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名人家風教育小故事100字

名人家風教育小故事100字

發布時間: 2020-12-29 11:48:38

1. 家風小故事50字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回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答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

《孔融讓梨》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經典故事之一,該故事發生在孔融四歲的時候,他和哥哥們一起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這則故事告訴人們,凡事都應該懂得謙讓。

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 班固)儔也,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其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2. 搜集名人家風小故事

將門家風——老將軍鍾期光家裡的小故事

賴仁瓊

11月8日,解放軍報刊出全軍「敬老好兒女金榜獎」獲獎名單,鍾期光上將的女兒鍾德寧榜上有名。消息在干休所傳開,有人贊許地說:「鍾家的孩子雖出身將門,但卻沒有驕嬌二氣。」

第一任老師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鍾期光今年82歲。「文革」期間,因受迫害患腦血管病,留下了半身不遂後遺症。談及子女教育,坐在輪椅上的將軍告訴我:「孩子幼小時,我工作忙,顧不上,主要是他們的媽媽管,受黨和學校的教育深。」

將軍夫人凌奔是新四軍的老戰士。她對子女在學習、生活、品質方面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並且在家中身體力行、言傳身教。鍾德寧回憶說,小時候,父母常教育他們生活上不搞特殊。學生時代,他們兜里沒有裝過零花錢。學校組織游園活動,家裡只給准備饅頭夾鹹菜。德寧至今還記得,四哥高中畢業時,全班去香山公園聚會告別,媽媽只給了四哥三角錢,其中兩角錢買來回車票,一角錢買門票。家裡三個女孩上中學時已經十五六歲,穿的衣服都是幾個哥哥的舊衣改制的,有的還打了補丁。有一段時間,中午在家吃飯的人少,媽媽便不讓炒菜,自己隨便吃點小菜泡飯。蘿卜干、雪裡蕻是她家的兩大主菜。到晚上大家都回家了才炒幾樣普通菜。媽媽的一件毛衣穿了幾十年,早已破得不成樣子,但她就是不買新的,一直穿到大前年去世。現在,德寧兄妹看見這件毛衣就流淚。鍾德寧噙著淚花說:「媽媽幫助別人從來都是慷慨大方的。她先後買過5件毛衣送給工作人員。」

《人民日報》1989年12月11日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此話不假。家庭教育確實是人生重要的一課。鍾德寧兄妹正是從小在父母熱愛黨和人民、公正、朴實等高尚品德的影響下,慢慢養成了節儉、勤奮的好作風。這些年,兄弟姐妹有的立功受獎,有的業余時間搞發明獲得了專利,還有的被單位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這與將軍夫婦的「家規家法」是有直接關系的。

「孩子的路由孩子自己走」

不讓孩子依賴父母,是鍾老將軍家的一條不成文「家規」。子女在升學、就業、入黨、提乾等人生重要關頭,將軍夫婦從不違反組織原則為子女謀私。將軍在部隊做了一輩子思想政治工作,以堅持原則、模範遵守紀律贏得部下的普遍敬重。這幾年,社會上有些人利用權勢搞不正之風、安插親信和子女等等,將軍對此特別反感。每聞這類醜事,他都要氣憤地大罵一句:「不要臉!」將軍說:「現在看來,這種幹部最壞,他們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還損害了黨和人民的關系。」當年,將軍的七個子女除鍾德寧在北京工作外,其餘的都按規定插隊下鄉、參軍入伍,有的到北大荒落戶。後來,遠在各地的兄妹或復員或考大學才陸續回到身邊,都就職於普通工作崗位,無一依靠過長輩權勢。鍾德寧說,在南京的三哥和畢業於海軍工程學院的四哥今年轉業,都是依靠組織或自己聯系工作。三哥三嫂至今兩地分居尚未調到一起。

要論「關系」,老將軍上上下下、軍內軍外的「關系」還真不少。他,是新四軍的老人,在華東地區就不用說了,建國後,不少老戰友、老部下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困難,都曾得到過將軍的熱心幫助。他對一些無職無權的老部下尤為關切,連治病、買葯等事,他和夫人都盡力操辦。「文革」期間,將軍被隔離、批鬥,夫人凌奔得知過去的老戰友、華東幾位省市負責人的子女因受父母株連而無家可歸時,不顧自身患病,冒著風險,毅然收留了五六個「黑幫子女」,用母愛來溫暖這些東躲西藏、驚魂未定的孩子。

然而,違反組織原則的事將軍從來不做。德寧兄妹也都嚴格遵守「家規」,盡管他們因缺少父親的「招呼」、「庇護」而升遷慢、調動難,但將軍對此卻無怨無悔。他說:「我歷來主張,孩子的路由孩子自己走。只要孩子們不搞歪門邪道,就比什麼都好。」

從50年代到80年代,環境在變,條件在變,人們的許多觀念也在改變。然而,將軍的「家規家法」卻沒有變。德寧兄妹不管是在京自立門戶還是遠居外地,都自覺以此來約束自己和自己的家庭。

3. 家風小故事100字數限制

一日與師兄聊天,他說我張嘴閉嘴「您」「您」的很是奇怪。我反問,「對師兄這不是應該的嗎?」「是是,只是覺得你太客氣了」「也是從小家裡就這么教的」「說的是,現在的孩子們凈不懂規矩的」。我聽了一愣,細細咂么規矩這二字,大有國法,小有家規。
我媽不是什麼文化人,但為人比較體面。從小她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人活著是要有規矩的,孩子在街上走,穿著打扮看娘的手藝,說話辦事顯出爹的教養。出來這么多年,每每通電話她從不噓寒問暖,而是一再叮囑:這年頭早已經沒有餓死的了,但在外面混的好壞沒關系,別給爸媽丟人就行。甚至在擇偶上,她的第一標准無所謂富貴,而是父母要知書達理。
話不好聽,道理是對的。
細想想,從小我們家裡的規矩真是多多。光從吃上說,全家人圍坐著用餐,大人不動、小孩不能動,長輩坐在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來說夫妻要挨著。有的孩子得寵可以挨著老人,但座椅不可高於長輩。吃飯坐下就不能再換位置,端著碗滿處跑那是要飯的。不能拿筷子敲碗,喝湯不許吸溜,吃飯不能吧唧嘴,閉上嘴咀嚼是基本禮儀,小孩吃飯出聲會挨罵。夾菜只能夾前面的,不許過河;許騎馬夾,不許抬轎夾;騎馬指夾浮頭的菜,抬轎就是抄底。吃飯時不能一隻手在桌下。家有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客人回碗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得問:再給您添點?
去人家串門,拍門時先輕敲一下,再連敲兩下。急促的拍門是屬於報喪,本家必不悅。遞剪子時手要攥著剪子尖兒,把剪刀柄讓給對方。與人拍照合影,輕易不搭對方肩膀,除非是長輩疼孩子。
另外,我們家老人教育孩子還有許多瑣碎事。不許叉腿坐著,不許喳喳呼呼,不許嘬牙花子,不許斜眼看人,老說眼斜心不正。不許擄袖子挽褲腿,不許斗楞腿,所謂男抖窮女抖賤。
當然,自己也不是什麼都還在守著。規矩是人定的,可能也在變,但與人為善,對長輩、社會、生命的三分敬畏之心、禮待規矩在任何年代、任何國度都不能丟。

4. 家風故事100字

我家的好家風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潤物細無聲的小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記得每次上學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給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矛盾的現象。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的艱苦生活,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高人一等。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吧!
今天,我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而如今,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展未來,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5. 名人家訓小故事100字

1、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2、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部隊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國民黨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6. 名人的家風小故事有哪些

內容如下:

  1. 貝克漢姆:從「賭局」中領悟父親的良苦用心,有誰統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在球場,無數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於「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愛。上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總是贏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後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2. 莫扎特:一個天資聰慧的神童莫扎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對藝術事業的執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3. 卡莉·菲奧里納:從母親那裡受益匪淺惠普前任女掌門卡莉。菲奧里納曾是男性主導的矽谷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精明強干、堅忍不拔的卡莉曾兩度榮登《財富》「最有權威的女企業家」榜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從小就受母親影響,從母親那裡學到了堅強、博學和熱愛生活,並受益一生。卡莉出生於美國得州一個帶有歐洲血統的家庭。父親是聯邦法院的法官,母親則是一位藝術家。在童年的卡莉心中,母親一直是她最崇敬的人。母親熱愛生活,教卡莉做人的道理,使卡莉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卡莉童年時代隨父母游歷了不少國家,不僅開拓了眼界,更培養了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這對她成為一個有勇氣、有魄力、自信並熱愛生活的人也不無影響。

7. 我的家風故事100字

優秀家風小故事100字【1】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邊怎能不甜?這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大的作家再果對母親的詮釋。
記得有一次放學,媽媽在校門口等我。
當時天陰沉沉的,突然颳起了大風,媽媽接到我後說,快點上車,要下雨了。
媽媽說:穿上我的外套吧。
剛下班沒帶雨具。
我堅持不穿,因為我也怕媽媽淋雨。
時間緊迫,我們騎車沒走多遠,豆大的雨點了落了下來。
媽媽停下車,脫下外套,不容分辯披在了我的身上,一股暖流頓時充滿了我的全身。
走到半路的時候,雨嘩嘩地下了起來。
只聽媽媽在說:哎呀,雨太大了,我已看不清了,低下頭我擋著你。
我們要劈風斬浪,勇往直前!路邊的人都急急地向家趕著,有的對未穿雨披的媽媽投來敬佩的目光,她用那高大的身軀擋著弱小的我。
幾年過去了,這件事情一直在我腦海記憶猶新。
媽媽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一直陪伴我健康成長。
因為爺爺,奶奶體弱多病,住院是常有的事,那時爸爸會在醫院里陪床,幾天不見特想念爸爸。
每周日我們就去看望爺爺,奶奶,讓老人享受兒孫繞膝之樂。
有時末完成作業我不願去,媽媽總是嚴厲地對我說:必須去看爺爺,奶奶。
我不情願地問:為什麼?媽媽說: 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我們要懂得孝敬老人。
對待小孩子疼愛有加,對待老人孝敬備至。
尊老愛幼這就是我們的家風。
優秀家風小故事100字【2】
踏實做事、誠信待人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我就是在傳統、朴實的家風熏陶下長大的…… 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這是父母對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我的成長的記憶中,父母一輩子沒和人發生過爭執,他們一直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看得很重。
我的母親是一位老實本分、任勞任怨的農民。
在村裡,她是出了名的老實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贍養老人,雖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讓奶奶頤養天年的還是她;出工幹活,她從不挑三揀四,她認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樂於助人,有好東西除了留一部分給我和哥哥,大部分都會分給鄰里鄉親——我們家現在是老年活動室。
在我眼裡,父親是全能的,所有的農活都會做,農閑之際他會外出打工賺錢,在70年代較貧困時期父親的勤奮保障了我們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
在父母親的影響下,我們的耳濡目染使我們及下代孩子們都傳承著父輩的優良傳統——做事踏實、與人友善、家庭和睦。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在生活中的親身體驗。
在父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際關系復雜、私慾都較重。
作為老二的母親,沒有學習的機會,帶大8個弟妹、做繁重的勞力是她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

8. 家風家訓小故事100字

一、曾國藩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對他的評價估且不論,但他的家庭教育卻有令人矚目的成就。他以「勤」字為人生第一要義。自己身體力行,教育子女也養成勤勞作風。要求「諸男在家勤灑掃」「諸女學洗衣,學煮茶燒菜」。

還為曾家婦女規定了「日課」四項:「食事」,每天早飯後做各種小菜;「衣事」,已午刻紡花或績麻;「細工」,傍晚即晚飯後做男女布鞋或縫制衣服。曾國藩作為封侯拜相之人,對「日課」還要定期檢查,親自抓落實。俗話說:「人貴勤」,可見,曾家的「崇勤」家風著實可贊。

二、魯迅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

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三、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

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四、吉鴻昌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的父親病死後,在瓷碗上寫下「不允許官員發財」六個字。他要求陶瓷廠模仿批量燒制,並將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瓷碗分配會上,他說:「雖然季宏昌是一名高級官員,但他絕不會欺負人民,掠奪人民財富。我要牢記他父親的教誨,做一個官員,為世界上的窮人做好事,並邀請你的兄弟來監督他。」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為百姓考慮。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五、朱德

學習,是影響朱德一輩子的事情。為「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朱家節衣縮食送朱德走上了學習的道路,從而改變了他的命運。學習,也是朱德一輩子最為關注的事情。他常用「革命到老,學習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並且強調「不學習就會落後,就不能跟社會一道前進」。

他循循善誘地教育子女努力學習。新中國成立前後,女兒朱敏還在蘇聯學習,每次回國朱德總要問她是不是學習了毛主席著作。由於朱敏從小生活在國外,中文水平較差,朱德就戴上老花鏡,讓朱敏坐在他身邊,教她一字一句地讀。

他一邊讀,一邊講解,每講完一段就問她懂了沒有。如發現她哪些地方還未理解,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講解,直到她真正弄懂為止。朱敏結婚時,朱德送給她的禮物也是剛剛出版的《毛澤東選集》。

30

9. 關於我們家風的故事(100字)急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版著壞,這一家就再也權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願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後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望採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