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編故事600
❶ 清平樂村居的故事100字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卧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作品。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全詞以白描手法,有聲有色、形象生動地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蠻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辛棄疾閑居帶湖期間。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從二十一歲南歸以後,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閑居達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滅,使他在隱居中更加關注農村生活,寫下了大量的閑適詞和田園詞。這首《清平樂·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謚忠敏。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他詞的基本思想內容。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家住江南》、《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辛棄疾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現存詞600多首,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棄疾逝世,年68歲。
❷ 把清平樂村居編成一個小故事40字
叫友誼今天我看見了一個茅屋裡面的老夫妻正在飲酒,大兒子正在出動中,兒子正在織雞籠,小兒最喜小兒無賴,而他卻在棠溪旁邊剝蓮蓬,吃蓮子的故事,那兩個老夫妻看見了高興的說寶貝兒,你看我們的兒子們都這么孝順,都這么懂事,可以幫我們干農活了。
❸ 清平樂村居編故事500字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內草。一對白發老容夫妻親熱地坐在一起用吳地方言聊天,還帶著幾分醉意。或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編織雞籠;還有那調皮可愛的小兒子,正趴在草地上剝蓮蓬。或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午後,我懷著悠閑的心情散步,無意間看見一座 又小又低的茅屋。小溪兩旁有許多碧綠的青草;南瓜藤隨著竹竿爬上屋頂;屋旁的大樹彎曲著身子,好像正在歡迎我;小溪里的荷葉伴著蓮蓬隨風舞動。
屋子裡,兩位滿頭白發的老翁、老婦,正用吳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樂說笑呢!在溪的東面,老人的大兒子正在賣力地為自家豆田鋤草,不時用毛巾擦頭上的汗;二兒子正坐在樹下,編織著雞籠,看他認真的態度,他家的雞一定是很久沒籠子看護了;可愛的小兒子正趴卧在溪邊,剝著蓮蓬呢。我猜想,他肯定想把蓮蓬的果實,送給辛苦了一天的大哥,讓大哥嘗嘗這甜甜的味道,忘記一天的辛勞。
❹ 把清平樂村居改成一個小故事 200字就夠了!急急急急急急!!!
在一個鄉村,有一座低矮的茅草屋,裡面住著一個五口之家。後面長滿了青青翠竹,前版面是一條清權澈見底的小溪,小溪里生長了荷花,小溪的岸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
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親熱地坐在樹下,一邊飲酒一邊聊天。
他們的大兒子在小溪邊的豆地里頂著烈日鋤草;二兒子心靈手巧,在自家門前熟練地編織雞籠,最有趣的是三兒子,他頑皮地從溪里摘下一隻蓮蓬,撲在草地上,慢慢地品味又香又嫩的蓮子。嘴裡哼著小曲,還不時地搖頭晃腦,雙腿還不停地擺動,真是快樂極了。
❺ 用清平樂村居編一個小故事八十字
午後,我懷著悠閑的心情慢慢地散步,無意間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後面有一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息。茅屋旁有一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裡的游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陽光的照耀下,河面顯得波光粼粼。一陣微風吹過,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漣漪。溪面上有幾朵美麗動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開;有的含苞待放;還有的似放似沒放。白里透粉, 粉里透紅,像一位位面帶輕紗的羞澀少女。小溪旁有一叢叢青翠欲滴的小草,長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襯托下,更顯得碧清可愛。 茅屋前有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他們剛剛喝了一些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一起,用吳地的方言一起親熱的交談,旁邊的二兒子還不時插上幾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豆地里辛勤地鋤草,幹得多麼賣力呀!而二兒子也並沒有閑著,正在用竹草細心地編織著雞籠,十分專注。而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呢,幹不了什麼事,只能趴在小溪邊一邊調皮地逗著游魚,一邊剝著蓮蓬吃,搖著小腳的樣子真令人喜愛! 多麼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獃獃地站在哪兒,久久不願離去…
❻ 清平樂村居編一個小故事
清平樂.村居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綠地、暖陽、翠柳、紅花,到處洋溢著盎然的春色。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屋檐上,一對小鳥正用那銀鈴般清脆悅耳的嗓音唱著美妙動聽的春之歌。
屋子內,剛剛還沉浸在美夢中的詩人高鼎被鳥兒的歌聲驚醒了,他揉揉惺忪的睡眼,這才發現:天已大亮了。於是高鼎立即穿衣起床。當他打開房門的那一瞬,就完全被眼前春暖花開的大好景象陶醉了。他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閉上眼睛,深吸著春天醉人的氣息,彷彿自己也融入了其中。此時此刻的高鼎,面對如此的大好春光,立即萌發了寫生的念頭。
一番整理之後,高鼎便背起行囊出發了。
一路上,鳥兒和他同歌,蝴蝶與他共舞。那拂面的柔風,撲鼻的花香,更使他興致倍增。來到一塊離河堤不遠的空地上,高鼎停下了腳步。「此處實乃作畫之寶地啊!」他一邊興奮地自語一邊高興地拿出工具,專心致志地繪起了眼前的美景。
翠綠的草兒在陽光的沐浴下茂盛地生長;成群的黃鶯在天空中歡快地追逐嬉戲。岸邊的楊柳也情不自禁地擺動柔枝,隨著春天的節奏跳起了舞。這時,一陣和煦的東風拂面而來,吹來了一片歡聲笑語,吹來了一群活蹦亂跳的身影。原來孩子們今天學放得早,大家一致決定趁著吹東風這一大好時機去放風箏。「放風箏嘍!」在大家的一片歡呼聲中,五彩繽紛的風箏一個接一個地飛上了藍天。此刻的孩子們像一個個春天的精靈,在春風中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戲著……
高鼎看看眼前天人合一的美景,不禁詩興大發,提筆在畫上寫下了——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還可以
在一個偏僻的鄉村,有一座又低又矮的茅草房屋,時裡面住著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茅草的後面長滿了青青翠竹,前面是一條清澈見底、流水淙淙的小溪,小溪里生長著許多荷花,小溪的岸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
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親熱地坐在樹下,一邊飲酒一邊聊天。
老爺爺說:「我們的三個兒子,他們都很好,也很孝順。」
「老頭子,我們可以享享清福嘍!」老奶奶笑咪咪地說。
「你說,今年的收成怎麼樣啊?」
「今年風調雨順,我們就不用為糧食犯愁了。」
「上天保佑我們,賜給我們三個可愛的兒子,還愁什麼呢?」……
他們的大兒子在小溪邊的豆地里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地鋤草;二兒子心靈手巧,在自家門前熟練地編織雞籠,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淌,但想到能讓雞的個舒適的窩,他開心地笑了;最有趣的是三兒子,他扎著兩個羊角辮,額前留著一縷劉海,他頑皮地從溪里摘下一隻大蓮蓬,撲在草地上,慢慢地品味又香又嫩的蓮子。嘴裡哼著小曲兒,還不時地搖頭晃腦,翹起的雙腿還不停地上下擺動,真是快樂極了。
老夫妻倆看到這一切,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雖是村居,恰似世外桃源啊!
一天,我來到一座小村莊。這個小村莊周圍有著一座座山,小村莊的前面還有一條小河,河水清澈透明,河面波光粼粼。小河裡有許多小魚在游來游去。
忽然,一所茅屋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所茅屋又低又小,後面是一大片翠綠色的竹子。茅屋前坐著兩個滿頭白發的老人,這兩個老人都微帶酒意,操著吳地的方言,面帶微笑,靠在一起親熱地聊天。
瞧!在河東邊豆田中鋤草的是他們的大兒子。他幹得多賣力啊。豆大的汗珠滴在豆苗上。二兒子正進靜靜地坐在門前的空地上編織雞籠,他幹得那樣的認真、仔細。轉身一看,噢!原來他們還有一個小兒子啊!他頑皮地趴在地上,搖著小腳,正在悠閑地采蓮蓬剝蓮子吃呢!看得出,老夫婦最喜歡的就是他了。
我真想也來這里住下來啊!哪怕一兩天也好!
❼ 把清平樂村居改寫成一篇短文500字
午後,陽光燦爛,作者漫步在鄉村的小路上,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座造型別致的茅屋,雖然低小了點,但是很是風情依依.小屋的後面是連綿起伏的山丘,近處,是一片青翠挺拔的竹林,顯得生機勃勃.門前的小溪歡快的流著,溪水清澈見底,小魚兒在水中自由的快樂的追逐游戲,一陣微風吹來,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水面上荷花朵朵,有的含苞未放,飽漲的好象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剛剛開放,微微露出了黃黃的花蕊,有的正在盛開,層層花瓣透出淡淡的粉紅,猶如一位頭戴紗巾的少女,是那麼羞澀嬌艷,楚楚動人.門前坐著一對老夫妻,他們相互依偎在一起,興許剛剛喝了點酒,臉上泛著微微的紅光,正用吳國的方言低低的談笑著,一會兒你推我一下,一會兒我拍你一下,是多麼夫妻情深啊!
在溪水的東面,大兒子正在鋤著豆苗里的小草,只見他身穿短袖,頭戴斗笠,兩手緊緊的握住鋤頭,傾斜著身子,用力的鋤著,全然不顧額頭的汗珠悄然的滾落.他是那麼的專注,生怕一不小心,把幼小的豆苗鋤掉.二兒子頭扎紅巾,盤腿而坐,正在熟練的編織著雞籠呢,雖然是個男人,卻是那麼心靈手巧,兩手不停的編織著,耳邊只是一陣陣「唰唰」的竹篾舞動的聲音,彷彿正在演奏著動人的樂曲呢!
小兒子最是可愛,他頭扎倆小辮,身穿紅色小衫,正趴在溪邊採摘著蓮蓬,豎起的兩條腿還不時的晃動著,多麼的悠閑自在哦,他把剛剝下的一顆蓮籽放進口中細細的嚼著,清甜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看著這一家悠然自得,其樂融融的樣子,真是令人羨慕不已啊!
❽ 誰有清平樂·村居改編故事!要600字左右!!!!!!
我,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充滿了憂愁,我的故鄉啊!怎麼能被京人佔領呢?我是多麼想報國啊!一路上,多麼美好的景色,只有我憂心忡忡.
走到了一戶農家前,眼前的景象,讓我大為驚嘆:
白雲高高地飄在天上,環繞在天上,環繞在青山上.一對老夫妻面對面坐著,好像喝了點酒,臉上泛著紅暈,他們用當地的土話,親密地交談著。妻子一邊幫丈夫按摩,一邊用手指指東邊,我順著她指著的方向望去,透過一片小竹林,看見一個壯年正在清澈見底的小溪旁,在豆田裡辛勤地鋤著雜草,雖然戴著草帽,但汗水仍不停往下滴。看來,這是他們的大兒子吧!籬笆外有幾棵芭蕉樹,長得鬱郁蔥蔥,籬笆里,也許是那對老夫妻的二兒子,他正仔細編織著雞籠子。矮矮的茅草屋旁,一棵非常的棗樹立在那兒。樹下,一個小孩兒,也許是老夫妻的二兒子吧,正在認真地剝著蓮蓬,他前面的一個小池塘,裡面開著粉紅的荷花,肥大的葉子遮滿了整個池塘,魚兒在水裡歡快的游著,不時從水裡蹦起,再「撲通」一聲跳進池塘里。
這時,那對老夫妻看見了我,微笑著伸手招喚我,我也不容推辭,便走了進去,在屋裡坐下。老人給我摘了幾個新鮮的水果,叫他的小兒子采了幾個大的蓮蓬給我吃,我邊津津有味的吃,邊說:「大爺,您有三個兒子哪。」「是啊,他們各有所長啊,一個勤快,一個心靈手巧,一個頑皮可愛又孝順,呵呵!」「您真是有福氣!」「不敢當啊,不敢當啊!」「大爺,瞧您說的,我``````」說到這兒,我看見大爺朝正在門外的妻子招招手,叫她進來,他老伴只是淳樸地笑了笑,搖搖頭,隨後就去忙活了。
走出這戶人家,覺得他們雖然過得很貧苦,但非常快樂,要是天下百姓都像這戶人家一樣安居樂業,該多好啊!
❾ 把清平樂村居改寫成一篇小故事300 字
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向遠處流去.小溪兩岸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陣微風吹來,小草樂得彎下了腰.小溪旁,有一個低小的茅屋,一棵高大的柏樹長在茅屋的左邊,給茅屋前灑下一片陰涼.屋後長著一片濃密的小竹林.古人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看來茅屋的主人是知道這句話的.圍繞茅屋的籬笆旁長著幾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低矮的屋檐下,一位白鬍子的老爺爺,雙手握著拐杖,向前探著身子,用吳儂軟語和老奶奶說笑,老奶奶一面縫著衣服,一面和老爺爺聊天.老爺爺笑著說:「今年真是風調雨順,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老奶奶也笑眯眯地說:「秋天,賣些糧食,扯些布給孩子們每人添一套新衣服.」他們有說有笑完全陶醉了,全然不知周圍發生了什麼事.
小溪的東面,他們的大兒子正在豆田裡鋤著雜草,期盼著黃豆快長大.他頭上的草帽也擋不住太陽的熱浪,汗水一個勁的向下流.二兒子坐在屋前的地上用竹片編織雞籠,他正神情專注的為小雞們編織一個新家.最淘氣的小兒子趴在小溪旁的樹蔭下,一面望著滿池盛開的荷花,一面剝著手中的蓮蓬,把蓮子放進嘴裡
❿ 清平樂村居改寫成一篇小短文
清平樂村居改寫
溪邊有一戶人家,一家五口就住在一間又舊又破又小的茅屋裡。但能看出來,他們生活得很幸福,快樂。茅屋前有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他們剛剛喝了一些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一起,用吳的的方言一起飲酒作樂。老翁說:「我說老伴兒,你喝醉了。」老婦說:「你才喝醉了呢,我清醒得很!」 「哈哈哈,哈哈哈!」笑聲從屋裡漫出來了。茅屋後面有一一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息。茅屋旁有一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裡的游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老夫妻的大兒子獨自一人扛著鋤頭,帶著草帽,去小溪東邊的豆地里鋤草了。 屋外的空氣清鮮,小溪旁長有許多嫩綠的草,小溪里長著碧綠的荷葉,有的還結了蓮蓬。雞在「咯咯」地叫,彷彿在說:「我們的「房子」在哪兒呀?而二兒子正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編織雞籠。織啊織,就差一點兒就織完了。雞好像也知道二兒子正為它們織雞籠,所以就在二兒子身旁飛來飛去,有時還友好地啄一下二兒子的小腳丫。 小兒子呢,也幹不了什麼事情,只能趴在小溪邊,一邊調皮的逗著游魚,還一邊剝著蓮蓬吃,還一邊嘮叨著:「一顆,兩顆,三顆······」那搖著小腳丫的樣子真令人喜愛! 這是一個多麼幸福的家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