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的故事50字6個
『壹』 數學家的故事50字
數學家的故事50字有:
1、華羅庚因病左腿殘疾後走路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圓圈,右腿再邁上一小步。他幽默地戲稱其步履為圓與切線的運動。
拓展資料:
1、數學家是指一些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將其所學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
專注於解決純數學領域以外的問題的數學家稱為應用數學家,他們運用他們的特殊知識與專業的方法解決許多在科學領域的顯著問題。因為專注於廣泛領域的問題、理論系統、定點結構。應用數學家經常研究與制定數學模型。
2、近代現代中國世界著名數學家
胡明復、馮祖荀、姜立夫、陳建功、熊慶來、蘇步青、江澤涵、許寶騄、華羅庚、陳省身、林家翹、吳文俊、陳景潤、丘成桐、馮康、周偉良、蕭蔭堂、鍾開萊、項武忠、項武義、龔升、王湘浩、伍鴻熙、嚴志達、陸家羲、蘇家駒、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寶社、高揚芝、徐瑞雲、王見定、呂晗等。
資料參考:華羅庚_網路 數學家_網路
『貳』 數學家的數學小故事50字左右
有一天,數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最小的一位說起話來了.
0弟弟說:「我們大傢伙回兒,一起拍幾張答合影吧,你們覺得怎麼樣?」
0的兄弟姐妹們一口齊聲的說:「好啊.」
8哥哥說:「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錯,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應照相機和膠卷,好吧?」
老4說話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煩了一點,到不如用我的數碼照相機,就這么定了吧.」
於是,它們變忙了起來,終於+號幫它們拍好了,就立刻把數碼照相機送往沖印店,沖是沖好了,電腦姐姐身手想它們要錢,可它們到底誰付錢呢?它們一個個獃獃的望著對方,這是電腦姐姐說:「一共5元錢,你們一共十一個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錢?」
在它們十一個人中,就數老六最聰明,這回它還是第一個算出了結果,你知道它是怎麼算出來的嗎
『叄』 數學家的故事(要有名),50字左右
1、高斯是德國數學家,他十歲時,小學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難題:「計算1+2+3…+100=?」。 這可難為初學算術的學生,但是高斯卻在幾秒後將答案解了出來,他利用算術級數)的對稱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術級數和的過程一樣。
把數目一對對的湊在一起:1+100,2+ 99,3+98,……49+52,50+51 而這樣的組合有50組,所以答案很快的就可以求出是: 101×50=5050。
2、16世紀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後35位,後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他死後別人便把這個數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後,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徵他對數學熱愛的雙關語
3、20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於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
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並合作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4、伽羅華生於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5、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6、陳省身的學生,因解決微分幾何的許多重大難題而獲得數學界菲爾獎。丘成桐的第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是解決了微分幾何的著名難題—卡拉比猜想,從此名聲鵲起。他把微分方程應用於復變函數、代數幾何等領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決了高維閔考夫斯基問題,證明了塞凡利猜想等。
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終於使他成為菲爾茲獎得主。翌瓷回國後華羅庚開創了中國的近代數學,並建立了中科院數學研究,培養了大批數學家如陳景潤,王元等號稱華學派,後來致力於應用數學,將數學應用於工業生產,推廣「優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