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故事兒童版
A. 唐詩故事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詩人白居易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學問,到處向人請教,但仍不能滿足他強烈的求知慾。
有一天地聽說有一位得道的禪師,學問非常高深。於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見,好不容易見到了禪師,便虛心地問:「師父,請告訴我如何才能得道?」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說:「這連三歲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說是道呢?」禪師回答:「三歲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難奉行啊!」
李白讀書的故事
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但他小時候讀書卻不怎麼刻苦,甚至有些貪玩,有一天他到一條小河邊去玩,看見一個老太婆在磨一根鐵棒,就上去好奇地問:「老奶奶,你為什麼磨鐵棒?」老太太告訴他是在磨針。李白說:「那麼粗的鐵棒怎麼能磨成針呢?」老人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針」。李白深有感悟,從此刻苦讀書,成為一代「詩仙」。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3872155.html?fr=qrl3
B. 有關古詩的小故事
一、遊子吟
孟郊思母 話說唐朝德宗年間,孟郊任江蘇省溧陽縣縣尉。一天晚上,他正在書房裡看書,看了一 會兒,覺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此時,窗外明月當空,晚風輕拂。他抬 頭眺望明月,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幾十年寒窗苦讀,直到五十來歲才中了進士,做了一個小小的縣尉。
這幾十年, 老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趕考,出門前白發蒼蒼的老母親總是忙 前忙後,為自己准備行裝。特別是這一次出門前一天的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油燈下, 一針一針地為自己縫衣服。
母親一邊縫,一邊小聲念叨著:「多縫幾針,縫得密實一點 兒,才結實、耐穿。出門在外要多保重身體,早點兒回來,別讓娘在家惦記……」當時, 聽著母親暖人心脾的話語,望著母親布滿皺紋的臉龐和如霜的白發。
孟郊的心裡一陣酸楚,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多麼偉大啊,就像春天的陽光那麼溫暖。 孟郊想到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盪。他返身回到書案前,揮毫寫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游山西村
十二歲的陸游被免了官。報國無路,帶著滿腔的悲憤,陸游回到了家鄉山陰(今浙江紹興)。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讀書,常常伴著青燈,獨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農村裡到處打鼓吹蕭,准備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歡樂的 氣氛。
陸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於是他柱著手杖出發了。走著走著,山路漸 漸盤旋起來。又走了一個多時辰,人煙漸漸稀少。當他登上一處斜坡,放眼望去,前面 山重水復,路斷人絕,好像無法再前進了。
陸游興致正濃,不肯回頭,沿著山坡又走出 幾十步,轉過山角,突然前面不遠處,出現了一片空曠的谷地,一個小村莊掩映在綠柳 紅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傳說中的桃花源。陸游很高興,走進這個小村莊,衣著簡單、 性情純真的村民用自己釀的臘酒款待了這位客人。
有了這次難忘的經歷和感受,陸游重新振作起來了。寫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三、題都城南庄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孟槳在《本事詩情感》記載了一則唐詩故事:博陵名士崔護考進士落第,心情郁 悶。
清明節這天,他獨自到城南踏青,見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 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打開了門。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 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遊時,卻見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
他帳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 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後, 人們便以「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來表達愛戀的情思。
四、涼州詞
相傳,慈禧命人寫了一幅扇面,寫的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 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不料,寫的人一時疏忽,把「黃 河遠上白雲間」的「間」字寫丟了。慈禧看了之後,非常生氣。
認為這是故意影射自己不懂詩文,於是命人把寫字的人抓來,讓他當場念來,念不出就殺頭。想不到那位寫扇面的人看了 自己寫的詩之後先是一驚,既而靈機一動,對慈禧說:「老佛爺,非是臣寫錯了詩,而是臣 根據王之渙的詩改寫的詞。」
慈禧覺得新奇,連忙叫他念來聽聽。那人隨口念到:「黃河遠上, 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於是,《涼州詞》真的成了 「詞」。
五、一樹梨花壓海棠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
張先於是隨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C. 唐詩故事之李白
唐詩故事之李白:
李白一生游歷名山大川,伴隨腳步寫出了很多名篇。我們可以根據他的詩篇,追隨他的腳步,在大半個中國勾勒出他的行蹤。
25歲之前,李白足跡不出四川,這個時期李白的詩作不多,但我們大概知道他家境相當富有。此後,李白辭親遠游,而且這一「游」就是16年。從湖北的江陵、廣西的蒼梧一直到浙江的剡中、山西的太原,東南半壁江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李白為什麼用這么長的時間、游歷這么廣闊的地方?和他自幼培養起來的遠大志向以及嚮往自然、求仙長生的道教思想有關。我們說李白是偉大的詩人,其實李白本人並不想做詩人。李白少時就給自己的未來作了定位:「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所以他根本不走通過考試取得官職的道路,也不把一般的官職放在眼裡。他選擇的是「直道」,就是游天下名山,廣交英賢豪傑,以取得「山林名士」的美譽而名動京師,進而一舉成為皇帝近臣,以實現他的報國理想—司馬承禎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么?
最後,李白也正是因為隱居剡中的道友吳筠推薦,才得以進入京城。這時,他已經42歲了。
在京城,李白得到了「翰林院供奉」這樣的虛職,本來十分自負、夢想著大展宏圖的他,不久卻發現自己只不過被當作一個伺宴賦詩的文人罷了。個性的李白在長安留下了「高力士脫靴」、「楊貴婦磨墨」這樣的故事後,就被「賜金還山」、體面地攆出京城了。
李白在京城呆了不到三年,帶著失意和悲憤,又一次踏上了人生旅途。這一「游」便是十年。
和人生的第一次遠游不同,當時是意氣風發,而現在則是從都城的官宦生活跌至社會底層,李白心中的落寞和生活的窮困可想而知。尤其是離開長安的最初三年,是李白極度潦倒的時期。除了結識杜甫、高適等友人,生活基本上是陰郁的灰色。李白在山東接受了嚴格的宗教儀式,度為真正的道士,但據《太平廣記》記載,這期間李白仍然在酒樓「日與同志荒宴其上,少有醒時」 。大病一場之後,李白在又動身前往南方游歷。
D. 有什麼免費的軟體可以給寶寶聽兒歌故事唐詩的
愛我你就抱抱我
詞曲:彭野
演唱:月亮姐姐
爸爸媽媽
如果你們愛我
就多多的陪陪我
如果你們愛我
就多多的親親我
如果你們愛我
就多多的誇誇我
如果你們愛我
就多多的抱抱我
(rap) 陪陪我 親親我
誇誇我 抱抱我
陪陪我 親親我
誇誇我 抱抱我
媽媽總是對我說
爸爸媽媽最愛我
我卻總是不明白
愛是什麼
爸爸總是對我說
爸爸媽媽最愛我
我卻總是搞不懂
愛是什麼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陪陪陪陪陪陪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親親親親親親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誇誇誇誇誇誇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抱抱我
陪陪我 親親我
誇誇我 抱抱我
陪陪我 親親我
誇誇我 抱抱我
媽媽總是對我說
爸爸媽媽最愛我
我卻總是不明白
愛是什麼
爸爸總是對我說
爸爸媽媽最愛我
我卻總是搞不懂
愛是什麼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陪陪陪陪陪陪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親親親親親親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誇誇誇誇誇誇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抱抱我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愛我你就陪陪我
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
愛我你就抱抱我
E. 唐詩故事pdf
: 唐詩,是我國古代詩歌中一個最燦爛最響亮的音符,是我國詩歌發版展史上的一座空前絕後的權高峰.一首首唐詩匯集成了一條壯觀的河流,千百年來,滋潤著中國的詩歌曲賦,小說散文,也滲進了中華民族審美的血脈之中……通過唐詩改編而成的系列動畫片《唐詩故事》,是從一百多位詩人的一千多首詩中,選取了十幾首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名篇佳作進行創作的.本片在思想,內容方面忠實於原作,在以詩為大框架的基礎上進行挖掘,創造,豐富劇情,真實地反映當時的風土人情,寫作內涵及詩人的思想境界.本片的美術設計具有鮮明的東方文化特點和民族特點,整體風格以古樸,典雅為主調,注重詩的意境的刻畫與表達,充分吸收傳統繪畫中的造型語言和繪制手法,每集借鑒不同的繪制手法(白描,工筆重彩,淡彩,寫意,水墨,民間年畫等)形成獨特的風格樣式,很好地體現出詩的意蘊
F. 唐詩故事的介紹
阿袁(即陳忠遠)所著的《唐詩故事》,是當今相關同類書中能夠把學術性、可讀性、知識性版、趣味性和權生活性結合得最好的唐詩故事類普及讀物,而且也是一本「需要學識和見解的書」,同時更是「一部見思想、見性情的書」。因為該書不但文筆富有文采和情韻,而且作者阿袁具備相當深湛的唐詩方面的學術素養,使得該書在唐詩普及類讀物中顯出其頗為難得的傳統文化味兒,從而在同類書中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確實不同凡響。
G. 兒童歌曲故事唐詩資源下載打包的那種
白子夜四時歌夏歌
鏡湖三百里
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歸去越王家
041 李白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
萬戶□衣聲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H. 唐詩故事的《唐詩故事》自序
詩樣生活的背後
——《唐詩故事》自序
傳奇今古話何人,齊赴毫端意味真。
魂夢自知情不盡,斑斕一月寫風神!
這首七絕詩盡管寫得並不怎樣,但如果不直接說明其「幕後」內容,亦即古人所稱的「本事」,似乎還不大好看出它所要記述的主旨所在。其實,往簡單里說,它便是阿袁寫作本書的經歷和感喟。可見,大凡是詩歌,其背後往往會有許多比她本身還具有可說性,亦即具有比她自身還要風華得多的情事在!至今仍是光芒四射著的絕大多數唐詩,不用說,這種現象便更是廣泛地蘊蓄著了。
然而,曾經受到過唐詩熏陶的現代讀者朋友,又將洞悉它們幾多「幕後」實情呢?這么說,阿袁其實並沒有絲毫要貶低讀者朋友才情的意思,只是表明,現在坊間許多關於唐詩的書籍把古人那些原本光風霽月著的過程有意無意地給省略了。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而且是一個大大的缺憾!
事實上,古人倒是沒有把這一美妙過程「忽略不計」。我們一旦翻閱抑或研究前人的有關唐詩的著作,就會不時地為書中所記人物的行事所傾倒和驚嘆!而這些人物的行事——現在便成了我們所說的「故事」,讓人們在別有會心之餘,覺得它也真是別有一番況味。原來它們的情意是那麼真切,事件是那麼純粹,感喟是那麼深沉,而言辭又是那麼直接!這在如今動輒便對人設防的社會環境里,回想並自省起來,我們又將感到何等的難堪和尷尬!
基於此,德軍先生和阿袁敲定此書的選題時,著者便欣然開撰了。由於對個中情境的喜好和寢饋,阿袁在幾近500種相關古籍里爬羅剔抉出100個足以一說的唐詩故事,向廣大讀者朋友匯報,同時也用以驗證風華無限的唐詩背後的故事是多麼令人深思和感嘆!
誠然,這些故事都是有出處的(雖然因時間和學力關系,著者對它們的去取未必確當)——主要選自唐代詩人自述其所經之事,以及同時代人或稍後者對唐代詩人行事的記述;當然,偶爾也涉及唐代詩人自身游歷而有感於歷史的吟詠——只是古人在撰述或引述時,難免會有「傳聞異辭」乃至「傳聞失實」之處,所以,阿袁在撰寫過程中即比勘諸書,並往往在每篇文後予以「按語」,其中能予以辨析的遂予以辨析,可以兩存抑或難以作出判斷的則兩存之,以便讀者自行采擇;如此,似能廣拓聞見而不強予汩沒讀者性靈者也。同時,作為格律詩,其重要位置(主要指二、四、六字等偶數之處)上的字的平仄及詩中的聲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元素,故此,阿袁將那些因一字兩讀似又易於混淆者特予標示,以供讀者參考。至於本書一應篇章的安排,並不以傳主的生卒時間先後來決定,而僅以篇幅的長短修狹略作參差安頓,使其字數在閱讀時能相互調劑。
至於阿袁自知學識譾陋,在述說時未必都能做到得心應手;而在寫作過程中,前人及時賢(尤其是前者)的一些專著可謂幫了大忙,只因徵引委實良多,難以一一具名感謝。在此,著者對他們謹致謝意之餘,也恭請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提出切實的批評和斠正,則至為感荷!
臨了,請允許阿袁效顰以近體詩的形式對本書的主要內容打個「小廣告」,用博讀者諸君一粲,並以此作為結束語。詩雲:
燈前相對意相憐,詩樣人生錦樣年。
忍見英雄偏跌宕,未妨兒女各纏綿!
事緣離合情誰測,夢到悲欣句自聯。
天地悠悠共今古,更堪月夜話風煙!?
阿 袁 謹序於京門何陋居
時歲次丙戌孟陬廿三日也
I. 成語故事唐詩三百首幼兒早教完整兒童版全
《唐詩三百抄首》共331首詩收錄: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相關:數量以杜甫詩數多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唐詩三百首:選入唐代詩人77位 1、《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 2、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余首。 3、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 4、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5、《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0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6、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J. 兒童版唐詩三百首精選中華成語故事大全笠翁對韻
1 西遊記 2 三國演義 3 水滸傳 4 紅樓夢 5 安徒生童話 6 格林童話 7 小鹿斑比 8 列那狐的故事 9 綠野仙專蹤 10 柳林風聲屬 11 小王子 12 水孩子 13 木偶奇遇記 14 格列佛游記 15 湯姆 .索亞歷險記 16 吹牛大王歷險記 17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 18 愛麗絲漫遊奇境 19 環游地球八十天 20 一千零一夜 21 伊索寓言 22 365夜故事 23 童年 24 魯兵孫漂流記 25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6 昆蟲記 27 海底兩萬年 28 愛的教育 29 父與子全集 30 森林報春 31 森林報夏 32 森林報秋 33 森林報冬 34 三字經 35 弟子規 36 百家姓 37 千字文 38 論語 39 增廣賢文 40 聲律啟蒙 41 笠翁對韻 42 唐詩三百首 43 小學生必背古詩三百首 44 成語故事 45 成語接龍 46 中外名人故事 47 中外名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