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18世紀的中國名人的故事

18世紀的中國名人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5:06:43

Ⅰ 在逆境中艱苦奮斗而成功地名人故事

貝多芬的努力
就在1824年5月7日這一天,貝多芬領導著他的樂隊演奏著他自己創作的《第九交響曲》。演奏完時,他們所在的演出地區----維也納的晚會會場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掌聲,而貝多芬卻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全場那麼熱烈的氣氛。這是怎麼回事?原來現在的貝多芬已經聽不見聲音了。

在1796年時,貝多芬突然患上了耳疾,可他還不注意,總認為自己的耳疾很快就會好的。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偏偏他的耳疾不僅沒有好轉,還更加嚴重起來。直到1819年,貝多芬徹底喪失了聽覺,而他的心也徹底碎了。

但在面對著命運的嚴酷打擊之下,貝多芬並沒有屈服,他又再一次從痛苦和折磨中站了起來,他的心又重新倒在了希望和堅強這邊,他還發誓說:「我要向命運挑戰!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要讓它毀滅1 !」從此,他便努力編寫樂曲,奮發向上。

就這樣,貝多芬在受著耳疾的巨大煎熬下,戰勝了病痛,創作了大量令人滿口稱絕的交響樂,以及其它一些音樂作品,成為了一位舉世聞名的大音樂家和作曲家。

Ⅱ 在18世紀中國有多少偉人出生腦筋急轉彎

英國的培根,莎士比亞,牛頓,瓦特 義大利的伽利略 法國的笛卡爾,伏爾泰,盧梭,拉瓦希,拿破崙 中國清朝康熙,乾隆,雍正 俄國沙皇彼得一世 美國華盛頓,弗蘭克林 德國的貝多芬 這些一般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 還有這。

Ⅲ 一個愛國人士的故事(50字左右)

成為第3位粉絲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台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台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台灣。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華羅庚回國: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6.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Ⅳ 誰能給幾個18世紀的名人名稱

加拿大的名人
肖像攝影家:尤素福-卡什
諾爾曼·白求恩
加拿大著名古跡
錫格納爾山:位於紐芬蘭省聖約翰斯港

Ⅳ 一年級名人小故事有哪些

天文學家托勒密
克羅狄斯·托勒密(古希臘語:Κλα?διο?Πτολεμα?ο?;拉丁語:ClaudiusPtolemaeus,約90年—168年),又譯托勒玫或多祿某,相傳他生於埃及的一個希臘化城市赫勒熱斯蒂克。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著名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占星學家和光學家。
克羅狄斯·托勒密(ClaudiusPtolemaeus,)「地心說」的集大成者,生於埃及,父母都是希臘人。公元127年,年輕的托勒密被送到亞歷山大去求學。
在那裡,他閱讀了不少的書籍,並且學會了天文測量和大地測量。他曾長期住在亞歷山大城,直到151年。有關他的生平,史書上少有記載。
約公元90年生於埃及的托勒馬達伊,曾在亞歷山大城居住和工作,168年去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天文學大成》(13卷),是根據喜帕恰斯的研究成果寫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學網路全書,主要論述宇宙的地心體系,認為地球居於中心,日、月、行星和恆星圍繞著它運行。此書在中世紀被尊為天文學的標准著作,直到16世紀中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地心說才被*。另一部重要著作《地理學指南》(8卷)是古希臘有關數理地理知識的總結,主要以馬里努斯的工作為基礎,參考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資料撰成。第1卷為一般理論概述,闡述了他的地理學體系,修正了馬里努斯的制圖方法。第2卷至第7卷列有歐、亞、非三大洲8100處地點位置的一覽表,並採用喜帕恰斯所建立的緯度和經度網,把圓周分為360份,給每個地點都註明經緯度坐標。第8卷由27幅世界地圖和26幅局部區域圖組成,以後曾多次刊印,稱為《托勒密地圖》。
托勒密認為地理學是對地球整個已知地區及與之有關的一切事物作線性描述,即繪制圖形,並用地名和測量一覽表代替地理描述。他在《地理學指南》中採用了波西東尼斯錯誤的地球周長數字,又在繪制陸地向東延伸中增加了誤差。把有人居住的世界想像為一片連續不斷的陸塊,中間包圍著一些海盆,並在地圖上表明:印度洋的南面還存在一塊未知的南方大陸(見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直到18世紀英國探險家J.庫克的探險航行,才消除這個錯誤。他在《地理學指南》中還提出了兩種新的地圖投影:圓錐投影和球面投影。
生平研究
127年到151年,他在亞歷山大城進行天文觀測。關於托勒密的生平,至今所知甚少。最主要的資料來自他傳世著作中的有關記載,其次是羅馬帝國時代和拜占廷時代著作家們傳述的一些說法——通常頗為可疑。
在托勒密

Ⅵ 為何18世紀與常平有關的名人不是設計師而是企業家和發明家

那為何18世紀與之常平有關的人名人不是設計師,而是企業家和辦人家這個不知道。

Ⅶ 關於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

關於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

一、王冕

王冕幼年好學。他每次牧牛從鄉學門前經過,聽到裡面琅琅的讀書聲,便停下來了,把牛拴在樹上,在門外聚精會神地聽個不止。有一次,他在鄉學門外聽課,一直聽到天黑,竟把牛給跑掉了。父親聽說丟了財主家的牛,又怕又氣,狠狠地打了他一頓。

但是他並不「悔改」,以後出外放牛,路過學堂時,依然像以前一樣專心地聽老師講課。有一天,王冕的母親對他父親說:「王冕這個孩子既然如此痴呆,索性任他去吧!」父親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從此,王冕便到一座寺廟中,白天替廟里做些雜事,賴以糊口;到了夜晚,就一個人坐在佛像的膝蓋上,借著佛像前面的長明燈光讀書。由於王冕專心一意地刻苦學習,學問長進很快,後來終於成為一個出色的詩人。

二、歐陽


歐陽修 4 歲時,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極其貧窮,母親供不起歐陽修識字讀書。歐陽修買不起書,就經常到李家 ( 藏書豐富)去借。為了能借到書,他陪李家的小朋友一起裁衣、玩耍。

每當借到一本新書,他如獲至寶,如飢似渴地讀起來,常常是通宵達旦。碰到好文章,連抄帶背。就是靠這股精神,歐陽修成了文學史上的一代名家。

三、車胤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

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

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四、司馬光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

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五、塞萬提斯

塞萬提斯,西班牙16世紀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訶德》風行於世。被稱為不朽之作。塞萬提斯一生多災多難,出身沒落貴族,家庭貧寒,從小就跟父親外出奔波謀生。22歲參軍,在與土耳其海戰中,左手致殘。後曾被海盜俘獲,賣到阿爾及利亞為奴,歷盡艱辛。

被父母贖身獲得自由後,曾在海軍中充任軍需,後又蒙冤入獄後生活無著,當時一家7口人過著飢寒交際花迫的生活。他就在這樣的困境中寫出了《堂吉訶德》、《努曼西亞》、《懲惡揚善故事集》、《加拉黛亞》、《巴爾那斯游記》、《八個新的喜劇和八個新的幕間鬧劇》等一批有影響的作品。

Ⅷ 如果一個名人是1680年出生,1720年去世。那他算17世紀名人,還是18世紀名人

18世紀的,因為他主要作為是在18世紀。

Ⅸ 求一些十八世紀前半世紀的歐洲名人,寫清姓名生卒就好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3.31-1809.5.31] 奧地利作曲家。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力學家、天文學家,變分法回的開拓者和分析力學的奠答基人。他曾獲得過18世紀「歐洲最大之希望、歐洲最偉大的數學家」的贊譽。

伊曼努爾·康德(德語: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

亞當·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Ⅹ 名人講誠信的故事

一、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布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於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分析:「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

二、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著稱於世。時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最後,季布憑著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誠信待人者,才能被別人誠信相待。
三、李苦禪燒畫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將畫燒毀。事後,對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畫家、藝術家都是些感情真摯而豐富的人。他的不虛偽造作,講誠信,從不食言,真可謂畫品如人品。

四、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分析: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此事亦可看出鄭板橋的智慧與幽默。
五、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六、郭沫若與芭蕉花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