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和的小故事300字
1. 我跟小烏龜的故事300字
有一天下午,爸爸給我買了一隻小烏龜和一個給小烏龜住的玻璃缸。小烏龜專的頭小小的、圓圓屬的,它有四隻又小又短的腳,身上背著一個又大又重的殼,身子後面還有一條又細又短的尾巴,真逗人。小烏龜除了殼是深綠色以外,頭和四隻腳,還有尾巴都是淺綠色的。你別看小烏龜那麼威風,其實,它的膽子可小了。有一次,我把一塊肉放進玻璃缸里給小烏龜吃,可它以為是一個硬東西,頭就縮回了龜殼里,我等了好久,小烏龜才從龜殼里探出頭來,它用嘴巴輕輕地碰了碰,大概覺得很軟,才大口大口地吃起肉來。哈哈!小烏龜終於美美地吃了一頓。我每天放學回到家,都切幾塊肉給小烏龜吃。我和小烏龜成了一對好朋友。我想:小烏龜一定會很快長大的。
2. 我和朋友的故事300字
友誼如一盞燈,照亮你的心靈。友誼如指路人,在你茫然的時候,指引著你前進。友誼如一朵鮮花,芳香我們的心靈。.友誼如……人的一生,不能沒有朋友,朋友,他能趕走了我心中的寂寞和痛苦,給我帶來歡樂。朋友,他使我遠離冷漠、虛假。朋友他給我無數的信心和快樂。
--題記
他,濃濃的眉毛下襯托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一身白凈的皮膚,他就是我的好朋友——業發,我和業發認識已經有一年多了,他給我帶來歡樂,帶來……
業發,他是我學習上最大的對手。他勤學好問、尊敬師長、待人友好,是學生們的榜樣。因為他,我得更努力的學習,因為我們的目標相同,都是奪取全年級第一。每次大考,要不是我第一,就是他第一(目前來說,我奪取的第一比他多點)。如果他沒考好,他肯定會總結經驗,努力學習,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使自己更優秀。他從來不會因為的一次失敗而放棄,相反,他會找出原因,更加努力的學習,我不得不也加把勁,努力學習。記得有一次,我和他說:「業發,我們要考同一所高中,到高中的學校我們繼續競爭,好嗎?」他說:「好啊!」看樣子,我們的戰爭是很難停止的,相反戰爭會越來越激烈。但我們不象其他人那樣,反目成仇,相反我們還是很好的朋友呢,在學習上,我有不懂的地方,我會去問他,他也很樂意,他會詳細的和我講解,他有不懂的題,我也會講給他聽。因為有和業發競爭的壓力,我越來越堅強,我要把壓力變為動力,越來越努力的學習,努力的去和業發爭第一。有時我沒有考好,他會鼓勵我,要我努力,和他繼續競爭。有了業發的鼓勵,加上我自己的不服輸的性格,我又和業發開始競爭了,這就是業發給我帶來的學習動力,在這,我要好好的對業發說:「謝謝你!我一定會奉陪到底!」
業發,為什麼會給我帶來歡樂呢?因為我們不僅僅是學習上的對手還是很要好的朋友,玩伴呢!有時,沒事時他會叫上幾個好朋友來和我一起玩,打球。這時,我也會叫上幾個好朋友來,一起玩。我們幾個在一起總玩得很開心。這樣,業發他們、我和我的朋友們既鍛煉了身體也玩得開心。因為我們是同學,我們在一起總是很談得來,可以談學習、談理想……這些都是業發給我帶來的歡樂
3. 我和小夥伴的故事作文300字
我們從一年級開始相識,直到六年級方分開。在我的記憶中,她是一個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同學。但在我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她就是我的小夥伴——王紫。
初見到她的時候,她是那麼文靜,總是生在最後一排的一角。她有著微微帶卷的頭發,前面長長的齊簾也遮擋不住她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還有她那迷人的笑容,誰看了都會不由得生出喜愛之情。
她是一年級上學期轉到我們學校的,別看她表面文靜,其實正有一團熱情之火在她的心底燃燒著。一旦釋放出來,就會有一種令每一個人都佩服的力量。
我那時在我們班是出了名的丟三落四,不是忘了帶作業本,就是忘了帶鉛筆袋。一次期末考試,虧我還檢查了好幾遍,又忘帶量角器了。我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滴滴豌豆大小的汗珠順著我的臉頰爬了下來。王紫看見了,和我交換了一個手勢,就明白了用意。她立馬從位子里拿出一套新的尺規,全部借給了我,她微微一笑,好像一縷春風佛面而來,風中帶著花的幽香。我的臉已被羞愧染得通紅。自從那天,我很少丟三落四了。
我還喜歡她的勤學好問。在課堂上,課余中,總能聽到她向老師,同學提問的聲音。每天晚上,王紫是我忠實的「電話迷」。她總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問我,我也會不厭其煩地給她講解。這樣,不僅她會對所學的知識了如指掌,我也鞏固學過的內容。
我喜歡我這個小夥伴,我和她真可謂是形影不離。我喜歡我這個小夥伴,不僅是因為她的長相,還因為她的熱情與勤學好問。王紫,我的這個小夥伴的名字與她的身影將會永遠印在我的心裡!
4. 求~ 和父母難忘的小故事 ( 200字~300字 )
二十四孝_綵衣養親
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後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
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 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二十四孝_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裡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為命。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裡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隻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於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於鬆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
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 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二十四孝_鹿乳奉親
周朝時,有一位叫郯子的,從小就很孝順。 他的父母年老的時候,雙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個辦法。於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這樣去取得鹿乳供奉雙親,沒想到被打獵的人發現。 正當獵人舉起了弓箭要射殺他時,他急忙喊道:」我為了取得鹿乳,給患有眼疾的雙親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採取鹿乳。」獵人知道原來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沒有射他,並且對他這種孝敬父母的行為贊嘆不已。有詩贊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二十四孝_籠負母歸
鮑出,字文芳,是後漢時新豐人,天生魁偉,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夥強盜把他母親劫走。鮑出聞訊後,怒發沖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顧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殺了十幾個賊人,終於追上了劫掠他母親的強盜,遠遠看見母親和鄰居老嫗被綁在一起。 他大吼一聲,奮力上前。眾賊見他來勢兇猛,銳不可擋,嚇得四散逃命。鮑出顧不上追敵,徑直跑上前來,叩頭請罪。跪著給母親和鄰居老人解開綁繩,將她們解放回家。 後來戰亂紛起,他就侍奉母親到南陽避難。賊亂平定,其母思歸故鄉。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轎難行,鮑出思慮再三,就編了一個竹籠,請母親坐在籠中,將她背回家鄉。 後人有詩贊曰:
救母險如履薄冰,越山肩負步兢兢;重重危難益堅忍,孝更絕倫足可矜。
二十四孝_棄官奉親
滎陽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游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若是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詩曰:
棄官從母孝誠虔,歸里牧羊兼種田;藉以承歡滋養母,復元歡樂事天年。
二十四孝_單衣順母
周朝閔損,字子騫,是個孝子。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便再娶後母照料閔子騫。 幾年後,後母生了兩個兒子,待子騫漸漸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親未歸,後母做棉衣偏心,給親生兒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給子騫用蘆花絮。 一天,父親回來,叫子騫幫著拉車外出。外面寒風凜冽,子騫衣單體寒,但他默默忍受,什麼也不對父親說。後來繩子把子騫肩頭的棉布磨破了。父親看到棉布里的蘆花,知道兒子受後母虐待,回家後便要休妻。 閔子騫看到後母和兩個小弟弟抱頭痛哭,難分難舍,便跪求父親說:「母親若在僅兒一人稍受單寒;若驅出母親,三個孩兒均受寒。」子騫孝心感動後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歡樂。 有詩贊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二十四孝_賣身葬父
漢朝時,有一個聞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裡非常貧困。他的父親去世後,董永無錢辦喪事,只好以身作價向地主貸款,埋葬父親。喪事辦完後,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還錢,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攔住董永要董永娶她為妻。董永想起家貧如洗,還欠地主的錢,就死活不答應。那女子左攔右阻,說她不愛錢財.只愛他人品好。董永無奈,只好帶她去地主家幫忙。那女子心靈手巧,織布如飛。她晝夜不停地幹活,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織了三百尺的細絹,還清了地主的債務、在他們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樹下時,那女子便辭別了董永。相傳該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動,遂下凡幫助他。 有詩頌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線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請採納!!!
5. 魯迅和胡適的小故事300字
魯迅和胡適,兩人同住在一間破舊潮濕、終日不見陽光的危房中。魯迅覺得這間房子一天也不能再待下去了,主張立即把它推倒。至於推倒後如何重建,魯迅說,我不是建築師,我不畫設計圖,但我居住的地方必須通風和見到陽光。胡適也討厭這房子,但他不同意馬上推倒它。胡適以前曾在一位好友寬敞的家中住過一段時間,他非常欣賞那房子的式樣,於是,他提出完全按朋友的圖紙改造房子。
兩人的意見尚未取得一致,專營拆房建房一條龍服務的毛丄來了。他勸說兩位:不破不立嘛,乾脆由我來負責推倒重建吧!魯迅說,行,你試試。胡適急忙阻止道:且慢,我得先評估一下你的設計方案。毛丄笑著說了句肯定比你想的要好,也不去多理會胡適,立即動手拆房。可才拆了一小部分,魯迅就去世了。後來毛丄建成了一座馬克思加秦始皇風格的新樓,與胡適的思路南轅北轍。胡適受不了,就搬到別處去了。毛丄對胡適非常生氣,但對魯迅一直心存感激。
http://tieba..com/p/794356075
6. 關於戰爭與和平的小故事(300字以上)
[編輯本段]人物介紹
邱少雲(1931~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出生於四川銅梁縣(1997年後屬重慶市)關建鄉的一個貧農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雲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擊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後,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雲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偉大戰士邱少雲永垂不朽」。志願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雲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雲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中國共產黨志願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於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並將邱少雲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士邱少雲同志永垂不朽。」
邱少雲紀念碑
[編輯本段]邱少雲的戰友講述被歷史遺漏的細節
在所有關於英雄邱少雲的文章中,都沒有提到擔任邱少雲所在的3班副班長、所在的1排排長的曾紀有,而他恰是與邱少雲最「親密」的人。 邱少雲之弟邱少華看望哥哥生前所在連隊
初春時節,在南寧市長堽路的烈士陵園,擔任該園顧問已離休多年的曾紀有接受了記者采訪,談起了那段與邱少雲共同戰斗的歲月。作為邱少雲的排長,他的回憶與公開報刊媒體所說的邱少雲卻有些不同。
1946年9月,剛結婚不久的曾紀有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從此離開故里,轉戰南北。1949年4月在與解放軍作戰時,已是國民黨軍隊排長的曾紀有率12名士兵投誠,從此成了一名解放軍戰士。隨著解放大軍節節勝利,曾紀有所在的10軍一路南下、西進,到達四川。四川解放後,駐扎在簡陽縣(今簡陽市)的部隊(29師87團3營9連)改為簡陽縣大隊,負責在簡陽剿匪,曾紀有在這支部隊里擔任9連1排3班副班長。
「1950年3月的一天,我從醫院看病回來,」曾紀有向記者回憶說,「連隊的一名幹部將三個小夥子領到我面前說,部隊招了一批新兵,這三個分到你班裡。其中一個就是邱少雲。邱少雲那時18歲,他說是簡陽縣養馬河山茶村人。他一米六五左右的個子,一臉肉疙瘩,人長得很結實,但不愛說話,在班會上有時要點他的名才發言說幾句。」
新兵入伍要參加培訓,沉默寡言的邱少雲表現不算很積極;在參加勞動時還有些自私,拿著一把好鐵鍬就不願跟其他人換,有一次因跟一名老兵爭鐵鍬,竟打了起來。見此情況,作為副班長的曾紀有要拉他一把,就將他列為自己的「幫扶對象」,經常給他開「小灶」,談心。漸漸地,邱少雲紀律性有了很大好轉。
一段時間培訓後,邱少雲便參加了剿匪斗爭,曾紀有把他帶在自己身邊。5月的一天,曾紀有領導工作組外出執行任務,途經山茶村時,發現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頂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一位中年婦女拉著一名10多歲的男孩站著。曾紀有心生懷疑,問邱少雲:「這房子怎麼這么怪,會不會是土匪的觀察哨?」邱少雲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這是我的家。」曾紀有有些驚訝,說:「是嘛,那婦女是誰?男孩又是誰?」「是我媽和我弟。」「你爸呢?」「我爸已死了。」「想不想回家看看?」曾紀有問,邱少雲答『想』,但曾紀有沒答應他,因為剿匪時期,不宜暴露家人目標,以避免遭到報復。曾紀有看到邱少雲眼裡溢滿了淚水,他也只有在心裡嘆一聲氣。
當年10月,在朝鮮戰爭爆發後,第10軍改為志願軍第15軍,師以下編號不變,從簡陽開進朝鮮參戰。此時曾紀有改任1排排長。
采訪曾老之前,記者收集了不少有關邱少雲英雄事跡的文章,記者注意到,曾老的回憶與這些文章有很大差異。「很多文章說邱少雲是重慶市銅梁縣關濺鄉(今少雲鎮)人,他怎麼是四川簡陽人?而且邱少雲紀念館也是建在銅梁縣。」記者問。
「這我就不知道了,多年來我也幾次尋找過這個謎。」曾老說。
邱少雲烈士使用的沖鋒槍親眼目睹邱少雲壯烈犧牲
火在邱少雲身上燃燒了半個小時,他一動不動
進入朝鮮後,部隊加強了訓練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在革命的大熔爐里邱少雲進步很快,他對武器特別有悟性,部隊裝備的蘇式武器如轉盤沖鋒槍、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會,成為了一名標兵。
1952年10月,志願軍決定打響上甘嶺戰役,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而要取得戰役勝利,必須炸掉敵軍增援必經的康平橋;要炸掉康平橋,又必須先拿下391高地。391高地半山腰敵軍布下了一個加強營,不僅火力強大,還構築了堅固的地下碉堡,強攻是不可能的。指揮部決定派一支部隊秘密潛入敵軍後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時,一旦進攻時間到,迅速搶佔391高地。曾紀有所在的一排擔起了這個重任。
10月23日下午6時,我軍向敵軍陣地猛烈發射炮彈,趁敵軍慌亂之機,1排52名官兵(本為48人,上級臨時增加4名醫護及話務人員)渾身插滿蘆草匍匐前進,三小時後,部隊靜悄悄地進入預定地點,我軍炮彈也停止了。
「這次行動特別重要,上級對我們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進入陣地後,我們只能臉埋在地上,雙手趴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地待命。因為我們只距離敵人陣地30米左右,稍發出點聲響,弄出點動靜,就可能被發現。即使敵人發現了我們中的哪個,誰也不能有任何動靜,更不能反擊。」
50多年過去了,但曾老對那場戰斗記憶猶新。「那天,剛下完一場雪,萬物蕭瑟,大地一片寂靜。也許是太沉靜了,敵人反覺得不安,懷疑我軍搞什麼名堂,可是又不敢出來巡邏,就不時地對周圍地帶進行騷擾。先從碉堡里打出十幾發煙霧彈和毒氣彈,我們戴上口罩,敵人沒弄著我們,反嗆著了自己,我們能清楚地聽到他們咳嗽、罵娘聲。下午2時左右,敵人又向周圍打出數百發炮彈,其中不少落在了我們的潛伏區,一些人受傷了,也有人陣亡了,但我們還是紋絲不動。」
「邱少雲不是你們犧牲的第一個戰士?」記者問。
「不是。」曾老接著說,「約下午4時,敵人又打出來數十發燃燒彈,其中有4發落在了我們埋伏區,頓時火熊熊燃燒起來。其中一發正落在了邱少雲身邊,火很快燒著了他身上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後5米的右方,看得清清楚楚。我心提到了嗓子口,因為邱少雲是尖刀班戰士,負責戰鬥打響後剪斷敵人的鐵絲網,所以埋伏較靠前,在第3排,離敵軍鐵絲網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動一下,就有可能被發現,整個排也就會被發現,整個行動也就失敗。但是英勇的邱少雲同志自始至終沒有動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燒。我看到他的手指深深地抓進土裡,想著他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心裡想:邱少雲,你是最堅強的戰士!我當時心裡說不出有多急,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戰士生命垂危,卻不能救他,可是軍令如山,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動。現在想起來,我的心仍在顫抖。戰斗中免不了犧牲,如果是一槍過來,中彈身亡,讓人還好受點,可邱少雲是被大火活活地吞噬生命啊。火在邱少雲身上燃燒了半個多鍾頭,我眼睜睜地看著邱少雲由一個活生生的人慢慢變成一具焦體,心裡難受得像刀在剜。」
邱少雲在烈火中 「有些文章上說邱少雲身邊有一條水溝,他若滾進溝里就能活命。是這樣嗎?」
「不是這么回事。我們在半山腰,哪來水溝,有水溝,在那寒冬也沒有水。」
「有文章說,當時有些士兵為救邱少雲,向連長程子英請示打響戰斗……」
「這是不可能的,當時陣地上最高指揮官就是我。我們的任務就是埋伏待命,誰也不準亂動,話也不能說一句。」
戰斗的時刻終於到來了。下午5時40分,我軍向敵人陣地發起了猛烈地炮擊。將1排前方的陣地轟炸5分鍾後,轟炸轉移了,1排在炮火轉移的5分鍾內迅速佔領了391高地主峰。因為5分鍾後炮火將轟炸他們潛伏的地方,以斷敵人增援之路。在敵人的幾次「騷擾」中,1排出現了嚴重傷亡,但戰士們鬥志高昂,冒著槍林彈雨沖了上去。佔領主峰後,曾紀有向空中發射了三顆傳達勝利的信號彈。突然一個暗堡里射來一排子彈,曾紀有中彈倒下了……
「很多文章里說,當時你們有一個營500多人潛伏到敵方前沿陣上,怎麼才52人?」記者問。
「那是錯誤的,就52個,也不是潛伏到敵方前沿,而是後山腰。」曾老拿出筆,給記者畫了一張當時的地形圖。「這項任務極為秘密,不可能派那麼多人去。我是這支隊伍的最高指揮官,師部單線直接和我聯系,除了我和師部領導,誰也不知這項任務。當時師部還派了一名幹部來協助我,可惜還沒進潛伏地就被敵人的燃燒彈投中,犧牲了。」
7. 講述與自己有關的,讓自己感動的小故事300字左右,一定得短、
給你復講個笑話,有人要制一則故事,要求涉及江湖恩怨,要有三派糾葛,還要涉及到倫理,而且要有精彩的打鬥場面,重要的是要短。於是有人投稿了。「牛鼻子老道,你竟敢和老衲搶師太,吃我一掌。」後面還有一則更誇張的,「師太,你竟敢和老衲搶牛鼻子老道,吃我一掌。」只供玩笑,建議寫你自己的故事。
8. 作文我和誰的故事300字左右
我和書的故事
高爾基說過:「讀了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
培根說過:「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我覺得:「書就像神秘的寶石,裡面藏著無限價值;書是知識的寶庫,使無知的人變的博學、多才;書就像忠實的朋友,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默默給予你幫助和支持。」所以,我愛書,甚至愛書愛到痴迷的程度。
我隱隱約約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每天下班回來,總會把我抱在她的腿上,手裡拿著一本故事書,一篇一篇給我講。我總會靜靜的坐著,津津有味的聽著,彷彿自己置身於書中所描繪的世界。媽媽講到精彩之處,我還會使勁的拍手,那一刻,媽媽總會欣慰的看看我……
上二年級的時候,我擁有了第一本屬於自己的文字書——海底兩萬里。那天晚上,我正在聚精會神地寫著作業。媽媽把一本書遞到我的面前,我定睛一看,在書的封面上畫著一幅神秘的圖畫:一個戴眼鏡的科學怪人,正坐在一艘魚形的怪船中開懷大笑。幾只全身布滿彩色條紋的石斑魚,正圍著怪船游來游去,似乎在打量這個闖進他們世界的不速之客。我立刻被它深深吸引住了,立刻從媽媽的手中搶過書來,立刻翻開書看了起來。管他什麼作業,先放到一邊去了。書中的怪魚,勇敢機智的尼摩船長,此時已經成為了我的一切。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突然聽到媽媽的叫聲:「辰辰,作業做完了沒有。」,直到這時,我才想起作業還沒完成,匆匆忙忙的補完作業後,我把書偷偷帶到被窩里。夜深了,家中靜悄悄的。我又輕輕的把書翻開,和書中尼摩船長一起繼續神遊奇妙的海底的世界……
第二天醒來時,我發現那本書還被我牢牢地抱在胸口上。接下去的幾周,那本書白天陪我去上學,晚上陪我睡覺。他簡直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從接觸《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開始,我嗜書的情結,一發不可收拾。我迫不及待地走入了書的世界了。書展示給我的比我想像的還要多,那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奇幻世界,那個世界比現實世界還要豐富、要奇妙。《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麼》、《昆蟲記》……,象漩渦一樣一下就把我吸到書海的海底,久久不能浮出水面。
書陪我渡過歡快的時光!書籍將成為我的終生朋友!
9. 我和_____(小動物)的故事300字 急急!!!!!!!!
我和小兔子的故事
從小我就喜歡小兔子。
幾年前,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和媽媽在街上看見有人在賣兔子,媽媽看見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地相著小兔子看,就給我買了一隻,我非常喜歡它。
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三瓣嘴,一身潔白的兔毛,像天空中飄著的雪花,又短又圓的尾巴,看上去樣子笨笨地,一蹦一跳的真可愛。
我每天上學和放學回來都要去看它,摸摸它的身子,然後喂它食物。
有一次,我照樣給它餵食的時候,它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不管我怎麼把蘿卜弄到它嘴邊,它就是不吃,我想它是不是吃厭了蘿卜呢?於是我給它換了青菜,可還是這樣,我換了一樣又一樣,它就是不動也不吃。我非常著急地去找媽媽,媽媽看了說:「沒關系,我剛剛餵了,所以它現在不吃。」
哦,原來小兔和我們一樣,吃飽了就不想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