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簡要故事情節
㈠ 西遊記中的故事情節 簡要概括 10字以內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大戰葫蘆娃
孫悟空智取威虎山
孫悟空大鬧天宮
㈡ 西遊記十個故事情節概括
1、大聖大鬧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園,監守自盜,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2、大鬧天宮:太上老君將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
3、偷吃人參果:唐僧師徒路過萬壽山五庄觀,借宿觀內。觀主鎮元大仙外出聽經,囑咐童兒以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見果害怕不敢吃,兩童子就吃了。八戒恰巧窺見,就慫恿孫悟空到後園偷果。悟空偷得三枚人參果,與兩個師弟分吃。
4、計收豬八戒:高老漢夫婦招贅悟能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現出真面目,嚇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將高小姐鎖在後花園,不許她與父母家人見面。悟空與師父來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計,弄清了豬悟能的來歷,經觀音點化,唐僧收他為徒,給他取名豬八戒。
5、車遲國鬥法:唐僧在車遲國要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提出鬥法,經過祈雨,下油鍋,砍頭三次鬥法之後,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強盜把他攆走,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打傷唐僧,搶走行李關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驗真,經過在多路神仙辨別,仍分辨不出,最後還是如來識破假猴。
7,降服黑熊怪: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8、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變化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
9、金公施法滅妖邪: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10、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擋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羅剎女借扇,悟空得到定風丹再到索戰,被扇不動;接著變成蟲子入洞,飛到茶水中,被羅剎女飲下肚,在腹內翻騰。羅剎女只得將扇借給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2)西遊記的簡要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
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作品評價
1、《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胡適
2、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於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魯迅
3、《西遊記》是一部以拯救墮落的人心與人精神為鵠的作品;《西遊記》也是一部描寫反貪題材的作品。——劉戈
4、《西遊記》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謝肇浙
㈢ 西遊記重點故事情節概括(每個100字)
三打白骨精
唐僧師徒四人為取真經,行至白骨嶺前。在白骨嶺白骨洞內,住著一個兇殘、狡猾,善於偽裝的屍魔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後變幻為上山送齋的村姑、朝山進香的老嫗和老翁,全被孫悟空識破。唐僧卻不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凶,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變成老丈又被孫悟空識破。唐僧盛怒之下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2、車遲國鬥法
唐僧在車遲國要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國王命唐僧和國師賭祈雨。唐僧祈雨即來。羊力又要與唐僧賭賽隔板猜物,仍然失敗。又和唐僧比高台坐禪,被悟空捉弄而失敗。最後,虎力大仙與悟空賭利刀砍頭,羊力大仙賭剖腹剜心,鹿力大仙赤身下油鍋,但都被悟空所破,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出原形。
3、女兒國遇難
唐僧師徒來到西梁女國,八戒誤食子母河的水而懷孕,為救師弟,悟空與掌握去胎井水的鞋子精展開斗爭。而西梁女王又看中了唐僧,要以身相許,讓出王位,唐僧師徒無可奈何。
悟空設計逃出西梁女國,琵琶洞的蠍子女妖,又乘機搶去唐僧,女王為救唐僧被蠍子精毀容。悟空、八戒、沙僧與蠍子精展開殊死搏鬥,沙僧以水克火擊敗蠍
子精,救出唐僧,悟空用法使女王恢復青春的容貌。
4、真假美猴王
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攔路強盜,再次把他攆走。悟空恐小猴們嘲笑,便去觀音那了。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打傷唐僧,搶走行李關文,又把小妖變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樣,欲上西天騙取真經。沙僧去求觀音菩薩,於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驗真。誰知真假悟空實在難辨:同到觀音處,無果;到玉帝那,照妖鏡也不起作用;返回地面,師父難見分曉;到森羅殿,地藏怕惹是非;直到雷音寺如來佛處,佛祖才使假悟空現出原形。悟空氣憤不過,將其打死。悟空也回到唐僧身邊。
5、智取紅孩兒
師徒四人取經過上進過一座山時,唐僧聽到有小孩在喊救命。派大徒弟孫悟空去前面看看。悟空到哪裡一看就知道小孩是妖怪變的,回來後騙師傅聲音是從反方向的,不過走了一會還是碰上了,唐僧不聽悟空勸收留了紅孩兒,所以才被紅孩兒使技抓去,悟空馬上從當地打聽到紅孩兒原來是牛魔王的兒子。最後還要觀音幫忙救出。
6、三調芭蕉扇
來到火焰山,羅剎女因其子紅孩兒被觀音收走痛恨悟空,在第一次不借扇之後被鑽入肚內的悟空強行借走扇子。悟空變做牛魔王去騙走真扇,卻被半路趕來的牛魔王變成八戒騙走了。後來托塔天王與天兵天將的幫忙收服牛魔王,再一次借出芭蕉扇,才熄了火焰山的火
7、平頂山斗金銀角大王
來到平頂山,山神向悟空報信:蓮花洞內有兩個魔頭想吃唐僧肉。悟空派八戒打探。八戒碰上銀角大王被擒。銀角大王變為受傷老道讓悟空背,將悟空壓在山下,將唐僧、沙僧及白龍馬抓回洞府,又派手下小妖取出紫金葫蘆、羊脂玉凈瓶去捉拿孫悟空。悟空被山神救出後變成道士模樣,騙小妖的紫金葫蘆和羊脂玉凈瓶。小妖拿回假葫蘆,金銀角大王知上當,差小妖請老母吃唐僧肉,順便拿回老母的幌金繩。悟空得知截殺老妖婆,奪幌金繩,變成老妖婆來到蓮花洞,被兩魔頭識破。惡戰後,悟空用紫金葫蘆裝了銀角大王,又用羊脂玉凈瓶裝進了金角大王,將他們送還給了太上老君,救出唐僧等,繼續西行。
8、烏雞國降獅子精
唐僧師徒投宿禪寺,夜半時分,唐僧恍惚入夢:只見芭蕉樹下一口古井,青煙中一位已故的國王時隱時現,向唐僧訴說了被妖道推落井中的往事,懇請為他復仇。孫悟空半夜還叫上豬八戒一起到唐僧入夢時夢到的古井吧真的烏雞國救出來,救出來後孫悟空又上天從太上老君拿了一顆仙丹把國王救活。最後孫悟空把妖道降服。
9、敵毒山降蠍子精
當年在靈山聽如來佛祖講經,如來見她不合掌就推了一把,她就轉過鉤子把如來佛祖的左手中拇指扎了一下,如來疼痛難忍,即令金剛擒拿。蠍子精卻在距西梁國不遠的琵琶洞。當唐僧師徒路經西梁國時,趁機用法術捲走唐僧,百般誘惑,欲成夫妻美事。使用一柄三股鋼叉,武藝高強。戰斗時多手多腳,鼻中噴火,口中吐煙,十分厲害。又用倒馬毒樁打敗孫悟空、不知是甚兵器紥傷豬八戒。最後,孫悟空上天從光明宮搬來昴日星官,星官等孫悟空誘出妖精,變成六七尺高的雙冠子大公雞,兩聲啼鳴使妖怪現出原形,死於山前。
10、盤絲洞消滅蜘蛛精
唐僧獨自化齋,錯入七個蜘蛛精洞中,被蛛絲纏住。悟空去救援,見蛛女們去濯垢泉洗澡,不便下手打鬥,作法取走蛛女紗衣。八戒聞訊,趕至泉中,與蛛女們水中戰斗,不料也被蛛女用絲纏住。蛛女們明小妖抗抬唐僧,到黃花觀師兄家去蒸食。悟空等打死小妖,救下師父。師徒們前行,來到黃花觀。觀主正是蛛女們的道兄多目怪。他用毒茶加害唐僧師徒,被悟空識破。打鬥中,多目怪施放金光,罩住悟空。悟空變作穿山甲,才得遁去。後受觀音指點,悟空去紫雲山千花洞,請來黎山老母,才收伏多目怪——蜈蚣精及眾蛛女。
㈣ 西遊記中主要人物故事及情節是什麼
主要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1、美猴王出世
花果山頂石頭崩裂出的石卵,化為一個石猴,它眼裡射出的兩道金光驚動了玉皇大帝。石猴行動敏捷,心機靈巧。老猴提出誰有本事鑽進洞里可拜它為王的建議。
石猴緊閉雙眼縱身跳進瀑布,他發現裡面有石鍋、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個極佳的安身之地。眾猴伏地拜石猴為王,號稱美猴王。
2、靈台遇仙
石猴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根據一老猴指點獨自駕筏出門求學,師承菩提祖師,得名孫悟空。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變為松樹,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與佔山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的眾猴與物品,自稱美猴王。
3、龍宮借寶
為了找到稱心的兵器,悟空聽從老猴的建議去龍宮拜見龍王,求賜兵器,選中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定海神針。還從其他三海龍王處取得了金冠、金甲、雲履作為行裝,回到了花果山。
4、大鬧天宮
孫悟空因向東海龍宮借得「如意金箍棒」和在生死簿上勾銷自己名字而被告上天庭,玉帝招他做弼馬溫。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玉帝震怒,派托塔天王剿滅,大敗而回,只好再次招安,給了孫悟空一個「齊天大聖」的虛名。
5、蛇盤山收白龍馬
唐僧師徒行至蛇盤山鷹愁澗時,唐僧的馬被龍太子吃了。孫悟空前往討要,與龍太子搏鬥,龍太子抵擋不住逃回澗底。後經菩薩點化,龍太子化作白龍馬,隨同唐僧西天取經。
7、禍起觀音院(大鬧黑風山)
唐僧悟空行到觀音院,老住持為謀占唐僧袈裟欲縱火燒死唐僧師徒,悟空從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燒禪院。
黑風山黑熊怪趁亂偷走了袈裟,想開「佛衣會」炫耀寶物。孫悟空追尋袈裟,大鬧黑風山,不能取勝後去請觀音菩薩幫忙,觀音變作白衣秀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最終觀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奪回了袈裟。
8、收服豬八戒
唐僧悟空來到高老莊,莊主女兒被一長嘴大耳妖怪強占。悟空追趕妖怪來到雲棧洞、得知妖怪為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界,誤投豬胎。經觀音收伏,賜名豬悟能,在此等候取經人,遂引起拜見唐僧,賜號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個徒弟。
9、大戰流沙河
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正在看碑文,突然從水中鑽出一個妖怪,跳上岸要來抓唐僧,八戒與他打起來,悟空前往助戰。
妖怪本是天上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玻璃盞,被貶到流沙河靠吃人度日。八戒兩次跳進河裡與他大戰。悟空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讓惠岸拿出葫蘆一喊「悟凈」,引悟凈去拜唐僧。唐僧正式收他為徒後,又給他取了個別名「沙和尚」。
(4)西遊記的簡要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猴王初問世
在東勝神州傲來國海濱的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一日,仙石轟然迸裂,驚天動地,化出了一個石猴。這石猴靈敏聰慧,他交結群猴,在水簾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石猴為美猴王。美猴王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駕筏,漂洋過海,來到一所漁村。
他拾得衣衫,偷來鞋帽,並去飯館飲酒吃面,鬧了許多笑話,也學了幾分人樣。猴王一路尋訪,終於登上靈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見了菩提祖師。祖師為他取名孫悟空。
官封弼馬溫
龍王、閻王上玉帝處告狀,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撫猴王,請他上天作官。悟空欣然前往,在武曲星君的捉弄下,玉帝封他做了弼馬溫。當悟空明白了自己不過是個馬夫後,大怒之下回轉花果山,扯起大旗,自稱齊天大聖。
大聖鬧天宮
悟空與二郎各顯神通,大戰不休,不分勝負。太上老君從空拋下金剛套,將悟空打倒。玉帝命天兵將悟空押上斬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燒,卻絲毫無損。群仙獻策,太上老君將悟空帶回兜率宮,
投入八卦爐中,用三味真火燒煉,不料過了四十九日,猴王依舊活潑亂跳地蹦出丹爐,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他盛怒之下打上靈霄寶殿。
困囚五行山
玉帝請來西天的如來佛祖,如來與悟空鬥法,悟空翻不出如來掌心。如來將五指化作「五行山」,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天宮舉行安天大會,歡慶收服妖猴,天下太平。五行山下,猴王孤寂冷清,歷經雨雪風霜。
猴王保唐僧
悟空經觀音指點,願皈依佛門,日夜等待取經人。玄奘路經五行山,揭起如來的壓帖,救出悟空,為他取名孫行者。師徒同行,夜宿農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馬消失,悟空尋到鷹愁澗,與小白龍惡戰,不曾取勝。夜間,三強盜來打劫農舍,悟空打死全部匪徒,唐僧責他殺生,悟空賭氣離開師父。
㈤ 西遊記中主要人物故事及情節是什麼
1、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專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屬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
2、《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
3、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僅25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隻身到天竺(印度)游學。
4、拜師、大鬧天宮,這是全書最精彩的章節,熱鬧非凡,孫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頓折騰,將他的反抗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㈥ 西遊記的主要內容
《西遊記》此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
《西遊記》全書分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書之冠,一邊安排孫悟空出場,交代清楚其出身、師承、能耐、性情;一邊通過孫悟空在天、地、冥、水四界穿越,描繪四界風貌,建立一個三維境界立體思維活動空間。
八至十二回寫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經緣由。
十三至一百回寫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釋佛法淵博。
(6)西遊記的簡要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㈦ 西遊記的主要情節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悟空大鬧金兜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專
假猴王水簾洞謄屬文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悟空大戰黃風怪、真假美猴王、美猴王出世、高老莊、女兒國、孫悟空計盜紫金鈴
㈧ 西遊記主要故事情節概括
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上有一仙石,一日崩裂而出一石猴,驚天地泣鬼神,他被專封了美猴王,住在了水屬簾洞,他因不滿於死亡而拜是學藝,得了一身好本事:72變,筋斗雲,長生不老。還得一名:孫悟空。他龍宮奪寶,閻王殿銷生死簿,結交五方妖精,被告上天庭,經太白金星說勸屢次上天做官又屢次不滿官品大鬧天宮,吃蟠桃,攪大會,偷仙丹,被二郎神和太上老君使計捉到,後因不怕雷打火燒被搬進煉丹爐里煉了7749天,練就火眼金睛,最後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被金蟬子轉世唐三藏救出,奉觀音之命保他取得西經,後因亂殺生帶上緊箍咒,一路上又收了3個徒弟,分別是小白龍,豬八戒,沙和尚,一路上師徒有分有合,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九死一生,各路神仙紛紛相助,14年終成正果,各個都修成佛祖菩薩,共度極樂。
一本非常好的神話巨著,絕不是瞎編亂造,希望你能看一看原著,謝謝!
㈨ 請把西遊記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簡要地概括一下。
1、西遊記主要內容:
本書主要描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和師專徒四人西天取經等故事,屬贊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等三大部分組成。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2、西遊記全書共有一百回,共一部。
(9)西遊記的簡要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西遊記》通過神話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出現實的社會矛盾,表現了人民群眾懲惡揚善的願望和要求。在孫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反抗專制壓迫、戰勝黑暗勢力和征服自然的強烈願望,是正義的化身。
孫悟空不畏強暴、敢於斗爭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作為孫悟空對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鬼怪,象徵著黑暗勢力。這一正一反,既突出了孫悟空的英雄形象,又突出了斬妖降魔的內容,從而使貫穿全書的取經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
在吳承恩筆下,取經一事的宗教意義已大大淡化,僅僅具有象徵意義。它給讀者的啟示在於:為了實現某一崇高的目的,人們必須艱苦奮斗,長期堅持,勇敢地戰勝一切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