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文明小故事300字
Ⅰ 我們家的文明禮儀小故事怎麼寫
家庭禮儀小故事??懂禮貌的小華
「叮鈴鈴」,清脆的鈴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小華一骨碌起了床,拉開窗簾一看,啊,好一個明亮的世界呀!小鳥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他迅速穿好衣服,看見媽媽在做早飯,爸爸在洗臉,小華向爸爸媽媽問了聲「早上好!」洗漱完畢,
吃過早飯,對爸爸媽媽說了聲「再見」,就去上學了。小華在學校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上午。中午放學回到家,小華按按門鈴,奇怪,怎麼沒人開門呢?他用鑰匙開了門,發現爸爸、媽媽不在家,桌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小華,奶奶得了重感冒,我們陪她去醫院了,一會兒就回來。
不一會兒,門鈴響了,小華打開門一看,是一位陌生的叔叔,他問:「您找誰?」那人說:「我找你爸爸有事。」小華說:「我爸爸不在家,請您晚上再來吧!」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帶著奶奶回來了,小華趕快過去攙扶奶奶,關切地問道:「奶奶,您好點兒嗎?您先在床上躺一會兒,我去給您倒杯水。」奶奶微笑著誇獎小華:「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吃中飯了,小華主動地幫著盛飯,端菜,啊!今天有糖醋排骨,這可是小華最愛吃的菜了,他把這盤菜端到了爸爸跟前,爸爸說:「這是專門為你做的」。小華說:「您是長輩,該您先吃」,爸爸高興地笑了。媽媽不停地往小華碗中夾排骨,小華說:「媽媽,老師說,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有利於健康,而且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媽媽聽了,對爸爸說:「咱家的小華懂的真是越來越多了。」
下午放學後,小華在認真地做作業,這時,電話鈴響了,小華拿起話筒說:「您好,請問您找誰?」原來是中午來過的那位叔叔來電話找爸爸,小華對他說:「爸爸今晚7點鍾回來,到時候,您再和爸爸聯系吧!」吃過晚飯,爸爸在看新聞聯播,這時小華想起今天有《神奇寶貝》看,等爸爸看完新聞聯播後,小華徵得爸爸的同意調換了頻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他看見爸爸在打電腦,就把音量調小了點,這時門鈴響了,小華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那位叔叔,小華熱情地給叔叔開了門,給叔叔倒了一杯熱茶,叔叔送給小華一輛小賽車,小華高興極了,雙手接過賽車,說:「謝謝叔叔!」爸爸和叔叔談話時,小華輕輕地把房間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叔叔要走了,小華和爸爸一起把叔叔送到門口,對他說:「叔叔再見,歡迎您下次再來。」叔叔摸摸小華的頭,對爸爸說:「你的兒子真有禮貌。」
第二天是雙休日,上午,媽媽帶著小華去姑姑家玩,小華和表姐表弟在一起開心地做游戲。小華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去同學王文文家玩。」媽媽說:「別回來晚了。」 小華高興地答應了媽媽。晚上,小華和爸爸媽媽道了晚安,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Ⅱ 關於文明禮貌的小故事少一點100-300zi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疲乏:「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Ⅲ 文明小故事作文怎麼寫
我身邊的文明小故事可真不少啊!其中有一件事,直到現在還讓我記憶猶新,永遠也忘記不了. 那是有一天下午,我在上學的路上看 見一堆香蕉皮躺在環城西路的行人道上,這會給許多行人帶來不方便.我心裡想:平時老師讓我們做個文明的小學生,我應該要把香蕉皮拿起來放在垃圾桶里啊!可 是,如果我去撿香蕉皮的話,那就要遲到了啊!心裡猶豫不決.還是算了吧,我還是抓緊時間上學去吧!臨走時,突然聽到一個小妹妹稚氣的聲音:「媽媽,前面有 一堆香蕉皮,我把它們撿起來放進垃圾桶,不然行人會摔倒的.」媽媽說:「好的.」我回頭一看,一位小女孩從她媽媽懷里下來,她扎著一條長長的小辮子,穿著 一條粉紅色的裙子,大約五六歲.她走到香蕉皮前,撿起香蕉皮看了看環城西路的人行道,好像在想些什麼事情.她終於看到了較遠處的垃圾桶,邁著輕松的腳步哼 著小曲把小手中的香蕉皮放進垃圾桶,來回了好幾次.她撿得滿頭大汗,笑眯眯地朝她媽媽跑去:「媽媽,香蕉皮撿完了,我們回家吧.」看著眼前這一幕,我的臉 頓時紅了,真是讓我慚愧地無地自容了.可是她們離我越來越遠,漸漸地消失了,她們離去的背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俗話說得好:「細微 之處見精神.」一個比我小的小妹妹居然比我懂事得...
Ⅳ 文明小故事作文200字
從我家到車站有一段五分鍾的小路。最近在這條路上,常會看到一位小姑娘扶著一位阿姨一起去坐車。你可能會認為她們是一對感情非常好的母女倆。沒錯,起初我也是這么認為的。
有一天,天空下著綿綿細雨,又見小女孩和「母親」一起去坐車。她們和平時一樣在談笑,我無意中聽到了她們的談話。阿姨說:「這一陣子,我的丈夫和兒子都不在家,多虧了你,每天送我去醫院,這才沒有耽誤治療。」「沒有關系,阿姨,醫院就在我的學校旁邊,送你去只是舉手之勞而已。」「不過還是要感謝你,醫生說我的眼睛就要好了,這都是你的功勞!」「太好了!阿姨,祝你早日康復!」……
我吃了一驚,原來她不是小女孩的媽媽,而是鄰居。阿姨的眼睛出現了問題的,而她家人又都去外地了。她怕打擾家人,又怕影響治療。正在發愁的時候,住在對面的小女孩自告奮勇,說醫院就在她學校的旁邊,她可以在上學、放學的時候順路接送一下阿姨。就是這樣,小姑娘每天都提早半小時起床、出門,並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接送阿姨。她真是一個熱情善良、樂於助人的好女孩!
看著這個可愛的小女孩,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一句話:「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將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別人,也就得到了兩份快樂的機會。因為幸福是會傳遞的,有時,舉手之勞就可以使很多人受益,何樂而不為呢?
Ⅳ 我的文明禮儀小故事
做為一個小學生,我們首先應該做到文明誠信。我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呢?就請大家聽一聽我的文明小故事。
這是很久以前發生的一件事情。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上車的時候,媽媽給了我一塊口香糖,還再三囑咐我不能隨便亂扔,要把吃完的口香糖吐到隨身攜帶的廢紙中,然後扔到垃圾箱里。可是我卻把媽媽的話當成了耳旁風,吃完後便把口香糖吐到了車廂里。媽媽看了後,沒有說什麼,只是悄悄地把口香糖撿起來,然後放到了廢紙里。下車後,媽媽把我領到一邊,嚴厲地批評了我。媽媽說:「你不僅要在班裡以身作則,做好班級的衛生,在社會上,同樣要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小公民……」媽媽的一席話讓我臉上紅紅的,我心裡慚愧極了。是呀,我們的城市多美呀,多少叔叔阿姨為了把濮陽建設成為文明城市而積極努力著,而我卻……這多不應該呀!我向媽媽承認了錯誤,心裡暗暗發誓,以後,我不僅要做好學校、班級的衛生,更要從自身做起,做一個講文明、講衛生、講誠信的好孩子。一路上,我認真觀察著,看到了紙片、瓜果皮屑,我都主動撿起來,扔進了垃圾箱里。看到媽媽微笑的表情,我心裡高興極了。
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讓我懂得了要做一個文明守信的好孩子,就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讓我們的家鄉濮陽變得更加美麗,為讓我們的學習環境更加整潔,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Ⅵ 文明小故事
1.團結友愛--心平氣和的劉銘傳
清廷派駐台灣的總督劉銘傳,是建設台灣的大功臣,台灣的第一條鐵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劉銘傳的被任用,有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當李鴻章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時,還一起推薦了另外兩個書生。曾國藩為了測驗他們三人中誰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約他們在某個時間到曾府去面談。可是到了約定的時刻,曾國藩卻故意不出面,讓他們在客廳中等候,暗中卻仔細觀察他們的態度。只見其他兩位都顯得很不耐煩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劉銘傳一個人安安靜靜、心平氣和地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曾國藩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只有劉銘傳一人答得出來。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台灣總督。
按語:沒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堅毅持久、克服萬難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麼偉大的事業。我們希望將來能有所作為,首先便須磨煉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生在唐朝。當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緬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並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緻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聖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Ⅶ 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內見容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7)我家文明小故事300字擴展閱讀:
孔融讓梨的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
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Ⅷ 文明上網趣味小故事300字
你好:從網上找了篇,你參考下
隨著時代的發展,上網已經變成了非常普遍的事。不論大人還是小孩,只要提起電腦,都會想到上網。可是,上網是一把「兩面」劍,有利也有弊。
我發現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同學在家裡上網,主要是為了玩游戲。有些中學生經常玩通宵,這樣既對健康不利,也耽誤了學習。我從電視新聞中得知一個真實的故事:某中學生迷戀玩網路游戲,有一天,他告訴家長要在同學家寫作業,可能會很晚回家。晚上10點,他又打電話給家長說,太晚了,要在同學家睡覺,並把電話號碼告訴了家長。第二天早晨,家長不放心,就撥通了電話,接電話的人卻說這里是網吧,還說:「昨天有一名中學生在這里上網,一直玩到深夜,然後就在這里住下了。」家長馬上趕了過去,看見孩子正長沙發上酣然大睡。真是既生氣,又心疼。你看,他既傷了自己的身體,又影響了學習,還撒謊,讓家長傷心,可真不好。所以,有些人認為,中小學生缺乏意志力,不允許我們上網。
但是,有很多人也贊成上網,為什麼呢?因為上網能為人們帶來便利。首先,上網就好比走進了萬能、快捷的圖書館。只要輸入一個簡短的片語,要查找的資料就會立刻出現在我們眼前,比查閱書籍速度更快,得到的信息量更大,網路成了我學習上必不可少的小助手。我在班裡擔任作文委員,在和同學們商量組織各種語文活動和參加辯論賽時,我就經常到電腦上查資料,網路成了我工作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幫手。其次,在網上可以閱讀到更多、更豐富的新聞。我的一位同學統計過電腦上的新聞要比電視上的新聞多幾十倍。此外,電腦還有其他作用。我的一個好朋友對我說:「她媽媽在法國,如果給媽媽寄信或打長途電話,既費錢又麻煩,所以她們總是發電子郵件或是進行視頻通話,又快捷又方便。看到這些,我們有怎麼能說上網不好呢? 其實,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樣,上網也有它的益處與弊端。上網是一把「兩面」劍,我們利用它開闊視野,豐富知識,但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別讓鋒利的一面割傷了我們的手。
文明上網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還應該是良好上網習慣。假如你不文明,傷害的有可能是你自己的親朋好友.我那傳奇的網路續情緣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20年前,這個世界沒有網路,聯系很不方便,寫信是我與平的唯一的聯系方式;可後來因為就業,要找女朋友吧,戀愛吧,結婚等等許多事情,我們相互之間就漫漫地失去了聯系,最後竟然不知道彼此在何方。
在這20年裡,我們雖然都在心裡說要找到對方,卻不知道從那裡開始尋找,去那裡尋找。想起平,就想起過去的故事.
平,是我的初中同學,我們在一個班,後來由於郭本權老師回到他家鄉工作了,我們這個班就散了。
平到另外一所中學學習,我又去了另外一所中學,但初中畢業考試的時候,我們又坐在一個教室里參加中考。
那年,我們中考都不很好,都沒考上高中,但都被職業班錄取了。就這樣,我與平又成為職業高中的同學。
當年,因為我們是職業班的學生,感覺自己比別人差,在學校總是很低調。老師也很低調,他們因為教我們這樣的學生而抬不起頭。可現在我們,至少我本人卻比較自豪,職業班的學生也參加了全國統一高考,普通班有很多人畢業後未能升學,未能跳農門。我和平,經過努力,在職業高中畢業後,先後升學了,走出了那個要靠政府救濟才能生活的故鄉。
平上了一個礦業大學,我進了石油學校,都與礦有關,但我們的同學生涯就算結束了。隨後由於聯系不方便,我們就失去了聯系。
有手機電話,有網路,有QQ以後,我四處打聽,希望知道平的下落,但毫無結果.
日子在一天天走過,雖然自己已經不再擁有青春,但我仍然固執地拖著青春的尾巴,上網聊天,寫博客,與時俱進吧。
有了網路,雖然虛幻,但確實給了天涯若比鄰的感覺。
工作有壓力或無壓力,網路確實是個消遣的地方,有些真話在單位不能講,但在網路朋友那,我可隨意說,可以隨意釋放,換來一個心裡天地寬。而QQ則是最容易交流的工具,我無任何限制,想與我聊天的人,我都歡迎。
2008年的國慶前,我收到一個好友的加入信息,然後就是禮貌的問好。
我習慣性地象警察一樣地問:小妹妹,你哪裡人啊?
那網友直接傳來我故鄉名字,我為之一振。
在QQ世界裡,居然能找到同鄉的人。我給她回了一句:我也是!
她發來一個問號!
我說我家是方家平的,你家在哪裡?
她說她家也在那裡。我告訴她,我在油田工作.
當她發來一句你好奎(我的名)大叔時,這更讓我驚奇了。
經過仔細詢問,我才知道:原來她是我堂兄的大閨女,正是我離開家鄉那年生的,多年沒回故鄉,頭腦一點印象也沒有。我們相互通過QQ視頻認識了,20年不回故鄉,我居然有了一位天仙般的侄女.我以前在電話中,聽家裡人提起過,知道有個侄女,她也知道傳說中的我在油田工作,但都沒想到,會在這網路大世界裡認識.
從這件事情上,我體驗到了網路的神奇; 我也慶幸自己沒有那些網蟲的虛假惡習,要是自己在言語上不檢點,對自己的侄女胡說八道,那我真成了道德敗壞的典範。
遠離網騙,做一個正派網民,這是我內心的真實心聲。
有了與侄女的奇跡認識,我就希望有一天,能奇跡地在網路里找到平。
我仍然開心地做我的網民,寫寫博文,偶爾參加博文比賽,獲個小獎,實在很開心。
前不久,我寫了一篇思戀故鄉的博文;
Ⅸ 文明禮儀小故事400字
劉備三請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時代躬耕於隆中,並苦讀經書,熟悉歷朝興衰的歷史,潛心鑽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是難得的一位將才、謀士,自稱「卧龍」。善於網羅人才的劉備聞知,高興地說:「我需要這樣的人才!」並表示哪怕山高路遠,行走不便,也非親自去請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到隆中邀請諸葛亮。誰知諸葛亮恰好不在家,劉備只好掃興而歸。
劉備回到新野,不斷派人到隆中打聽諸葛亮何時在家。當打聽到諸葛亮外出已經回到家時,劉備當即決定二請諸葛。這時,張飛不以為然地說:「一個平民百姓,派個武士把他叫來就得了,犯不著讓你一再去請。」劉備說:「諸葛亮是當代大賢,怎麼能隨便派個人去叫他呢?你還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劉備說服了張飛,叫上關羽,三人騎馬直奔隆中而去。
這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冷得實在教人難忍。張飛對著劉備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說。」劉備卻說:「賢弟,咱們冒此大風雪,不怕山高路遠,去請諸葛,不正表明了我們的一片誠意嗎?」三人繼續往前趕路。不料,這一次劉備又未見到諸葛亮,只好寫了一封信託諸葛亮的弟弟轉交,說明來意,並表示擇日再訪。
第二年春天,劉備更衣備馬,決定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張飛、關羽竭力勸阻。關羽說:「我們兩次相請,都未見到他,想必他徒有虛名,不敢前來相見。」張飛更是帶著輕蔑的口吻說:「我們已仁至義盡,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來,我就將他綁來見你。」劉備連忙說道:「不得無禮,沒有誠意哪能請到賢人呢?」
劉備三人飛馬直奔隆中,來到諸葛亮的草廬前。此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唯恐打擾諸葛亮,不顧路途疲勞,屏聲斂氣地站在門外靜候,直到諸葛亮醒來才敢求見。劉備見了諸葛亮,說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訪,今日如願,實是平生之大幸!」諸葛亮說:「蒙將軍不棄,三顧茅廬,真叫我過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讓將軍失望。」劉備卻誠懇地說:「我不度德量力,想為天下伸張正義,振興漢室。由於智術短淺,時至今日,尚未達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劉備謙虛的態度,誠懇的情意,使諸葛亮很受感動。於是諸葛亮終於答應了劉備的請求,懷著統一全國的政治抱負,離開了隆中茅廬,出任劉備的軍師。他忠心耿耿地輔佐劉備,為「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想一想:劉備為什麼能請到諸葛亮?如果第三次還請不到,他還會去請嗎?為什麼?
Ⅹ 關於文明的小故事300字
文明小故事
老師說:「我們從小要講文明。」我回家問媽媽:「文明是什麼?」媽媽回笑著說:「文明是一種答美德。」去學校,我又問老師,老師說:「文明是一種美德。」我最要好的同學,他說:「你又來了,文明就是不說臟話,不打架,遵守紀律優秀作文 www.zuowenren.com 專注寫作 作文人,尊老愛幼……」我不言語,我記到了心裡。
去了書店,工作阿姨告訴我「小朋友,不要在這兒大聲喧嘩。」我環顧四周,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都安安靜靜專心的看書。我懂了只有遵守紀律才可以方便大家,俗話說:沒有規則不成方圓。
我想起了老師給我們講的故事:在國外中國遊客不受歡迎,竟然用中文寫著「客滿」。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恥辱!我們要時刻銘記在心,從小立志做文明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