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與成功小故事
A. 中國歷史上關於責任的小故事
1、陳雲同志
1939年,陳雲同志撰寫了《學習是共產黨員的責任》一文。他指出,以為只要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就算盡了對黨的全部責任,這種想法是不全面的。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讀書,不把工作和學習聯系起來,工作的意義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斷改進。
陳雲同志一生堅持並積極倡導學習,是黨內帶頭落實學習責任的楷模。學習小組以學習馬列原著和毛澤東同志的哲學著作為主要內容,以自學為主要形式,輔之以深入淺出的授課和聯系思想實際的討論交流。
2、范仲淹
他的豪氣與骨力,都在責任的擔當之中。
慶歷八年(1048年),有詔調范仲淹知荊南府,鄧州人民殷切挽留,范仲淹也喜歡鄧州,就奏請朝廷,得以留任。 范仲淹在鄧州共計三年,百姓安居樂業,其傳世名篇《岳陽樓記》及許多詩文均寫於鄧州。
3、梁啟超
梁啟超說,「他日日在那裡盡責任,便日日在那裡得苦中真樂,所以他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希望如此!但轉念想來,盡責任無關苦樂,苦樂者,以利言耳。倘自義言之,是否要擔當責任,是氣象的問題,是心量的問題,是個體生命的自我超越的問題。
責任意識與憂患精神一直是中華文化的寶貴品質。人不是一種孤絕的存在,而是在彼此的關聯與牽掛中,有所擔負、不斷付出。擔負者小,氣象亦小,擔負者大,便是聖賢、豪傑。
4、商鞅
商鞅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
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
5、王昭君
昭君出塞後的幾十年時間里,漢匈兩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關系。昭君出塞不但結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戰亂,而且為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
王昭君化身和平使者,遠嫁胡地,她不是簡單的出嫁,而是為維持漢與匈奴的和平局面,身在異鄉的她做了許多實事。如今,王昭君墓的"青冢"出現在很多地方,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歷代人民感念她的大德。
B. 關於責任感的小故事
1、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
一名公交車司機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里,做了三件事:
——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並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名司機叫黃志全,所有的大連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2、真正的財富
弗蘭克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3、歷經80年的責任
武漢市鄱陽街有一座建於1917年的6層樓房,該樓的設計者是英國的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20世紀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樓"的樓宇在漫漫歲月中度過了80個春秋後的某一天,它的設計者遠隔萬里,給這一大樓的業主寄來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在1917年所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 80年前蓋的樓房,不要說設計者,連當年施工的人,也不會有一個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還有人為它的安危操心!操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設計者,一個異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4、1920年,有個12歲的美國小男孩和他的夥伴正踢足球時,不小心小男孩將足球踢到了鄰居的窗戶上,將一塊玻璃打碎了。一位老人立即從屋裡跑出來,勃然大怒,大聲責問是誰乾的?夥伴們紛紛逃跑了,小男孩卻走到老人跟前,低著頭向老人認錯,並請求老人寬恕。然而老人卻十分的固執,小男孩委屈的哭了。最後,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錢賠償。
回到家中,闖了禍的小男孩怯生生的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父親。父親並沒有因為其年齡還小而開恩,卻是板著臉沉思著一言不發,坐在一旁的母親總是為兒子說情,開導父親。不知過了多久,父親才冷冰冰的說道:「家裡雖然有錢,但是禍是他闖的,就應該由他對自己的過失行為負責」。停了一下,父親還是掏出了錢,嚴肅的對小男孩兒說:「這15美元我暫時借給你賠人家,不過,你必須想辦法還給我。」小男孩從父親手中接過錢,飛快的跑去賠給老人。在當時,15美元是筆不小的數目,足足可以買125隻生蛋的母雞!
從此,小男孩一邊刻苦的讀書,一邊用空閑時間打工掙錢來還給父親。由於人小,不能乾重活,他就到餐館幫別人洗盤子刷碗,有時還撿撿破爛。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掙夠了15美元這一「天文數字」,並自豪的交還給了他的父親。父親欣然的拍著他的肩膀說:「一個能為自己過失行為負責的人,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
許多年以後,這位男孩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他就是里根。後來,他在回憶往事時深有感觸的說:「那一次闖禍之後,使我懂得了什麼是責任。」
C. 關於責任的小故事
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使命
法里斯年少時在父親工作的地方幫忙,曾碰到過一位難纏的老太太。每次當法里斯把她的車清理好時,她都要再仔細檢查一遍,然後讓法里斯重新打掃,直到她滿意為止。後來法里斯實在受不了了,便拒絕為這個老太太服務。他的父親告誡他說:「孩子,記住,這是你的責任!不管顧客說什麼或做什麼,你都要做好你的工作。」從那以後,無論做什麼,法里斯都保持著高度的責任感。後來他成為美國的獨立企業聯盟主席。
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使命,對人對事保持一種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生活就不會虧待我們。
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有一種敬業精神
弗雷德是職業化的典範,他身上體現了真正的敬業精神.他真正做到了「以此為生,精於此道」。
弗雷德雖然是一名普通的郵差,但他的事跡卻聞名世界。
弗雷德負責為小區的住戶收、送郵件。他聽說小區內有一位叫桑布恩先生的職業演說家。這位桑先生一年有P60天到200天在外出差,於是他向桑先生索要一份全年行程表。
桑先生很奇怪,問:「您有什麼用?」
他回說:「以便您不在家時,我暫時代為保管您的信件,等您回來再送給您。」
這讓桑先生很吃驚!因為他從未碰到過這樣的郵差。
桑先生回答道:「沒必要這么麻煩,把信放進信箱就好了,我回來再取也是一樣的。」
弗雷德解釋說:「竊賊經常會窺探住戶的郵箱,如果發現是滿的,就表明主人不在家,那住戶的家就可能要遭遇竊賊了。」
弗雷德想了想,又接著說:「這樣吧,只要郵箱的蓋子還能蓋上,我就把信放到裡面。塞不進郵箱的郵件,則擱在房門和屏柵門之間。如果那裡也放滿了,我把其他的信留著,等您回來。」
D. 關於責任的小故事50字
有一隻貓,總愛尋找借口來掩飾自己的過失。
老鼠逃掉了,它說:「我看他太瘦,等以後養肥了再吃不遲。」
到河邊捉魚,被鯉魚的尾巴打了一下,它說:「我不是想捉它---捉它還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來洗洗臉。」
後來,他掉進河裡,同伴們打算救它,它說:「你們以為我遇到危險了嗎?不,我在游泳…….
話沒說完,它就沉沒了。
「走吧,」同伴們說:「它又在表演潛水了。」
這是一隻可憐又可悲的貓,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何感想?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啟悟吧!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和這只貓相似。對自己沒有完成的事情,總是找各種理由,自己錯了還要為自己的錯誤尋找各種借口,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受傷害的總是自己。
要知道,每個人來到這個社會,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夠成為卓越的人,但是如果只是找個借口搪塞為什麼自己不全力以赴的理由,那真是不用費什麼力氣。
所以要想成功,就要懂得「借口」是你事業與生活的拌腳石。請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一個被下屬的「借口」搞得不勝其煩的經理在辦公室貼了這樣一個標語:「這里是無借口區。」
他宣布,九月是「無借口月」,並告訴所有人:「在本月我們只解決問題,我們不找借口。」這時,一個顧客打來電話抱怨該送的貨遲到了,物流經理說:「的確如此,貨遲了。下次再也不會發生了。」
隨後他安撫顧客,並承諾補償。掛斷電話後,他說自己本來准備向顧客解釋遲到的原因,但想到9月是「無借口月」,也就沒有找理由、
後來這位顧客向公司總裁寫了一封信,評價了在解決問題時他得到的出色服務。
他說:「沒有聽到千篇一律的托辭令他感到意外和新鮮,他贊賞公司的」無借口運動「是一個偉大的運動。
通過這個例子相信每個人都會明白:
借口與責任是相關的,高度的責任心才能產生出色的成果。
很多人遇到困難不知道努力解決,而只是想到找借口推卸責任,這樣做事一輩子都不會成功的。一旦領悟了全力以赴的工作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秘訣,就掌握了獲得成功的原理。
讓我們勇於承擔責任與借口說再見吧!!!
E. 關於責任的小故事
1.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傑出人士做了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名傑出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
這些傑出人士竟然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里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究竟靠的是什麼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的經歷,為他尋找滿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蘇珊出身於中國台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非常喜歡音樂,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可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後來,她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如今她已是美國證券業界風雲人物,在被調查時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直截了當地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麼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
蘇珊的眼裡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裡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
艾爾森在以後的繼續的走訪中,許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的反思,與蘇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並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時又無法更改。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這種「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的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從艾爾森博士的調查結論,使人想到了我國的著名詞作家喬羽。最近,他在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節目里坦言,自己年輕時最喜歡做的工作不是文學,也不是寫歌詞,而是研究哲學或經濟學。他甚至開玩笑地說,自己很可能成為科學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說,他在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人民做出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貢獻。
「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話已經是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但是,「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卻容易被人忽視。對許多傑出人士的調查說明,只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奇跡。
2.一、福克斯父親拆亭子
查爾斯.詹姆斯.福克斯是英國著名政治家,他以「言而有信」獲得了政界較高的贊譽。
當福克斯還是一個孩子時,有一次,福克斯父親打算把花園里的小亭子拆掉,再另行建造一座大一點的亭子。小福克斯對拆亭子這件事情非常好奇,想親眼看看工人們是怎樣將亭子拆掉的,他要求父親拆亭子的時候一定要叫他。小福克斯剛巧要離家幾天,他再三央求父親等他回來後再拆亭子,福克斯父親敷衍地說了一句:「好吧!等你回來再拆亭子。」
過了幾天,等小福克斯回到家中,卻發現舊亭子早已被拆掉了,小福克斯心裡很難過。吃早飯的時候,小福克斯小聲地對父親說:「你說話不算數!」父親聽了覺得很奇怪,說:「不算數?什麼不算數?」原來父親早已把自己幾天前說過的話忘得一干二凈。老福克斯聽到兒子的話後,前思後想,決定向兒子認錯。他認真地對小福克斯說:「爸爸錯了!我應該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 於是,老福克斯再次找來工人,讓工人們在舊亭子的位置上,重新蓋起一座和舊亭子一模一樣的亭子,然後當著小福克斯的面,把「舊亭子」拆掉,讓小福克斯看看工人們是怎樣拆亭子的。
後來,老福克斯總是說:「言而有信,對自己的言語負責,這一點比萬貫家財來得更為珍貴!」
F. 關於責任與忠誠的小故事
1、忠犬八公:
八公是一條日本的秋田犬,也是東京大學一位教授的寵物。每個工作日的下班時間,八公都會在澀谷車站歡迎主人下車,然後一人一狗一起走路回家。然而,1925年的一天,大學教授得了腦溢血死亡,八公並不懂主人已死還是一直在車站等著主人回來。
八公在澀谷車站等了九年,最終成為日本人眼中責任忠誠的典型。在他死後,人們在澀谷車站前面為它豎立了一塊雕像。
2、蘇武牧羊:
漢代蘇武,武帝時以中郎將身分持節出使匈奴。匈奴單於驕橫,借故扣留了他,並逼使歸降,但蘇武始終堅貞不屈。漢朝降臣衛律前去相勸,卻遭蘇武嚴辭痛斥。
衛律回報單於,單於逼降的念頭反而更加強烈了,他把蘇武囚禁在地窖里,不與飲食。當時正值嚴冬,天降大雪,蘇武躺在窖中靠吃雪和氈毛維持生命。
後又把蘇武轉移到荒無人煙的北海一帶,讓他放牧公羊,並說只有公羊產羔才能返回。蘇武到了北海,匈奴不給口糧,只得掘野鼠、挖草根充飢,每日放牧時手持漢節,日夜不離手,隨著歲月流逝,節上的穗子全都掉了。
漢昭帝始元六年的春天,蘇武才回到漢都長安,昭帝使蘇武以最隆重的祭禮拜謁武帝陵廟,拜他為典屬國。蘇武在匈奴共十九年,出使時年富力強,歸來時已是須發皓白了。
3、盧懷慎心系國家
唐朝的宰相盧懷慎清廉儉朴不經營產業,衣服、器物上沒有用金玉做的豪華裝飾,雖然地位尊貴但妻子兒女仍然寒冷飢餓。得到的俸祿賜物,毫不吝惜地給予朋友親戚,隨給隨無,很快散盡。
赴任東都去掌管選舉,隨身用具只有一個布袋。得病後,宋璟、盧從願去看望,見鋪的席子單薄而破舊、門上沒掛簾子,適逢有風雨刮來,舉起席子遮擋自己。天晚了擺飯招待,只有兩盆蒸豆、數碗蔬菜而已。
臨別時,盧懷慎握著二人的手說:「主上急於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對勤勉稍有些厭倦,恐怕要有險惡之人乘機被任用了。你們記住這些話!」到治喪時,家裡沒有留下儲蓄。
4、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
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5、關羽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結重圍」中,關公丟了城池,二位嫂嫂也失陷了,手下士兵極少,又沒有糧食,還無法屯紮,可以說是必死無疑,但是他仍然沒有打算投降。
劉備兵敗徐州,關羽為曹操所擒,張遼剛來勸降時他也是說要死戰到底。曹操十分欣賞關羽,想把關羽收入自己帳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贈美女寶馬厚待關羽,關羽不為所動,當知道劉備的下落後掛印封金毅然離開曹操,投靠劉備。
G. 有擔當有責任的名人小故事
1、里根小的時候和小朋友一起踢足球,他們踢得正高興,里根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戶人家的玻璃上。玻璃稀里嘩啦碎了一地,房主怒氣沖沖地跑出來,揪出了肇事的小里根。他向里根索要12.5美元,里根急得哇哇大哭,回到家告訴了他爸爸。爸爸說:「我可以借你12.5美元,但是你一定要在一年後還給我。因為禍是你闖的,我只是在幫你。」
里根答應了,於是他除了讀書之外,還去餐廳里洗碗。在他的不斷努力下,里根終於攢夠了12.5美元。他興高采烈地把錢交給了父親,父親說:「孩子,你的所作所為證明你是很有希望的。」只是因為里根從小就勇於承擔責任,他在人群里總是能迅速地脫穎而出,成為領導者。再加上他還有更多的優秀品質,他才一步一步地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2、在華盛頓年幼時,有一天父親外出,他用小斧頭砍倒了院子里的一顆櫻桃樹。那是父親最喜愛的櫻桃樹,父親回來後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於是父親被小華盛頓感動了,並原諒了華盛頓,稱他的誠實勇敢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3、一個少女到東京帝國酒店做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但她萬萬沒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廁所!上司對她工作質量的要求特別高: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
一位先輩看到她的猶豫態度,不聲不響地為她做了示範,當他把馬桶洗得光潔如新時,他竟然從中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先輩對工作的態度,使她明白了什麼是工作,什麼是責任心,從此她漂亮地邁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並踏上了成功之路。
自然,她所清洗的廁所,一向光潔如新。幾十年一瞬而過,如今她已是日本的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1987年當選為歧阜縣議會議員,是當時最年輕的縣議員。1998年7月擔任第一次小淵惠三內閣的郵政大臣,是日本最年輕的閣員。
4、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支了存款。當他拖著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但在道義,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5、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
(7)責任與成功小故事擴展閱讀:
擔當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dān dāng,基本意思是。指承擔;擔負任務、責任等。語出《朱子語類》卷八七:「豈不可出來為他擔當一家事?」
作為「承擔並負責任」之意,有以下用法舉例:
1、《朱子語類》卷八七:「豈不可出來為他擔當一家事?」
2、明 唐順之 《與俞總兵虛江書》:「若夫為國家出氣力,擔當大任,有 虛江 輩在,山人可以安枕矣。」
3、《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賢弟好去為官,家下一應事體為姊的擔當,不勞遠念!」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每一個有點知識的人都應當挺起胸來,擔當這個重任。」
H. 愛與責任的小故事
那是發生在越南的一個孤兒院里的故事,由於飛機的狂轟濫炸,一顆炸彈被扔進了這個孤兒院,幾個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員被炸死了。其中有一個小女孩流了許多血,傷得很重!
幸運的是,不久後一個醫療小組來到了這里,小組只有兩個人,一個女醫生,一個女護士。
因為小女孩流了很多血,需要輸血,但是她們帶來的不多的醫療用品中沒有可供使用的血漿。於是,醫生決定就地取材,她給在場的所有的人驗了血,終於發現有幾個孩子的血型和這個小女孩是一樣的。可是,問題又出現了,因為那個醫生和護士都只會說一點點的越南語和英語,而在場的孤兒院的工作人員和孩子們只聽得懂越南語。
於是,女醫生盡量用自己會的越南語加上一大堆的手勢告訴那幾個孩子,
「
你們的朋友傷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們給她輸血!
」
終於,孩子們點了點頭,好像聽懂了,但眼裡卻藏著一絲恐懼!
孩子們沒有人吭聲,沒有人舉手錶示自己願意獻血!女醫生沒有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一下子愣住了,為什麼他們不肯獻血來救自己的朋友呢?難道剛才對他們說得話他們沒有聽懂嗎?
忽然,一隻小手慢慢的舉了起來,但是剛剛舉到一半卻又放下了,好一會兒又舉了起來,再也沒有放下了!
醫生很高興,馬上把那個小男孩帶到臨時的手術室,讓他躺在床上。小男孩僵直著躺在床上,看著針管慢慢的插入自己的細小的胳膊,看著自己的血液一點點的被抽走!眼淚不知不覺的就順著臉頰流了下來。醫生緊張的問是不是針管弄疼了他,他搖了搖頭。但是眼淚還是沒有止住。醫生開始有一點慌了,因為她總覺得有什麼地方肯定弄錯了,但是到底在哪裡呢?針管是不可能弄傷這個孩子的呀!
關鍵時候,一個越南的護士趕到了這個孤兒院。女醫生把情況告訴了越南護士。越南護士忙低下身子,和床上的孩子交談了一下,不久後,孩子竟然破涕為笑。
原來,那些孩子都誤解了女醫生的話,以為她要抽光一個人的血去救那個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後就要死了,所以小男孩才哭了出來!醫生終於明白為什麼剛才沒有人自願出來獻血了!
但是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為獻過血之後就要死了,為什麼他還自願出來獻血呢?」醫生問越南護士。
於是越南護士用越南語問了一下小男孩,小男孩回答的很快,不加思索就回答了。回答很簡單,只有幾個字,但卻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他說:「因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描繪看完這個故事後帶給我的感動。我也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言語去描繪友情。但我相信,再也沒有人會比這個孩子更懂得友情的含義了。也許,友情的價值真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削弱了吧!也許,我們真的開始不再相信友情了吧!
也許,在這個孩子面前,我們真的該反省一下了!捫心問一下自己:當我的朋友真的需要時,我會為他獻出我的一切嗎?
I. 有關責任的小故事
1、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幹活 突然間下起雨來 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漢克問道:「為什麼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 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2、1920年的一天美國一位12歲的小男孩正與他的小夥伴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將足球踢到了鄰近一戶人家的窗戶上一塊玻璃被擊碎了。一位老人立即從屋裡跑出來,勃然大怒大聲責問是誰乾的。夥伴們紛紛逃跑了,小男孩卻走到老人跟前低著頭向老人認錯並請求老人寬恕。然而老人卻十分固執,小男孩委屈得哭了,最後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錢賠償。回到家,闖了禍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父親。
父親並沒有因為其年齡還小而開恩,卻是板著臉沉思著一言不發。坐在一旁的母親總是為兒子說情開導父親。過了不知多久,父親才冷冰冰的說道:「家裡雖然有錢,但是他闖的禍,就應該由他自己對過失行為負責。」停了一下,父親還是掏出了錢,嚴肅地對小男孩說:「這15美元我暫時借給你賠人家,不過,你必須想法還給我。」
小男孩從父親手中接過錢。飛快跑過去賠給了老人。從此,小男孩一邊刻苦讀書,一邊用空閑時間打工掙錢還父親。由於人小,不能乾重活,他就到餐館幫別人洗盤子刷碗,有是還撿撿破爛。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終於掙到了15美元,並自豪地交給了他的父親。父親欣然拍著他的肩膀說:「一個能為自己過失行為負責的人 將來一定是會有出息的。」
許多年以後,這位男孩成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他就是里根。後來,里根在回憶往事時,深有感觸得說,那一次闖禍之後,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責任。
3、背上的簍子
「你應該明白人的一生,既不如人們想像的那麼好,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壞。」
有位中年人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非常沉重,生活壓力太大,想要尋求解脫的方法,因此去向一位禪師求教。禪師給了他一個簍子要他背在肩上,指著前方一條坎坷的道路說:「每當你向前走一步,就彎下腰來撿一顆石子放到簍子里,然後看看會有什麼感受。」
4、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
一名公交車司機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里,做了三件事:
——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並用生命的最後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名司機叫黃志全,所有的大連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5、真正的財富 弗蘭克
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9)責任與成功小故事擴展閱讀:
對責任的理解通常可以分為兩個意義。一是指社會道德上,個體份內應做的事,如職責、盡責任、崗位責任等。二是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後果或強制性義務。責任意識,是「想幹事」; 責任能力,是「能幹事」; 責任行為,是「真幹事」; 責任制度,是「可幹事」; 責任成果,是「干成事」。責任心就是關心別人,關心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