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真理說說
『壹』 請說說:什麼是童話
1.
相同抄點 童話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的故事都是假託的、創造的、幻想的,都可以採用各種生物或非生物來充當故事的角色,多採用誇張、擬人、象徵等表現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義。
2.
不同點 1.篇幅大小 童話情節比寓言更豐富、更多變化,更生動有趣,結構也更復雜,所以它的篇幅較長,長篇可達數萬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字;而寓言的篇幅一般較為短小,結構單純,語言樸素,幻想的程度也比較低。
『貳』 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童話故事,你能說說童話故事的特點嗎
童話故事的特點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多採用誇張、擬人、象徵等表現手法去編織奇異的情節。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徵,也是童話反映生活的特殊藝術手段。童話主要描繪虛擬的事物和境界,出現於其中的「人物」,是並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講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童話中的種種幻想,都植根於現實,是生活的一種折光。童話創作一般運用誇張和擬人化手法,並遵循一定的事理邏輯去開展離奇的情節,造成濃烈的幻想氛圍以及超越時空制約,亦虛亦實,似幻猶真的境界。此外,它也常常採用象徵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現實中的人事關系。(《兒童文學辭典)) 童話故事最大的特徵是用豐富的想像力,賦予動物、植物等物體人的感情。同時童話故事總是把惡和善極端化,通俗地說,就是壞人非常壞,好人非常好。好人很善良,壞人很惡毒。比如《白雪公主》里,七個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後很惡毒;《灰姑娘》里,後母很惡毒,灰姑娘很善良。童話里往往還包含了神奇的魔法、無盡的財富、凶惡的怪獸等元素,使故事能夠引人入勝,打動孩子的好奇心,豐富孩子的想像力。 一般來說,童話故事主要是寫給孩子的,不過,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樣能夠在童話故事中找到快樂,讓心靈純凈。
『叄』 三年級作文400字童話故事。(要說說道理!)
懶貓和鱷魚
從前,有一隻懶惰的貓,自從它斷奶以後,就不再好好學習捕鼠技巧,連一隻胖老鼠都抓不住。而它的主人卻是一個勤勞的農民,見它不抓老鼠,決定把它扔掉。
第二天,懶貓起來,看見自己睡在馬路上,知道自己被主人扔了,既不擔心,也不難過,還經常安慰自己:天塌不下來,地也陷不下去,沒事的。
終於,懶貓餓的不行了,它小心翼翼地上了一輛開往城市的汽車,認為到了城裡一定會有吃的。到了城裡懶貓成了流浪漢,一個好心人收養了它,在家讓它飽餐了幾頓,可懶貓還是不思進取,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有一天,主人也忍無可忍了,開車把貓帶到郊外的池塘邊,說:「希望你命大不被鱷魚吃掉。」說完立刻開車飛馳而去。
懶貓淪落到這個地步也不害怕,反正我會爬樹,又香香地睡了。「咕咕咕......」懶貓被餓醒了,四處也找不到吃的,它朝池邊遠眺,看見一隻大鱷魚,張著嘴在河邊曬太陽,牙齒上有細細的肉絲,幾只小鳥在啄食。懶貓小心翼翼地走過去,聽見鱷魚的鼾聲震天響,於是它斗膽從鱷魚的口中找出肉,飽餐了一頓。
第二天,貓又餓的頭昏眼花,還想再佔一次便宜,可當它再走過去時,鱷魚猛一咬,結束了這只懶貓的生命。
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不能太懶惰,不能靠別人的施捨過日子,否則不但不會受人歡迎,嚴重時還會帶來生命危險。要想過上好日子只有靠自己的勤奮勞動創造。
『肆』 你喜歡什麼童話故事並說說理由50字
我喜歡灰姑娘的故事,因為灰姑娘善良,她的壞姐姐這樣子對她她都無怨無回悔,也就這個樣子,最後終於答換來了王子的喜歡,當上了真正的公主,最後幸福的生活在了城堡。而且這個故事還告訴了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這樣子才能換來好事情。
『伍』 在安徒眾多童話中,你最喜歡那個童話故事,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安徒生童話當中,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童話故事。我覺得當中最經典的故事是丑小鴨和賣火柴的小女孩。
站在大人的角度上去看,童話故事確實不夠嚴謹,並不真實。但是,正是這種充滿溫度的文學形式,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給了我們力量,讓我們用更加單純,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長當中遇到的種種波折。希望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有優秀的童話故事陪伴,也希望我們長大之後依然可以從童話故事當中找到單純與力量。
『陸』 課外你讀過哪些童話故事把你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推薦給大家。說說這本書叫什麼
睡前故事
『柒』 說說童話故事有什麼特點
特點就是往往都是正義戰勝了邪惡,主人公們從今往後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寄託了人們對於現實狀況的不滿。
『捌』 聽孩子講童話故事後我想說說
漸漸擴展抄到不太愛讀的書。比襲如可以從一首兒歌或童話故事開始。 3、和孩子一起談論故事書里的某個情節。每人都有說話的機會。引導孩子形成...,不耐煩,潛意識產生反抗讀書的情緒。 7、多給孩子以贊美之詞。贊美會起很大的激勵作用。 8、不斷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空就去參觀博物館、...椅子,每天和他在那裡看一會兒書。 10、父母是榜樣。如果要孩子對讀書發生興趣,首先要讓他知道父母很喜歡看書,求知慾望很強,並且
『玖』 安徒生童話選一篇說說情節感受
海的女兒
對於海的女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人說小人魚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人間幸福快樂的生活,也有人說小人魚真正想要得到的是王子的愛,還有人說是一個不滅的靈魂`````` 而我認為小人魚最終獲得的是一次靈魂的成長。
小人魚懷著對人間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未知領域好奇心,來到了王子身邊,渴望有一段璀璨的愛情。與此同時,她幾乎付出了她的一切,包括她那如天籟般動聽的聲音。而當王子轉而要娶鄰國的公主時,小人魚的失落和傷心是可想而知的,她失去的不僅僅是王子的愛,還有她夢寐以求的一個不滅的靈魂。這讓我忍不住為小人魚的遭遇哀嘆!
故事的最後,小人魚的姐姐們為她求來了一把刀,說只要將它插進王子的心裡去,讓王子的熱血流到腳上,小人魚就可以回到從前,不滅亡。可令人震撼的是,小人魚放棄了這個唯一可以讓自己重生的機會,毅然決然的走向死亡,這是一幅多麼悲壯的畫面啊!她的善良在這一瞬間表現得淋漓盡致,她決不願意用別人的生命來換取自我的重生,即使是曾經深深傷害過她,將她推向死亡的人的生命。也許這正是她的天性使然,是她本就美好的心靈的外現。
《海的女兒》是令人感動的,如果說耶穌的故事之所以動人是因為荊棘冠冕給他帶來的痛苦和他那不被人了解的孤獨奮斗,那麼《海的女兒》給我們帶來的感動也正是她那來自足下的痛苦和孤獨的奮斗——在成長中的心傷累累。那些感動正如小人魚最後的結局,並非化作泡沬,而是變成永恆,讓我們永無忘懷。
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經歷磨難,正如蠶蛹只有沖破繭才能蛻變為美麗的蝴蝶,在空中縱情飛舞。而小人魚正是這樣一隻勇氣十足的蝴蝶,雖然歷經磨難,但始終無法掩蓋她註定閃耀的光環,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是小人魚成長史,「成長」又與人生的終極意義——獲得一個「不朽的靈魂」相聯系,成長的過程正是靈魂得到升華的過程。雖然故事的結尾並不盡如人意,但畢竟也為我們展現了人性的美好。
總的來說,安徒生版的《海的女兒》,是一個小孩子覺得悲傷,大人覺得有點遺憾的故事。懵懵懂懂的我很佩服她為愛犧牲的勇氣,很是為她遭受的一切抱不平。
寫到這,我不禁想要問「為什麼小人魚不選擇殺了王子,而自甘滅亡呢?諸多的犧牲,換來一場泡沫,值嗎?」但是回頭想想如果《海的女兒》結局正如我小時候所想的那樣,小人魚殺死了王子,回到了海中,那這故事就不會那麼經典,丹麥也就沒有了海的女兒的雕像,因為小人魚沒有那種高尚的靈魂。而安徒生筆下的小人魚已經達到了愛人的最高境界:我願為我愛的人獻出生命,即使他不知道我有多愛他,他愛上了別人,但只要他能夠幸福,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現在有誰能達到這種境界?所以《海的女兒》成了經典,現在的我很滿意安徒生為小人魚安排的結局,他使小人魚的靈魂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