅日記:
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晨.上午往師大講並收去年五月份薪水泉伍(古代稱錢也叫泉.泉伍即五元錢——引者注).午後往北大講.晚有麟來.趙蔭棠來.長虹、鍾吾來.視作《阿Q正傳序及自傳略》訖.
這里記述極略,有將來忘記時以備查找的作用.
隨感式日記是不但記事,還寫自己的感想,將「事」與「感」聯系起來.如雷鋒日記: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九日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
這里便是發議論、談感想了.在許多情況下,日記是自由式為多,不固定哪一種方式,有事則簡記以備忘,有感則抒感慨.
日記是每天生活的記錄,必須真實,要寫真事、抒真情,不能編造.有的小說是用日記形式寫的,內容是虛構的,那就不是日記了.日記一定是真實的記錄.有時,日記里必須寫真實的某個人的事,又不想把他的名字寫出來,免得惹麻煩,便可用個符號代那個真實姓名.姓名可隱去,事實卻不能假.
日記總的來說以行文簡約為好,應連續記下去,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