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我讀過四字成語故事

我讀過四字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6:11:07

A. 古人奮發讀書的故事四字成語

1.懸梁刺股: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獲。
孫敬到洛陽太學求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廢寢忘食。
時間久了,也會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房樑上,一頭束在頭發上,
當他讀書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扯住頭發,弄疼頭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繼續讀書學習。
從此,每天晚上讀書時,他都用這種辦法,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

2.鑿壁偷光:形容勤學苦讀。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
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
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
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
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
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
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
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
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
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B. 讀了誇父追日的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四字成語寫下來誇一下他好嗎

不自量力:不抄能正確估計襲自己的力量。
迎難而上: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戰。
鍥而不舍:有恆心,有毅力。
艱苦奮斗:不畏艱難困苦,進行堅持不懈的斗爭。
有勇無謀:只有勇氣,沒有計謀。
持之以恆:長久堅持下去。

C. 你還讀過哪些成語故事請寫下來怎麼寫呀

孫敬) 漢 戰國: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焚書坑儒(秦始皇)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一鼓作氣(曹劌)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卧薪嘗膽(勾踐)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七步成詩(曹植)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鍾子期) 秦 、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只欠東風(周瑜:一飯千金(韓信)四面楚歌(項羽)約法三章(劉邦)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破釜沉舟(項羽)手不釋卷(劉秀)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十面埋伏(項羽)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D. 帶有讀字的成語故事

讀書三到 [dú shū sān dào]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出 處
宋·朱熹《訓學齋規》:「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
網路釋義
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那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課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要是不集中,就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

E. 與讀書有四字成語故事

博覽群書、學富五車、博聞強識、博學多才、滿腹經綸
一、博覽群書
讀音:[ bó lǎn qún shū ]
釋義: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出處:《周書·庾信傳》:「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
白話譯文:小的時候腦子就很靈活,無比的聰慧,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特別精通《春秋左氏傳》。
二、學富五車
讀音:[ xué fù wǔ chē ]
釋義:形容讀書多,學問大(五車:指五車書)。
出處:《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白話譯文:所精通的是各個方面的技能,學問大的需要五輛車才能裝下。
三、博聞強識
讀音:[ bó wén qiáng zhì ]
釋義:見聞廣博,記憶力強。也說博聞強記。
出處:《禮記·曲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白話譯文:有廣博的見識和超強的記憶力卻很謙讓,做善事很勤勉卻不倦怠,這就是君子。
四、博學多才
讀音:[ bó xué ō cái ]
釋義:學識廣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處:《晉書·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瑰偉倜儻;不拘細行。」
白話譯文:郤詵這人學識廣博,風流倜儻,不拘泥於小節。
五、滿腹經綸
讀音:[ mǎn fù jīng lún ]
釋義:比喻人很有學問、本領。
出處:《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白話譯文:雲雷表示事物的開頭,萬事開頭難,如果是君子的話,需要克服種種困難,最終成就大事。

F. 二年級上冊語文試卷識字四我的語文課本讀過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揠苗助長
yàmiáozhùzhǎng
[釋義]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幫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因而誤了事。
[語出] 宋·呂本中《紫微雜說》:「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
[正音] 揠;不能讀作「yǎn」;長;不能讀作「chánɡ」。
[辨形] 揠;不能寫作「偃」。
[近義] 欲速不達
[反義] 放任自流 循序漸進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勸說;批評的場合。一般作主語、判斷賓

G. 你讀過的成語故事(5個)

三顧茅廬,草船借箭,圍魏救趙,守株待兔,狐假虎威

H. 經常讀成語故事的進

刻舟求劍;《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主人公:楚人
聞雞起舞:《晉書·祖逖傳》:「祖逖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主人公:祖逖
守株待兔:《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主人公:宋國農民
鑿壁偷光: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主人公:匡衡
指鹿為馬: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指趙高)誤邪,謂鹿為馬。」主人公:趙高
囊螢映雪;《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主人公:車胤

I. 關於學習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1、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2、隨月讀書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做江泌的人,江泌小的時候家裡很窮,爸爸癱瘓、媽媽又常常生病,江泌白天要去外面工作賺錢養家,晚上還要幫媽媽做事,根本沒有錢也沒有時間去上學讀書。

有一天晚上,家裡的人全部睡著以後,江泌一個人坐在屋子裡,突然,他看到窗外的月光好亮,江泌心想:「這么亮的月光,我可以用它來看些書,就不愁沒錢點燈看書了。」可是,月亮會慢慢移動,江泌就拿著書隨著月光一邊移動一邊看書,直到月光不見為止。

有時候,江泌白天工作太累,到了晚上還是努力提起精神看書,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江泌的學問越來越好,終於變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大學問家

3、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孫康映雪苦讀)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車胤囊螢夜讀)

4、負薪(xīn)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朱買臣負薪讀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李密牛角掛書)

5、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

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歐陽修以荻畫地)

J. 關於讀書的四字成語大全

廢寢忘食、學而不厭、不足為法、懸梁刺股、聞雞起舞、勤學好問、鑿壁偷光等。

一、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出自】:《列子·開瑞篇》:「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南朝·齊·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示例】: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一折:「但得個寄信傳音,也省的人廢寢忘食。」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人刻苦努力。


二、學而不厭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釋】: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出自】:《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示例】: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