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和驢故事讀後感
『壹』 伊索寓言馬和驢讀後感
寓言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屑於幫助比我們弱小的人,最後反倒會使自己陷入困境。
『貳』 伊索寓言 馬和驢的讀後感
《龜兔賽跑》的故事一個耳熟能詳伊索寓言,但又有誰能認真去體會其中的含義呢?這個星期一,我又細細回味了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隻小白兔看見烏龜緩慢的動作,不禁驕傲起來,想要與烏龜來一次賽跑。驕傲的小白兔並不把與烏龜的這場比賽放在眼裡,而把這場比賽當作消遣,好好奚落烏龜一番。小白兔在比賽時睡著了,烏龜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勤奮努力,終於超過小白兔,抵達終點。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只有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勤奮努力,才能抵達勝利的終點。
從這個故事我想到了一滴水是很軟弱的。但只要朝著一個方向不段地滴落下去,最終能把堅硬的石頭擊穿。這正如一位偉大的人物說過的那樣:在科學道路上是沒有平坦道路可走的,只有在坎坷山路攀登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在學習求知的漫長歲月中,人的智力有高有低;但只要持之以恆,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成為有用之才。相反,那些具有天賦的智力較高的人,假如僅憑一時熱情,不做長遠的努力,最終只能落在別人的後頭,成為一知半解的人。天才在於積累,成功在於勤奮,這點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我們要懂得堅持不懈,勤奮努力,始終有一天成為國家的棟梁!
『叄』 伊索寓言馬和驢讀後感 500字左右
《馬和驢》讀後感
有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一個人養了一匹馬和一頭驢,馬和驢雖然生活在一起,但命運卻不同。
戰馬吃的是嫩草,喝的是泉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驢卻吃的是麥麩,糠皮,乾的是最重的活。驢很不平,就問馬,馬說:「主人養驢就是讓驢給人幹活的如果有一天,你不能幹活了,主任會毫不客氣的把你殺了吃掉。」後來,戰爭爆發了,馬隨主人上了戰場,不幸主人中箭,戰馬不肯離開,也被兇狠的砍死了。驢目睹了這場戰爭。心裡反而平衡了。他認為:「安逸富足往往與死亡相伴,艱辛的生活卻象徵著平安。」
讀了這則寓言,我心裡很沉重,這個小小的寓言讓我知道了很多道理。
首先,驢雖仍吃的很差,幹得最多,最累,盡管心裡很不平,但還是踏踏實實地把活幹完。他的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而馬雖然平時過得挺安逸,但當它與主人沖上戰場時,它能勇往直前。特別是當主人戰死沙場,他並沒有選擇當逃兵,而是與主人一樣戰斗到底,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
其次,當驢看見馬隨主人一起戰死後,他反而心安理得,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試想,當祖國危難的關鍵時刻,如果沒有人去保衛,哪會有今天的安定祥和,是碌碌無為的過一生還是轟轟烈烈的過一生?哪一個更有意義,哪一個更能體現人生的價值?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最起碼我們要奮斗,改變自己的命運,像驢那樣安於現狀是不值得提倡的。
所以我們要學習馬的勇敢,忠誠,反對驢的安於現狀,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進步,我們的國家才會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