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唐朝唯美故事

唐朝唯美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19 14:24:11

① 唐朝有哪些著名的愛情故事和民間傳說

第一、王寶釧拋綉球下嫁窮小子薛仁貴,後薛仁貴從軍,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等薛仁貴回來。後薛仁貴平叛有功加封一字並肩王,榮歸故里迎接王寶釧。
第二、紅拂女本姓張,名初塵,手持紅拂,隨侍隋朝大司空楊素身邊,因之以「紅拂女」名之。她不但貌美聰慧,更有一身過人武藝,這使她突出於楊素家中所有的從仆之上.
大司空府的招賢大會上,紅拂的第三個男人—李靖出盡風頭。他不但破了楊素親自設計的陣法,還贏得了紅拂的青睞,楊素看出了紅拂對李靖的賞識,決定要殺李靖,並且故意指派了紅拂去執行這個任務。紅拂和李靖一路逃避獨孤城和抱琴的追殺,多次面對生死關頭,二人同心同命,逐漸培養了情感。李靖決定娶紅拂為妻,兩人在靈石鎮簡陋的客棧里舉行婚禮,這時紅拂的第四個男人虯髯客出現了,虯髯客與紅拂、李靖一見如故,虯髯客發現紅拂與自己都姓張,於是兩人結拜為兄妹,虯髯客家中排行三,紅拂喚他「三哥」,而紅拂行一,虯髯客喚她「一妹」,兄妹相知相惜,不同的是,虯髯客對紅拂的兄妹之情還摻雜了那麼一點悸動與情不自禁的情愫……
為逃避追殺,紅拂一行人往瓦崗寨行去,被獨孤城、抱琴追上,這場廝殺,李靖和紅拂雙雙落入山澗。李靖被澗水沖往岸邊,為平陽公主所救。平陽見李靖俊秀,產生愛慕之意。紅拂在澗水中沉沒,被漁夫所救,遇到了生命里的第五個男人—李世民……
李靖和紅拂這一對苦命鴛鴦,分處同一座城市中卻無緣相見,他們只能憑借愛的信念,堅信對方仍在另一個角落為自己呼吸,總有一天,他們會再相遇、相愛、執子之手…
第三、從楊貴妃的童年寫起,直到她魂斷馬嵬坡,詳盡描述了她的一生,對她與唐玄宗之間的感情更是濃墨重彩。
本書以感情變化為線索,細致地?述了李楊愛情的產生、增進和滅亡的全過程。讀來引人入勝,不忍釋卷。同時也洗刷了楊貴妃千古蒙受的不白之冤,還她一個本應屬於她的清白與公道。

楊玉環生於巴蜀一小吏之家,從小失去雙親,隨叔父在洛陽長大。她生性率真活潑,能歌善舞,通曉音律,加之相貌俊美脫凡,在洛陽芳名遠播。一個偶然的機會,玄宗皇帝的十八子壽王李瑁對她一見鍾情,不能自持。經咸宜公主牽線,壽王迅急迎娶楊玉環為壽王妃。作為小吏之女的楊玉環能嫁入皇家,可謂一步登天,而壽王又性情儒雅,風度翩翩,對她一往情深,可以說楊玉環是躍上了一個幸福甜美的人生境界。
如果說楊玉環僅以一位王妃的身份終其一生,那麼歷史也許會對她忽略不記了。

就在楊玉環跟壽王卿卿我我的時候,玄宗皇帝的武惠妃去世了。失去寵妃的玄宗痛不欲生,神色恍惚,不再臨幸後宮任何嬪妃。而當他的兒媳婦楊玉環如驚鴻一現,不期然闖入他的眼簾時,他竟心如撞鹿,情竇復開。他不相信人間會有如此國色天香的尤物,楊玉環青春洋溢的鮮活體態、楊玉環顧盼流媚的一笑一顰,深深地印在了他本以為已是一潭死水的心中。

② 唐朝小故事

太原起兵 隋義寧元年(617年)五月,隋臣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叛亂,開始了其推翻隋王朝,建立唐朝的征程。
李淵是隴西貴族,其祖父李虎在西魏時曾官至太尉,後助宇文泰建立北周政權,是著名的「八柱國」之一,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繼承祖爵,隋代周後,仍襲唐國公。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派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後為太原留守,駐節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擔負北御突厥和鎮壓當地農民起義的重任,成為權傾一方的封疆大吏。
此時,農民起義烽火已燃遍全國各地(參見隋末農民起義),並逐漸形成以李密、竇建德、杜伏威為首的三支主力農民起義軍,他們分別活動在今河南、河北、山東和江淮一帶,以摧枯拉朽之勢瓦解著隋王朝的統治,將隋統治集團及其軍隊主力分隔於江都(今江蘇揚州)、洛陽、長安三處,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一些隋貴族和地方官吏見天下部分動亂,也乘機而起,占據郡縣,割據一方,稱公稱王,隋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在這種形勢下,早就心懷鬼胎的李淵父子也開始做起兵叛亂的准備。
太原是西北邊防的重鎮,「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為河東之根本」(《讀吏方輿紀要》卷40),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隋朝在這里儲存了大量布帛糧谷,為起兵提供了物質保證。李淵赴晉陽上任時,留長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於河東,潛結英俊,以擴大自己的力量;次子李世民隨侍晉陽,李淵也授意他密招豪友,廣攬人才,晉陽令劉文靜、晉陽宮監裴寂、行軍司鎧武士鸌以及逃避征遼、負罪在逃的右勛衛長孫順德、右勛侍劉弘基、左親衛竇琮等人亦紛紛投靠李淵,皆勸其盡早起兵。
義寧元年四月,李淵見時機成熟,乃命劉文靜偽造隋煬帝敕書,征太原、西河(治隰城,今山西汾陽)、雁門(治雁門,今山西代縣)、馬邑(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四郡20至50歲的男子為兵征高麗,以激怒民眾起來反隋。而後又借口劉武周占據汾陽宮,命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募兵,10天之內有近萬人應募。李淵還秘密派人將李建成、李元吉和在長安的女婿柴紹召到晉陽。李淵父子的起兵准備引起煬帝派來監視其行動的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猜疑,他們拉攏晉陽鄉長劉世龍,企圖利用在晉祠求雨的機會,將李淵殺死。李淵得到劉世龍密報,乃決定立即採取行動。五月十四日夜,李淵命李世民率精兵500埋伏於晉陽宮城東門的左邊,加強戒備。十五日晨,命劉文靜和鷹揚府(一說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出面,控告王威、高君雅謀反,私通突厥,勾引突厥兵南攻。高君雅剛申辯,劉文靜、長孫順德和劉弘基等人立即將他們逮捕。旋將其斬首,宣告起兵。

③ 唐朝故事

④ 唐朝有哪些著名故事

(一)
玄武門之變後,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發,東宮有個官員,名叫魏徵,曾經參加過李密和竇建德的起義軍,李密和竇建德失敗之後,魏徵到了長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過事,還曾經勸說建成殺害秦王。
秦王聽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來。
魏徵見了秦王,秦王板起臉問他說:「你為什麼在我們兄弟中挑撥離間?」
左右的大臣聽秦王這樣發問,以為是要算魏徵的老賬,都替魏徵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徵卻神態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秦王聽了,覺得魏徵說話直爽,很有膽識,不但沒責怪魏徵,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這已經是過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徵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文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那末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讀完隋煬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說:「我看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為什麼干出事來這么荒唐?」
魏徵介面說:「一個皇帝光靠聰明淵博不行,還應該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自以為才高,驕傲自信,說的是堯舜的話,乾的是桀紂的事,到後來糊里糊塗,就自取滅亡了。」
(三)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隻雄健俊逸的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徵進來了。太宗怕魏徵提意見,迴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里。這一切早被魏徵看到,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宗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憋死在懷里。
(四)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只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後,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後很少見太宗發那麼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
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
長孫皇後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干什麼?」
長孫皇後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麼能不向陛下祝賀呢!」
這一番話就像一盆清涼的水,把太宗滿腔怒火澆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一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了。」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這堪稱對魏徵人生價值的最佳注釋。

⑤ 唐朝時代有哪些故事

1.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
2. 公元627年,玄奘天竺取經.
3. 公元629年,李靖滅東突厥.
4. 公元635年,李靖滅吐谷渾.
5. 公元636或638年,武則天入宮,封為才人.
6. 公元640年,候君集滅高昌.
7.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8.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謀反.太宗一征高麗.
9. 公元644年,唐滅焉耆.
10. 公元645年,太宗二征高麗.
11. 公元648年,唐滅龜茲.
12.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宗繼位.次年將武則天從感業寺召回宮.
13. 公元651年,阿史那賀魯一統西突厥.
14. 公元655年,立武則天為後.
15. 公元657年,蘇定方滅西突厥.
16. 公元659年,長孫無忌被逼自盡.
17. 公元660年,蘇定方,劉仁軌平百濟.
18. 公元663年,大唐,扶桑於高麗白江口發生首次戰爭.
19. 公元679年,裴行儉滅突厥.
20. 公元683年,唐高宗駕崩.太子中宗李顯繼位.同年廢中宗為廬陵王,武則天 立豫王李旦為帝,是為睿宗.
21. 公元684年,開唐大將李世勛的嫡孫徐敬業造反.
22.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
23. 公元710年,武則天被逼退位,同年病逝,享年84.
24.此後有玄宗開元盛世,安史之亂,
代宗,德宗削藩改革,憲宗中興,黃巢起義.朱溫滅唐.

⑥ 唐朝歷史小故事(簡短)

唐朝(618年—抄907年[1]),是繼隋朝之襲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2]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發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3]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之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經濟繁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4]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5][6][7][8]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又經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9]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