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勵志的小故事哲理

勵志的小故事哲理

發布時間: 2020-11-18 07:21:45

Ⅰ 求一篇精簡的小故事。哲理性強點的。勵志的。

這是我的面試經歷對我講的故事,講的是成功和渴望:
一個年輕人找到蘇格拉底,年輕人問他:「大師,我怎樣才能和你一樣成功呢?」蘇格拉底對那個年輕人說:「年輕人,你很渴望成功嗎?」年輕人說:「是的,大師,我渴望成功!」於是蘇格拉底就對那個年輕人說:「那好吧,你跟我來吧!」

蘇格拉底帶著年輕人走到海邊,拉著年輕人的手,一步步緩慢地向大海走去,海水漸漸漫到膝蓋,然後漫到肩膀,突然,蘇格拉底把年輕人的頭按到了海水裡,年輕人一直掙扎著,過了一會,蘇格拉底將手鬆開,年輕人終於可以自由地呼吸了,他驚訝地問蘇格拉底:「大師,你打算殺了我嗎?」蘇格拉底卻笑了笑:「你不是渴望成功嗎?你剛剛在水下面迫切渴望的是什麼?」年輕人仔細地回憶,說:「我剛剛在水下面只想著呼吸!」蘇格拉底對著年輕人說:「對,當你渴望成功就像剛剛你渴望呼吸那樣,你離成功就已經很近了!」

Ⅱ 勵志小故事及寓意

1: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小故事大道理】: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勵志小故事2: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發。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50字勵志故事感悟】: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揮自己的專長。

哲理小故事3(100字):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 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

哲理小故事4: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

Ⅲ 勵志有寓意的小故事

勵志有寓意的小故事
【1、習慣】
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
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曉得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2、兔子與烏鴉】
一隻烏鴉坐在樹上,整天無所事事。一隻小兔子看見烏鴉,就問:「我能象你一樣整天坐在那裡,什麼事也不幹嗎?」烏鴉答道:「當然啦,為什麼不呢?」於是,兔子便坐在樹下,開始休息。突然,一隻狐狸出現了。狐狸跳向兔子……並把它給吃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幹,你必須坐(做)得非常非常高。
【3、小鳥與牛糞】
一隻小鳥正在飛往南方過冬的途中。天氣太冷了,小鳥凍僵了,從天上掉下來,跌在一大片農田裡。它躺在田裡的時候,一隻母牛走了過來,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凍僵的小鳥躺在牛屎堆里,發掘牛糞真是太溫暖了。牛糞讓它慢慢緩過勁兒來了!它躺在那兒,又暖和又開心,不久就開始高興地唱起歌來了。一隻路過的貓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走過來查個究竟。順著聲音,貓發現了躲在牛糞中的小鳥,非常敏捷地將它刨了出來,並將它給吃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
1)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
2)不是每個把你從屎堆中拉出來的都是你的朋友。
3)而且,當你陷入深深的屎堆當中(身陷困境)的時候,閉上你的鳥嘴!
【4、分粥的故事】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 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高尚的人也腐 敗了。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Ⅳ 勵志小故事100字

1.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你選選

Ⅳ 小故事大道理10字的勵志故事

小故事1、習慣標准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

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

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

「你怎麼知道?」

「她沒有罵人」

大道理: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小故事2、酒窩大道

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

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

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 諸位先生,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大道理: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小故事3、志願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

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

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大道理: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小故事4、手環

有一個歐巴桑在首飾店裡看到二隻一模一樣的手環。

一個標價五百五十元,另一個卻只標價二百五十元。

她大為心喜,立刻買下二百五十元的手環,得意洋洋的走出店門。

臨出去前,聽到裡面的店員悄悄對另一個店員說:「看吧,這一招屢試不爽。

大道理:試探如餌,可以輕而易舉的使許多人顯露出貪婪的本性,然而那常常是吃虧受騙的開始。

小故事5、欠著

乞丐:「能不能給我一百塊錢?」

路人:「我只有八十塊錢。」

乞丐:「那你就欠我二十塊錢吧

大道理:有些人總以為是上蒼欠他的,老覺得老天爺給的不夠多、不夠好,貪婪之欲早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Ⅵ 勵志哲理小故事50字內

哲理小故事1(150字):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小故事大道理】: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勵志小故事2(50字):所長無用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發。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50字勵志故事感悟】: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揮自己的專長。
哲理小故事3(100字):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

Ⅶ 勵志學習的小故事,帶道理短一點的

第一名

畢業典禮上,校長宣布全年級第一名的同學上台領獎,可是連續叫了好幾聲之後,那位學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後來,老師問那位學生說:「怎麽了?是不是生病了?還是沒聽清楚?」
學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學沒聽清楚。」
(名與利是多少人的捆綁、多少人的心結?我們被教育要爭氣、要出頭,但是爭氣出頭的,不過是少數人,沉默的大眾畢竟還多數。想一想,有那麽多人都和你我一樣,不也是很興奮的一件事嗎?)

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須追上它,」 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Ⅷ 演講用的勵志哲理小故事

  1.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哲理】: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2.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發。憑著你的長處,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哲理】: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需要。如果脫離社會環境的需要,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得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去發揮自己的專長。

  3.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哲理】: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4.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裡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錶示。 不久主人家裡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准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哲理】: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

  5. 在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卧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刻卧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哪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哲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