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典型故事
『壹』 消防小故事
記得那是一天放學的時候,當我和同學快要走到盈港路時,身旁突然閃過一輛自行車,騎車的是個年輕人。我感到他騎得太快,就跟同學說:「這么快,太危險。」話音剛落,就傳來了『咣鐺』、『啊』的聲音,還夾著一個女人的尖叫聲。我倆趕緊走過去一看,原來那個年青人撞在了一輛剛要轉彎的卡車上。那輛自行車壞了,車旁跌坐著一位老年婦女,青年人摔在地上,頭頂血流如注,生命垂危……
我聯想到一次次從電視上看到的那一則則慘不忍睹的交通事故,還有那一聲聲失去親人的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哭聲,我的心也像裂開似地疼痛起來。不遵守交通規則,不僅給自己帶來災難,而且也給別人帶來災難,難道這一樁樁慘痛的事故和教訓,還不足以讓我們醒悟嗎?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了親人,為了別人,更為了自己,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珍惜生命!請大家也包括我自己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讓交通工具更好地造福於我們人類吧。 .....
『貳』 消防安全小故事
1、扁鵲的故事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2、梯子與安全的故事
青島啤酒集團生產車間的工人為方便上下,就在一個角落裡放置了一個活動梯子。用時就把梯子支好,不用時就將梯子立到拐角處。為了防止梯子倒下砸傷人,便附上一條「請留神梯子,注意安全」的提示。幾年裡,大家一直是這樣使用梯子,然後再立到原處,誰也沒有覺得不妥。
然而有一天,一位熟悉漢語的外方專家在參觀車間時,看到梯子的擺放和梯子旁邊的提示,便建議將提示修改為「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很快,一個新的標語掛上了,隨之多年的習慣做法也得到了改變,也就是誰用完梯子就要自覺地把梯子橫放在原處。
3、抓猴子
東南亞一帶,當地人用一個木箱子,將一些美味的水果放在裡面,箱子上開一個小洞,大小剛好夠猴子的手伸進去。如果猴子抓了水果,手就抽不出來。除非它把手中的水果丟下。但大多數的猴子都不願把手中的東西放掉,以致當獵人來時,不需要費什麼力氣就可以輕易地捉住它們。
有一些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為了那麼一點點利益的追求,就不經意間選擇了犧牲最為寶貴的生命安全做為代價。從這個故事之中我們應該明白,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注重安全,要捨得安全生產投入,才能創造財富,擁有財富,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4、驢子過河
一頭驢子背鹽渡河,在河邊滑了一跤,跌在水裡,鹽溶化了。驢子站起來時,感到身體輕鬆了許多。驢子以為獲得了經驗。後來有一回,它背了棉花,走到河邊的時候,便故意倒在了水裡,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驢子非但不能再站起來,直到淹死。
驢子為何死於非命?因為它過分依賴「經驗」,而不知這些通過「偶然」機會得來的經驗並不可靠。在生產過程中,有的員工不按照安全規程來操作,卻發現從某種程度上講,簡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勞動強度。由此,這些員工便錯誤把這些違章操作奉為寶貴「經驗」,並自得其樂。
5、蟻患
一個村莊為了防止水患,築起了長堤。一天,有個老農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擔心螞蟻窩會影響長堤的安全想回村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他兒子不以為然。當天晚上風雨交加,河水暴漲。河水從螞蟻窩始而滲透,繼而噴射,最終長堤決口,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
『叄』 關於消防的故事
看看現在有的學校、工廠、機關等等,都在搞消防演習。真是好笑,也蠻有趣的。我這好象是在造句哦。
『肆』 求一篇關於消防救火的事跡
1、3月30日傍晚,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燃起一場森林大火, 當地的森林消防隊員迅速奔赴一線撲火。春節之後,他們幾乎每隔幾天, 就有一次這樣的緊急出警。可這次撲火行動,突然改變的風力風向引發了罕見的林火爆燃,巨大的火球瞬間吞噬了全體隊員。
4月2日,犧牲者名單公布,共30人(包括27名消防官兵和3名當地幹部及撲火隊員),其中最小一名生於2000年,只有19歲,最年長的49歲。消防員,和平時代最危險的工作之一,但仍然有人矢志堅守、逆火前行,用生命守護萬家安寧。
2、1998年,西安市煤氣公司液化石油氣管理所11號球罐根部發生泄露,火海里總儲液化氣上千噸,一旦爆炸半個西安可能夷為平地。消防員們趕赴現場,頂著有毒氣體的侵襲,拿起繩子、棉被在液化氣罐根部堵漏。
堵漏緊張進行時,泄漏的液化氣發生閃爆,戰斗在最前線的七名消防員賀軍勝、別渭濤、李海寧、馮驥、楊小宏、馬軍武、劉軍元不幸壯烈犧牲。
3、2015年,在哈爾濱「1·2」火災事故中犧牲的5名消防戰士名單公布後,人們沉痛地發現,5人皆為「90後」:年齡最大的楊小偉23歲,最小的趙子龍19歲。公眾自發悼念之餘,「消防職業化」的呼聲再起。有學者呼籲,「消防人員職業化可以大幅度減少消防人員傷亡,可以積累大量經驗」。
但,所謂消防員「職業化」早已在各國被證明問題重重,如果在中國推行這一套,不但可能無法減少消防員的犧牲,還可能因為降低消防效率而擴大民眾的傷亡。
中國消防官兵如同解放軍一樣,沒有上下班、沒有雙休日,作訓強度堪稱7*24。在此過程中,經驗的積累、專業性的提升,不是所謂的職業化消防員所能比擬的;消防武警自有其經驗傳承模式,如士官制度,這已是當代發達國家軍隊的「標配」。
(4)消防典型故事擴展閱讀:
消防員,為政府或民間團體所成立的救災救人團體成員。消防員的職責主要為消滅火災及救護服務,同時也參與其他救援工作。
消防員作為特殊的救護職業,需經過特殊的體能、技能及心理素質的訓練,保證具備特殊的體能、技能及心理素質的要求。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消防員(職業暴露)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伍』 簡短消防小故事
2008年2月,烏魯木齊市德匯商場發生了大火,正是過年時間,消防幹部和戰士接到了命令,都返回了部隊。
一個消防幹部(記不起他的名字了)也同樣接到了命令,他的母親給他下了碗面條,他接到手機上的指令,說有任務,我要回隊了。他的父親知道孩子的工作性質,但好象預感什麼,說吃了再走吧。但他說沒時間。肩上承擔著人民的責任,讓他奔向工作崗位。「沒時間」。這是他留給親人的最好一句話。在那場大火中,他失去了年輕的生命,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他的喪禮上,有許多不認識他的人積滿了靈堂,都滿含眼淚目送他。這樣的人才是我們應該敬仰的呀!
『陸』 找消防英雄事跡。
1、張大鵬
張大鵬是天津市消防總隊特勤支隊支隊長,1996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22年來,他堅守一線、不懼艱險、沖鋒在前,搶救被困群眾千餘名。他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和隊員們千里馳援,冒著餘震搜尋生命。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他深入險境救出失聯名單上唯一的倖存者,戰功赫赫的他被隊員們稱為「敢死隊長」。
2、塗顏淼
塗顏淼是福建省福州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二中隊消防員,1991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多年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先後獲得福建省「抗震救災功臣」「新長征突擊手」「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等稱號,並獲得全國優秀士官人才二等獎。
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石化項目發生爆炸,周邊能找到的水源都已用上,塗顏淼翻過3米高的油罐區防護堤,在火場背面找到了一處冷卻水池,完成了609號罐體滅火所需8條干線的供水任務。他精通4類特種消防車輛操控和2種特殊救援技術,先後幫帶150多名技術骨幹。
3、劉本成
劉本成來自遼寧省鞍山市消防支隊特勤一中隊,參加消防工作15年。他紮根基層、苦練精兵、竭誠奉獻,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2003年,18歲的他成為遼寧省鞍山市消防支隊隊員。
劉本成始終戰斗在滅火搶險救援一線。他先後參加滅火救援戰斗2400餘次,營救遇險群眾230餘人,屢立戰功。2017年8月,遼寧岫岩遭遇洪災,他如堅固堤壩,腰拴繩索屹立河心,為救援力量打通了安全通道。鞍山有「雷鋒城」之稱。
4、曾傑毅
曾傑毅是湖南省郴州市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中隊長,2003年參加消防工作。他先後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獲得「中華好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消防訓練先進個人」「湖南省十佳青年衛士」等稱號,並獲得湖南五四青年獎章。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參與營救數百名群眾;高空救助中,他徒手爬上幾十米高的塔吊;礦井救援中,他深入井下緊急搜救。曾傑毅先後參與完成1200餘次滅火救援任務,成功搶救遇險群眾320餘人。在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比武競賽中,他勇奪6個單項第一名,並創造了全省拉梯項目的新記錄。
5、周錦勇
周錦勇於1996年參軍入伍,在伍時曾被評為「優秀士兵」。2010年,他入職甌海區澤雅鎮專職消防隊,先後被評為全市「消防部隊優秀鄉鎮專職消防員」、甌海區「最美消防人」。2017年2月,周錦勇入職鹿城區山福鎮專職消防隊,是專職消防隊中的頂樑柱和主心骨。
7月3日晚,鹿城區山福鎮茅垟自然村山谷,腳下是洶涌湍急的山洪,對面是15名亟待救援的被困群眾,周錦勇把危險系於自身,沖在最前面,卻不幸被洪水捲走。7月5日清晨6時2分,周錦勇的遺體被找到。
『柒』 真實防火小故事
08年2月,烏魯木齊抄市德匯商場襲發生了大火,正是過年時間,消防幹部和戰士接到了命令,都返回了部隊。一個消防幹部(記不起他的名字了)也同樣接到了命令,他的母親給他下了碗面條,他接到手機上的指令,說有任務,我要回隊了。他的父親知道孩子的工作性質,但好象預感什麼,說吃了再走吧。但他說沒時間。肩上承擔著人民的責任,讓他奔向工作崗位。「沒時間」。這是他留給親人的最好一句話。在那場大火中,他失去了年輕的生命,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他的喪禮上,有許多不認識他的人積滿了靈堂,都滿含眼淚目送他。這樣的人才是我們應該敬仰的呀!
『捌』 消防安全小故事
故事一:
兩個98年出生的新兵來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大隊報道,排長集合全體成員歡迎他倆到來,並讓郭班長帶著他倆。一開始,兩個新兵起床晚、集合慢、體能訓練吃不消,並且有點心不在焉,郭班長看了他倆的表現沒少批評,這兩個新兵內心對這里和郭班長也反感起來。
幾個月後,在一次救火中,這兩個新兵負責通訊員的工作,可是因為他們兩個在平時准備中出現疏忽,對地圖中那個火災單位的方位記錄出現了問題,導致救火的最佳時間晚了10分鍾,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事後,在總結會上,排長批評了這兩個新兵,並給予了處分。可兩個新兵並不服氣,覺得這件事情沒有想像的嚴重,只不過幾分鍾而已,還跟郭班長起了言語沖突。總結結束後,郭班長又讓他倆在外面站軍姿檢討,連站3天。第一天天下大雨,站完之後,其中一個新兵在第二天選擇離開消防隊。另一個新兵猶豫了一下還是留了下來,然後第二天晚上依舊站軍姿檢討。
隨後,郭班長把這次事故的嚴重後果以及一個消防員的自身應有素質、理念和職責跟留下的那個新兵(小王)談了談,並提到自己當年的類似事件,給這個新兵帶來啟迪。
一次倉庫著火,消防隊緊急出動,(各種匆忙集合的狀態可以展現:洗澡,睡覺之類),到達現場之後,新兵小王想要沖在前面救火,被郭班長拉了回來,隨後跟著郭班長去救火。在倉庫裡面,支架即將倒塌,郭班長推了小王一把救了他,自己的胳膊卻受傷了。在郭班長的病房前,郭班長看著小王笑了,小王卻哭了。
在隨後的日子裡,小王在救災中表現越來越好,在一次救火中,一個人救出了一個老奶奶和一個小孩,在隨後的表彰會中,表彰為優秀個人,小王看著老郭,看著隊員們,大家都笑了。在當天的日記里,小王寫道:「消防兵,難說神聖,難說偉大,但他讓我找到了自己,找到了新的家。」
故事二:
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大隊的營地門口,一個有12年兵齡即將退伍轉業的消防兵李班長正跟他的戰友們道別,一一擁抱,用寫字板寫下彼此想說的話,合影留念。隨後,排長讓李班長給大家講幾句,李班長讓小劉拿來了幾個錦旗和一幅畫,他指著錦旗和畫說:這些錦旗就是我最想說的話,也是我最高的榮譽。
這一個個錦旗代表著一個個軍民魚水情的故事,他們或大或小,但都刻在這個老兵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李班長腦海中浮現了一些畫面,回憶了自己在這片土地傾注的情感和得到的情感。
回憶:營地凌晨一點,警報響起,消防兵們襪子都沒穿,緊急集合前往開發區恆創公寓超市救火。快速將超市附近的居民轉移、疏散,以最快的速度滅火,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滅火進行到天亮,李班長和其他消防兵全身都濕透了,腳被泡的很嚴重。在他們准備回營的時候,附近的大媽和超市員工給他們送了新襪子,幾件暖和的大衣和幾壺熱水,並給消防隊送了錦旗,李班長和其他消防兵很受觸動。
後來的一天,李班長正和幾個消防員在居民樓高空作業,捅馬蜂窩,臉上被蜇了6、7個大包,疼得受不了。結束後回到營地,他們把蜂窩放在冰箱里,准備去買點葯塗一下臉。此時又來預警,他們就緊急參與救火,在結束後,拖著沉重的身體回到營地,准備去買葯。此時已經晚上,系統又接收到緊急信號,一個4歲小女孩的手被玻璃門擠住了,他們快速前往,精心切割玻璃,將小女孩救出。
第二天,孩子的父母送來了錦旗和小女孩為消防員畫的一幅畫。李班長和隊員們從冰箱里拿出蜂窩,吃著裡面的蜂蛹,拿著小女孩的畫暢談著。
在回到現實,李班長向隊友們敬禮,背著背包離開,隊友們排著隊唱著排長寫的兵之歌:「兵之歌是方陣中的吶喊…….警營軍旅是一首難忘的軍之歌」,大家情不自禁流淚。
故事三:
某大學實驗室著火,消防隊緊急出動,及時滅火,並隨後給這所大學做了防火演習和宣傳。
結束後,剛剛回到營地,准備吃飯,這時,排長接了一個電話。隨後,排長把小張叫過來,跟他說:「你家裡來電話說你父親出車禍了,情況還挺嚴重,讓你回家一趟,現在我給你批幾天假你回去看看吧。」小張聽後,立馬回寢室收拾東西准備回家。
在他即將跑出營地的時候,警報拉響,小張立馬回頭沖到自己的消防服前,穿上衣服,跟著大家出勤。
到達高架時,發現一輛貨車撞到了邊上,司機有生命危險,小張耳邊想起排長說父親出車禍的話,腦子有點亂,但小張還是和幾個同志拿著切割機沖了上去,花了6個小時把人救了下來,送往醫院。
回到營隊,小張准備走被排長叫住了,給他一張回家的火車票,朝他敬了一個禮就回去了。小張來到父親的病房,家人責怪小張來得晚,因為其父親傷勢嚴重,差點熬不過去。小張跪在父親病床前,此時父親醒了,對小張微微點點頭,一家人哭了。
排長跟小張父親的醫院了解情況,得知其醫療費出現問題,組織消防隊進行捐款,並把錢郵寄給小張,並帶了排長一封信,看完之後,小張朝醫院的國旗敬了一個禮。
故事四:小和尚剃頭
從前有一個小和尚出家後,開始學剃頭。老和尚先讓他在冬瓜上練習,小和尚每次練習完剃頭後,總是將剃刀隨手插在冬瓜上。後來在給老和尚剃頭時,他也將剃刀隨手插在了老和尚的頭上。
從這則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小和尚剛開始在冬瓜上練習時,就沒有按章操作,也沒有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才會在給老和尚剃頭時,習慣性地將剃刀插在老和尚頭上,釀成事故。
由此可見,習慣性違章危害很大!
故事五:「放心,沒事!」
老李是一家工廠里的老師傅,有次在油架上進行高空作業,沒有繫上安全帶,同事勸他:「老李,這樣危險啊!」可是老李仗著自己多年經驗,沒有對此當回事「一會兒就行,馬上就好了!」當老李終於完成時,抹了一把汗,站起來說:「這不……」話沒說完,老李眼前一黑,從架子上掉落下來了……
僥幸心理,幾乎成為我們最常見的違規心態。調查顯示,68.2%的員工都曾有過因心存僥幸而不遵守操作規程的情況。他們為了省事方便,明知故犯一些明顯的違章行為,還內心抱有「事情哪有那麼巧,就算出了事也不一定能有事」的想法,結果卻釀成了悲劇。
所謂的「意外」,其實都是意料之中。
『玖』 消防救火具體感人事例100字左右
2004年7月26日,在許多人看來,可能只是時間長河中,平凡的一天。而對於福建三明永安消防大隊的馮志忠和朱文斌來說,卻是今生難忘!
當日下午3時20分許,永安市上坪鄉翔鷺蚊香廠發生火災。永安消防大隊25名官兵接警後趕到現場救火。
滅火過程中,發生了可怕的一幕:蚊香廠靠山一側原料倉庫二分之一廠房突然坍塌,被撞擊和擠壓後,倉庫內大量正在燃燒的炭粉等原料從泄壓門窗孔洞噴射而出,造成包括5名消防官兵在內的15名搶救人員受傷,其中12人傷勢嚴重。
馮志忠、朱文斌,正是這5名消防官兵中的2人。其中,馮志忠全身燒傷面積45%,朱文斌全身燒傷面積達35%,均屬重度燒傷,兩人的呼吸道、臉部、手部、背部等處燒傷尤其厲害。雖然醫院全力救治,然而,他倆的臉部、手部等處,卻留下了無法抹去的疤痕。
事後,馮志忠、朱文斌被省公安廳榮記一等功,成了人人稱頌的滅火英雄。
建軍節前英雄找到了另一半
2005年,已經回到軍營的朱文斌由一級士官晉升為二級士官。今年8月,馮志忠由永安消防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提拔為指導員。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隨著身體的好轉,32歲的馮志忠和28歲的朱文斌的婚事被提上大隊「議事日程」。
遇上合適的女子,大隊領導和親朋好友都會幫忙撮合。兩人父母更是四處奔波,牽線搭橋。可近兩年過去了,兩人的婚事依然沒著落。
正當大家為此發愁時,喜事來了。2006年建軍節前夕,在一次朋友聚會上,馮志忠認識了陸靜。
陸靜是三明市區一家化工公司出納,秀氣開朗。了解到馮志忠的事跡後,她很快被他那軍人頑強的性格和堅定的意志深深吸引。當天,陸靜就一個勁地向馮志忠了解英雄往事。兩人情投意合,互相有了好感。此後,兩人總會找一些機會相處,逐漸建立了感情。
同年,朱文斌也認識了泉州泉港區老家的姑娘林立娟。立娟在一家石板材廠工作,有著不錯的收入。她一樣被文斌的英雄氣質所吸引。
細心女友按摩傷疤感動英雄
兩對戀人先後墜入愛河。考慮到志忠的身體狀況和工作實際,自戀愛起,陸靜每逢周末都要到永安看望他。
因為是獨生女,陸靜特別受父母疼愛,在家時,是個什麼都不用做的嬌嬌女。但為了照顧馮志忠,做飯、換葯、洗衣服、打掃衛生,她無師自通。冬天為了幫志忠洗衣服,手凍得開裂。
見陸靜為了一個殘疾軍人,如此辛苦奔波,陸靜的朋友常問她:「愛慕英雄,在心裡想想不就可以了,用得著這么投入嗎?況且你的學歷、家庭和長相都不錯,完全可以找一個條件更好的男朋友。」
陸靜總會說:「志忠是為了保護別人才被燒傷殘疾的,我愛他,跟他過一輩子我覺得很光榮。」
林立娟也是如此。每次朱文斌回老家,她都會上街買鱸魚給文斌進補。而給文斌身上的疤痕按摩,更是成了林立娟的必修課。「這樣,會恢復得快嘛。」立娟笑著說,令她感動而又心疼的是,有好幾次,當她幫文斌按摩傷疤時,文斌流淚了,淚水濕透了她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