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作文
❶ 聽爺爺奶奶講故事——作文
詩歌一首: 故鄉門前的老樹
就在故居門前不遠處
有一顆不知名的老樹
在衰老中年年如故
枯了又綠綠了又枯
它的經歷我一點不清楚
它的性情我描也描不出
它的葉子飄落我印象中
也只是一片片模糊
可在告別家鄉的那天
我忽然注意到了這老樹
它彷彿獃獃的望著我
一面招手一面默默祝福
可別了 我當時不願回顧
它也不曾說再見不曾哭
不曾對我一聲聲叮嚀囑咐
別了 它不曾送我一步
就這樣帶走了它的痛苦
帶走了它深情的祝福
可是 我後來才知道
也帶走了我對它的思念無數
每當我寂寞的時候
總要想起這老樹
想起我不知憂慮的童年
就一直為它的綠蔭庇護
這沉默的老樹飽含著多少沉默的痛苦
但卻是我記憶中的一份財富
它時常安慰我 不讓我孤獨
還時常給我力量和鼓舞
文章一篇: 家門前有三棵梧桐樹,聽爺爺說是奶奶嫁過來時他親手栽的,現在爺爺奶奶都已經快要到八十了,已從當初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變成了步履蹣跚的老年人了,門前的梧桐也由當初細矮的小樹長成了粗壯的大樹了.門前的老樹見證了爺爺奶奶的愛情,見證了我的成長,見證了爺爺奶奶對我的疼愛.比起我的一些女同學,我是很幸福的了,因為爺爺奶奶並不重男輕女.
在我小時候,爺爺在樹上給我做鞦韆讓我盪著玩,教我認識了在樹上安家的各樣各樣的鳥兒,我還見過啄木鳥和貓頭鷹,這些都是很少見的,因為都被一些打鳥的人給打光了,這些人真夠可惡的.夏天的晚上,奶奶會帶著我在樹下講故事給我聽,到我懂事的時候,奶奶講的最多的是農村婦女的命運,叫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要到大城市去,奶奶的話是質朴的,從小到大奶奶一直對我說的一句話是:農村婦女沒知識可憐,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現在當我到外面上大學時奶奶還會說這話.
門前的老樹讓我知道了年輪的轉換,時間的流逝.當它們開始吐綠芽時,我就知道春天來了,到夏天,老樹就會綠成一片蔭,結出許多小綠球.當樹葉開始變黃飄落時,秋天到了,這時會有許多向蒲公英一樣的東西從小茸球上裂開飄到你的臉上脖頸里,撩的人癢癢的.特別是深秋初冬時,樹枝上只有幾片枯葉在搖曳了,加上傍晚遠處的夕陽看上去就像是掛在樹叉間,使人總會有一番傷感的情懷,不禁會想到李商隱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❷ 老人講過去的生活艱苦作文500字
暑假裡的一天,外面驕陽似火,我和爺爺、奶奶、弟弟坐在空調房裡談笑風生。
這時,爺爺忽然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現在的生活環境真舒服啊!那像我們以前沒吃沒穿,更別說坐在空調房裡享受生活了。」我一聽到爺爺講的話,立刻走到他身邊,纏著爺爺講過去的故事給我聽。
爺爺悲傷地說,以前的生活非常艱苦,住得都是草房和土房子,只要外面下大雨,家裡就下小雨。平時連一頓肉都吃不上,每頓能吃飽就不錯了。只有過年的時候或來親戚了才去買點肉回來。小時候從來沒穿過新衣服,總是撿別人穿不上的破衣服穿,而且自己穿小穿破了還要縫縫補補給弟弟們穿。到了上學的年齡,家裡沒錢只能供一人去上學,上學還要從家裡帶板凳進去。
聽到爺爺講到這里,我疑惑地問:「為什麼要自己帶板凳去,學校里沒有嗎?」
奶奶插上嘴來說:「那時候學校環境很差,有學上就不錯了。」
爺爺說:「是啊!有學上就不錯了。」那時候又沒有電燈,晚上只能在家點蠟燭、煤油燈。更別說什麼看電視啦,玩電腦了。最不方便的要數交通了,鄉間小路和進城都是土路,每當下雨的時候就特別泥濘,難走極了……比起過去,現在的條件多好啊!
是啊,與過去相比,現在我們生活的無憂無慮,也切身感受到了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人人都住進的高樓大廈,家家都有了電視、空調、冰箱等,交通更是四通八達,公路、高速公路從家門口通過,連我們也都坐進了寬敞而又明亮的大教室,用上了最先進的教學設備。
聽了爺爺的講述,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我的心情難以平靜,以前和現在人們的生活真是有著天壤之別!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舊中國,搬走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三座大山,讓人民過上了穩定的日子;建設新中國,改革開放,讓老百姓過上了富裕的生活。這都是我們的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
現在,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並在黨的90歲生日之際,唱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建設美麗的新中國而努力奮斗!
❸ 聽奶奶講小時候的故事 400字作文
奶奶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連我看不上眼的咸鴨蛋都吃不上。可是奶奶一直回想吃咸鴨蛋。她認為世答界上最好吃的食物就是咸鴨蛋,可是家裡窮,沒錢買啊!鄰居家正好是養鴨子的,他家的壇子里腌著咸鴨蛋。奶奶問鄰居:「咸鴨蛋一定很好吃吧?」「是的。」鄰居說:「等腌好了就給你一個嘗嘗。」過了一段時間,咸鴨蛋腌好了,鄰居給了奶奶一個大大的咸鴨蛋。奶奶拿著咸鴨蛋十分高興,但還是捨不得吃。因為她有一個好朋友也很想吃咸鴨蛋。奶奶就把咸鴨蛋揣在懷里徒步行走了五公里來到好朋友家,把咸鴨蛋給了好朋友。她的好朋友也捨不得吃,就把咸鴨蛋切成兩半,一人一半,奶奶和她的好朋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奶奶說這是她一生吃的最好的東西。
❹ 求一篇800字(聽爺爺奶奶講故事)作文!!!!
小時侯,常聽爺爺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在我生長的雙河兩岸,祖祖輩輩們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家家戶戶會編制竹器。挑燈夜戰了七八個黃昏,爺爺和爸爸就夜半起身,各自挑上一擔竹籃和筲箕,徒步來到東洚和新安一帶沿村兜售。雙河竹器,緊密牢固,經久耐用,早有聲名在外,第二天,爺爺和爸爸總能在日落前賣完兩擔竹器,又披星戴月趕回家中。那時侯,交通靠的是一雙腳。當然,糶米擺渡,或到蘇州上海一帶去淘糞,交通工具就只能是搖擼的船隻了。
後來,爸爸到東門亭子橋上班,每天要穿過無錫城,來回上下班步行要花三四個小時,實在太費事。於是,打報告,走關系,才弄到一張供應券,花了爺爺多年的積蓄,爸爸才從供銷社把一輛28寸的長征牌自行車騎回了家。當時,我們生產隊共有三輛自行車,成了其他生產隊的一段佳話。
記得有一年我們去東洚親戚家吃上樑酒,年僅八歲的妹妹就優先坐在自行車前面的三角架上,我就只能坐在後面的書包架上。這次「長征」著實讓我們兄妹倆風光了一回,我至今還記得我們出村、進村時,村裡的小夥伴們投來羨慕的目光。我經常有事沒事的坐上爸爸的自行車出行,或在三角檔里學騎自行車,朗朗的笑聲穿梭在村子裡,編織著一個又一個美麗童年的成長故事。
我上初二那年,爸爸乘上火車,來到常州,幫我騎三個小時騎回了一輛金獅牌自行車,從此,我告別了步行時代。記得第一天騎上嶄新的自行車去上學,心情特別興奮,回家吃飯時騎得飛快。在會龍橋上為了避讓行人,慌忙中,自行車摔倒了,自行車的曲柄摔歪了,踩起來「晃晃」直響。回到家,爸爸一看,曲柄卡鏈條罩殼,已卡去一弧油漆。爸爸幫我校直了曲柄,還教育我騎車要穩,要注意路面情況,更不能飆車出風頭。看著鏈條罩殼上卡去的油漆,看著這輛嶄新的自行車,我深感痛惜。這次教訓深深地烙在了我心裡:人得意時不能太猖狂,否則要栽跟頭,留下難以泯滅的傷痕。
這輛金獅牌自行車一直騎到我參加工作,九五年,我買了一輛重慶雅馬哈摩托車,告別了騎單車的青澀歲月,加入了時人耀光的摩托一族。零三年,我又追風般的買上了汽車,進入了更為廣闊的汽車時代。
我時常感嘆自己生長在共和國的鮮明旗幟下,從過去的滄桑歲月到如今的時代風貌,從過去的物質貧乏到現在的應有盡有,使我產生了無比的自豪。我常常像爺爺和爸爸一樣言傳身教,給兒子講述他們的苦難歲月和我在共和國懷抱中所經歷的清苦卻又歡快的童年,讓兒子從小就樹立起這樣一個觀念:繁榮,只有祖國繁榮,才是人民大眾的希望所在。
現在,正值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也是我們家庭和共和國一起成長的六十周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所發生的滄桑巨變,我想起了伴隨我成長的我家的交通工具的變化史——我和共和國共輝煌的小小印記,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真想高歌一曲來謳歌贊美我們偉大而自豪的共和國母親——我愛你,中國!
❺ 600字作文:聽爺爺奶奶講過去過年的故事
關於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麼,然而更多的舊故事,也都是從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那裡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邊最親的人了,雖然她現在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可是我記得她,那短短的頭發,慈祥的眼睛,和藹的微笑。爺爺,一副總是很庄嚴的模樣,總是給我一中害怕的感覺,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時候,聽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解放戰爭時期的事兒,雖然這些故事我聽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這些我都「聽煩了的故事」。 每當奶奶聽我向她念起祖國的發展她總會感慨,說起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奶奶說:「解放前的國家特別落後,到處都窮,還總是受敵人欺負。在戰爭時期,人們一聽到敵機來了的時候,就都往防空洞里跑,嚇得在防空洞里躲半天都不敢出來,待到沒有了飛機聲,才敢出來。整天提心吊膽,就怕敵人來『找事兒』,弄得大家整天神經緊張。小鬼子還經常到處搶東西,那些看上去像有錢人家的就被搶了不止一次,有的還把人打死了,就這樣,大家出門都得小心翼翼。那日子簡直沒法過。」奶奶總是一邊嘆氣,一邊說。
而爺爺呢,則經常給我講解放軍。「敵人總來欺負我們,我們總不能挨著吧,所以,解放軍們出面了。這些解放軍可都是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戰場上堅強、勇敢地與敵人殊死搏鬥。在炎熱的夏天,解放軍們要執行任務,趴在草垛里,草垛里有好多蟲子,解放軍們就要忍受著蚊蟲叮咬,一動不動的趴在裡面,生怕暴露;還有的解放軍,在戰場上,跟敵人打急眼了,打得腸子都打出來了,也顧不上,繼續打……那真是國家的好兒女,國家的驕傲啊!」每提到這,爺爺的臉上就會流露出笑容,但同時,也有一絲難過。我總會想:爺爺應該是在為那些既然方軍叔叔感到惋惜吧。
我不由得想到了今天的生活,一座座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走在路上的人個個都忙碌著,一些商業人士手提公文包,肩上還背著筆記本電腦。早晨到海邊逛逛,到處可見到來這里散步的老人和年輕人,也難怪奧運會上的中國健兒們的強健。2008年,中國經歷了種種挫折,一樣大家也都是興奮的,在經歷了地震等困難後,看得到中國人的堅強和友愛。奧運會
是我們承辦的啊!處處發揚著奧運精神,我也榮幸的去觀看了在青島舉行的奧帆賽,心中也默默地為運動員們加油!
然而,講的最多的,還是敵人投降,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的事兒。「小鬼子投降後,大夥兒心裡都想,這苦日子可熬到頭了,那高興勁兒別提了!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全國上下沒有一個人不開心、不高興,個個都比過年還開心,那種心情簡直無法形容……」他們總是這樣說,而且,每說到這里,必定會笑,甚至都能開心好一陣子。
如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邁動著,回憶著舊時代,享受著新解放。但是,我認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解放軍,是他們為他們的子孫後代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平常的點點滴滴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他們是偉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好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好了,各方面條件也高了,孩子們只享受著生活,卻不知這一切來之不易,所以,作為新中國的希望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做貢獻,更好的把解放精神傳承下去。
舊時代,新解放!
❻ 聽爺爺講以前的生活作文600字以上
我的爺爺是一名教師,一個十足的書迷。除了工作,他唯一的愛好就是逛書店、買書和看書。
由於工作的關系,爺爺對書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只要一看見書,他就像著了魔似的。每次下鄉去聽課,唯一不忘帶的就是書。有一次,他和奶奶出去旅遊,他只顧拿書,日常用品什麼的全推給奶奶准備。一星期後旅遊回來,說好給我帶禮物,結果打開包一看,買的禮品都是書,一點吃的都沒有,真有點掃興。
去年「六一」兒童節,爺爺奶奶陪我上街買禮物。當我們路過書店時,爺爺說:「我累了,咱們歇歇吧!」奶奶說:「大街上去哪兒休息呀?」爺爺破口而出:「書店裡有位置休息。」奶奶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就說:「我們回家去休息吧。」再一看,爺爺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我和奶奶進了書店,只見爺爺早已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書。不管我和奶奶怎麼說話,他都不理不睬,我只好也拿起書在一旁讀著。就這樣夜幕已降臨了,害得我什麼都沒買到,你們說氣不氣人?
有時我看到心愛的布娃娃,總是想方設法說服爺爺,讓他給我買。可他總說:「不要亂買東西,買書多好啊!」最後我只能放棄了。每當我說買書,他就毫不吝嗇,出手可大方了,像變了個人似的。
你還別說,「書蟲」爺爺對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在潛移默化中,我也愛上了讀書,愛上了寫作,成績進步特別快。爺爺是我的榜樣,我愛我的「書蟲」爺爺!
❼ 聽奶奶講過去的故事作文500-600
「雨天似膠,晴天如刀,走路閃腰,騎車摔跤。」這是過去農村人常掛在嘴角的一句順口溜。如今,農村生活變化最大的就是村村通了公路,小貨車可以直接開到家門口,就連田間地頭都修了便民路。家家安上了飲水器,買上了電動車、彩電、洗衣機、電冰箱,有的還安裝了空調、買了家庭小汽車。
記得有一天,奶奶和我講爸爸小時候的事情。有一次,她領爸爸上街買糖。排在那長長的「龍陣」中,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好不容易排到了跟前,可是糖卻賣完了。不懂事的爸爸拉著奶奶的衣襟放聲大哭……聽後,我覺得很奇怪,過去為什麼東西那樣少?現在,即使是那些高級奶糖,也絲毫引不起我的興趣。離家不遠的便民店裡,什麼沒有啊,香噴噴的醬肉、金黃的香蕉、薄皮紅瓤的西瓜……令人眼花繚亂。然而,這些對於我已經沒有多麼大吸引力了!
奶奶說,爸爸剛上學時,家裡四五口人住在一間六多平方米的小屋。寫作業時,爸爸和叔叔經常為了爭桌子而打架。那時候,家裡唯一的電器是一台收音機,爺爺拿著當寶貝,誰也不讓動。現在呢?我一人住一間大房子,家裡不僅有了電視,還裝上了空調,家人騎上了摩托車和電動車。
奶奶喝了口水繼續說,環境在變,人也在變。過去我們村裡有一個大齡青年,人稱「撲克王」。他經常坐在大街上和別人打撲克,有時,竟從日出打到日落。現在為何連人影都不見了呢?原來,他在集市的一間鋪子里給顧客修車呢。他那雙手修起車來,比洗牌更靈巧呢。
奶奶感嘆的說,變了,是變了!孩子們變得孝順了,變得漂亮了、朝氣蓬勃了,大人們更忙碌了,連老年人都變年輕了。
這一些都歸功於黨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它使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實力,有了神七問天的技術,把我們帶入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家鄉變得更加美麗,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❽ 求給長輩磕頭拜年感受及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300字作文
為什麼不磕呢?面子問題。爺爺奶奶是我們的長輩,當然要磕了
❾ 聽奶奶講過年的故事作文
「雨天似膠,晴天如刀,走路閃腰,騎車摔跤。」這是過去農村人常掛在嘴角的一句順口溜。如今,農村生活變化最大的就是村村通了公路,小貨車可以直接開到家門口,就連田間地頭都修了便民路。家家安上了飲水器,買上了電動車、彩電、洗衣機、電冰箱,有的還安裝了空調、買了家庭小汽車。
記得有一天,奶奶和我講爸爸小時候的事情。有一次,她領爸爸上街買糖。排在那長長的「龍陣」中,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好不容易排到了跟前,可是糖卻賣完了。不懂事的爸爸拉著奶奶的衣襟放聲大哭……聽後,我覺得很奇怪,過去為什麼東西那樣少?現在,即使是那些高級奶糖,也絲毫引不起我的興趣。離家不遠的便民店裡,什麼沒有啊,香噴噴的醬肉、金黃的香蕉、薄皮紅瓤的西瓜……令人眼花繚亂。然而,這些對於我已經沒有多麼大吸引力了!
奶奶說,爸爸剛上學時,家裡四五口人住在一間六多平方米的小屋。寫作業時,爸爸和叔叔經常為了爭桌子而打架。那時候,家裡唯一的電器是一台收音機,爺爺拿著當寶貝,誰也不讓動。現在呢?我一人住一間大房子,家裡不僅有了電視,還裝上了空調,家人騎上了摩托車和電動車。
奶奶喝了口水繼續說,環境在變,人也在變。過去我們村裡有一個大齡青年,人稱「撲克王」。他經常坐在大街上和別人打撲克,有時,竟從日出打到日落。現在為何連人影都不見了呢?原來,他在集市的一間鋪子里給顧客修車呢。他那雙手修起車來,比洗牌更靈巧呢。
奶奶感嘆的說,變了,是變了!孩子們變得孝順了,變得漂亮了、朝氣蓬勃了,大人們更忙碌了,連老年人都變年輕了。
這一些都歸功於黨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它使中國舉辦奧運會的實力,有了神七問天的技術,把我們帶入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家鄉變得更加美麗,生活變得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