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故事新編讀後感150

故事新編讀後感150

發布時間: 2020-11-18 06:10:38

1. 東周列國故事新編讀後感..!急!!!

我最愛看《抄東周列國故事新編》這本書,書裡面不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寫得很生動詳細,它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故事,了解了許多歷史人物,有些皇帝不理朝政,這是不對的,因為不理朝政,國家就會滅亡。
紙上談兵趙括兵敗,因為趙括不動腦子,所以就會兵敗。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知
道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動腦子,才能取得勝利。我第一次讀歷史書非常的開心,它就像我最好的朋友一樣,讀後讓我很快樂。我以後一定要多和書交朋友,這樣可以增長很多知識,我非常喜歡看這本書

2. 魯迅故事新編讀後感

我認為 這篇小說為什麼叫《明天》?明天,無論無論站在何時說這個詞,它都代表將來,非現在。無論作者或主人公,都像在擺脫現實,逃往明天。至於原因,原文斑斑可尋。 小說的開頭,說魯鎮有些古風:不上一更,大家都關門睡覺了,夜半三更沒睡、的只有兩家——咸亨酒店和單四嫂子家。酒店做的是服務生意,按其職業性質,理應日落而作,日出而熄。唯這單四嫂子,夫喪子幼,只能靠紡紗來維生,日出而作,日落而續。所以,只有她家的燈光是突兀的,其它的門都關上了,唯她例外。 這當然不能用中國婦女最傳統的勤勞來詮釋。這正是魯迅先生的春秋筆法,這恰恰是特定社會環境下的凄象。這燈光不僅閃耀著一個貧苦人家的艱辛,更閃耀著鄰里人之間的冷漠與麻木、對貧弱者的袖手旁觀。他們冷漠於扶弱,導致不忍視弱,所以他們都早早地關上了家門,盡管未必真的睡覺。如同公交車上不樂於讓座的年輕人,戴上耳機,閉上眼睛假裝睡覺,卻能在到達目的站的那一刻准時醒來,分秒不差。千載的文明進程,都沖不散那「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古風,真叫人心寒。 一個燈火輝煌的咸亨酒店,一個燈光昏暗的破落之家,相映相照,更顯凄楚。那些處於經濟基礎上層的人們,社會倫理似乎從未賦予過他們向貧弱者布施的權利和責任。魯迅的時代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越是有錢越是吝嗇,越是吝嗇越是有錢。」譬如,咸亨酒店的掌櫃和食客們,他們更多地願意把閑錢花在吃喝玩樂上,而對貧弱者的救助卻不生一念。相反,他們還在貧弱者最悲痛欲絕的時候厚顏無恥地大加搜刮,在幫辦單四嫂子的兒子喪事時,他們銀兩照收,全不顧一個貧弱者的生死存亡。他們的冷眼旁觀和不露體恤,似乎純屬理所當然。 為了治好兒子的病,單四嫂子使盡渾身解數。求神、許願、吃單方,到最後一個「壓軸法子」——寄望於何醫生。但寶兒還是免不了畢命的厄運。這也許是司命之所屬,非醫葯所能挽救。但也不排除麻木庸醫視貧弱者的生命如草芥,用假方濫葯聊以塞責,以至夭折。據問及病情時何醫生的冷語回答,這是有可能的。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窺見社會的病灶的——連單四嫂子這樣一個粗女人也想到,何醫生、賈家葯店和自己,正是一個三角點關系。何醫生開的方單的葯材,非要在賈家的濟世老店才有,這說明何賈兩家在經濟利益上存在挫節連鎖關系,而單四嫂子便成了兩者之間下墜成弓形的帶水布條,待到水分被榨乾之後,便會變得死直。這是不折不扣的為富不仁。並非魯迅認為這個社會人心惟危,而是這個社會確實人心惟危,只是人們覺察不到而已。人們都在這惟危的氣氛中混沌地接受了這個社會麻木的生態環境。這正是作者要我們直面和憤擊的所在。

3. 求魯迅的「故事新編」鑄劍讀後感!!!

讀《鑄劍 》有感
嗨暗靈魂的舞者
很簡單的一個故事,最初讀起只是語言晦澀頗有些古怪的神話,眉間尺與楚王還有「黑的人」的頭之戰,以及那些咿咿呀呀奇奇怪怪的歌,平添了許多奇異的幻彩。為父復仇而死的傳說在中國是不少見的,被冠以忠孝的名義後終沉溺於歷史的洪流中,不復聽說。而《鑄劍》似乎傾注了魯迅先生極大的心血,最終也不辜期望成為先生探尋人類靈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獨的代表之作,其極具先鋒的藝術內涵仍恩澤此後的眾多作家。
簡單的子為父復仇的故事隨著「黑的人」的出現逐步步入復雜的旋渦中。魯迅花大筆墨寫了眉間尺的優柔寡斷,這就決定了復仇於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在現實世界的這種兩難境地與復仇命運的必然性里,就決定了宴之敖出場的順理成章,他的種種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種復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類生命個體的靈魂深處的自我復仇。再來看看楚王,殘忍、無道的代表,但他也曾擺脫現實的兩難,鑄莫邪劍,為的是消除戾氣,增加的卻是新一輪的殺戮有復仇。這種荒誕性的敘述,是通過細膩的筆法表現的,莫邪劍的誕生、充滿血腥的頭與頭式的復仇,神秘而古怪的楚歌,都另人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這個奇怪個黑衣人,他的言談、舉止都帶有對於世俗的生死、個人肉體擯棄與冷酷的決絕,魯迅在他身上貫注了他「理想的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萬物在他身上都能找到痕跡,然而終也抓不住。他的冷酷與神秘在作品的荒誕敘述中只能置於理念的范疇,這實質上是頓入虛無的表現,對於人性的關注與探討一直是魯迅思想的重點,也使之成為他最具先鋒性價值的內涵。
人類個體的靈魂自我必定如《鑄劍》里的眉間尺與楚王,存在著兩個極端,愛與恨、善良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然而這極端也終是無法調和的,復仇的必然性帶有古希臘神話的命運悲劇性,而人物性格又使之具有莎士比亞戲劇式的性格悲劇,雙重式的復仇使人的關注更深沉的投入自我的體驗中,靈魂的兩極,存在於同一生命個體,也必然會有斗爭,人類就是在這種自我復仇中不斷成長與繼續生活著的。魯迅把關注投入到整個人類靈魂的最深處,通過一種荒誕性的敘事緯語,展示了人存在的理念世界,是極具現代性與先鋒意義的。同時這種對自我的復仇、對存在理念世界的把握,又是通過絕對的神化將其置入一種虛無的境界來把握的,這就更深入了魯迅自我的一種虛無主義精神。宴之敖說:「仗義、同情,那些東西,先前曾經干凈過,現在卻成了放鬼債的資本。我的心裡全沒有你們所謂的那些,我只不過要給你復仇」,《鑄劍》在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的現實主義,正如康德所說:「在此岸的社會中,任何行善的目的,都不是純粹,而純粹的動機是來自彼岸的承諾」,他認為有限的生命個體不可能認識無限的世界,對「復仇」崇高趕的認同是來自此岸與彼岸間不可能建立的橋梁,這樣就給復仇打上了虛無主義的旗幟,自我的復仇來自虛無的認識,而虛無主義也正是源自對自我靈魂拷問,這種非凡的自我否定精神和殉道意識,是魯迅比之同代人對自我在社會形態與文化形態的地位的更深刻的認識,他所闡述的這種虛無與孤獨的荒原感不是一個階級一個時代的,而是整個人類從古自今的悲哀。
這種虛無主義不僅在《鑄劍》里表現突出,在魯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詩集《野草》中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影的告別》中的影顯示了三種本質特徵,其中對自身本質的反省和懷疑都表明了來自人內心深處的恐慌與荒誕。主人公自我與社會和個人存在之間的邏輯兩難框架,是此岸不得通向彼岸的虛無,而對於「無間」的復仇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有深刻體現,《孤獨者》里的魏連殳的復仇是以自我毀滅與扭曲為代價的,《野草》中《復仇》與《復仇之二》中充斥著荒誕感,也必會受到一番靈魂與心靈的掙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過程中,最大的敵人應是來自自我,在理念上的聲討,於現實是虛無的,但魯迅正是以這對自我的深刻復仇及虛無的剖析,創造了那個時代不應有的偉大認識。復仇與虛無帶給他的,是更為絕對的孤獨。
「他曾把自己看作由中世紀走向現代文明的『過客』,看成具有使命感的中間人物」,「他努力把自己從異己的環境中解放出來,使自己不再類屬於非人道的意志王國,而是具有自由意識與善良意志的獨立的主體」,這種具有歷史使命感的意識使先生創造了非同一般的藝術成就,

4. 求魯迅《鑄劍》的讀後感

相對於《吶喊》的開山之功(無論是政治意義還是文學意義的)和《彷徨》的低吟徘徊(所表現出的解析作者心路歷程的文本意義),魯迅的第三本小說集《故事新編》縮於一隅,似乎被我們遺忘了。而這個集子的創作時段覆蓋了前兩本小說集,並且遠遠超出,一直到魯迅去世的前兩年(1935);魯迅雖是寫古書上的事,可也自認為「並沒有將古人寫得更死」(《故事新編.序言》),於是其中的故事,大致可以讓我們窺見魯迅創作鼎盛時期政局的起伏跌宕、文壇的風雲爭斗、報刊的唇槍舌劍。補天的女媧腿間出現古衣冠的小丈夫,射日的後羿暗刺高長虹數回,《理水》中「文化山」上的人等各有所指,如此不一而足。魯迅自己也不看好的「油滑」缺少拉開距離的幽默,多了過於熱心的諷刺,於是《故事新編》在某種程度上陷入了雜文的窠臼。

這樣的看法並無不可,卻仍隔靴搔癢。《故事新編》躲在《吶喊》和《彷徨》的影子里--這兩個文集的題目就是一種彪炳於世的顯性文化姿態;而《新編》讓我們看到的卻是那個躲在s會館鈔古碑的魯迅,一個與古人遇合勝過跟今人交流的魯迅,一個在線裝古籍和現代啟蒙之間努力掙扎的魯迅,《新編》在「沒有將古人寫得更死」的同時還是最大程度地眷戀著那個已然失落的世界,魯迅在文化急遽震盪時期的微妙心態也於焉浮現。所以,雖然魯迅早就想讓這類故事「算是一個開始,也就是一個收場」,可畢竟沒有結束,還共寫了八篇單獨成集出版。《故事新編》正堪成為「吶喊」和「彷徨」之文化主將內心深處幽曲之所的解讀文本。


本著這樣的視角,我們首先來看《鑄劍》的故事處理。

《鑄劍》的故事源自古書《列異傳》和《搜神記》。魯迅以白話寫文言,把很短的篇幅敷衍成長長的故事,晉人志怪原本的古樸詭譎已經消失,簡單的復仇原型中充滿對人物個性的闡釋和敘事本身的張力。

原本的故事,父子兩代的篇幅是大體均等的。而在《鑄劍》中,真正的鑄劍者在故事開始的時候業已死去,他的事跡是通過小說主人公眉間尺的母親之口交待的:

「大歡喜的光采,便從你父親的眼睛裡四射出來;他取起劍,拂拭著,拂拭著。然而悲慘的皺紋,卻也從他的眉頭和嘴角出現了。他將那兩把劍分裝在兩個匣子里。

……

「『你不要悲哀。這是無法逃避的。眼淚決不能洗掉命運。我可是早有準備在這里了!』他的眼裡忽然發出電火似的光芒,將一個劍匣放在我膝上。『這是雄劍。』他說。『你收著。明天,我只將這雌劍獻給大王去。倘若我一去竟不回來了呢,那是我一定不再在人間了。你不是懷孕已經五六個月了么?不要悲哀;待生了孩子,好好撫養。一到成人之後,你便交給他這雄劍,教他砍在大王的頸子上,給我報仇!』」

這是庄嚴的筆調,是魁梧的人格,是反抗者的頌歌。眉間尺的父親是真正的英雄,是作為其子的「史前史」而出現的,故事如此安排已不僅僅是敘事技法方面的問題了,魯迅的匠心在於拉開英雄和現實之間的距離,樹立一個理想寄寓之所,告訴我們真正的安身立命所在;《列異傳》和《搜神記》沒有這么明確的目的,因為神跡在其中是不證自明的;而《鑄劍》中的父親則是魯迅親手發明的神話,是附魅傳統經過現代理性反思破滅之後新的(舊的?)夢想,神話的時代畢竟已經過去了:

「窗外的星月和屋裡的松明似乎都驟然失去了光輝,惟有青光充塞宇內。那劍便溶在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無所有。」

魯迅也只能說「看去好像一無所有」。他筆下的英雄人格在現代題材里幾乎沒有出現過,涓生、呂緯甫、魏連殳都是失敗的知識分子、文化精英,帶著絕望的氣息,更遑論閏土和阿Q這些農民們;英雄只在古書里,是(故事「新」編的主人公)眉間尺(我們毋寧將他看作是「現在時」的)的父親;照理說,魯迅從新文化運動開始,就應該是最有資格和最堅定具備審父意識的人,但是魯迅實在不能夠堅定。雄劍溶在青光中看似全無,正隱約象徵魯迅心底深處對文化、對國家命運虛無主義的態度。

5. 魯迅《故事新編》中《補天》的讀後感。內容包括 故事概括和分析評述,200~400字左右。急!!!!!!

《補天》---魯迅的抄文筆歷來很簡練,很少有華彩樂章。但是本文的一開頭卻很華麗,他不惜用筆墨營造了女媧出場的氣氛,「粉紅色的天空……冷且白的月亮」在這樣絢麗色彩的烘托下,女媧出現了,在她正細致造人的時候,她的胯間出現一個小人,大進讒言,女媧在對人類生氣失望之後,一改細致用心捏成人類的美麗心情,用樹枝橫掃,造出獐頭鼠目的一批人。最後女媧累死了。但她死後,自稱女媧嫡系的一幫人在女媧的身體上安營紮寨,這種結局和前面渲染的絢麗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前面的壯美愈顯出結局的悲慘。魯迅先生這樣寫,這種悲涼感實際上影射出包括自己在內的「五四」先驅者的命運,體現出先驅者和英雄的悲劇性。

這是錢里群先生的評價

6. 求魯迅《故事新編》讀後感

這本《魯迅文集.故事新編》中講述的是魯迅,將以前古老的傳說、歷史的故事改編撰寫而成,這本是里總共分為序言、補天、奔月、理水、採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九個章節,從故事中揭示了現實的醜陋,人民的貧苦和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是魯迅一生的真實寫照,在這裡面有一些位在書刊上發表,更能表現魯迅對革命的追求和抱負。

我看了這本書後,每一篇、每一個章節都給我以深刻的人生啟迪,作者將自己對現實的不滿,都化作一隻只鋒利的筆抒寫在文學史上,但又是鋒利的言辭變成了優美的文字,在憤怒之餘還有享受的機會,使我越來越想靠近這位影響了中國近代文學史的巨匠大師,我也想要使文章優美且立意豐富,而不是停留在表層,要像那冰山下的火種一樣要挖掘後才知道。在閱讀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為《奔月》的文章,我想了解在文學大師的筆下的經典傳說是如何演繹的,作者構造了的後羿是一個毫無用處的人,或許這就是作者當時的身處的境地吧。作者空有一身抱負,要救國於危難,可是報國無門,我想應該是這種悲哀與無奈吧,雖是英雄,也不得不為現實而折腰,當時正處在革命時期,生活雖拮據有悲憤孤寂之感,但也從中寓示著作者絕不消極退縮,而這篇文章一定是最好的見證。當時也一定反映了魯迅作為民族英雄不甘寂寞,渴望戰斗的情懷,現實中的不如意,可能只有在文學中才能得以慰籍吧,而後羿我想也是作者靈魂深處的一個自己的縮影,只有在文章中發泄自己的情緒,才能撫平自己受傷失望的心,只有在文章中發泄自己,才能有新的戰鬥力量投入新的戰斗。

何時,我寫的文章立意也能如此深厚,讓人們來細細品味呢?!

7. 《故事新編》讀後感800字

魯迅先生的雜文里,我對八篇《故事新編》情有獨鍾。覺得它們很耐讀,在欣賞過程中也無時無刻不感受著先生文筆的幽默與犀利,讀到後來,甚至想像著是一位閱歷豐富的伯伯在夏日傍晚的大樹底下給我講述著不僅僅是「故事」的故事。

在這以前,我不否認我是絕對內容主義的倡導者。因為認為作品的內容是唯一的,它所傳遞的作家以獨特的視角挖掘出的深刻的見地是其作為文學作品最重要的閃光點。同時,文學的另一組成部分——文學形式無非就是小說、散文、戲劇等幾種,除去古老的詩、詞、歌、賦,近現代的文學幾乎可以清一色的歸納進前者所舉的題材中去。而與此同時,至今被我們爭相傳閱的文學佳作都存在著互不雷同的思想主旨,這才是我們「為伊消得獨憔悴」的部分。所以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在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剖析中,漸漸地就將它與作品內容徹底隔離,甚至時常將其在思考中忘卻。

是先生的《故事新編》將我從意識誤區中拉出,慢慢地又找回了辯證的思考。是的,正是這八篇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的以拾取古代傳說為基礎,新構人物經歷以表達情感的雜文化引發我對文本形式作用的重新認識與肯定。這種非常有趣的,全新的以雜文為基礎的寫作手法,對於作品的意義,明顯已不再局限於類似散文體裁使文章詩化,倒敘使作品充滿神秘感等類似的作用。應該說它是以一種全新的表達,展現著全新的思考。它產生的作用就像是通過對未來天氣的假設性預報來表達當下環保的重要性一樣,放大了說,是一種新的視角。

這種文本形式的存在,使《故事新編》獨具欣賞的價值。它將古人寫活了,以至於作品的主人公能在古今兩個時空中自由穿梭。如《奔月》中「烏鴉炸醬面」等流行詞彙的插入,借羿之口說「我去年就有四十五歲了」反擊現實中以誹謗先生為能事的高長虹的誣蔑,都是很好的例證。八篇中的《補天》、《奔月》等前期創作可能僅僅是這種創新寫法的練筆,但到《鑄劍》、《出關》、《非攻》、《起死》時,已是先生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自由自在的時候了。

另一方面,這種堪稱「古今雜糅」的手法將中國傳統中的聖人、英雄徹底「人化」,通俗地說,就是將偉人生活化。它已拋棄了對英雄作無盡謳歌的傳統,轉而揭露起高貴的人物被世俗牽絆的事實。在和傳統逆向的思考中,描繪頗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戲說衣冠楚楚者,一語道破作者所要表達的荒誕。比方說《奔月》中曾經的射日英雄對妻子百般聽從,不顧勞累,只為滿足時常無理取鬧的嫦娥對於肉食的渴望。從一個英雄式後羿,到俱內的丈夫,最後在被視如己出的徒弟背叛,往日疼愛有加的妻子的離棄後,又重新消逝在瑣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半傳說半想像的刻意安排,在荒誕中對現實中的種種進行了有力的嘲諷和深刻的揭露,像是訴說著昔日的「戰士」失去對手後的無可著落與逐漸沒落的趨勢。相信,「骨子裡仍藏著先生固有的悲涼,卻出之以詼諧的『游戲筆墨』」是對於先生歷時13年的最後的創作的最恰當的評價。雖然先生自己在《序言》中說到對《補天》後半段油滑的寫作表示否定,但不得不指出作為試驗性的創作,這種誤區是很容易踏入的,因為對於「丑角」的插科打諢,「度」的把握實在重要的很,畢竟多一份則膩,少一份則無味。可惜在先生意識到時,上天卻決絕地帶走了一代文學巨豪,將這份永遠無法填補的遺憾作為為了忘卻先生的紀念。

其次,雖然知道先生極力否定中國傳統文學,認為那是戕害心靈的玩意,但若是沒有被先生視為污垢的傳統文學,像《故事新編》這樣優秀的作品應該也只是化於天地之無形了。所以當今國學的興起,看來也是歷史的必然。畢竟「存在即合理」,或糟粕,或精華,作為閱讀者的我們,只需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是可以站穩腳跟的,不至於像魯迅先生擔心的那樣被「黑洞」所吞噬,但這種能力的形成,可謂有待磨練,而像先生那樣將其活用,更是任重而道遠。

8. 幫忙寫一下魯迅的《故事新編》讀後感結尾,越短越好。

偉大的文學家如魯迅者,總是獨具慧眼獨辟蹊徑,泛舟上溯至華夏幾千年古老悠久的肥沃土壤中汲取營養,借古諷今,蘊含深刻,寓意深遠,不僅給當時之世敲響了沉痛反思的警鍾,更給如今之世以警覺,實乃救世之作。

9. 誰有《故事新編》讀後感1000字

朝花夕拾讀後感
朝花夕拾》讀後感
暑假中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優美。在這組文章里,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所經歷的種種生活。其中寫了許多關於少年兒童的事,使我在讀文章時,彷彿也在品味著自己的生活。,
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讓我讀來十分地感動,讓我懂得了知識是沒有國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學醫學時的老師,對作者非常關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講究,但為人卻誠懇、公正,對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苟。他一一糾正作者筆記上的錯誤,「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他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在知道中國人很敬重鬼時,還擔心作者不肯解剖屍體。藤野先生真摯的愛給了在異國的魯迅極大的鼓舞,是十分無私和偉大的。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在中國抗日戰爭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來到了中國,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救死扶傷」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對即將爆發的戰爭時,他也毫不退縮,絲毫沒有回國的意願,而是堅持留在了中國,最終在為病人手術時不幸被感染,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醫生,他們都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著、奮斗著,而且有著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這不僅讓我感動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我們現在作為一名學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這青春的大好時光好好的學習嗎?就像作者說得那樣:「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再繼續寫一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在想要放棄時,我們應想想身邊辛勤的老師時、我們應想想身邊含辛茹苦的父母時,便更應該努力的學習,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這讓我再次感到了好好學習的重要性,朋友,就請你從現在做起,用雙手去放飛理想的翅膀!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