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稿作文
㈠ 用童話人物編一個故事的作文
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是兔巴哥,因為它十分的活潑機靈、幽默有趣。
兔巴哥經常會有許多險遇,但每次都因為它的聰明機智而順利脫險。記得其中有一次是這樣的:一天,兔巴哥坐在它的洞口津津有味地啃著美味的胡蘿卜,天空中忽然飛來一隻禿鷲。禿鷲長著鐮刀似的嘴巴、光禿禿的腦袋和灰而無神的眼睛。它對准著兔巴哥俯沖了下來,但兔巴哥卻繼續啃著它的蘿卜,似乎胸有成足的樣兒。這只禿鷲沖到洞口對兔巴哥說:「我要把你帶回家煮著吃。」兔巴哥靈機一動,不慌不忙地說:「好啊,不過你先等一等,我進去沖個澡再出來。」禿鷲想:反正它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不如我就在上面等它出來直接抓回家煮著吃,不用再洗了,嘻嘻。就這樣,笨禿鷲在洞口等呀等,遲遲不見兔巴哥上來。突然,它聽見兔巴哥在洞里唱道:「我正在舒舒服服地洗澡,不過上面有隻笨禿鷲在等著我......\".禿鷲被激怒了,氣得怒火中燒,掉轉腦袋\"嗖\"地一聲鑽入了兔洞,只聽\"咚\"地一聲,禿鷲被兔巴哥後腿一腳踹到半空,摔了個半死,半天回不過神來,兔巴哥趁機逃走了。
兔巴哥就是用這樣的計謀脫離了禿鷲的魔爪,你說它是不是很機智聰明?當然它的險遇可不就是這一回,例如兔巴哥智斗蒙面大盜、兔巴哥打敗天下無敵手、兔巴哥巧治獵人......還有很多很多,就等著我下次再給你們一一介紹吧。
總之,兔巴哥是一個機智詼諧的卡通人物,也是我心
㈡ 作文小故事
媽媽的葡萄
山洞裡住這狐狸媽媽和小狐狸,小狐狸肚子餓了,嗚嗚地哭著向狐狸媽媽要吃的,「嗚——嗚——媽媽,肚子餓了。」狐狸媽媽說:「你等著,媽媽這就給你找好吃的。」
狐狸媽媽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終於來到了長著葡萄的村莊。
「對不起,我的孩子餓得直哭,讓我摘一串葡萄吧。」狐狸媽媽這么說著,跳上葡萄架,摘了一大串葡萄,急急忙忙往山裡跑。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狐狸媽媽聽見小狐狸嗚嗚的哭聲了,可是它實在跑不動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樹下,坐下來休息。忽然,遠處傳來了汪汪的狗叫聲,獵人帶著狗追來了!怎麼辦?狐狸媽媽大聲喊:「嗚——嗚,有危險快逃呀!」
小狐狸聽見媽媽的叫聲,趕忙逃出山洞,向深山裡逃去。後來,小狐狸到處在深山裡尋找著媽媽的蹤影,一年、兩年,小狐狸不知不覺的長大了。有一天,小狐狸來到和媽媽住過的山洞附近的一棵樹下,發現樹下長著一串葡萄,它嘗了一顆:「呀!好甜呀!」小狐狸又想起了媽媽的話:「你等著,媽媽這就去給你找吃的。」於是,小狐狸放開嗓子,對不知在什麼地方的媽媽喊道:「媽媽,謝謝您!」
一個發生在一位遊子與母親之間。遊子探親期滿離開故鄉,母親送他去車站。在車站,兒子旅行包的拎帶突然被擠斷。眼看就要到發車時間,母親急忙從身上解下褲腰帶時,由於心急又用力,她把臉都漲紅了。兒子問母親怎麼回家呢?母親說,不要緊,慢慢走。
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褲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在想,他母親沒有褲腰帶是怎樣走回幾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探監的日子,一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經過乘坐驢車、汽車和火車的輾轉,探望服刑的兒子。在探監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頭。
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子肉,手開始抖。母親亦無言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許多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勞碌後,晚上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沒有一粒捨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
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兒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人當中,他母親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著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一次,一個結婚不久的同齡朋友對我抱怨起母親,說她沒文化思想不開通,說她什麼也幹不了還愛嘮叨。於是,我就把這兩個故事講給他聽。聽畢,他淚眼朦朧,半晌無語。
㈢ 從著名文學作品中選取一個熟悉的人物改編一則故事 600字作文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崗武松打虎(武松打虎)
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李逵殺虎)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解珍、解寶獵虎)
追問:
THANGS
㈣ 英雄人物事跡作文.500字左右
電話斯蒂芬
㈤ 小故事(作文資料)適合四年級的!!!
華 羅 庚
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華羅庚1924年初中畢業之後,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他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專家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應蘇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
1950年回國,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華羅庚還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華羅庚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他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等廣泛數學領域中都做出卓越貢獻,由於他的貢獻,有許多定理、引理、不等式與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為了推廣優選法,華羅庚親自帶領小分隊去二十七個省普及應用數學方法達二十餘年之久,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個也是陳景潤的,也很有趣!
陳景潤不愛玩公園,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
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姑娘呢。於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店去了。
理發店裡人很多,大家挨著次序理發。陳景潤拿的牌子是三十八號的小牌子。他想:輪到我還早著哩。時間是多麼寶貴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費掉。他趕忙走出理發店,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個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來。他背了一會,忽然想起上午讀外文的時候,有個地方沒看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弄懂,這是陳景潤的脾氣。他看了看手錶,才十二點半。他想:先到圖書館去查一查,再回來理發還來得及,站起來就走了。誰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輪到他理發了。理發員叔叔大聲地叫:「三十八號!誰是三十八號?快來理發!」你想想,陳景潤正在圖書館里看書,他能聽見理發員叔叔喊三十八號嗎?
過了好些時間,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把不懂的東西弄懂了,這才高高興興地往理發店走去。可是他路過外文閱覽室,有各式各樣的新書,可好看啦。又跑進去看起書來了,一直看到太陽下山了,他才想起理發的事兒來。他一摸口袋,那張三十八號的小牌子還好好地躺著哩。但是他來到理發店還有啥用呢,這個號碼早已過時了。
陳景潤進了圖書館,真好比掉進了蜜糖罐,怎麼也捨不得離開。可不,又有一天,陳景潤吃了早飯,帶上兩個饅頭,一塊鹹菜,到圖書館去了。
陳景潤在圖書館里,找到了一個最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來。他一直看到中午,覺得肚子有點餓了,就從口袋裡掏出一隻饅頭來,一面啃著,一面還在看書。
「丁零零……」下班的鈴聲響了,管理員大聲地喊:「下班了,請大家離開圖書館!」人家都走了,可是陳景潤根本沒聽見,還是一個勁地在看書吶。
管理員以為大家都離開圖書館了,就把圖書館的大門鎖上,回家去了。
時間悄悄地過去,天漸漸地黑下來。陳景潤朝窗外一看,心裡說:今天的天氣真怪!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天又陰啦。他拉了一下電燈的開關線,又坐下來看書。看著看著,忽然,他站了起來。原來,他看了一天書,開竅了。現在,他要趕回宿捨去,把昨天沒做完的那道題目,繼續做下去。
陳景潤把書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圖書館里靜悄悄的,沒有一點兒聲音。哎,管理員上哪兒去了呢?來看書的人怎麼一個也沒了呢?陳景潤看了一下手錶,啊,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鍾了。他推推大門,大門鎖著;他朝門外大聲喊叫:「請開門!請開門!」可是沒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時,陳景潤就會走回座位,繼續看書,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趕回宿舍,做那道沒有做完的題目呢!
他走到電話機旁邊,給辦公室打電話。可是沒人來接,只有嘟嘟的聲音。他又撥了幾次號碼,還是沒有人來接。怎麼辦呢?這時候,他想起了黨委書記,馬上給黨委書記撥了電話。
「陳景潤?」黨委書記接到電話,感到很奇怪。他問清楚是怎麼一回事,高興得不得了,笑著說:「陳景潤!陳景潤!你辛苦了,你真是個好同志。」
黨委書記馬上派了幾個同志,去找圖書館的管理員。圖書館的大門打開了,陳景潤向管理員說:「對不起!對不起!謝謝,謝謝!」他一邊說一邊跑下樓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開燈,馬上做起那道題目起來。
㈥ 請把時代先鋒人物故事說一下,500______700字,寫作文需要啦!!!!
關於洪戰輝
洪戰輝:帶著揀來的妹妹求學12年
核心提示:在湖南懷化學院的校園內,每天早上一位23歲的男生,都會用自行車,把一個10多歲的小女孩送到石門小學,晚上再接回到他們的住處—男生宿舍下的樓梯間。這位男生就是2003年從河南省西華縣考入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的洪戰輝。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戰輝並沒有血緣關系,是犯有間歇性精神病的父親撿來的棄嬰。由於母親離家出走,這位撿來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帶大。從洪戰輝讀高中時,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
生活,如今已經照顧了12年。
一直沒有穿棉衣的洪戰輝穿上了毛褲,看著一個小女孩做作業。洪戰輝其實並不想穿這么早的棉衣,因為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12月4日中午,連續的幾天冷風吹過,難以阻擋的一股冰涼如錐子一樣穿透著人的每一個毛孔。
在湖南懷化學院的一個宿舍樓的樓梯間里,一直沒有穿棉衣的洪戰輝穿上了毛褲,看著一個小女孩做作業。這是一個普通的星期天,一個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洪戰輝其實並不想穿這么早的棉衣,因為這將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小女孩是洪戰輝的妹妹,12年前撿來的妹妹。12年的歲月並不算短暫,小女孩已經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長成了一個懂事的小學生;12年的歲月也不算漫長,洪戰輝用一種純真的兄妹之情照顧著這個並無血緣關系的妹妹。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東夏鎮洪庄村,這是一個普通的豫東平原上的小村莊,一條土路通往3公里遠的鎮上,是西華縣偏遠的地方。鎮上離縣城有30公里,被一條曲曲折折、坑坑窪窪的鄉村公路連結著。
1982年,洪戰輝就出生在這里,在他12歲之前,和眾多農村的男孩子一樣,有著一個天真爛漫的童年,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和他共同組成的家庭生活的盡管艱苦但也很幸福。可突然的一天,他的生活改變了。
1994年8月底的一天中午,一向慈祥的父親從洪戰輝的姑母家幫助幹活回來,突然無緣無故地發起火來,他瞪著眼睛,任何人都阻擋不住他砸碎了家裡所有的東西。小戰輝和弟弟從來沒有見過父親這個樣子,恐懼的站在門外,目不識丁的母親根本勸不住父親的舉動,和尚不諳人事的妹妹蹲在門旁哭泣。
最可怕的一幕出現了,父親突然搶過妹妹,母親哭叫著來搶女兒,被父親一腳踹倒在了地上,然後將妹妹高高地舉過頭頂,狠狠地摔了下來。
妹妹死了,父親瘋了......12歲還是一個孩子洪戰輝的天空就在這個普通的日子裡轟然倒塌。洪戰輝趴在已經骨折的母親身上號啕大哭。弟弟懵了,甚至忘記了哭。
周圍的親友來了,他們幫忙把戰輝的父親和母親都送到了
窗體頂端
窗體底端
醫院。 照顧住院的父親、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弟,12歲的洪戰輝稚嫩的肩膀上開始肩負了家庭主人的責任,3個月的時間,洪戰輝醫院、學校、家裡三點一線,不分白天黑夜,風雨無阻,三個月的艱辛,讓洪戰輝長大了,艱辛的付出終會有回報:母親出了院,父親間歇性精神病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可家裡也負債累累,但畢竟生活又重新回到了平靜。
「不管怎樣,我不送走這位小妹妹了……你們不養,我來養著!」洪戰輝給她起名為洪趁趁,小名「小不點」
這年的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小年的日子。
一早起來,洪戰輝就沒有看到父親,一種不詳的預感猛然間縈繞在頭頂,他忙告訴母親。即將過年了,是不是父親的病又犯了?是不是父親又出去惹事了?母親急了,母子倆滿村的尋找,可是始終沒有見到父親的影子。臨近中午時分,在離村莊約10里地的一棵樹下,洪戰輝找到了父親,此時的父親,懷里抱著一個包裹,那是一個嬰兒。父親解開了包裹,小心地呵護著。眼光里透出一種父愛,一種久違的蘊含有慈祥光芒的愛。
這是誰家的孩子?怎麼會跑到父親的手中?母親小心翼翼走上前,從丈夫手中接過了孩子。這是一個女嬰,用粗線縫制的棉衣上面摞滿了補丁。可能是飢寒交迫的緣故,孩子的嘴裡發出一種微弱的聲音。在孩子的貼身衣服上有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無名女,農歷1994年八月十八日生,哪位好心人如拾著,請收為養女。
天快黑的時候,一家人把孩子抱回了家。看著已經哭不出來的孩子,母親尋思著等天明了看誰家願不願意收留,就送給誰?
這個家太窮了,其實母親的很願意收留這個女孩,可是連買奶粉的錢都沒有,這個善良的母親不想再看到一個類似於自己女兒的下場。女兒曾經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很多的歡笑,似乎後來的痛苦猶如一塊傷疤,沒有人願意再提起。
母親也是這樣,眼前的女孩鉤起了她內心深處最為痛苦的傷痛,她似乎沒有抱起女孩的勇氣。臨時照看小孩的任務就落到了洪戰輝的身上,他一抱上小女孩,小女孩就直往他懷里鑽,他想起了妹妹。
貧寒的家庭承受不起哺育小女孩的花費,夜深的時候,母親讓他把孩子送回去,他無奈地打開門,抱著孩子走在刺骨的寒風中,一種愛憐伴隨著一種痛苦,這是他夢中的妹妹啊,不忍心的他哭著又拐了回去。他對母親說:「不管怎樣,我不送走這位小妹妹了……你們不養,我來養著!」小孩子留下了,洪戰輝給她起名為洪趁趁,小名「小不點」。
尋找母親的他們還沒有走進家門,就聽到了「小不點」的哭聲……娘走了,父親又是個病人,洪戰輝的心似乎在抽搐
小不點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久違的歡樂。父親的對死去女兒的內疚讓他把力所能及的父愛傾注到了小不點的身上,父親的病情穩定了一段時間。
父親畢竟是病人,經濟的原因不可能讓父親長時間的吃葯,一旦沒有葯物維持,他就不可抑制地要狂躁。除了不打「小不點」,家裡任何東西都成了他發泄的對象,包括碗筷,包括他相儒以沫的妻子,伺候他很長時間的兒子,他見什麼砸什麼。可憐的母親身單力薄,身上常是舊傷沒好,又添新傷。
一個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一個目不識丁的母親身上,這本身就是不公平,更不公平的是她還經常遭受父親無緣無故地毒打。
1995年的8月20日,在吃過午飯之後,母親不停地忙著蒸饅頭,直到饅頭足可以讓一家人吃一個星期之後,她才停了下來。
第二天,母親不見了,家庭重擔、父親的拳頭讓母親不堪重負,她選擇了逃離。
「娘,你去了哪裡?回來吧......」弟兄倆哭聲在暮色中飄了很久。他們不想這樣失去母親,一個家裡賴以維繼的支柱,洪戰輝哭喊著和弟弟在周邊村落尋找媽媽,夜已經深了,娘那天沒有回家。
尋找母親的他們還沒有走進家門,就聽到了「小不點」的哭聲,看著嗷嗷待哺的妹妹,弟兄倆眼淚流了下來。娘走了,父親又是個病人,還有這個剛剛才1歲的妹妹,洪戰輝的心似乎在抽搐:「娘啊,你怎能撇下我們不管了那!」生活就是這樣無情,洪戰輝的哭聲消失在如漆似墨的夜裡,娘不見了蹤影。
吃飽了的小不點還聽話,難熬的是晚上,每到夜深,「小不點」就要哭鬧一場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誰能想到一個才13歲的孩子,就得承受這樣的壓力。似乎一夜間,洪戰輝長大了,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撫養尚不會走路的妹妹,伺候病情不穩定的父親,照顧年幼的弟弟,年僅13歲的他學會了忍耐,學會了承擔責任。
在他去學校的時候,他就把小不點交給自己的大娘照看,放學回到家裡面,再忙著准備全家人的飯。更難的是小不點的吃飯問題,每天一早,小不點「哇哇」不停的哭聲總會讓洪戰輝手足無措,只好抱著孩子去求附近的產婦們。天天討吃也不是辦法,洪戰輝後來千方百計籌錢買了一些奶粉。在一些有經驗的人的指導下,他學會了給小不點沖奶粉。為了讓奶的溫度適中,餵奶的時候,他考慮到自己用口吮吸不衛生,他就將調劑好的奶水先倒點在手臂上,感覺不冷也不燙了,他才喂她。
吃飽了的小不點還聽話,洪戰輝只要上學前和中午及時回來餵奶兩次,她就不哭鬧。難熬的是晚上,也許是因受了驚嚇,每到夜深,「小不點」就要哭鬧一場。這時,洪戰輝毫無辦法,他不知道怎樣哄她,只是抱起她來,拍打著她,在屋裡來回走動……
夏天還算好過,冬天的時候,小不點的棉褲尿濕了,又沒有多餘棉衣可供替換,每天的晚上,洪戰輝都是把濕透了的棉褲放在自己的被窩裡面暖干,天明的時候,再給小不點換上。
1995年時,洪戰輝已到西華縣東夏亭鄉中學讀初中,學校離家有兩三公里,他在學校期間,把小不點放在什麼地方也成了他心中的一個難題,如果放在家裡,患病的父親會不會傷害小不點?於是,洪戰輝又找到鄰居,讓鄰居幫忙在他上學期間照顧小不點。在讀初中的三年中,洪戰輝無論是在早上、中午還是下午、晚上,都要步行在學校和家之間,及時為照顧小不點吃飯。
日子盡管過的很艱辛,但也很平淡,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了1996年的春節。那年後的不久,小不點經常拉起了肚子,一天要拉好幾次,看著逐漸消瘦的妹妹,洪戰輝只得給老師請假帶妹妹去醫院,診斷結果出來了,小不點得了嚴重的腸炎。此後,在連續20多個日子裡,衛生院又成了學校、家庭兩點外的第三點。
幾年了,母親杳無音訊,父親的病情也不斷反復, 為防意外,每一個夜晚,他都將小不點放到自己的內側睡,只要夜間一有動靜,他就先摸摸里側的小不點。
幾年的生活讓洪戰輝成熟了,成熟意味著一種艱辛的經歷,洪戰輝年輕的生命年輪上蘊含有一種特殊的含義:生活的不公平讓洪戰輝稚嫩的脊樑堅強且執著。
兒是娘心頭的肉,骨肉分離已經一年了,娘一把把洪戰輝抱在懷里,放聲大哭起來。所有的委屈終於爆發了
1997年,是洪戰輝幾年來最為幸福的一年,小不點3歲了,她從一個處在襁褓中的女嬰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學會了懂事。這年洪戰輝也順利地完成了初中學業,成為東夏鎮中學考上河南省重點高中西華一中的三個學生之一。
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洪戰輝體現到了一種久違的幸福。伴隨幸福的還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是辛酸?是痛苦?都不是,又都是。
要上高中了,家貧如洗的現實又成了面前的一道門檻。學費錢從哪來?小不點怎麼帶?洪戰輝第一次想到了退縮。
西華一中離家30多公里路,也不可能像上初中一樣天天回家,自己也不可能帶小不點上高中,怎麼辦?思來想去,洪戰輝想到了媽媽。他想找回娘,讓娘承擔一部分自己的難處,萬一找不回娘,就只能把小不點送回到她親生父母身邊,小不點的來處,已有好心人悄悄告訴他了。
上高中前的這個暑假,洪戰輝開始了他的尋母之旅。10多天後,一位好心鄰居告訴他,她曾在石羊一次「趕會」時見過他娘。這條信息讓洪戰輝聽了大喜,一大早就騎車趕了過去。3個多小時後,他終於到了石羊,在向路邊一人家詢問時竟撞見了日夜想念的母親。兒是娘心頭的肉,骨肉分離已經一年了,娘一把把洪戰輝抱在懷里,放聲大哭起來。所有的委屈終於爆發了,洪戰輝有多少心裡話要對娘講啊,也許只有哭才能發泄自己的情緒,只有哭才能撫平已經傷痕累累的內心,只有在娘親的懷里酣暢淋漓的大哭才能解脫對娘的思念,對娘的期待。
娘倆就在路旁痛哭了一場,一年的想念化成了淚珠浸濕了娘倆的衣襟。洪戰輝用雙手捧著娘消瘦的臉頰,懇求母親回去。母親亮出身上被他父親毆打而致的累累傷痕,哭著使勁搖著頭……
父親給母親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洪戰輝知道,這種內心的傷害比身上的傷疤更能讓人痛苦,看到母親的樣子,洪戰輝的心軟了,他想娘,娘何嘗不是,他希望娘能過的很好,可回去又能給娘帶來多大的快樂呢?
小不點望著面前這個陌生的婦女,露出一種恐懼的表情,她把頭扭向一邊,尋找著哥哥—她最親的人。突然,她蹣跚著向洪戰輝走來,撲在他懷中,哭喊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多年的努力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高中是肯定要上的,母親不願意回來,那就只好送小不點回家了。經過四處打聽,一位鄰居告訴他,「小不點」的母親可能在西華營鄉趙家村。
第二天,洪戰輝就給小不點洗了個澡,換了套干凈的衣服,帶她去西華營鎮趙家村——這里。3歲的小不點高興地坐在自行車前面橫架上,,一路上開心地笑著。洪戰輝想起了妹妹襁褓中綻放的笑容,他想起了這幾年小不點給他帶來的歡樂和痛苦,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始終悶在心頭,無法抹去,無法迴避。
到了那戶人家,女主人愛憐地摟著「小不點」哭成了淚人,可她說「小不點」不是自己的女兒。在走的時候,洪戰輝決定放下小不點離開。小不點望著面前這個陌生的婦女,露出一種恐懼的表情,她把頭扭向一邊,尋找著哥哥—她最親的人。突然,她蹣跚著向洪戰輝走來,撲在他懷中,哭喊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一瞬間,兄妹情深在洪戰輝淚水中爆發了,他知道,妹妹已經離不開他了,他亦如此。
離開人家的時候,對方說非常可憐小不點,拿了1000塊錢給洪戰輝,說是「如有困難可再找我們」。洪戰輝出具了一張欠條,收下了。
小不點很懂事,這么小似乎知道了哥哥的艱辛和不易。哥哥交待她不外出,她就呆在小屋裡面,等著哥哥放學。有幾次,等他下了自習走出教室,小不點就在外邊的樓道里睡著了
生活的艱辛不會因為別人的同情而停止。
一天, 他趁父親病情稍有穩定時說:「大,我想掙錢去讀書」,父親似乎聽懂了他的話,把家裡的一袋麥子換成了50元錢。洪戰輝懷揣著這50元錢冒著炎炎烈日在河南周口市、漯河縣等地跑了一趟,在西華縣城時,他臟兮兮的模樣引起了一個中年人的同情,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後,他在那位中年人承建的裝雨棚的工地上找到了一份傳遞釘槍的工作。一個暑假,他掙了700多元。
這年9月1日,洪戰輝到西華一中報到了。他把人家給的1000元中留下500元給了父親作葯費,用餘下的加上這個假期里打雜工所掙的錢,交了學費。高中生活是一個嶄新的生活,洪戰輝第一次來到了陌生的城市,喜悅中充滿著一種恐懼。
高中的學習壓力是初中所無法比擬的,可喜的是洪戰輝具有著一種同齡人少有的堅毅秉性。他擔心小不點的生活,擔心她的吃,擔心她的身體。在入學逐漸安定下來後,洪戰輝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從家裡面把小不點接到了身邊,自此,洪戰輝開始如上初中一樣,每天奔跑在學校與住處之間。一早,他要讓小不點吃早點,再交代她不外出,然後上學。中午和晚上,他從學校打了飯,帶回住處與小不點一起吃。
小不點很懂事,這么小似乎知道了哥哥的艱辛和不易。哥哥交待她不外出,她就呆在小屋裡面,等著哥哥放學。上晚自習時候,洪戰輝擔心小不點一人呆在房中出事,就把她帶到學校,怕她鬧,就把她放在門邊讓她玩耍。有幾次,等他下了自習走出教室,小不點就在外邊的樓道里睡著了。抱上小不點,洪戰輝就著路燈的光線,回到租住的小屋。
來到縣城讀書,一切開支都大了起來,洪戰輝知道,如果失去了經濟來源,父親的病情好轉、弟弟、妹妹的生活以及自己美好的理想都是空談,打工掙錢成了洪戰輝繁重的學業之後最大的任務。
從此,洪戰輝在校園里,利用課余時間賣起了圓珠筆、書籍資料、英語磁帶。用微薄的收入來負擔整個家庭的生活。校園推銷是一個被別人看不起的事,洪戰輝的舉動讓很多不了解內情的人很反感。在他一次推銷的過程中,有個老師對他小小年紀就滿腦子賺錢的行為非常的惱火,將他毫不留情地趕出了教室:「你是來讀書的還是來當小販的?你家庭再困難,這些賺錢的事情也該你父母去做,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洪戰輝沒有辯解,強忍住眼中的淚水,收拾東西走了出去。
父親需要照顧,欠了很多外債和人情的洪家需要洪戰輝的休學來救急。就在他進入高中學習的第二個年頭,洪戰輝揮淚告別了難舍的校園
在眾人不理解的顏色中,洪戰輝邊掙錢邊學習照顧小不點,還得定時給父親送葯回家,日子雖然艱難,但洪戰輝還是平穩地過了下來。生活不會永遠的一帆風順,即使對洪戰輝這樣的不幸兒,這種用艱辛的汗水和屈辱的淚水換來的短暫安逸也沒有持續很久。在洪戰輝上高二的時候,父親的精神病突然地犯了。
孝心和自己的學業產生了嚴重的沖突,父親住院需要照顧,父親看病需要花錢,為了借錢,他跑了周圍的幾個村子,求了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給人家說好話,甚至給人家磕頭,可是「救急不救貧」思想的根深蒂固,讓洪戰輝跑了兩天才借來了47元錢,這對父親的病是杯水車薪。就在他極度困難的時候,有一位阿姨伸出了援助之手。
洪戰輝在學校的時候,曾經幫助西華縣南關的一個個體戶賣油漆,這個老闆是一個極具同情心的一位阿姨,也曾經有過艱難地生活經歷。當她了解到洪戰輝的情況後,及時地把看病所需要的錢送到了洪戰輝的家中。父親需要照顧,欠了很多外債和人情的洪家需要洪戰輝的休學來救急。就在他進入高中學習的第二個年頭,洪戰輝揮淚告別了難舍的校園。
回到了家裡面,他收拾農田,照顧父親,閑暇的時候教妹妹識字,並在農閑的時候出門打工,掙錢補貼家用。
出外打工的日子,洪戰輝愈加地懂得知識的重要。到了2000年的時候,小不點已經6歲了,父親的病情也控制了下來。這時,久別的校園充溢著他的夢境,他渴望再度與之相逢。
父親有救了,洪戰輝趕緊回家取住院的用的東西,又連夜騎上自行車趕往近100公里的醫院。一天的奔波讓洪戰輝極度的疲憊,騎著騎著,他的眼睛就睜不開了,結果連人帶車栽倒在路旁的溝里……痛苦、委屈、酸楚、絕望全部湧上心頭,他不禁號叫起來:「大,你幾時才能康復過來啊?娘,你咋不回來呀,你知不知道兒子的苦呀。小不點的父母,你們既然生下了她,為什麼又要遺棄她……所有的重擔,為何都要壓在我的身上?老天爺,為什麼?為什麼啊?」
也就在這年夏天,在西華一中曾經執教過洪戰輝的秦鴻禮老師調到西華二中。秦老師一直在關心著洪戰輝的事情,來到新的工作崗位後,他就讓一個了解洪戰輝情況的學生給洪戰輝捎信:希望能洪戰輝能重新回到學校上課。在秦老師的幫助下,洪戰輝有重新回到了學校。不過,當時二中的高中部是新建的,只能從高一讀起。於是,洪戰輝成了西華二中的一名高一新生。
洪戰輝又把小不點帶在身邊,小不點到了上學年齡了,秦老師幫助他在二中附近找了所小學,小不點也開始上學了。
新的高中生活又開始了。和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掙錢除了自己學習除了照顧小不點的生活,輔導「小不點」的學習又成了洪戰輝每天要做的事情。
接下來的生活一切都很平淡,可上天頗有些捉弄人的味道,2002年10月份,父親的精神病第三次犯了。他把父親送到了一家精神病醫院,可是不交住院費人家不願意接受病人,洪戰輝給醫院的跪下來磕頭,醫生的鐵石心腸並沒有被洪戰輝最為傳統的乞求方式所感動,洪戰輝的哭求無濟於事,醫院把他們趕了出來。弟弟可能厭倦了這個家,不辭而別,出去打工了。
10月底的一天,扶溝縣精神病院被洪戰輝的孝心所感動,答應收下他父親並免去住院費只收治療費。父親有救了,洪戰輝高興極了,趕緊回家取住院的用的東西,到家後又連夜騎上自行車趕往醫院。家到醫院有近100公里路,夜已經很深了,一天的奔波讓洪戰輝極度的疲憊,騎著騎著,他的眼睛就睜不開了,結果連人帶車栽倒在路旁的溝里……等他醒來時候,自行車壓在身上,開水瓶的碎片散落一地。他已經沒有了力氣推開自行車,身體只有一個感覺——疼痛,無比的疼痛。公路上已經很少有行人,不時的車輛通過後,瞬即又陷入了黑暗,痛苦、委屈、酸楚、絕望全部湧上心頭,他不禁號叫起來:「大(編者註:豫東一帶對父親的稱呼),你幾時才能康復過來啊?娘,你咋不回來呀,你知不知道兒子的苦呀,一個人支撐了這么多年,你都不會來看我。小不點的父母,你們既然生下了她,為什麼又要遺棄她……所有的重擔,為何都要壓在我的身上?老天爺,為什麼?為什麼啊?」在深秋的夜裡,只有風的聲音伴隨著他的哭聲嗚咽......
他到想到了父親,恨起了母親,想到了小不點,怨起了老天的不公......,也不知在溝中躺了多久,他似乎看到了父親的眼神,似乎聽到了妹妹的哭叫。「不,我一定要起來,我不能倒在這里,要不我的全家就完了。」他頑強地站了起來,摸索著爬出了水溝……
就在洪戰輝讀高二時,迫於生計,他在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做過雜工,每天早上幫助老闆洗碗碟,每月老闆支付30元工錢,並且可以吃上一頓早餐,中餐他一般不吃,晚上就喝一點稀飯。有的時候,周末時,他還要趕回家中澆灌全家人賴以生存的8畝麥地。
後來,他看到學生對復習資料的需求量很大,就利用星期天的時間,坐車到鄭州批發圖書回學校來賣。為了節省成本,從汽車站到鄭州西郊的鄭州圖書城,他都是用2個多小時的時間步行過去,然後乘車返回。由於他的情況大家有所了解,再加上誠信經營,他的生意很是紅火,甚至外學校的學生也來他這里購買圖書。可是一種災難也悄悄地降臨到了他的頭上。
在西華縣南關附近有幾個當地人也在經營圖書生意,他們看到自己的生意逐漸被洪戰輝搶走後,就心存不甘。在一天晚上,下過晚自習後,洪戰輝准備回租住的小屋,突然從黑暗裡竄出來幾個年輕人,對洪戰輝就是一頓盟打,鼻子留血了,眼睛打得也看不見了東西。打過後,洪戰輝沒有報警,甚至老師、同學都不知道,他害怕更大的報復,可是嚴重的眼疾落了下來,至今眼睛還是看不清東西。從那以後,洪戰輝晚上下課的時候,手中多了一根根子,那是他訪防身的武器,圖書也自然賣不成了。
困難畢竟是暫時的,洪戰輝懷著不屈的信念,2003年6月,洪戰輝走進了高考考場。
聽說要見哥哥,小不點很是興奮的一夜都沒有睡好,一大早他們就從西華出發。車快要到懷化的時候,小不點就坐不住了,她的眼睛緊緊地盯著窗外。張永光知道,她太想哥哥了。
7月,高考成績公布,最後,洪戰輝以490分的成績被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錄取。可5000元的學費和妹妹的照顧讓他很是作難!利用這個假期,他在一彈簧廠打工得了1500元。考
慮學費連薛飛都得欠著,去的又是新地方,開學這段時間,洪戰輝不準備帶小不點去學校。
報到的日子來到了,他把小不點託付給了大娘,自己扛起裝有100多公斤彈簧的袋子上了火車,來到了湘西山區的懷化學院。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將這些彈簧賣給了一家製造捕鼠器的製造商,將所得的2000多元錢交到了學校。為了生活,他在學校賣起了電話卡、圓珠筆芯,在懷化電視台《經濟E時代》欄目組拉過廣告,並且給一家「步步高」電子經銷商做起了銷售代理,每月下來也有600多元,僅夠全家的勉強生活。開始,同學們只以為他具有經營頭腦,可吃飯時卻從未打過一份葷菜,並且往家裡寄錢,就感到無法理解了。
2003年春節的時候,一個充滿溫馨的即日到了,洪戰輝回到了久別的家,小不點已經輟學了,又黑又瘦的她,看到失學在家的小妹又瘦又黑,身上爬滿了虱子。幾個月沒有見到哥哥的小不點依偎在哥哥的身旁,看著小不點的樣子,洪戰輝內心的一種內疚油然而生。春節開學後,他的故事逐漸地傳遍了校園。
同學們推選他為學院市場營銷協會的會長,並自發地幫助他,系領導得知他的真實情況後,發起了捐款活動。當系領導將捐款3190元交給洪戰輝時,他卻無論如何都不肯收下。最後學校將這筆捐款直接代交了他的學費。當系領導問他還有什麼困難時,他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想帶妹妹一起來上學!不是血緣卻超越血緣的「兄妹」之情感動了懷化學院的領導,他們破例同意洪戰輝將小不點接來,並單獨給他安排了一間寢室,方便他照顧妹妹。隨後,洪戰輝來到學院附近的懷化市鶴城區石門小學,找到該校長,提出了妹妹插讀的要求,校長同意了。
2004年的暑假,洪戰輝沒有回家,他想利用假期掙夠下學年的學費。他打電話給正在河南工業大學上學的高中同學張永光,要他和另外一個同學幫忙把小不點帶到懷化。
聽說要見哥哥,小不點很是興奮的一夜都沒有睡好,一大早他們就從西華出發。車快要到懷化的時候,小不點就坐不住了,她的眼睛緊緊地盯著窗外。張永光知道,她太想哥哥了。
㈦ 介紹歷史人物發生的故事的作文
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制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說:「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復命。」周瑜一聽大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在周瑜看來,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因此,諸葛亮必死無疑。表明:周瑜並不相信諸葛亮在三天內會造出10萬枝箭。 諸葛亮告辭以後,周瑜就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查看動靜,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說:「3日之內如何能造出10萬枝箭?還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魯肅回答說:「你自取其禍,叫我如何救你?」諸葛亮說:「只望你借給我20隻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會有10萬枝箭。但有一條,你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從中作梗,我的計劃就很難實現了。」魯肅雖然答應了諸葛亮的請求,但並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見到周瑜後,不談借船之事,只說諸葛亮並不準備造箭用的竹、翎毛、膠漆等物品。周瑜聽罷也大惑不解。 諸葛亮向魯肅借得船隻、兵卒以後,按計劃准備停當。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裡四更時分,他才秘密地將魯肅請到船上,並告訴魯肅要去取箭。魯肅不解地問:「到何處去取?」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問,前去便知。」魯肅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著諸葛亮去看個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20隻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於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吶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說:「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裡,曹操決不敢毅然出戰。你我盡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 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1萬多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軍」。一時間,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過了一段時間後,諸葛亮又從容地命令船隊調轉方向,頭東尾西,靠近水寨受箭,並讓士卒加勁地擂鼓吶喊。等到日出霧散之時,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箭枝。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調頭返回。他還命令所有士卒一齊高聲大喊:「謝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實情時,諸葛亮的取箭船隊已經離去20餘里,曹軍追之不及,曹操為此懊悔不已。 船隊返營後,共得箭10餘萬枝,為時不過3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對魯肅講:自己不僅通天文,識地利,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擅長行軍作戰中的布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他最後說:「我的性命系之於天,周公瑾豈能害我!」當周瑜得知這一切以後,大驚失色,自嘆不如。
㈧ 英雄人物事跡的作文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50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跡和獻身精神將永遠鼓舞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
㈨ 給故事中的人物一封信作文300字
親愛的童話人物: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小「粉絲」。我從小就愛看書,尤其是童話故事。
我喜歡善良的灰姑娘,漂亮的美人魚,可愛的丑小鴨,活潑的白雪公主,聰明的阿凡提,機智的米老鼠……`你們每個童話人物都擁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就像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美好的夢!
我同情賣火柴的小女孩,因為她家境貧寒;我喜歡丑小鴨,因為它自信樂觀,從不因為自己長的丑而放棄生活,最終,她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我佩服美人魚,她沒有為了自己的生命而殺害自己心愛的人;我敬佩智慧老人,因為他用智慧戰勝了一切;我還喜歡灰姑娘,她的善良終於讓她成為了萬人尊重的往後,她不釋前嫌,依舊對繼母和姐姐們非常好……``
說真的,有時候我真羨慕你們,你們在童話王國里無憂無慮的生活著,每天可以無限遐想美好的東西。而我,每天穿梭於學校和家裡,即使沒有很多玩的時間,我也覺得過得挺充實,因為我有家人、朋友、同學、老師,她們都無微不至的關愛著我,呵護著我,幫助著我。
你們知道嗎?曾經多少次在夢中,我夢到你們坐在一片雲彩上朝我飛來。我感謝雲,為我帶來了你們,我感謝你們,為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與笑聲。
祝:永遠幸福,永遠快樂!
此致
敬禮!
你們的小粉絲:xxx
2009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