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以亡羊補牢的故事為題目作文600字

以亡羊補牢的故事為題目作文60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8 06:38:18

① 亡羊補牢是什麼文學題材

[亡羊補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釋義: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出處:《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示例:張學良始則失地,今幸固守錦州,~,可稱晚悟。——章炳麟《與孫思昿論時事書》二
成語的寓意是、警示人們發現問題,早做處置,從而避免以後遭受更大損失。

② 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1.《亡羊補牢》中的那個人開始為什麼不聽鄰居的勸告結果怎麼樣這個寓言故

1.他認為羊已經丟了,不用再修羊圈了。
結果第二天又少了一隻羊。
告訴我回們:一個答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2.行動不能與目的相反,否則一事無成,達不到目的。
(意思對即可)

③ 以「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為題的作文

以下給你作為參考題材,其中還有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的題材。希望能夠那個可以對你以後的作文寫作有幫助,通過對比文章更有邏輯性!!!!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隻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裏鑽了進來,把一隻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裏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

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於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但是再從其他事情上看呢?

第一,邏輯上講,所謂亡羊是指財產、資源、生命等的損失,補牢是指對於損失所做的補救行為。為晚則是比規定或適合的時間先後,亡羊補牢是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及時想辦法補救,可此時卻已錯過了即最佳時機,他錯過了,所以我認為亡羊補牢已錯過了最佳時機,為時已晚。

第二,事實表明,亡羊補牢固然是好,至少不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可仍是事後的補救方法,終究為時已晚。正如唐山大地震,學者馬希融早已預測到而上級未重視,最後致使24萬人死亡,16萬人重傷,一座重工業城市毀於一旦,這難道還不算晚嗎?又如重慶井噴,如果油田的住戶有救援設備,群眾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撤離縣城,那死亡人數是不是可以更少?對於油田來說,只是一次井噴,對於受害者來說,這是一次生命,而對於家庭來說,可能是全部的幸福。這難道還不算晚嗎?再如,承載了中國千年文明的敦煌莫高窟文物,因為官員的腐敗和不重視,用幾個銅板換給了傳道士,當我們今天只能隔著玻璃看大英博物館的珍藏品,當我們用膠片來研究自己的國寶時,我們不僅仰天長嘆:亡羊補牢,怎算不晚?

第三,從現實上講,「亡羊補牢」雖是一古語,但在21世紀的今天,這個成語又被許多人賦予了新的意義,它成了許多人心存僥幸,自欺欺人的藉口,總是說「現在不補沒關系,等亡了再補也不晚。」那麼,終究怎樣才叫晚呢?是不是無路可退,天將亡我才叫晚呢?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個人未否認亡羊補牢是好的。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但是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認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有時是亡羊補牢,未為時晚。 可終究無法掩蓋其晚的本質。所以我還是認為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④ 題目是亡羊補牢的作文怎麼寫

亡羊補牢的作文
從前,有一個農夫家裡養了十多隻羊。白天,農夫趕著羊群到山上吃草;傍晚,農夫將羊兒趕回羊圈,清點對數後,他才安心去睡覺。
一天早上,下起大雨。雨水把羊圈沖壞了,羊圈上出了一個窟窿。農夫發現後沒有立即動手修補羊圈,他想等那天有空時再補吧。
第二天早上,農戶准備去放羊,剛走到羊圈,他發現羊圈上的窟窿更大了,羊也少了一隻。他才突然意識到昨晚可能有狼進來把羊叼走了。農夫非常心痛自己丟失的羊,他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羊。看到地上的血跡後,他才明白羊是被狼吃了。
好心鄰居大伯知道後,忠告農夫應該趕快把羊圈上的洞修補好,否則,會有更多的羊被狼吃掉。
農夫接受鄰居的建議,他立即找來一些木材,將羊圈的窟窿修補好,修補後的羊圈比以前更結實更堅固了。羊圈裡的羊再也沒有丟失過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生活中出了差錯,應設法及時補救,免得再受損失。學習也是這樣的,錯了就改,那麼,相同的或者相似的錯誤也就不會再犯了。

⑤ 亡羊補牢的近義詞是什麼一道小學生的題目,問亡羊補

亡羊補牢的近義詞有:
賊去關門,
收之桑榆,
來者可追,
見免顧大。

⑥ 寓言兩則《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題目的意思是什麼

1、寓言抄《亡羊補牢》題目的襲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亡羊補牢》出自《戰國策·楚策》,講述了一個人養了一圈羊,羊圈破了窟窿,晚上的時候狼就從這個窟窿鑽進來把羊叼走了,這個人覺得羊已經丟了,修補羊圈也於事無補。但是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這才趕快堵上了那個窟窿,把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

2、寓言《南轅北轍》題目的意思是:心裡想往南走,卻駕車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南轅北轍》寓言故事出自於《戰國策·魏策四》,講述了一個人要乘車到楚國去,由於選擇了相反的方向又不聽別人的勸告,只能離楚國越來越遠了。

(6)以亡羊補牢的故事為題目作文600字擴展閱讀

「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造句:

1、牆雖然壞了,但只要及時補,就能做到亡羊補牢。

2、我第一單元考試成績不理想,沒有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通過總結努力學習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3、去烏魯木齊應該往西北走 你怎麼往東南走?這不是南轅北轍嗎?

4、去烏魯木齊應該往西北走 你怎麼往東南走?這不是南轅北轍嗎?

⑦ 給文章加題目。

怎樣給文章加個題目呢?我有幾點收獲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們應該回要熟讀文章,吃透文答章的主要內容,然後我們要用一段簡練的語言把文章的內容概括一下,然後考慮考慮怎樣能用一句話把這段話的意思表達出來,最後,我們要找一個詞語或者片語來來表達出這句話的意思,那麼這個詞語或片語就是這篇文章的題目了。

⑧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為題目的辯論稿子,不用完整的僅求提供兩百字左右的觀點!原創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是指在犯了錯誤之後立即改正錯誤不算晚。(大概是這個意思吧,首先要解釋下辯題的意思,使它變得通俗易懂,且具有針對性,與下面自己要提的論點相應。)
可是錯誤已經發生了,傷害或損失已經造成了,再改正有什麼用,真的不晚嗎?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這句話里其實暗含了兩個條件,一個是時間,一個是行動。
時間上,「不晚」是比較得出的,沒有一個對比的時間,就不存在早晚的概念;在這里,做對比的是「亡羊」之後,立即「補牢」與「亡羊」之後唉聲嘆氣感慨萬千之後再補牢,甚至不「補牢」。
行動上,即「補牢」這一動作,它的特點是能夠避免錯誤或損失繼續發生,是有效的行為。(更深層次解釋辯題的意思)。
了解了題目之後,來看看為什麼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第一,從利益得失的角度來說。在損失已經發生後(亡羊),採取有效的行為(補牢),能夠防止損失繼續擴大(不會繼續丟羊了)。相比於沒有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甚至不採取有效措施,或者措施沒有有效防止損失(比如不是補牢,而是加高羊圈),利益繼續回受損,要好上很多,所以「不晚」。
第二,心態上來說。亡羊之後選擇立即補牢的人,他們敢於直面自己錯誤,同時積極思考解決辦法,並且能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來。與之相對的,亡羊之後沒有及時補牢,不補牢,或者加高羊圈的人,是另一種人,他們在亡羊之後,或者沉溺與自己失敗的挫折感中,自我埋怨,以此來獲得安慰,而不是積極需求改正,採取行動;這種人採取的是逃避的態度,是不負責任的。我們推崇第一種人,推薦第一種處理錯誤的態度,即「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態度。
第三,或許有人說了,羊丟了再補牢跟羊丟之前就補牢相比,難道還是不晚嗎,那肯定是晚了啊。對於這個問題,我想重新強調一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意思(見上面)。再者,在現實生活中,「亡羊」這種事情的發生具有不可預測性,就是說我們並不是能很准確地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犯錯誤,承受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亡羊」之前補牢就存在可操作性低的情況,但是,相對的,「亡羊」之後補牢,即錯誤發生後,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再就行有效的改正,可操作性很高。
綜上,我方堅持認為,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謝謝

⑨ 亡羊補牢告訴我們出了問題以後要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就是出了問題以後要及時補救
1.亡羊補牢近義詞:知錯就改
2.亡羊補牢反義詞:時不我待、知錯不改
3.亡羊補牢成語故事: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 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 「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 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 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 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⑩ 題目是亡羊補牢的作文怎麼寫

以下給你作為參考題材,其中還有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的題材。希望能夠那個可以對你以後的作文寫作有幫助,通過對比文章更有邏輯性!!!!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隻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裏鑽了進來,把一隻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裏鑽進羊圈,又叼走了一隻羊。
這位牧民很後悔沒有認直接受鄰居的勸告,去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於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但是再從其他事情上看呢?
第一,邏輯上講,所謂亡羊是指財產、資源、生命等的損失,補牢是指對於損失所做的補救行為。為晚則是比規定或適合的時間先後,亡羊補牢是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及時想辦法補救,可此時卻已錯過了即最佳時機,他錯過了,所以我認為亡羊補牢已錯過了最佳時機,為時已晚。
第二,事實表明,亡羊補牢固然是好,至少不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可仍是事後的補救方法,終究為時已晚。正如唐山大地震,學者馬希融早已預測到而上級未重視,最後致使24萬人死亡,16萬人重傷,一座重工業城市毀於一旦,這難道還不算晚嗎?又如重慶井噴,如果油田的住戶有救援設備,群眾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撤離縣城,那死亡人數是不是可以更少?對於油田來說,只是一次井噴,對於受害者來說,這是一次生命,而對於家庭來說,可能是全部的幸福。這難道還不算晚嗎?再如,承載了中國千年文明的敦煌莫高窟文物,因為官員的腐敗和不重視,用幾個銅板換給了傳道士,當我們今天只能隔著玻璃看大英博物館的珍藏品,當我們用膠片來研究自己的國寶時,我們不僅仰天長嘆:亡羊補牢,怎算不晚?
第三,從現實上講,「亡羊補牢」雖是一古語,但在21世紀的今天,這個成語又被許多人賦予了新的意義,它成了許多人心存僥幸,自欺欺人的藉口,總是說「現在不補沒關系,等亡了再補也不晚。」那麼,終究怎樣才叫晚呢?是不是無路可退,天將亡我才叫晚呢?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個人未否認亡羊補牢是好的。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但是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認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有時是亡羊補牢,未為時晚。 可終究無法掩蓋其晚的本質。所以我還是認為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