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計劃不行動的小故事

計劃不行動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0 19:06:50

『壹』 你還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和他們的事跡

1、李愛民:1943年李愛民在抗日戰爭後任兒童團長,積極參與抗日戰爭,當時他和村民遇到日本鬼子去附近搶收莊家,他為了掩護民兵和相親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在鬼子的威嚇和毒打下,他被打得皮開肉綻、雙腳骨折仍痛斥敵人,最後犧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僅13歲。

2、王小二:1942年王小二遇到鬼子來村裡掃盪,王小二為保護相親將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敵人在知道上當後用刺刀刺死了王小二,但同時鬼子也被八路軍消滅了。

3、海娃:海娃攜帶著爸爸給的攻打鬼子炮樓的路線圖去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後來碰上了鬼子,海娃看到鬼子睡熟後偷偷溜跑,直奔二王莊,最後送信成功鬼子的炮樓被搗毀了。

4、張晶麟

張晶麟,出生於1926年,是膠東人,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張晶麟從小就乖巧懂事,學習也很努力,成績不不錯,尤其是非常崇拜愛國英雄。

1940年,日本侵略者對張晶麟所在的村莊進行了掃盪,犯下了累累罪行,張晶麟見到日寇的所作所為,非常氣憤,毅然地加入了抗日組織。因為年齡小,張晶麟所做的是一些傳遞情報、站崗放哨、發放傳單之類的工作,但她毅然是很投入,認真負責完成任務。

1941年,日偽軍准備在一座早已廢棄的寺廟上建立據點,抗日組織就安排了人去拆除廟宇,張晶麟自然主動要求加入到行動隊伍中去。他們的行動最終還是讓日偽軍發現了,敵人出動了人馬來抓捕他們。

為了能夠前去拆廟的其他群眾更好地突圍轉移,並且移開敵人的視線,張晶麟又是主動站出來,與敵人周旋,然而敵人實在太狡猾了,群眾們安全撤離了,張晶麟卻是被抓了。

張晶麟被日偽軍押回了據點,他對張晶麟進行了嚴刑拷問,什麼酷刑都用上了,張晶麟還是不為所動,堅決不說出抗日組織動向,不管是怎麼威逼利誘,張晶麟始終是沒有放棄她的信仰以及對日寇的仇恨,日寇最終對她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將她給殘忍殺害了。

一個15歲的少女,就這樣,成為了劊子手們手下的又一個犧牲品。

5、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紅軍撤離中央根據地。參加了主力紅軍的父親出發前給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冬子把它當作寶貝似的收藏了起來。

紅軍一走,大土豪胡漢三又回來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親作為游擊隊的交通員,走東村奔西庄地傳達著黨的精神。在一次行動中,冬子媽被胡漢三的「靖衛團」圍困在燃燒著熊熊烈火的草屋內……

母親的從容就義,使小冬子突然長大了許多,他懷揣爸爸留下的紅星,承擔起了游擊隊交通員工作。他為山上游擊隊籌鹽,巧妙地躲過了「靖衛團」的搜查。冬子還機靈地做了米店的伙計,搞到了確切的情報,破壞了胡漢三的搜山計劃。

冬子在沉著自如地對付了胡漢三的多次試探和盤問後,抓住良機,砍死了胡漢三。1938年,江南遊擊隊准備開赴抗日前線,冬子和父親又見面了。他帶上那顆保存了多年的紅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

『貳』 孔子的小故事

1、發憤忘食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

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2、鳴鼓而攻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准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眾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3、以強凌弱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孔子想游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

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


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4、東家之丘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叄』 有哪些簡短的《紅色經典小故事》

紅色經典小故事3分鍾篇1: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肆』 古今中外名人心動不如行動的故事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伍』 窮和尚和富和尚的故事請從計劃管理角度總結該故事說明什麼道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做出實際行動,理想再遠大也是空想.我們不要像富和尚那樣只說不做,要像窮和尚那樣,既要有遠大的理想,又要努力去實現!
四川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麼樣?」富和尚說:「您靠什麼去呢?」窮和尚說:「我靠著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夠了。」富和尚說:「四川離南海幾千里,我一直想雇船去,也沒能成行。你只帶兩樣東西不可能實現!」可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並告知富和尚。富和尚面露愧色。

富和尚為何去不成南海?用現代視角分析,正是因為拖延症。很多人跟富和尚一樣,常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等我思路清晰了再去完成這個重要工作、等我有時間再去探望朋友、等我精神好點再打這個電話、等我想明白了再跟家人談談……到最後卻發現自己延誤了最佳時機。

窮和尚的行動力恰恰為戰勝拖延提供了方法:先開始著手去做!管理學家總結了一條行動力公式,叫「行動力=(夥伴×方法)/目標」。回到故事裡,富和尚有錢,可供選擇的手段也比窮和尚多,比如租船。之所以最終沒能成行,是因為他總想把任務一次性完成。而窮和尚先出發,邊走邊找資源來解決問題。他依靠飯缽、水瓶,沿途通過化緣來果腹、解渴,於是在「行動力公式」中就有了許多「夥伴」,一步步幫他到達目的地。此外,窮和尚並沒有給自己設定一個到達南海的期限,而是設定了一個方向,這樣沒有很大的目標壓力,可以從容開始。雖然花了一年多才從南海回來,但他畢竟做到了。

即使現在還沒有很多可以為你所用的資源,比如沒有夥伴也缺乏方法,但你可以通過降低目標的期望值,或者把最終的目標切分為若干個小的目標,先讓事情運作起來!做的過程中,你會慢慢找到新方法,邂逅新夥伴,這也就是窮和尚一瓶一缽走天下的妙處。

『陸』 藝妓回憶錄講了個什麼故事

在日本的一個小小的漁村裡,千代子出生在一個很清貧的家庭中,她和她的姐姐內左津在貧窮中卻也容過著很快樂的童年生活。不過,千代子繼承了母親獨特的眼睛——一種半透明的灰色眼珠。

這可是在日本絕對看不到的眼睛顏色,於是就註定了她和別人的不同,但也就是這雙美麗獨特的眼鏡,為千代子日後的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礎。

在千代子小的時候,她並不明白這些,她只是天真地認為那是有人在她的眼睛上挖了洞,把裡面所有的墨水都抽幹了,所以她有點不開心。

(6)計劃不行動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有時候我穿過公園大道時,也突然會有種奇特的感覺,似乎周圍的一切都那麼陌生。黃色計程車穩穩前行,按著喇叭,挎著手提包的婦女看到一個矮小的日本老婦,穿著和服站在街角,臉上也會顯出好奇之色。

但說回來,如果我回到養老町,難道就不會感到陌生嗎?若不是田中先生把我帶離醉屋,小小年紀的我,從不相信生活會是一場搏擊。

但如今我知道,我們的世界潮漲潮落,並無恆常。無論是怎樣的奮斗和成功,無論何等的痛苦和磨礪,都會很快滲入浪濤中,就像水墨顏料潑灑在紙上。

『柒』 古代盲目行動的故事

荊軻在准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倉促刺秦,最終失敗

『捌』 求由於沒有目標而失敗的名人故事。

1.項羽

在推翻秦朝之後,沒有認真得考慮如何治理天下,沒有長遠的奮斗目標。而是自封霸王,分封諸侯,不思進取。後來被劉邦消滅,最終失敗。

(8)計劃不行動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目標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指明方向

目標的訂立為管理者提供了協調集體行動的方向,從而有助於引導組織成員形成統一的行動。所以,有人把目標的這一作用比喻為「北斗星」。

2.激勵作用

目標是一種激勵組織成員的力量源泉。只有在員工明確了行動目標後,才能調動其潛在努力,使其盡力而為,創造最佳成績。員工也只有在達到了目標後,才會產生成就感和滿足感。有學者曾研究了目標對打字員、司機、電腦數據錄入員、裝卸工人及某些服務人員的激勵效果,結果顯示,明確的工作目標可使工作績效提高11%~17%。

3.凝聚作用

凝聚力是使組織成為一個多成員的聯合體,而不是一盤散沙的重要因素。當組織目標充分體現組織成員的共同利益,並與組織成員的個人目標保持和諧一致時,它能夠極大地激發組織成員的工作熱情、獻身精神和創造性。當然,與組織成員的個人目標存在沖突的組織目標則可能削弱組織的凝聚力。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組織目標的制定是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4.決策標准和考核依據

目標不僅是管理人員制定決策方案的出發點,而且是考核管理決策的制定和執行工作好壞的依據。組織制定了明確的目標,有關人員的思考和行動才有客觀的准繩,而不至於憑主觀意志做決定,憑主觀印象做考核。目標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為此,就必須了解關於組織目標的一些重要性質、構成要素以及目標制定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

『玖』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

有次孔來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源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9)計劃不行動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常言道:「眼見為憑」,但眼睛所見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們可能經常以自己所見而下了判斷,判斷的根據可能依就以往的經驗,而經 驗的形成卻是依每個人不同的背景與各種因素而累積的,或多或少夾帶著個人的主觀意識。

如果只憑所見與經驗,同樣的事件卻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結果。對「人」無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對「事」可能因目標錯誤而功虧一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