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的故事800字初中
Ⅰ 我和電影的故事為主題的作文 800字
要寫出我與電影之間關系的起伏,比如說,可以寫小時候我喜歡看一些兒童題內材的電影,適容當舉例,從中我得到的是一些最朴實的情感、生活經歷、歡樂;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大潮流的驅使下,我漸漸迷上了眾多的商業片,我有些盲目地追捧華麗的場景、明星大腕、流行詞彙,卻漸漸迷失了自己對電影的審美觀;然而,同樣是在電影中(舉例,如電影鄧稼先),我再一次深受感動,我不但深深理解了電影朴實而動人的藝術魅力,還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一個好的電影、一個好的文藝作品給人最好的奉獻。
Ⅱ 以電影為話題800字文章
「回家、離家」走向「探索與發現」 在沈義貞眼裡,百年中國電影可分為4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回家與離家(1905年—1931年),大時代與小人物(1931年—1949年),英雄與集體(1949年—1966年),探索與發現(1976年—現在)。「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1905年誕生後,中國電影的百年旅程為我們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紛呈的電影畫卷。」沈義貞說,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階段,和世界電影發展過程一樣,是無聲片時代。在這個階段,中國以「回家與離家」為主題,拍攝了大量優秀的無聲片。如改編自上個世紀20年代上海灘一個真實案件的《閻瑞生》,從家庭角度介入社會,講述一個離家到上海謀生的洋行買辦閻瑞生,夥同朋友劫殺一個妓女的故事。已經具備了現代娛樂電影的所有元素:色情、兇殺、追捕、懸疑、武打等。第二階段以「大時代與小人物」為主題,拍攝了《春蠶》、《漁光曲》、《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優秀影片,通過農民、漁民、手工業者等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反映一個動盪的大時代。第三階段以「英雄和集體」為主題,用《林則徐》、《英雄兒女》、《早春二月》等影片,反映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社會生活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斗爭。第四階段以「探索與發現」為主題,拍攝出《芙蓉鎮》、《人生》、《紅高粱》、《霸王別姬》等電影,探索中國電影新的發展道路。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兩大法寶 「中國電影的百年發展歷程,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電影財富,其中就包括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兩大法寶。」沈義貞說,第一大法寶是武俠。在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階段,張石川導演拍攝了改編自《江湖奇俠傳》的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連拍18集,在全國各大城市放映後引起轟動。因為武俠劇營造的江湖世界,那時就是成年人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焦慮和壓力的童話。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武俠劇不但是中國人消解焦慮和壓力的首選,也是外國人的選擇之一。中國特有的武俠因此成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一大法寶,《卧虎藏龍》等武俠劇的大受歡迎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第二大法寶是來自中國電影發展第三階段的英雄群像。沈義貞說,從1949年到1966年,中國電影的最大成就是,為我們貢獻了一大批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或為了保衛新中國而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群像:林則徐、鄧世昌、洪常青、江姐、楊子榮、董存瑞、劉胡蘭、小兵張嘎、王成……他們既是中國人的重要精神遺產和精神資源,也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與外國電影相抗衡的文化資本。因為,無論對哪一個國家而言,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而獻身的人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關注現實的電影才會好看 「為什麼中國現在的電影不好看?因為現在的電影人不關注現實,無法走進觀眾的心裡。」沈義貞說,關注現實既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優秀傳統,也是很多影片廣受觀眾喜歡的原因。中國電影要走向世界,除了重視上述提到的兩大法寶外,還必須堅持現實主義精神,多拍一些觀眾愛看的電影。他舉例說,代表中國無聲片最高成就的《漁光曲》,既描寫了貧苦漁民小貓、小猴走投無路、求告無門的悲苦人生,也反映了知識分子何子英實業救國夢的破滅。因此,這部極具現實意義的影片,不但在酷暑下的上海連放84天,場場爆滿,還最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獲獎的影片。再如《一江春水向東流》,則以史詩般的筆觸,全景式、全方位地反映了動盪時代給中國普通百姓家庭造成的災難,成為代表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最高成就的經典作品。還有,《芙蓉鎮》、《老井》、《人到中年》、《人生》、《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影片的成功,無不體現了這一點。南京日報記者宋廣玉實習生 謝玢 1 世界電影的產生和發展 (一)十九世紀30年代,電影開始了它的誕生前的技術准備期,也叫做發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後,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鍾左右,由於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鍾,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製成後,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 「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於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製成功了「攝影槍」,並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製造的 「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9月,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 在1888-1895年期間,法、美、英、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都有拍攝影像和放映的試驗。1888年,法國人雷諾試制了 「光學影戲機」,用此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發明了電影留影機後,又經過5年的實驗後,發明了電影視鏡。他將攝制的膠片影像在紐約公映,轟動了美國。但他的電影視鏡每次僅能供一人觀賞,一次放幾十英尺的膠片,內容是跑馬、舞蹈表演等。他的電影視鏡是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可以說最原始的電影發明應該是屬愛迪生的。他的電影視鏡傳到我國後被稱之為 「西洋鏡」。 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 「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 「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活動電影機」有攝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種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畫格的速度拍攝和放映影片,圖像清晰穩定。1895年3月22日,他們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正式向社會公映了他們自己攝制的一批紀實短片,有《火車到站》、《水澆園丁》、《嬰兒的午餐》、《工廠的大門》等12部影片。盧米埃爾兄弟是第一個利用銀幕進行投射式放映電影的人。史學家們認為,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和放映已經脫離了實驗階段,因此,他們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電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為電影誕生之時,盧米埃爾兄弟自然當之無愧地成為 「電影之父」。
Ⅲ 活著電影觀後感800字 最好是沒人看過這篇文章的!
「若沒有勇氣面對死亡,那就心靜如水的活著」。這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的感覺。看《活著》之前,一直在想這本書會講一個什麼故事,是通過一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好好活著還是要為自己或是別人活下去。都不是啊!沒想到《活著》竟是一本充斥著死亡與悲哀的悲劇小說,而小說的主人公富貴是這一切的見證者。從他的父親母親到他得朋友龍二、老全;從他的妻子家珍兒子有慶,女兒鳳霞;甚至是還有女婿二喜和外孫苦根一個也沒少。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和一頭叫富貴的老牛,孤獨的,好好的活著。主人公福貴從小就過著優越的生活,然而他對自己的放縱使他一夜之間傾家盪產,父親也被活活氣死,面對如此的打擊,他的生活彷彿失去了意義。但生活的責任讓他不得不繼續「活著」,背著敗家的惡名,扛著生活的重擔,忍著親人逝去的悲痛,懷著對過去的懺悔,頂著動亂的時局,他白手起家,正如成語「千鈞一發」般,憑借著他堅強的意志,以「一根頭發」頂住了千鈞之力而頑強地始終不斷。至今福貴那黝黑的身影仍不時浮現在我的眼前,透過他瘦弱的身軀,我卻看到了一顆堅如磐石的心。在逆境和苦難排山倒海般向他撲來時,福貴的毅力和勇氣讓他忍受了這一切,並頑強地克服了它們。那股精神已勢不可擋地透出他的身體,流出書本,沖入了我的心中。也許與富貴的遭遇相比,我們平時在抱怨的一切都算不了什麼。當我們在面對任何一切不管多大的困難時,想想富貴吧!即使他遭遇了失去父親的處境,即使他背上了不孝的罵名,可他依舊是對生活充滿著希望,他有生活下去的希望。因為,他的活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他自己而活。馬克思說「生活就象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也許在你遭遇不幸的時候,「忍耐」是最好的良葯。但是忍耐並不單單只是消極的承受,忍耐是要將消極的承受轉化為堅強的動力。難道不是嗎?記得「小巨人」姚明在登陸NBA的第一年中,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困難,他用意志苦苦地忍著,默默地把壓力化為動力,終於在「沉默中爆發」,震撼了全世界。「活著」這兩個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好吧!我承認,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的確沒有富貴如此堅韌的毅力,我也沒有去默默忍受的勇氣。而是抱怨,就只是抱怨,也只有抱怨,似乎我的生活中,抱怨佔了極大的一部分。也許富貴在晚年的時候除了一頭牛就沒有親人陪在他得身邊,但是他還有過往的回憶,那些回憶,那些承載痛苦和堅強的回憶是我所沒有的。故事的末尾我毫不驚奇於富貴對於死亡的坦然!他說:「我也想通了,輪到我死得時候,就安安心心的死,會有人來埋我的,他們會把我和家珍埋在一起的……」《活著》就是那樣一本薄薄的書,但卻如「活著」兩個字一樣充實而鏗鏘有力,鼓舞著我們去尋味生活,感悟生命,磨練出堅強的意志,永遠「活著」。
Ⅳ 【作文】推薦一個勵志故事或勵志電影,並說明推薦理由,800字
昨晚看過了一部美國勵志篇《當幸福來敲門》,感觸頗多。我們每個人只有經歷了一些磨難後,才懂得什麼是幸福。篇中克里斯經歷了人生最困難的階段。從一步一步的磨難中最後走向成功。影片也成了美國叫好叫座的勵志篇。可能勵志篇都有一個共同故事情節,都是主人翁經過崎嶇的人生歷程最終走向成功。可如果不是這樣的結果那能算是勵志篇嗎?
《當幸福來敲門》克里斯.加德納代理了一個醫療器械,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做醫療器械推銷員的工作,每天就是拎著掃描儀穿梭於街頭,四處去推銷。可推銷工作並不是那麼順暢。他每天出門,但每天都會空著錢囊回家。他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兒子,妻子在工廠工作一天要干16個小時,日子過得比較困苦,常常受到房租、車子罰款、稅金等各種經濟壓力。
克里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做股票經紀人的一群人工作都得很開心,他決心要成為股票經紀人。可他只有高中學歷且沒有任何經驗,即使是交了申請表也是遙遙無期。於是他主動出擊去找那個考官希望能達成心願。而正是他的努力使自己如願以償。他得到了面試的機會。面試通過後,他也沒收入。妻子看著他無法從困境中走出,離開了他。對他來說又是一個考驗。他決定獨自和兒子一起生活。而此時他在股票經紀公司6個月實習期間沒有任何收入,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能帶兒子進收容所。盡管是這樣挫折一個接一個,困難接踵而至,他都沒放棄,他追求成功和幸福的信念不變。憑著這份執著,他拚命工作,努力把握每一次機會,真誠對待他的顧客,最終他迎來了幸福的曙光。
整個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奔跑,有很多次奔跑的場景。克里斯看到被別人偷走的儀器時在奔跑;他為了不付計程車費再奔跑;他為了得到面試機會在奔跑;他為了去收容所提前排隊在奔跑。奔跑在我們生活中也會有,為了擠上公車,為了快速到達某一個地點。而當克里斯為了生計在奔跑時,我們想到了更多地辛酸以及他為了生活而付出的努力。影片正是用這種奔跑的這一主觀動作,表現了人最頑強的生存能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我們同樣會遇到困難、挫折,我們是否能正確對待,我們又是否在面對這一切時,能平靜地想辦法,能主動出擊來打敗困難呢?如果能做到我們就是生活的強者。
影片留給我還有一個最深的印象是克里斯的眼淚。當他和兒子從出租房被趕出來的時候,他領著兒子想找個能安身的地方。他的朋友拒絕了他。於是他們來到了地鐵站。他想出一個故事哄著兒子接受面臨的困難。於是他們進到一間公廁,在接二連三的撞擊聲中度過了一晚。克里斯哭了,他不是為遇到了這樣的困難而哭。而是讓兒子和他一起受苦,讓他難過覺得對不起兒子。這一點讓人覺得他是位仁慈可敬的父親。對待兒子他的親情是那樣的濃烈和深厚。另一個場景就是他被錄用為正式的股票經紀人後,他喜極而泣,想到與他分享這個幸福時刻的人就是他的兒子,也能感受到他是多麼愛他的兒子。
看到這些場景我們不禁潸然淚下。一個個感人的場面,從一個個細微之處都能感受到力量,我們缺少的就是這樣的力量。我們想成功,我們想成為勇者,而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也頑強的意志和信念支撐嗎?所以,當一切來臨時,我們已不再恐慌。因為我們覺得這世界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是自己的信念,如果信念對,意志堅定做什麼都會成功。
Ⅳ 一張電影票的故事作文800字
發電影票了,大夥兒高興極了,目光都集中在中隊委朱靜身上,盼望著她早點把票發到自己手中。突然,朱靜抽出一張票,看了看,迅速放進了自己的褲袋。我和同學們看到朱靜這膽大妄為的舉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吱聲。我心想:「朱靜啊朱靜,你是個中隊委,應該以身作則,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你怎麼能把好票先留起來呢?」這時,多嘴多舌的陳明不管三七二十一,站起來大聲吼道:「朱靜,你太自私了,把好票留給自己!」陳明的話正好說出我們的心娶話,於是我和另幾個同學也附和著鬧了起來,教室里頓時像一鍋開了的水沸騰起來。
有的說:「朱靜,真想不到你這樣自私。」有的說:「朱靜一向關心集體,不可能這么做。」看到這情景,朱靜的臉一下子變得通紅,大步跑回座位,捂住賊傷心地哭了起來。陳老師走進了教室,看見教室亂哄哄的,拿起教鞭在講桌上敲了兩下,教室里的喧鬧聲像收音機關了電門一樣「嘎」地止住了。陳老師叫於幼菌同學把朱靜褲袋裡的電影票拿出來看一看。於幼菌從朱靜褲袋裡掏出電影票大聲念道:「三十排二十八號。」大家愣住了,不知誰帶了個頭,教室里馬上又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Ⅵ 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最新電影《中國合夥人》正在熱映中,《中國合夥人》電影的背景是在大時代即20世紀80年代的時間,《中國合夥人》電影講述的人物是三個為夢想而奮斗的年輕人,《中國合夥人》電影講述的故事是在大時代背景下三個年輕人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的青春勵志故事。
電影《中國合夥人》是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的作品,而出演三個年輕的人的分別為鄧超、黃曉明、佟大為。一個香港導演與三個內地實力演員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通過電影《中國合夥人》,大家可以找到答案。而三個實力演員又因一個女人而有了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個女人就是大家熟悉的後宮大戲《甄嬛傳》中熹貴妃的扮演者孫儷。有人曾這樣總結過,她雖然沒有現身影片任何畫面,卻是《中國合夥人》背後的女人。黃曉明+孫儷=新上海灘,佟大為+孫儷=玉觀音, 鄧超+孫儷=幸福像花兒一樣。都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美麗霸氣的女人。而這個不僅霸氣而又成功的女人後的男人們的電影《中國合夥人》將更上一層樓。
電影《中國合夥人》也在人物塑造上選擇了典型的人物:土鱉、海龜、憤青。這樣三個人物身上有著他們特有的人物性格與特質,而即使是不一樣的人物,但大家都會擁有自己的夢想,都會有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也會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時候,而我們擁有為夢想而執著而奮斗而堅持的勇氣和動力都一樣。
小編也特別為大家整理了最新勵志電影《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看一下大家在追尋夢想的電影《中國合夥人》是否也可以找到與自己共鳴的地方,是否也會在電影《中國合夥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還沒有觀後電影《中國合夥人》,那你可以通過大家對《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先感受一個電影《中國合夥人》帶給大家的觸動與思考。——其他勵志故事、名言、感悟在「918勵志網」上看
Ⅶ 1942電影觀後感800字 初中作文 急急急急
1942,似遠去,實則未遠去
11月29日,我特地去電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之所以會去看這類題材的影片,是身體里一種說不出的力量驅使我去的。
在看這部影片過程中,我被觸目驚心的畫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鴻遍野、餓殍滿地慘不忍睹;慘無人道的日本帝國主義的加緊侵略;沒有良心、沒有人性的貪官污吏的橫征暴斂,想趁機發國難財……不過,也有催人淚下的鏡頭:老東家(張國立飾)在瞎鹿(馮遠征飾)欲賣孩子就自己的娘時,從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糧袋裡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張涵予飾)為了救一個女孩全然不顧日軍飛機的轟炸,他差點丟了性命;花枝(徐帆飾)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討價還價後4升白面就把自己賣給了別人……不僅如此,就連蔣介石(陳道明飾)也有不少仁義的舉動!
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問馮小剛導演拍此片的動機。但我知道,這部從構思到完成耗時馮導18年的嘔心瀝血之巨作能夠上映,就已經是奇跡!我個人認為,此類題材影片的呈現,在陳述歷史真相的同時,肯定頂住了不小的壓力,與此同時,它能夠與大眾見面,說明我國的審查制度以及開放程度已經有很大飛躍。還有一事,細細回想片中的鏡頭畫面,不免發現現在的國產電影在製作效果和藝術表現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這里說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細節刻畫和故事情節,僅這兩點,作為國人的我,很激動很興奮:因為國產電影也越來越像那麼回事了!
重新溫故那個歷史時刻。那個年頭,本來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趕上旱災和蝗災,這種「內憂外患」使得已經民不聊生的窮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敗之吏)的不作為,讓人若有所思,讓人義憤填膺!生活在那個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實在是不容易。……本人才疏學淺形容不出來。總之,深表同情和悼念!
在熒幕前的我,彷彿身臨其境;放映完畢,走出影院,眼前所見恍如隔世。我不禁驚嘆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會像那個美國記者白修德一樣會義不容辭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河南大學新聞研究生)時,我也會用行動追憶那段似遠去,實則未遠去的歷史!
(謹以此文悼念那場災難死去的人們!)
Ⅷ 看電影捉妖記作文800字
懷孕的井柏然、愛唱歌的姜武、愛打麻將的湯唯、鬼馬夫妻曾志偉吳君如、正經搞笑的姚晨閆妮、可以煮著吃的天天森碟…太多驚喜和亮點,讓這么一部古裝奇幻片徹底淪為2015的《武林外傳》&《盒子怪》。新生代國產萌物胡巴加分,也為結尾理解父親拋棄自己原因的體會、「人間還不能接受你」點贊。驚喜之作
果然是「誠意」之作,開篇就是一個妖的世界,緊張地拉開一場捉妖大戲的帷幕,法術、咒語、紙人、換皮,就像打開了一個充滿寶藏的盒子,連連地驚奇之間還藏著各種捧腹的大笑,人、妖怪、天師相互穿插的多線並行,最後又繞回到父子的親情主題,是難得的一部合家歡佳作!ps,小哇更是神演技,點一千個贊!
蔡康永那句「我們不是妖怪」,就是對本片最好的解讀。這其實是一部「撐同志反歧視」的電影,講的是披著直人外衣的同志們,以及直人與同志從隔絕到理解的過程,井柏然和白百合分別飾演對同志子女寬容與不理解的父母,鍾漢良演的則是一個恐同深櫃偽直男。
幾乎是一部完美的娛樂片!故事整體偏於西式奇幻,雖老套但一氣呵成,情節跌宕起伏,充滿娛樂元素,超像夢工廠的動畫。特效逼真度國內最強,場面雖不大但細節入神,胡巴超級萌,角色生動,幾位大牌客串部分非常出彩,生妖那段多人互動情節笑掉大牙。有瑕疵但確是一部誠意作品,在如今影市實為可貴
「拋妻棄子算什麼英雄好漢」、「我舌頭乾巴巴」、「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生小孩」、「不當大丈夫了?生完再當」、「他是個妖精,有什麼感情啊」、「我打不過他」、「哎媽呀」……哈哈哈,笑中帶淚。有彩蛋。
很棒的中西合璧作品,好萊塢動畫式的笑料搭上中式的奇幻古裝,一出合家歡的喜劇。贊贊的動畫效果造就又新一代國民萌寵,胡巴胡巴~
CG製作雖精良,類型方面也有突破,可電影當成了動畫拍,情節很是低幼。真人與卡通都在賣萌,只有胡巴和姚晨是天然萌。屠龍、卡通歌舞、小黃人的一些特點都有被拿來西學中用,混搭東方武俠與無厘頭。中葯好西葯快,中西結合療效好,常備中西混搭片,保護月里不感冒。
《捉妖記》上映揭爆點 井柏然飆演技歷盡苦難
由「怪物史瑞克之父」好萊塢著名導演許誠毅執導,白百何、井柏然領銜主演,姜武、鍾漢良、湯唯 、姚晨、閆妮等明星加盟的IMAX 3D奇幻爆笑巨制《捉妖記》將在今日全國公映,電影講述了由井柏然飾演的「宋天蔭」在陰差陽錯意外懷孕並生下小妖王「胡巴」後,為了保護兒子,與白百合飾演天師小嵐一起對抗妖界的故事。
飆演技!導演力贊:處處展細膩
電影《捉妖記》採用的是真人+特效的形式,片中所有妖形象均採用CG特效製作,而負責電影特效的則是真正的好萊塢特效大師,包括《侏羅紀公園》、 《冰雪奇緣》的製作人Ellen Poon和《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盜》系列的製作人Jason H. Snell。IMAX對於優秀動畫技術的展現功力一向令人稱道,此次與《捉妖記》的合作,也是難得以IMAX格式來展現具有頂級動畫CG視效的國產影片。由於很多事後期加上的特效,拍攝中演員很多時候將直接對著空氣和綠幕表演,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更別說是對於途中加入並首次接觸3D的井柏然了。井柏然不僅要面對空氣進行表演,為了配合第一次拍完已經做好的特效,有時還需要動作的快慢、手的高低等控制到和先前版本的一模一樣,這考驗的不止是演員的演技,更是考驗演員自身的應變能力和細節細膩的處理能力。因為每次在這類鏡頭拍攝時,井柏然必須要在保持清醒確定位置沒有偏差的同時還需要將自己完全代入角色,去詮釋主人公的感情。導演許誠毅也多次表示,井柏然在電影中的表現非常棒,各種細節處理的很好,為「宋天蔭」這個角色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寶」非彼「寶」 頭腦風暴貢獻好橋段
不管是粉絲還是身邊的朋友,很多人喜歡稱井柏然為「井寶」,是來源於節目選秀時年齡最小,很受大家寵愛,就叫井柏然為「井寶」。但現在大家再叫起「井寶」這個名字更多的是一種肯定。井柏然在拍《捉妖記》剛進組時,由於是中途加入,和大家都還不熟,再加上是影片類型是一種新的嘗試和挑戰,所以在前期有一些迷茫,但井柏然不但很快的找到了狀態,還經常開啟頭腦風暴,提出一些有創意的新想法,讓導演驚奇不已。觀眾所不知道的是,整部電影的近三分之一內容都是和第一版完全不同的。其中在觀眾記憶最深刻的產子鏡頭其實是在拍過一遍後,井柏然自己覺得不合適,既然是生妖,怎麼能和平常產子一樣呢?在井柏然的提議下導演重新拍攝了第二版,讓井柏然沒有劇本的臨場發揮。最終,第二版被剪入影片。除此之外,井柏然在片場更是一個活寶,經常說一些笑話或者搞怪來逗大家開心,工作人員一提起井柏然就會說,既是開朗的活寶,又是學習力強的學習寶,還是思維敏捷的創意寶,不虧名字叫「井寶」!
《捉妖記》觀後感影評:說句實話,我看到的全是心酸
最近看了三部電影,《道士下山》《路人甲》《捉妖記》,走出影院,都是相同的感受——心酸。
《道士下山》,不必多說,看到陳凱歌導演一把年紀拍成那個樣子,拿腔拿調的光怪陸離,高高在上大師姿態,赤裸裸的賣腐,全是不忍直視,全是江郎才盡的尷尬。有一年,流言四起,說《霸王別姬》其實是陳凱歌父親所拍攝的,幾天之後,娛樂網站焦點圖推了一組公關稿,發布了當年《霸王》的片場照,陳凱歌親自執掌導筒,揮斥方遒,以期用圖片事實來攻克謠言。這件事情,細想起來特別心酸:一個中國大師級導演用十幾年前的片場照片,來證明自己最牛逼的作品真的是自己拍攝的,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再也沒有拍出過好作品。而陳導演,其實,您不應該用一組片場照來攻克謠言,而是應該用一部了不起的作品讓眾人閉嘴啊。
《路人甲》的心酸則來自題材本身,雖是一鍋味精過量的雞湯,但看到那些生澀的少年少女聲嘶力吼喊夢想,還是有些動容。
昨晚去看《捉妖記》的首映典禮,看到巨大的胡巴玩偶賣力得在台上蹦蹦跳跳,看到導演許誠毅一遍遍感謝眾人感謝白百合感謝江老闆幾乎要落淚,聽主持人說著兩次拍攝的艱難不易,說到齊心協力眾志成城。
最後,觀影結束,看台上的人走的稀稀拉拉,片尾字幕很長,終於走到特效公司那個部分,內場特效工作人員還留在那裡,他們大聲歡呼拚命鼓掌,隔著遙遠的距離,我不懷疑,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流淚。
想想這部電影所走過的路,荒誕而心酸,一部電影拍完了,殺青了,就要後期製作了,廣告都投放了,卻因為一個演員的問題,就要讓幾百幾千號人的努力陪著他付諸東流,於是,江老闆咬著牙,又花了大價錢,再拍一次,再經歷一次不知未來的波折。而就在這幾天,《道士下山》的公映讓《捉妖》又陷入尷尬境地,房祖名的戲份大多保留,由此反觀《捉妖記》的重拍行為,是否有些可笑而多餘?在即將到來群魔亂舞的暑期檔,據說《捉妖記》要過10億才能收回成本,其要正面搏擊的,則是口碑好到爆的《煎餅俠》,胡巴是否能在混戰中突圍?沒有人知道他們將要面對什麼。
就像是看一個悲劇英雄的華麗舞蹈,帶著難以名狀的心情看這部電影。
單純從電影的角度,我給這部電影打7分。很久沒有見過的華麗特效,很久沒有見過的華語電影里表現正常的中國演員們,很久沒有見過的正常講故事的導演,有笑點,有萌點,有大場面,有動作戲,有愛情,酣暢淋漓,怎麼說也是值得起票價。中國觀眾上半年經歷了《何以笙簫默》這種純爛片的洗禮之後,《捉妖記》這種良心電影是可以救命的。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一些不可迴避的缺陷,除了部分劇情牽強之外,就是有些低幼,我時常覺得自己在看一部兒童卡通片,覺得四下應該都是小朋友。其影片主題並不宏大,似乎沒有沒有一個核心命題和價值觀,沒有建立一個清晰的新世界,也沒有把那個「妖與人共生」的主題講透做實,更有不少戲份只是為了大場面而大場面。但瑕不掩瑜,或者是我對這部電影更寬容,這些瑕疵都不影響整體的觀感。
如果從情感角度,我給這部電影打8分,加了1分的同情分,為了那些在場內大聲歡呼拚命鼓掌的特效工作人員,他們的努力的成果,終於能見天日了。
《捉妖記》觀後感影評:笑淚齊飛:熊孩子胡巴,你玩兒的可還開心?
《捉妖記》的宣傳陣仗很大,又是跑男助陣,又是大牌加盟,又是滿商場的玩偶立柱,這個夏天幾乎隨處可見這個萌萌的蘿卜精胡巴,不去看似乎都不那麼可能。712的全國首映事實上已經是我的二刷了,早在之前點映的時候就有幸一睹胡巴,感覺實在不錯,於是二刷又來,聊聊這部絕對稱得上國產真人動漫CG結合完美的良心電影。
如果給這部電影框定一個主題:那就是一群人人妖妖圍繞著熊孩子胡巴的成長故事。
無論是男主角天蔭,女主角小嵐,還是一眾大小妖精官宦名流,所有的角色無一不是在陪伴這個小妖王長大。它呆萌可愛,通曉人情,本性調皮,而且似乎味道十分美味。女主想著拿它賣錢,傻白甜男主卻一直護著它,葛老闆心心念念想把小妖王烹煮,一則享饕餮美味,二則鏟除妖王,心有千千結,欲下一盤很大的棋,然而終究事與願違。當然了,小妖王胡巴不管怎麼折騰,最後總能安然脫險。善良總歸是要戰勝邪惡的,故事大都如此。
事實上,《捉妖記》的故事情節相當簡單,但讓我想要二刷甚至三刷的沖動來源於裡面出色的歌舞配樂和激萌的群妖亂舞。我在走進電影院之前有預料到這會是一部喜劇,卻怎麼也未曾想過這竟然是一部歌舞片!小妖的舞蹈配上極其恰如其分的歌詞描繪心境,實在是引人捧腹大笑,然而細細琢磨歌詞,還有種說不明道不盡的辛酸。捉妖天師再努力也只是為了生存奔波,妖精們選擇吃素也不能擺脫被追殺的命運,人妖皆有無奈,世事總有兩邊,羅剛能和竹高胖瑩和睦相處,但世界上依然有無數的天師和小妖勢不兩立。男女主共同飼養胡巴的那段歌舞也相當出彩,搞笑中不乏滿滿溫情,是《捉妖記》的最大特點。胡巴一直哭鬧如同不諳世事的頑童,然而誰都未曾料到它居然用牙齒咬了一家三口的圖畫,女主就此崩盤,以心換心,再也狠不下心賣掉這個小東西。
聊完歌舞秀,再聊聊一眾的大咖演員。一刷的時候我在短評里提到了鍾漢良飾演的葛老闆,甫一出場,便激起無數少女心盪漾,極致完美的畫皮技術,自戀狂狷霸道,拽的不可一世,光顧著看顏值擔當了,反倒忽略了葛老闆這個真正意義上的反派角色。二刷細看,發現演技也著實夠的上女孩子們的嘖嘖贊嘆,告別了痴情男神的形象,這個葛老闆壞的實在是很有魅力,無論是對鏡自照還是白馬入村,眉眼間有自信有戲謔有諷刺有不羈,直到宴席最後層層脫皮方顯出一絲絲慌亂恐懼。葛老闆這個角色貫穿頭尾,為妖為人都多年,若是再多鋪墊一些,應是會更豐富些,在僅有的時間里,鍾漢良的表演稱得上驚艷,讓人有眼前一亮的記憶度。姚晨的搞笑大廚更是《捉妖記》中的一大亮點,提著菜刀一出場的大嘴,彷彿《武林外傳》的郭芙蓉附身,分分鍾在給某些電影里的小鮮肉做表演教程,你瞧,喜劇就該這么演!姜武也塑造了與以往稍顯不同的大叔形象,看似威嚴端莊,實則連半個燒餅都啃不起,小人物的前後反差躍然紙上,要的就是一個萌!
最後講講結局,奶奶追隨著竹蜻蜓的離開必然是導演埋下的伏筆,期待續集,更想知道熊孩子胡巴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同時也喜歡最後的主題曲,配上天蔭一步步離開的身影和胡巴抽泣的惹人心疼的小表情,格外升華。「失去了保護,才可以邁向成熟。離開曾經靠倚過的大樹,放開一切包袱,要義無反顧。」或許這就是《捉妖記》想講的成長,離開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只有獨立才能真正成熟。有點淚目,有點感動,有點難過,然而也是欣慰的。我很喜歡《捉妖記》這個立意。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個吳莫愁的《舞底線》MV,第一次聽的時候還不大能接受,配上萌萌的小妖和胡巴倒是可愛的不要不要。很有誠意的一部片子,祝福大賣!
《捉妖記》觀後感影評:一個萌妖、萌神、萌萌噠的良善世界#
曾經持續關注了此片的拍攝過程,可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死而復生。終於看了《捉妖記》點映場,等待沒有讓人失望,最大的感覺就是萌萌的、暖暖的。這是一部誠意滿滿,爆相十足的影片。
這是一部國內少見的動畫與真人結合,3D特效,投資巨大,好萊塢大片製作水準的影片。故事情節簡單流暢、節奏緊湊;導演把控到位,細節處理細致;選擇演員多演技派、整體實力強勁。全程有笑點、有淚點、有炫目打鬥、有甜蜜愛情;淚光中帶著歡笑,情意動人。
電影的主角是原創動畫人物:小妖王——胡巴。他是一個外形好似白蘿卜,頭發是綠蘿卜纓,矮矮胖胖、乖乖萌萌的動畫形象,是個天真爛漫、心無城府、良善可愛、淘氣頑皮的萌寶寶設定。
導演對他的動作設計細致入微,每一個表情刻畫特別到位。他的哭,他的笑,他的調皮,他的嬉鬧,總是惹人憐愛,讓你忍不住想去關心他、寵溺他。他歡笑,觀眾不自覺的跟著莞爾;他掉淚,大家眼眶也濕潤;他生病,觀眾們忍不住焦急;甚至他拉臭臭時,憋氣使勁、眼珠翻白的表情,都惹得觀眾們哈哈大笑,寵愛之心滿盈。男女老少通吃,都非常喜愛他,胡巴估計能成為現象級的超級萌物。這大概是人們內心對於真善美自然而然的喜愛吧,美好純凈善良的東西總會被人們輕而易舉的接受。
主演和客串的表現都很精彩,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鍾漢良,演技細膩傳神,堪稱影片一大亮點。這部影片里他飾演的是反派第一大boss葛千戶,是披著人皮,隱藏最深,捉妖烹妖食妖的最大妖。第一個鏡頭、第一次亮相就驚艷全場,惹得觀眾們驚呼連連。舉手投足帶著幾分貴氣的威儀,眼神帶著幾分壞壞的狡黠,小鬍子造型更增加了幾分邪魅之氣,最絕的是隱隱帶著幾分萌萌噠屬性。整個表演真的很顛覆之前對他的印象。記得有人問導演,當初為什麼找鍾漢良來演大反派?導演回答:這類角色一定要找這樣帥氣有型的大演員才能駕馭。果然沒有說錯。
可以說這部電影無處不萌,無角色不萌,而且還都是那種暖萌暖萌的。就連醜醜的血妖也帶著萌屬性,和天師羅鋼大戰後,牙齒被打落一地,萌萌噠癟嘴委屈跑走的樣子,引得場內一陣歡笑,剛剛滿滿硝煙立刻消散,有化戾氣為和氣的神奇。影片裡面所有的萌都帶著良善的內核,讓人在或哭、或笑、或感動之餘,留於心底的是暖暖的愛!
電影結尾的音樂非常契合主題,淡淡的離別愁緒,遠遠的旅程,音樂響起,鍾漢良深情唱出:生命就是一本奇書,期待你細心的讀,迷亂時起步,勇敢的向前追逐。。。小妖王胡巴在努力壓抑自己嗜血的本性,放下萌萌噠小白兔,皺著眉頭拿起了紅紅的棗子塞進了嘴裡。。。。。。
整部劇又留了太多的懸念和伏線:終極大boss留下的預言;小妖王的獨自遠走;奶奶的神奇離去;天蔭父親的謎團。。。。。。那江老闆所說的第二部、第三部《捉妖記》會有怎樣新奇的情節與人物設定呢?鍾漢良所飾演的霸道總裁千戶大人又會以怎樣耳目一新的形象來到人間呢?嚴重期待!!!
Ⅸ 寫一篇初戀那點小事電影800字記敘文
電影《初戀這件小事》是泰國的,他們的體貌與中國人差別不大,若是白人或黑人,我肯定打不起勁來看。對於電影中的情節並無可說之處,無外乎初中生對學長的愛戀加上一些瑣碎小事拼湊出來的的,但就這樣簡單的故事情節和線索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在這里,我感受到的是真正的愛情,是一個小女生對一個算得上是才貌雙全的學長的愛慕之情。這種電影考驗的是男女主角的表演和導演的功力,
我不相信心裡在想其他事可以演出這樣的角色。女主角給人從丑小鴨到白天鵝的轉變,卻讓人覺得那麼自然和驚喜。女主角給人的感覺不僅是漂亮,而且是青春干凈。這年頭化了妝過後美女多的是,但給人一種又臟又俗的感覺也不少。其實說來說去,我也不覺得有多少可說之處,只是對於女主角的初戀那種感覺是那麼真實,那麼不經世俗。她對他表白的那一段完全達到我預想到的效果。
愛情也是可以演繹的,但必須用心演繹。電影中的其他角色是插科打諢的,增添了很多笑料,但卻絲毫不讓我感覺到是多餘或無聊的,他們使整部電影更豐滿更實在。電影的場景也沒有特別的渲染和設置,卻是那麼真實清新自然。我總算了解現在的愛情片都叫做偶像劇,結果卻成了嘔吐劇的緣由了。他們大多以功利的眼神來對待戀愛,以耍流氓的方式來表現個性,以無聊冗雜的情節來湊足戲份,卻不能對事件發展、人物感情發展或凸顯起到任何作用,更以忽略別人智商和情商甚至以惡心醜陋的方式來增加所謂的笑料,更加上一些表面上算是俊男靚女,其實長相以及行為作風卻俗不可耐的演員的做作表演,成就了我國這樣一類投資小、製作快、效益算是可觀的無聊青春偶像劇,反正拍不好也無所謂,誰也沒把它當回事。
對於電影《初戀這件小事》,我總算真正看到一部愛情片,這是我目前為止唯一認可的喜歡的愛情片,她給我幾近乾涸的心靈突然注入了一汪清泉(雖然現在又幹了),讓我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讓我突然認識到愛情也可以這么感人,太驚訝了!我如此意外的在電影中感受到了在生活從未有過的感受,這也許是我對影視藝術感興趣的動力源泉吧。我在尋求一種感受,一種不僅可以給你以娛樂,而且可以從內心深處發人深省的感受,一種讓你感覺到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是很美好的感受,一種是你認為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情感是真正的值得追求和珍惜的感受。我雖然對影視劇很感興趣,但我對許多片子卻投以鄙視的眼光。是啊,真正的好片,最起碼我喜歡的好片還是不多的。我經過這些年的思考和觀察,如今已經吝嗇於說出「喜歡」這個詞了,更不敢隨便說出「好」這個字了。
總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以毫無懸念甚至老套或經不起推敲的情節演繹出來的這部愛情片給了我前所未有的感受,我以如此繁雜無序的語言無非也是為了表達我的感受,這就是我所追求的真正的電影魅力之所在。因此,在這部影片中,我被徹底征服了。所以,我不知道以後還會看幾遍。唉!雖然我不介意她是哪個國家的,但中國能不能拍出這樣的愛情片呢?這完全關繫到個人能力的問題,和整個行業關系不大。另外,我認為愛情片這種題材拍多了也不好,畢竟沒多大意思。嘿嘿,不寫了,吹牛皮自我陶醉,一個人閑著沒事地想當然畢竟也沒多大意思。
Ⅹ 看電影《紅日》的觀後感,600~800字,誰知道
漣水戰斗,描寫的是1946年秋末冬初人民解放軍沈振新軍守漣水城,國民黨王牌軍74師進攻連水城,人民解放軍經過苦戰以後,撤出陣地,北上山東的故事。
吐絲口、孟良崮兩次戰斗,描寫的是1947年2月至5月17日,蔣介石為一舉全殲山東解放軍,調集湯恩伯兵團20餘萬人,以張靈甫74師為前鋒由南向北齊頭並進,又命令濟南的李仙洲兵團由北向南推至萊蕪、新泰一線,企圖南北夾擊我軍。華野解放軍陳毅、粟裕兩位司令員決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線阻擊,大部隊則圍殲李仙洲部,著名的萊蕪戰役打響。萊蕪5萬敵軍企圖向吐絲口方向突圍。沈振新率部飛兵攻佔吐絲口,截斷敵軍退路,全殲李仙洲兵團。蔣軍不甘失敗又以張靈甫為先鋒,向我山東蒙陰縣進攻,妄圖聚殲我華野於沂蒙山區。陳毅、粟裕兩位司令員以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魄,圍殲74師,張靈甫卻不顧死活,占據孟良崮,妄圖以中心開花、四壁合圍的戰法置我軍於死地,兩軍72萬人在小小的孟良崮山區激戰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最後,沈振新部從山後小路攻入孟良崮主峰,直搗張靈甫指揮部石洞。張靈甫無路可走便自殺身亡的故事。
本書猶如一幅氣壯山河的畫,又像一首氣勢磅礴的歌。吳強老先生把人物寫得正直,把一幅幅畫呈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彷彿看到戰火紛飛的年代、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里,中華大地上有多少優秀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為了國家的安寧和和平而光榮犧牲,他們總是赴湯蹈火的與可惡的敵人搏鬥,用他們寶貴的生命,保衛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