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抗戰故事讀後感小學生作文
㈠ 抗日戰爭400字讀後感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 ?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用戰士們的鮮血,去讓祖國變的更強。
在抗日戰爭史文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拚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從中,輕紗帳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 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准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移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
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0年之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唯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格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有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將來振興中華!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㈡ 抗日英雄故事讀後感(500字、急!)
讀後感1:今天,我讀了《黃繼光》這篇英雄故事,內心非常激動。夜已深了,可我還未入睡。黃繼光那捨身堵槍口的光輝形象老是出現在我眼前。黃繼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犧牲時年僅22歲,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敵人佔領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網打得六連戰士抬不起頭來。前去爆破的三個小組都犧牲了。眼看著天亮前攻不下陣地了,黃繼光帶領兩個戰士再次前去爆破。一個戰士中彈犧牲了,另一個戰士也負傷了,接近敵人火力點的黃繼光已身負重傷,身邊沒有一樣武器。危急時刻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正噴著火舌的槍眼。敵人、戰士們驚呆了時,我也驚呆了,誰又見過這等可歌可泣的事跡呢?都說人的死有兩種:要麼重於泰山,要麼輕於鴻毛。黃繼光叔叔為人類的正義事業而死,他死得有意義,死得偉大!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是啊,除了黃繼光以外,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的神聖領土不被侵犯,為了人民不受欺辱,為了我們生活得更幸福,用滿腔熱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的贊歌。是他們用忍飢挨餓換取了我們今天豐盛的飯菜;是他們用站崗放哨換取了我們今天樹蔭下的嬉戲;是他們用流血犧牲使我們在和平的環境里學習和生活。 英雄們,我們將以你們為榜樣,勤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告慰你們的靈魂,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㈢ 四年級作文,聽抗日戰爭的故事有感,250字
讀了關於抗日戰爭的故事後,對於現在處於和平時期的我們,對於正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60年前的那段恥辱!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70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采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警鍾長鳴,70年後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於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㈣ 抗戰故事讀後感700字急!!!謝謝!!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在抗日戰爭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拚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gcd領導的敵後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准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親臨前線指揮……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台兒庄」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國gcd,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gcd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作為一名中國學生,建設祖國,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㈤ 關於抗戰英雄故事的讀後感
《雞毛信》的大概內容是: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父親內老趙是民兵容中隊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一天,父親讓海娃送一封雞毛信給八路軍的王連長。海娃以放羊作掩護,帶著信上路。突然,西山山頂的「消息樹」 倒了,敵人進山了。海娃急中生智,用布條將信綁在老綿羊的尾巴下,瞞過敵兵。敵人逼海娃帶路。晚上,海娃趁敵人熟睡時,取信逃跑。但又被抓回帶路,機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敵人引入歧途。至此,敵人才知中計,拔槍打傷海娃的手。千鈞一發的時刻,八路軍趕來搭救,全殲了敵兵。海娃送完信後暈倒了。八路軍根據信里提供的情報,炸毀敵人炮樓,
㈥ 求14年抗戰在沈陽打響第沈陽抗戰故事集讀後感急急急。
所知道的歷史是張學良將軍並沒有服從所謂的不抵抗命令!他所知的東北軍所謂「不抵抗」分為三部分。
一是9.18晚到9.19曰沈陽淪陷。當時愛國的東北軍僅在沈陽部署了一個旅的兵力,東北軍的根基——兵工廠、武器庫、金庫和大本營居然只有一個第七旅在保衛!根據對東北軍戰鬥力的分析,一個旅的東北軍撐死了也就和一個大隊的曰軍相當吧!要能抵得人家上一個聯隊的話,綏遠、陝北的紅軍早就……只有這么點兵力看守老巢,這個張學良怎麼說呢!人家不來偷襲都對不起天照大神了!這一個旅據說是奉了老蔣的命令不放一槍丟掉了沈陽,而曰軍則出動了兩個獨立守備大隊花了十七、八個小時才佔領了「不抵抗」的北大營!
二是東北軍駐扎在東北的主力部隊,吉林省的駐軍五萬多人,還包括東北軍或許也是當時中國唯一的重炮團。這支部隊被我們愛國的張學良將軍把交給了自己敬愛的老師——愛新覺羅.熙洽!就是那個發誓要恢復大清的熙洽。其它什麼就不用說了……無語了。
三是張學良將軍違反了蔣介石不抵抗命令,帶領了關內的東北軍主力跑到錦州去布防。也不知道有沒有這段歷史?是不是羅耀國的前世被誤導了?總之,張學良的十幾萬大軍在錦州附近和曰軍對峙了幾個月,直到第二年一月二曰,張學良才奉命不抵抗,放棄錦州跑回了關內。至於奉誰的命令?應該是……孫科吧?當時老蔣已經下野,理論上說是老百姓一個,張學良沒有理由服從老百姓蔣介石吧?以孫科為首的粵系當時曾經短期執政,根據國民黨方面披露的資料,孫少爺的政府是明確下達了抵抗的命令,或許背後又有什麼密電吧?反正張將軍那麼愛國,是不可能沒有命令一槍不放就丟掉錦州的
㈦ 抗日戰爭的故事讀後感不少於500
今天我讀了一篇抗日故事,這篇故事是我的感觸很深。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青峰嶺有一個村子,村裡有一個名叫楊楊的小孩和爺爺相依為命。爺爺告訴楊楊,他的爸爸媽媽都去打小鬼子了,楊楊對爺爺說:「等我長大了,也要像爸爸媽媽一樣,當打鬼子的英雄。」樣樣有一條大狗,名叫阿黃,從小和他玩到大,阿黃既聰明又強壯。
一天,楊楊帶阿黃去釣魚,他們回家的時候,楊楊不小心被一個東西給絆倒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滿身是血的八路軍戰士。過了一會兒,八路軍叔叔醒來
了,他看見楊楊蹲在身邊,就斷斷續續地對楊楊說道:「小朋友請你幫我把這個I竹、、、、、、筒、、、、、、交給游、、、、、、游擊大隊,它很重
要、、、、、、」說完八路軍叔叔就閉上了眼睛。楊楊哭得很傷心。
第二天,楊楊和阿黃帶著竹筒去找游擊大隊。突然,他看見前方有日本鬼子的巡邏隊,他急忙把竹筒交給阿黃,讓他去找爺爺,自己卻留下來吸引小鬼子的注
意力。日軍發現了楊楊,便走過來,用槍指著楊楊:「說,八路軍在哪裡?"楊楊假裝要告訴鬼子,趁機打了小鬼子一巴掌。鬼子惱羞成怒,對著楊楊一腳踢去,知
道楊楊昏死過去。
後來,爺爺在阿黃的指引下找到了楊楊,並將竹筒送給了游擊大隊,八路軍叔叔找到了楊楊,誇楊楊是個勇敢的孩子。
㈧ 有關抗日戰爭故事的讀後感
本學期里我們學習了很多篇關於抗日戰爭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讀著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抵抗,涌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讓我敬佩的是愛國革命家----楊靖宇。楊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戶貧困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五次被捕,受過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出獄後,繼續從事革命工作。在楊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總第一軍成立,楊靖宇任軍長兼政治委員。在楊靖宇的領導下第一軍很快發展到上萬人,給日軍很大的打擊。1937年楊靖宇的隊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它猶如一股鐵流,一次次給日軍打擊。楊靖宇的威名震動全東北。日軍調集重兵,發動更加瘋狂的圍剿和征討,懸賞萬元捉拿楊靖宇。19402年,由於日寇的「圍剿」與屠殺,東北的嚴寒、極度飢餓和疲勞,使抗聯部隊陷入極端的困難之中。這一天,楊靖宇的部隊已經五天沒有一點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幾名戰士忍受著飢寒、疲勞,與敵人奮戰,後來其他戰士都犧牲了,楊靖宇仍然邊戰邊走。最後,楊靖宇被100多名敵人包圍時,左右開弓,打死打傷20多名敵人。他被敵人槍彈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還擊敵人,腹部又中了一彈,鮮血直流,他把最後一顆子彈流給了自己,犧牲時年僅35歲!
將軍死後,經日軍解剖,發現他胃裡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我難以想像楊靖宇將軍是如何將它們咽下,是如何支撐著自己高大的身軀,又是如何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我心中的敬意猶然而升。作文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告訴我們,當時生活條件這么艱苦,而楊靖宇還有這么堅定的信念,我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楊靖宇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呀!我們可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呀!我們要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在學習上我們要克服困難,我們要像將軍那樣堅持不懈,頑強拼搏,長大後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㈨ 抗日英雄故事的讀後感 要300字到400字。
我閱讀了《紅岩》這本書,它帶領我重溫了解放戰爭走向全面勝利的輝煌路程。
文中的主人公——江姐,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江姐原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於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夏,她經組織安排入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48年6月14日,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受盡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老虎凳、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甚至竹簽釘進十指。特務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黨員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黨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於歌樂山電台嵐埡,為共產主義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江姐面對國民黨的酷刑,堅貞不屈,誓死不肯透露共產黨的秘密,她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面對江姐,國民黨只能給她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她精神上的一分一毫。和江姐大無畏的精神相比,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只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會想到放棄。讀了紅岩之後,我懂得了:越是充滿困難的路我們越要勇敢去走,越是艱巨的任務我們越要堅定不移。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這是《紅岩》中新中國成立時一個黎明的描寫。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是無數位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他們血染紅岩,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永遠不忘那些偉大的烈士,將他們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