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尊嚴的現代小故事

關於尊嚴的現代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1 08:02:12

『壹』 尊嚴的小故事要簡短的

古人雲:「人無剛骨,安身不牢。」這剛骨就是尊嚴。普列姆昌德說:「對人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是尊嚴。」而尊嚴跟心靈密不可分。一個人的心靈是否充滿真、善、美,從一定意義來說,就取決於他是否有尊嚴以及能否守護好它。

尊嚴是心靈的防線一般來說,君子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小人,則相反。換言之,前者的尊嚴成了其心靈的防線,後者的尊嚴早已消失殆盡,其心靈失去了該有的保護,因此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損傷——來自外界的誘惑和自身強烈的慾望等,都會去破壞心靈,進而使人蛻變、墮落。

因此,要想做一個真正的人,就必須擁有尊嚴並且要守護好它。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做人的尊嚴,那麼他就失去了做人的骨氣,所以,古希臘有這樣一句諺語:「兩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雨果也說過類似的話:「喪失人格的詩人比沒有詩才而硬要寫詩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就是說,沒有了尊嚴,一個人就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他可能淪落為妖魔鬼怪,或者說,一個人原本能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但是因為沒有了尊嚴,他可能毫無建樹、一無所成,甚至誤入歧途。更可怕的是,因為失去了尊嚴,性命沒了甚至還會遺臭萬年。殺死岳飛的秦檜、甘當賣國賊的汪精衛等,就是這樣。

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尊嚴還是要堅守的。海卡爾說:「人的尊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錢、地位、權勢,甚至比生命都更有價值。」所以毛姆說:「我願為維護我的尊嚴而放棄我所擁有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可見,尊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也許,在平時堅守尊嚴不是困難的事,可是,一旦遭逢特殊的境遇,堅守尊嚴往往就成了君子所為。當年,孔子在游學中,曾被陳、蔡兩國的服勞役者圍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弟子都無法行動,糧食也斷絕了,有的弟子也餓病了……孔子卻還在不停地給大家講學,朗誦詩歌、歌唱、彈琴等。子路很生氣地來見孔子,問:「君子也有困窘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堅守節操不動搖,小人遇到困窘就會不加節制,什麼樣的事都可能做得出來。」就是說,在逆境中堅守尊嚴,更需要一個人的品質保證。沒有足夠好的品質,一個人就休想在逆境中守住自己的尊嚴。

湯因比說:「人要想對自己的尊嚴有所覺悟,就必需謙虛。」可是,一個人也不能過於謙虛。俄國作家契訶夫有一次接到弟弟的信,信上自稱是「你的渺小無聞的弟弟」。他立刻提筆在回信上寫道:「你為什麼自稱是『你的渺

『貳』 關於尊嚴的小故事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叄』 關於自尊的小故事

1、寒冷的冬天,幾個流浪漢為了躲避風雪,便擠在一處豪宅的屋檐下取暖,當豪宅內有人出來驅趕他們時,卻被一位心地善良的富翁阻止了。

富翁不僅留下了他們,還吩咐手下為他們提供一些飲食衣物。此後,富翁更特意請人將屋檐加大加寬,以便更多無家可歸的窮人能在他的屋檐下過冬。

富翁的子女一再反對父親的做法,隨著屋檐下聚集的人越來越多,豪宅四周的環境漸漸變得又臟又亂又嘈雜,可富翁依然固執己見,聽不進兒女的勸告。

然而,令他傷心的是,屋檐下那些受他恩惠的窮人們不僅不感激他的庇護,反而指責他、非難他,並逐漸從惡言相加發展到行動,時不時給他製造一些混亂和沖突。

面對流浪漢們的以怨報德,富翁終於明白:雖然自己的善心可嘉,但他的善舉卻傷害了他人的自尊。讓一群生活貧困的人生活在富人的眼皮底下,時時清晰地感受著彼此間巨大的差距,還要迫於生計接受他人的施捨,內心的不平衡和屈辱感已抵消並蓋過了感恩之情。

終於,富翁接受了子女的建議,拿出錢款在社區建立專門的庇護站,拆除了豪宅外擴建的屋檐,將無家可歸的人安置在庇護站內。

富翁的豪宅重歸舒適與安寧,而生活在庇護站的人們也感念富翁的德行,口口相傳,富翁儼然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慈善家。

2、公元406年,大詩人陶潛當時四十一歲,在彭澤縣當知縣,每個月領著大概五斗米的官俸。有一天的下午,陶潛上完班,辦完公事後,剛換上平時穿的便衣,坐在那裡翻看著曾經的詩作。突然,有一位小吏急匆匆的闖進來說:「張大人現在要過來巡查了,老爺請趕緊換回官服去迎接他。」

陶潛問:「是哪個張大人?為什麼非要我穿上官服呢?」小吏立馬解釋說:「那個張大人是我們縣的一個大富豪,他向來都特別講究各種排場。而且現在他又成為了李太守的親信,如果我們在禮儀上面稍微有一點不妥的話,那未來可能對您的前程會有影響。」

陶潛生性耿直,為人特別的直爽大方,雖然他現在正在做官,但是他骨子裡其實很痛恨官場里的種種黑暗現象,一直都很想離開這個地方。這個時候他聽說這個張大人是本縣城裡的富豪,靠吹馬屁而得到了太守的寵愛,這種人竟然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上司,並且還要讓自己親自去迎接他。

想到這些之後,陶潛是又無奈又氣憤,他不禁嘆了口氣,氣哄哄的說:「我不可能因為這五斗米的俸,就去像一個非常無能的人點頭哈腰。」說完之後,他就臨時決定不再繼續當這個知縣了,說罷便開始收拾自己的行禮,歸隱而去了。

3、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飢荒,一大批窮人由於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過,施捨給他們。

一天,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後,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

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於路旁。

4、有一次,周總理去會見某外國元首。那個國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國和中國人民。就在和周總理禮節性的握過手之後,他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手帕放回了兜里。

這時,周總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潔白的手帕扔進了垃圾箱!一生節儉的周總理,用一塊潔白的手帕,又一次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5、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尋釁。那個洋人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一年之後,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後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嘆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肆』 有關尊嚴的小故事

下面小故事是周恩來的,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尊嚴:
1\有一次,周總理去會見某外國元首。那個國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國和中國人民。就在和周總理禮節性的握過手之後,他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手帕放回了兜里。這時,周總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潔白的手帕扔進了垃圾箱!一生節儉的周總理,用一塊潔白的手帕,又一次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2\記者問:「你們中國一向反對美國,為什麼還要使用美國製造的商品?」 只見周恩來從上衣口袋中抽出一支鋼筆,說道:「事實的確如此。諸位請看,這支派克筆就是美國製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這可是在抗援朝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啊!」
3\記者問:「我們西方人走路總是挺起胸堂,中國人走路總是彎腰駝背,這是為什麼?」 周恩來回答道:「這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們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

中國留美女學生曲小雪維護人格和祖國尊嚴的故事:
四年前,曲小雪留學美國,到露意絲太太家勤工儉學,在多次受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侮辱之後,她決定辭工。而老太太的兒子銀行家愛德華卻蠻橫地攔住了她,並聲稱,中國人比他最看不起的黑人都不如。事關中國人的尊嚴,曲小雪不卑不亢,針鋒相對:「請不要污辱我們中國人,我可以告訴你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在我所在的大學里,我們班有50個讀碩士學位的,可47個都是我們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而遺憾的是,你的同胞只有3個,而且還是倒數三名,但我們沒有看不起他們。」愛德華母子惱羞成怒,竟對弱小的曲小雪進行人格侮辱和毒打,致使曲小雪臏軟骨永久性挫傷、脊椎骨錯位彎曲以及嚴重腦震盪。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愛德華母子竟惡人先告狀,告她無理取鬧。無奈之下,曲小雪被迫四處求告。在以後漫長的四年裡,她忍受著病痛的折磨,法庭內外的巨大壓力以及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最後,使這場官司由地方法庭一直打到最高巡迴法庭。法庭上,曲小雪以超群的智慧擊敗華盛頓三位大律師「庭外和解」的企圖。法官被迫宣判被告5250美元,並當場向原告賠禮道歉。曲小雪半接過支票,向全場抖了抖,義正詞嚴地說:「剛才被告不得不向我公開道歉之後,你們又非常及時地在法庭上公開給我遞上這張支票,你們這樣做,是想造成一種印象:這個中國姑娘之所以曠日持久地堅持要打這場官司,無非就是為了這張支票,讓人覺得錢是這場官司的目的,也只有錢能為這場官司畫上句號。可你們錯了!至少我這個中國人,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中國人都決不會在你們的美元面前低下自己高貴的頭!我打這場官司,是為了討回我做人的尊嚴!尊嚴!美元,在我的尊嚴面前一分不值。見鬼去吧!美元。」曲小雪把五千多美元的支票一點一點地撕碎,拋向法庭的上空。
在這里,曲小雪討回的不僅是個人的公道,還有一個擁有12億人口,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偉大民族的尊嚴!

『伍』 關於尊嚴的小故事有哪些

關於尊嚴的四個小故事:

  1. 有一次,周總理去會見某外國元首。那個國家的元首,很瞧不起中國和中國人民。元首和周總理禮節性的握過手之後,他從兜里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手帕放回了兜里。這時,周總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潔白的手帕扔進了垃圾箱!一生節儉的周總理,用一塊潔白的手帕,又一次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2.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3.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4. 有一次,周總理去會見某外國元首。那個國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國和中國人民。就在和周總理禮節性的握過手之後,他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手帕放回了兜里。這時,周總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潔白的手帕扔進了垃圾箱!一生節儉的周總理,用一塊潔白的手帕,又一次捍衛了祖國的尊嚴。有記者問:"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民幣?"周恩來不急不慢地回答道:"中國共有人民幣十八元八角八分。"當時的人民幣票面的總合正是這個數字。


『陸』 關於尊嚴的中國名人小故事

下面小故事是周恩來的,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尊嚴:
1\有一次,周總理去會見某外國元首。那個國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國和中國人民。就在和周總理禮節性的握過手之後,他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手帕放回了兜里。這時,周總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潔白的手帕扔進了垃圾箱!一生節儉的周總理,用一塊潔白的手帕,又一次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2\記者問:「你們中國一向反對美國,為什麼還要使用美國製造的商品?」 只見周恩來從上衣口袋中抽出一支鋼筆,說道:「事實的確如此。諸位請看,這支派克筆就是美國製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這可是在抗援朝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啊!」
3\記者問:「我們西方人走路總是挺起胸堂,中國人走路總是彎腰駝背,這是為什麼?」 周恩來回答道:「這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正在走上坡路,而你們西方人正在走下坡路。」

4.有記者問:「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民幣?」

周恩來不急不慢地回答道:「中國共有人民幣十八元八角八分。」當時的人民幣票面的總合正是這個數字。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於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於,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於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囊螢照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有趣的故事,你一定會明白。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張三豐創太極》
張三豐,名全一,又名君實,號三豐,又號元元子,因不修邊幅,又名張邋遢,遼東懿州(今遼寧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時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關於他的傳奇故事當時曾經廣泛流傳於民間,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們大家都知道太極拳吧?太極拳最大的特點就是柔中帶剛!你知道張三豐到底怎麼創造的太極拳嗎?本片要說的,正是這個故事。

《諸葛亮喂雞》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後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嗎,在諸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於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華佗拜師學藝》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葯,比西方的麻醉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千辛萬苦。

《皇甫謐浪子回頭》
皇甫謐,魏、晉年間人,是西晉著名的學者和醫學家。皇甫謐小的時候玩劣異常,被村子裡的人稱為小霸王,一次,他將同窗受氣包家的棗樹的樹皮鏟掉,使得棗樹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嬸嬸的教育下,皇甫謐終於浪子回頭,成為了一個有用的人。

『柒』 一個關於尊嚴的100字左右的小故事

華思。這是一個頭發花白但很整齊的老人,他瘦小駝背,無親無故,孤零零地住專在印第屬安納波里斯市北區一幢整潔的木屋裡。27年來,華思一直挨家挨戶地兜售雜貨,以此謀生。華思老人的事有三件讓我銘記不忘:一是他從來不當自己是小販,他總是對顧客說:「我是推銷員。」二是限定自己每年到每戶人家的次數為3趟,說這樣不致於討人厭,並以此說明他是一位懂規矩的推銷員。三是他從不向鄰居推銷,每有鄰居向他買東西,他就說:「我是你的街坊嘛。希望你當我是街坊,而不是站在你門口的推銷員。」

有一次,周總理去會見某外國元首。那個國家的元首,很看不起中國和中國人民。就在和周總理禮節性的握過手之後,他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手帕放回了兜里。這時,周總理不慌不忙的也掏出一塊手帕,擦了擦手,然後把潔白的手帕扔進了垃圾箱!一生節儉的周總理,用一塊潔白的手帕,又一次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記者問:「你們中國一向反對美國,為什麼還要使用美國製造的商品?」 只見周恩來從上衣口袋中抽出一支鋼筆,說道:「事實的確如此。諸位請看,這支派克筆就是美國製造的,但大家有所不知,這可是在抗援朝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啊!」

希望能幫到你

『捌』 關於尊嚴的小故事

關於尊嚴的小故事:石油大亨哈默年輕的一個故事。
一個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善良而朴實的沃爾遜人,家家燒火做飯,款待他們,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而只有一個人例外。在一群逃難的人中,有一位年輕人——哈默,他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別人施捨的食物,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還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後來成了傑克遜大叔的女婿,並成為美國的石油大王。

『玖』 搜集有關尊嚴的小故事

中國古代關於尊嚴的故事

不是嗟來之食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國發生了一次嚴重的飢荒,一大批窮人由於缺糧少食,而被活活地餓死。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貴族奴隸主在大路旁擺上一些食物,等著餓肚子的窮人經過,施捨給他們。
一天,一個餓得不成樣子的人用袖子遮著臉,拖著一雙破鞋子,搖搖晃晃地走過,黔敖看到後,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湯,傲慢地吆喝道:「喂!來吃吧!」那個餓漢抬起頭輕蔑地瞪了他一眼,說道:「我就是因為不吃這種『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 黔敖也覺得自己做得有點過分,便向餓漢賠禮道歉,但那餓漢最終還是不肯吃而餓死於路旁。

韓信關於尊嚴的故事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 施捨,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後來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擊敗代、趙。之後,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並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於是,劉邦遣張良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封為楚王。這就是用恥辱來挽回尊嚴。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