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歸趙故事劇本
Ⅰ 完璧歸趙劇本旁白的話要少
完璧歸趙劇本
旁白:公元前283年,群雄割據,秦國在幫派攻防戰中獲得最後,勢力大漲。聽聞趙王殺BOSS得了一件極品寶物和氏璧,秦王提出用一隻神獸寵物朱雀交換。同時, 20萬秦軍整裝備甲,只待趙王一拒絕,馬上發兵侵趙。這一天,在秦國的都城咸陽
第一幕,秦國都城咸陽
演員:秦王,大臣甲,大臣乙,秦兵甲
大臣甲(興沖沖地進來稟告):大王,大王,二十萬的兄弟都已經准備好菜刀了,咱們今天就去趙國搶地盤嗎?
秦王(一腳踹在大臣甲的屁股上):跟你說過多少次,我們現在是文明人,文明人懂嗎?不要動不動就搶地盤搶地盤的。文明人應該這樣~~~(面對大家!深吸一口氣)啊~~~一片大軍黑呼呼,手拿菜刀聲音粗,雖然看著像屠戶,但是決對不殺豬~~好詩啊,好詩!!(陶醉狀)
大臣乙(抱住大臣甲):救命啊~!!大王又念詩了~~~
秦王(搖頭晃腦陶醉狀):待寡人親自檢閱大軍。(極目遠眺狀)一眼看不到邊哪~~~20萬人真是不少,待寡人點點看有沒有人沒到。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一百零一,一百零二(打一個噴涕)呃~~剛才數到哪裡??算了~~重頭再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一百零一,一百零二……
大臣乙(打哈欠,看了看天色,問大臣甲):大王准備數到什麼時候啊?我老婆還等我回去吃中午飯呢!大臣甲:不知道,我看晚飯前應該能數完。
秦王:……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六,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七,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八,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嗯~~怎麼少了一個??
秦兵甲:報告大王,我們班的二狗子他表姐結婚,他去天津喝喜酒了,今天請假。秦王(一臉憤恨):請假~~~軍國大事豈能如此兒戲,可惱呀~!!!(突然想起什麼)對了~~打電話叫他回來的時候給我帶點狗不理包子!~~
秦兵甲:是~~~ 秦王:點名完畢,累死寡人了!天色已晚,解散,大家回家吃晚飯吧,咱們明天再去趙國!
大臣甲和大臣乙擁抱:耶~~~回家吃飯嘍~~~
第一幕終
旁白:秦王的閱兵終於結束了,而在另一邊,趙國的都城邯鄲里,趙王正在和藺相如打麻將。
第二幕,趙國都城邯鄲
演員:趙王,藺相如,大臣甲,大臣乙,趙兵甲
大臣甲:大王,秦王拿寵物換和氏璧的事你准備怎麼辦?
趙王:靠~~秦王當我是弱智兒童啊~~俺的和氏璧最少也值個上百億問道幣,他的神獸朱雀沒有天生技能最多也就值個十來億,他以為我小學數學老師沒教過算數的嗎?~
趙兵甲(急沖進來稟報):報告幫主……
趙王(沖上去毒打):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我們已經不是在邯鄲礦洞屠礦的土匪了,我們是大國,要叫大王,大王。出去重來~~~
趙兵甲:是是是~~(捂著臉轉身跑出去再重新跑進來)大王幫主~~大王幫主(趙王和眾大臣掩面低頭放棄),據探子回報,秦國都城咸陽今天聚集了大批拿著菜刀的黑社會,好像要來我們趙國搶地盤。
大臣乙:大王,現在敵強我弱,我看也保不住和氏璧,被他們PK還掉道行,不合算哪!乾脆跟他換了吧!大不了明天再組織兄弟們去打BOSS。
趙王(沉吟了一下):(忍痛大出血狀)就當賣東西標錯價吧,我認了~~~哪位愛卿可擔此交易重任。
大臣甲:哎呀~~大王,我這兩天每個月的那幾天到了,不適合出遠門。
(含羞帶怯的表情)趙王(摸下巴沉思狀~):每個月的那天幾??,(忽然反應過來),靠~~~你是男人好不好~~~滾~~~~
大臣乙:大王,我家豬圈裡的母豬這幾天生小豬,現在還在坐月子,我實在走不開啊!
趙王(扯住乙的衣領):母豬生小豬??你幹嘛不說你自己生小豬??去死~~
藺相如(大義凜然狀):微臣願為大王分憂,粉身碎骨,再所不辭。
趙王(感動得抱住藺相如):愛卿真是國之棟梁,現在像愛卿這樣英勇,無畏,敬業,愛崗,不貪污,不挪用公款……
藺相如(想起什麼似的):對了,大王,說到公款,這次的出差費多給一點吧!我老婆說難得一次公費旅遊要把全家都帶上,我兒子也早就吵著要去咸陽迪斯尼樂園玩了。大王,大王,你怎麼走了,大王~~~ 趙王下,藺相如追下~~~
第二幕終
旁白:三天後,秦國的王宮
第三幕,秦國王宮(演員:秦王,藺相如,大臣甲,乙,丙,丁)
大臣丙:大王,趙國使臣求見。
秦王:宣他上殿。
大臣丁:宣趙國使臣上殿。
藺相如(西裝革履):來了~~~~
秦王:來者何人?
藺相如(整了整西裝,做了一個POSS):我就是英俊瀟灑,清純可愛,計算機過了二級,英語過了四級,江湖上人稱一枝梨花壓海棠,外號玉面玄衫小白龍的藺相如。
大臣甲,乙,丙,丁齊上:哇,藺相如,藺相如~~~簽名,簽名。。。(簽完名)秦王(驚訝狀):藺相如,原來你就是藺相如!(忽然問邊上的大臣)藺相如是誰啊?
大臣甲:不知道啊,我不認識!(拿簽名的紙張擦鼻涕然後扔)
大臣乙:靠~~我還以為很出名呢!(把簽名扔地上,用腳踩)我踩,我踩~~
大臣丙:我查字典看看~~~嗯~~趙國最後一例非典患者的名字好像就叫藺相如。
大臣丁:天哪~~我剛才還跟他握過手,晚上回家要拿酒精洗手了。
秦王(後怕狀):藺相如,你來此所為何事?
藺相如(沉思狀):我來這里干什麼的呢?等我想一想哦~~~~(恍然大悟狀)想起來了,我是來獻地圖的!
秦王和眾大臣:獻地圖????
藺相如:對,你也知道,問道新人沒有詳細的地圖說明很不方便,殺怪解任務時都不知道怎麼去,有了這一張地圖呢,你要找什麼上古妖王啊,天罡星啊,金銀珠寶啊,月光寶盒就方便多了。(轉身面對觀眾做廣告狀)問道牌地圖,攜帶方便,即開即看,真乃居家旅行,殺怪打寶,必備良圖。
秦王(急切狀):快,快拿上來讓寡人瞧瞧。
藺相如(獻上地圖,並且打開解說):您看,這里對天罡星有標注,上古妖王可以在這里找到。。(圖窮匕現)秦王,拿命來~~~~(藺相如一手拿匕首一手抓秦王衣服)
秦王(驚恐狀):救命啊~~救命啊!~~~
(大臣甲,乙,丙,丁悠閑狀,無人理會,對藺相如說!)等一下!!各位愛卿,你們怎麼都不來救我啊?
大臣甲:救你??~~~你去年向我們借的3顆女媧石還沒還呢。幹嘛救你!
大臣乙:就是,就是~~~我昨天合首飾找你要,你都賴著不還。
秦王:我上個月不是還了你們600萬嗎?
大臣丙:拜託~~~雖然女媧石貶值了,但是你那600萬最多隻值一顆的價格好不好。
大臣丁(拿出一張單子):而且當時借據上明明寫著晚還一個月就多加100萬,現在都多少個月了??你那些錢當作利息還差不多~~
秦王(憤怒狀):你們這是搶錢,我當時明明寫著兩個月才加100萬的好不好。大臣丁(低頭看借據):NO,NO,白紙黑字,你不要以為我們不識數。
秦王:不可能!(推開藺相如的手走到大臣丁身邊),給我看一下,嗯嗯~~~好像真的是一個月100萬啊~~記錯了~~不好意思!!好吧,我下個月連本帶利還給你們,這樣你們可以救我了吧?
大臣甲,乙,丙,丁(商量了一下):好~~~不過下個月一定要記得還哦!!!
秦王(點點頭,回去拉住藺相如的手重新抓住自己的衣領):救命啊!!救命啊!!誰來救我~~~
大臣甲,乙,丙,丁(急切狀):大王~~~
藺相如(得意的笑):來不及啦~~你叫破了喉嚨也沒有用~~~(欲刺)
秦王:等一下~~~
藺相如(不耐煩):什麼事??
秦王:英雄~~請問你手上拿的這把是靈蛇匕嗎??
藺相如:對呀,怎麼了??
秦王:屬性是全相性加5的?
藺相如:你怎麼知道的??秦王(激動狀):英雄,能不能把你的匕首借我看看。
藺相如:哦~~好吧!!(遞給秦王)秦王(撫摸著匕首,貼在臉上):小強,小強我終於找到你了~~~
眾大臣,藺相如(驚恐狀):小強??~~~~
秦王:不瞞英雄,這把匕首是我上次開店賣東西的時候誤賣出去的,它陪著我一起長大,就像我的兄弟一樣。能不能把它還給我,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藺相如(感動狀,考慮了一下):你的經歷太令人感動了,既然你這么有誠意,我出一個問題,只要你猜對了,我就把它還給你
。秦王:好,請英雄出題。
藺相如:你猜我的口袋裡有幾顆綠水晶?
大臣乙:反對,這一題完全沒有智力因素在內,要完全憑運氣猜,這不公平!!
秦王(激動狀,完全無視大臣乙的好意):英雄,你剛才說的是綠水晶嗎??天哪~~我老早就想有一顆了,請問我回答對的話你能送我一顆嗎?
藺相如(大方狀):沒問題,只要你答對了,我把口袋裡五顆全送給你
Ⅱ 「完璧歸趙「的劇本
完璧歸趙
時間:戰國時代。
地點:趙王宮殿、秦王宮殿、賓館。
人物:趙王、臣甲、臣乙、藺相如、相如隨從、秦王。
第一幕:
(秦王得知趙王得和氏璧,寫信給趙王說願意哪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趙王見信非常著急,忙召集大臣前來商議。)
趙王:眾卿家有何見解?
臣甲:大王,此乃秦王的陰謀詭計,設想的極為周全,若我們不將和氏璧送去他那裡,恐怕他會派兵過來攻打我們。如若送去,他不交城,反奪了和氏璧。到時,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秦王得到了這無價之寶!
臣乙:是啊!大王,聽說我朝有一叫藺相如的人,此人機智勇敢。或許他能解決這個問題,不如宣他入宮,聽聽他的意見。
(趙王心想,現在也無計可施了,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趙王:傳藺相如速來見我。
(藺相如來到大殿。)
藺相如:草民參見大王,大王萬歲萬歲萬萬萬歲!
趙王:(仔細地看了看藺相如) 平身,你就是藺相如?
藺相如:正是草民。
趙王:藺相如,今孤有一事相托?
藺相如:只要是大王吩咐的事,草民必定會赴湯蹈火的完成。
趙王:有你這句話,孤王就放心了。
藺相如:不知大王所說何事?
趙:前些日子,我朝得了一塊無價之寶和氏璧,因消息走漏傳到秦王的耳中他便向我國提出交換,說願意用十五座城來和我朝交換,現不知如何是好?
藺:大王不必擔心,我願將此和氏璧帶給秦王交換。我將速去速回,定不辱命。
第二幕
(藺相如覲見秦王。)
秦王:(傲慢無禮)和氏璧呢?快呈上來!
(藺相如高舉著和氏璧,秦王身邊的侍從快速的呈給秦王。秦王如獲至寶。)
秦王:美玉啊,美玉啊!簡直就是天下的稀世珍寶!
(秦王滿意的捧著和氏璧,但絲毫不提換城之事。)
藺相如:(上前一步)大王,這璧其實有一處小黑點,不細看是看不出來的,容我只給您看!
秦王:(皺眉,急切)噢,在哪裡,給,快說。
(藺相如拿到璧後,馬上推到柱子前)
藺相如:我看您根本就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如果你強逼於我,我就和這璧一起撞在這柱子上。
秦王:(慌亂)一切都好商量,來人,將地圖拿來。
(秦王指著地圖)
秦王:這十五座城劃歸給你如何?
藺相如:謝大王,和氏璧可是個貴重的東西,得舉行個一個典禮才能交給貴國。
(秦王只好無奈的答應,兩人約定時間。)
第三幕
(藺相如回到賓館。馬上喚來手下)
藺相如:快,你快去准備一下,立刻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回趙國復命。我留下來應付秦王。
隨從:是,大人。不過你們不是談好,要舉行典禮交換嗎?
藺相如:你真以為秦王舉行了典禮就會給我們城池,不,你錯了,秦王不會交換的,他是想城璧兩得!並且,我大王並不想要城,所以你務必要將和氏璧送回國。
(典禮開始)
秦王:藺先生,可以交出璧來了吧!
藺相如:大王,我知道您並不想換璧一點也沒有誠意,所以我將璧送回了國。
秦王:(大怒)大膽,欺人太甚。
藺相如:大王息怒,您可以先將城劃歸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回來,要不然,你殺了我也沒用,到時,別人都知道你秦國是個不講信用的國家。
(秦王無計可施只好放回了藺相如)
趙王:(高興)藺卿家,你這次立了大功,孤王正式封你為上大夫!
藺相如:謝大王!
——劇本老師
Ⅲ 完璧歸趙的劇本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三個戲劇性的故事:一是完璧歸趙,二是澠池會,三是負荊請罪(將相和)。
完璧歸趙
時間:戰國時期某天
地點:秦王宮
人物:藺相如、秦王、秦國大臣兩人、侍女兩人
布景:舞台正中是秦王的寶座,左側是兩大臣的座位,右側是為客人設的座,座前的茶幾上擺著待客的瓜果等。
〔幕啟,秦王坐在宮殿上,正在仔細看藺相如帶來的和氏璧,贊嘆不已,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藺相如:(上前一步,對著秦王深施一禮)啟稟秦王,這塊玉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秦王一愣,連忙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
藺相如:(雙手捧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理直氣壯地)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柱子上!(說完舉起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大驚失色,慌忙地)請藺使者不要沖動,一切都好商量。(面向大臣,高聲地)來人呀,拿地圖來,把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給藺使者看。
藺相如:(雙手捧璧,嚴肅地)和氏璧乃無價之寶,豈能隨隨便便交換,得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才行。
秦王:(猶豫了一下)你說得很有道理,三天後是個黃道吉日,我們就在那天舉行典禮,交換和氏璧。
藺相如:一言為定。(施禮,退下。)
(三天後,藺相如隨秦國大臣上場。)
秦王:(正襟危坐,假惺惺地)藺相如,本王已經沐浴更衣,典禮也已經准備就緒,現在該交換和氏璧了。
藺相如:(對秦王深施一禮,大大方方地)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秦王:(無可奈何地)既然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了,就請藺使者回去吧。
(藺相如施禮退下。)
——幕落
Ⅳ 用完璧歸趙改寫成劇本劇情600字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帶著國書去邯鄲城(今河北省邯鄲市)見趙惠文王,說秦王情願讓出十五座城來換邯鄲城收藏的一塊珍貴的「和氏璧」,希望趙王答應。
趙惠文王就跟大臣們商量,要不要答應。要想答應,怕上秦國的當,丟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應,又怕得罪秦國。議論了半天,還不能決定該怎麼辦。
當時有人推薦藺(音lìn)相如,說他是個挺有見識的人。
趙惠文王就把藺相如召來,要他出個主意。
藺相如說:「秦國強,趙國弱,不答應不行。」
趙惠文王說:「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國取了璧,不給城,怎麼辦呢?」
藺相如說:「秦國拿出十五座城來換一塊璧玉,這個價值是夠高的了。要是趙國不答應,錯在趙國。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國不交出城來,那麼錯在秦國。寧可答應,叫秦國擔這個錯兒。」
趙惠文王說:「那麼就請先生上秦國去一趟吧。可是萬一秦國不守信用,怎麼辦呢?」
藺相如說:「秦國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國;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帶回邯鄲。」(原文是 「完璧歸趙」。)
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了咸陽。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別宮里接見他。藺相如把和氏壁獻上去。
秦昭襄王接過璧,看了看,挺高興。他把璧遞給美人和左右侍臣,讓大夥兒傳著看。大臣們都向秦昭襄王慶賀。
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見秦王提換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來換璧。可是璧已落到別人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
他急中生智,上前對秦昭襄王說:「這塊璧雖說挺名貴,可是也有點小毛病,不容易瞧出來,讓我來指給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為真,就吩咐侍從把和氏璧遞給藺相如。
藺相如一拿到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宮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著眼睛,怒氣沖沖地說:「大王派使者到邯鄲來,說是情願用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璧。趙王誠心誠意派我把璧送來。可是,大王並沒有交換的誠意。如今璧在我手裡。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寧可把我的腦袋和這塊璧在這柱子上一同砸碎!」
說著,他真的拿著和氏璧,對著柱子做出要砸的樣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壞了璧,連忙向他賠不是,說:「先生別誤會,我哪兒能說了不算呢?」
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圖來,並且把准備換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藺相如看。
藺相如想,可別再上他的當,就說:「趙王送璧到秦國來之前,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堂上舉行了一個很隆重的儀式。大王如果誠意換璧,也應當齋戒五天,然後再舉行一個接受璧的儀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說:「好,就這么辦吧。」
他吩咐人把藺相如送到賓館去歇息。
藺相如回到客棧,叫一個隨從的人打扮成買賣人的模樣,把璧貼身藏著,偷偷地從小道跑回邯鄲去了。
過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們和別國在咸陽的使臣,在朝堂舉行接受和氏璧的儀式,叫藺相如上朝。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禮。
秦昭襄王說:「我已經齋戒五天,現在你把璧拿出來吧。」
藺相如說:「秦國自秦穆公以來,前後二十幾位君主,沒有一個講信義的。我怕受欺騙,丟了璧,對不起趙王,所以把璧送回邯鄲去了。請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聽到這里,大發雷霆。說:「是你欺騙了我,還是我欺騙你?」
藺相如鎮靜地說:「請大王別發怒,讓我把話說完。天下諸侯都知道秦是強國,趙是弱國。天下只有強國欺負弱國,決沒有弱國欺壓強國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塊璧的話,請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然後打發使者跟我一起到趙國去取壁。趙國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後,決不敢不把璧交出來。」
秦昭襄王聽藺相如說得振振有辭,不好翻臉,只得說:「一塊璧不過是一塊璧,不應該為這件事傷了兩家的和氣。」
結果,還是讓藺相如回邯鄲去了。
藺相如回到趙國,趙惠文王認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來也不存心想用十五座城去換和氏璧,不過想借這件事試探一下趙國的態度和力量。藺相如完璧歸趙後,他也沒再提交換的事。
Ⅳ 將相和中的完璧歸趙改成一個劇本
將是:廉頗
相是抄:躪相如
趙王
秦王
大臣
小兵
第一幕
(幕啟)
時間:約兩千三百年前,秦昭襄王稱霸時期.
地點:趙國皇宮.
人物:趙王、眾大臣、藺相如
旁白 戰國時候,秦果最強大.一次,趙王得到了一樣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信給他,說要用十五座城池來換.趙王知道了急得不得了,立刻召集大臣來商量.
趙王 (坐在自己的王座上)秦王叫人寫信來,說要拿十五座城池換我的和氏璧,眾卿快想想辦法吧.(從位子上走下來)
大臣甲 (走到殿中間)臣以為,秦國歷來不守信用,這次只是為了把璧騙到手罷了,不可以相信.臣願舉薦一人,機智勇敢,興許可以完成這個任務,他叫藺相如.
趙王 (十分高興)哦!那太好了,快有請.
旁白 沒多久,藺相如就來了.
趙王 (走到他身邊)寡人命你出使秦國,如何?
藺相如 大王請放心,如果秦果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給他,不拿,我就把璧送回來.那時侯他們理屈,就沒有理由動兵了.
(趙王聽了很高興,傳令下去,要藺相如出事秦國.)
——幕落
Ⅵ 把完璧歸趙編寫成小劇本四百字
劇本——完璧歸趙
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地點:1.在趙國宮里 2.在秦國皇宮里 3.在賓館。
主要人物:
??藺相如??秦王??趙王??廉頗??大臣1??大臣2??大臣3??大臣4??趙國僕人??秦國使者
第一幕:
大臣3 大王,秦國使者到,可否召其晉見。
趙王 快快有請。
大臣3 傳秦國使者晉見。
秦使 (沒有行禮)這兒有一封信,大王叫我交給你。(說完就一聲不吭地走了) [大臣們都十分生氣,都在罵秦國使者的無禮。]
趙王 (看完信後)秦王說他願意以十五座城,來換我國的鎮國之寶和氏璧,可否交換呢?
大臣1 萬萬不可,大王,臣以為秦王換璧是假,騙璧是真呀!
大臣2 大王,臣以為如果秦王以此為借口來攻打我們怎麼辦?
廉頗 大王,如秦王來犯,定叫他有來無回,我願領軍抵擋,萬萬不能把寶物白白送給秦王呀!
大臣2 大將軍萬萬不可,雖然你十分勇猛,但是秦軍實力強大,光士兵就是我國的十幾倍,所以現在我們不能硬拼。
廉頗 那怎麼辦?難道還要把這和氏璧送他不成?
大臣2 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智取。
[大臣們紛紛議論。但商量不出一點頭緒。]
趙王 誰有良策?本王重重有賞。
大臣4 小臣有一主意,推薦一個人選,此人勇敢機智,我料想此事肯定難不倒他。
趙王 誰?
大臣4 此人乃是藺相如也。
趙王 此人本王早有耳聞,確實是個人才,快傳藺相如晉見!
[大臣3火速去請藺相如來宮,一個時辰後,藺相如到達宮里,大臣們都在紛紛議論藺相如。]
藺相如 草民藺相如參見大王。
趙王 快快請起,本王有一個重要事情與你商量,(趙王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藺相如)你對此事可有什麼看法?
藺相如 (藺相如想了片刻)草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完璧歸趙。那時侯秦國理屈,不能持強凌弱,就沒有動兵的理由。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趙王 眾愛卿,還有異議嗎?
大臣們 大王英明,我等擁護大王決策。
趙王 如無異議,那就這么辦吧!來人,把和氏璧交給藺先生。
大臣4 臣在。
趙王 你化裝成僕人陪同前往,沿途要絕對保證和氏璧和藺相如的安全。
大臣4 臣遵旨。
第二幕:
[過了幾天後,經過充分的准備,藺相如和大臣4就帶著和氏璧去秦國,直接進入了秦國宮殿。]
藺相如 小臣參見秦王。
秦王 請起。
藺相如 小臣已把寶物帶來,(藺相如雙手奉上和氏璧)
秦王 (接到和氏璧)這真不愧是和氏璧,雪白無暇,真是絕世無雙的寶物!(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藺相如 (看到這種情形)大王,在這塊璧上有點小毛病,是否要我指給您看。
秦王 果真有此等事?快指給本王看看。(說完就叫宦官把璧遞給了藺相如)
藺相如 (剛接到和氏璧就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並不想以十五城換取和氏璧,現在璧可是在我的手上,您要是強迫我,您就看不見這塊璧了,我的腦袋將和這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
(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 (秦王很著急)一切都好商量,不要急。來人把我國地圖拿上來。本王一定把這十五座城劃歸趙國。(說著把手指的十五座城給藺相如看)
藺相如 好,秦王果然守信用,但是和氏璧乃是無價之寶,豈能隨隨便便交付與他人,必須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
秦王 好,五日後,本王就為和氏璧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
第三幕:
(藺相如進入了賓館後。)
藺相如 大臣4,你連夜帶著和氏璧速速返回我國,把璧親自交給大王。沿途晝伏夜行,絕對不可走漏半點風聲。
大臣4 是,但您也要注意自己安全,因為您和和氏璧一樣重要,沒有您就沒有和氏璧。(說完大臣4含淚要走)。
藺相如 (默默地點了點頭)慢著。
大臣4 請問先生還有什麼吩咐?
藺相如 你這身打扮會引起秦王和秦臣們的注意,你去打扮成秦國的平民百姓,然後抄小路走。
大臣4 多謝先生指點。
第四幕:
[五日後,藺相如再次走進秦王的宮殿。]
秦王 本王已如期行事,應該把和氏璧交給本王了吧!
藺相如 和氏璧早已送回我國,您要是有誠意,就把十五座城交付於我國,我國一定把璧送回來。
秦王 大膽,你知道欺君之罪是要斬首的嗎?
藺相如 您殺了小臣也沒有用,天下人都會知道秦國是最不講信用的。你以後何以誠信服天下。
[秦王氣得雙眼冒煙,但也沒辦法,只得客客氣氣把藺相如送回趙國。藺相如立了大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Ⅶ 如何把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改編成劇本250字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三個戲劇性的故事:一是完璧歸趙,二是澠池會,三是負荊請罪(將相和)。
完璧歸趙
時間:戰國時期某天
地點:秦王宮
人物:藺相如、秦王、秦國大臣兩人、侍女兩人
布景:舞台正中是秦王的寶座,左側是兩大臣的座位,右側是為客人設的座,座前的茶幾上擺著待客的瓜果等。
〔幕啟,秦王坐在宮殿上,正在仔細看藺相如帶來的和氏璧,贊嘆不已,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藺相如:(上前一步,對著秦王深施一禮)啟稟秦王,這塊玉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秦王一愣,連忙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
藺相如:(雙手捧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理直氣壯地)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柱子上!(說完舉起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大驚失色,慌忙地)請藺使者不要沖動,一切都好商量。(面向大臣,高聲地)來人呀,拿地圖來,把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給藺使者看。
藺相如:(雙手捧璧,嚴肅地)和氏璧乃無價之寶,豈能隨隨便便交換,得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才行。
秦王:(猶豫了一下)你說得很有道理,三天後是個黃道吉日,我們就在那天舉行典禮,交換和氏璧。
藺相如:一言為定。(施禮,退下。)
(三天後,藺相如隨秦國大臣上場。)
秦王:(正襟危坐,假惺惺地)藺相如,本王已經沐浴更衣,典禮也已經准備就緒,現在該交換和氏璧了。
藺相如:(對秦王深施一禮,大大方方地)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秦王:(無可奈何地)既然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了,就請藺使者回去吧。
(藺相如施禮退下。)
——幕落
舉
Ⅷ 如何把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改編成劇本250字
秦王。 秦王,假惺惺地)藺相如,我們就在那天舉行典禮、秦國大臣兩人。〕 藺相如! 秦王:(猶豫了一下)你說得很有道理。) 藺相如,拿地圖來、侍女兩人 布景,左側是兩大臣的座位,秦王坐在宮殿上,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秦王宮 人物,右側是為客人設的座,您要是強逼我,這塊玉有點兒小毛病:(大驚失色,藺相如隨秦國大臣上場。 藺相如!(說完舉起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然。(面向大臣,座前的茶幾上擺著待客的瓜果等。 藺相如:藺相如:一是完璧歸趙,贊嘆不已。 (秦王一愣,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柱子上,把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給藺使者看,豈能隨隨便便交換,大大方方地)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 秦王,本王已經沐浴更衣:一言為定:(無可奈何地)既然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了,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靠著柱子站定,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嚴肅地)和氏璧乃無價之寶:(上前一步,您殺了我也沒有用。(施禮,對著秦王深施一禮)啟稟秦王,理直氣壯地)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幕啟,典禮也已經准備就緒。您如果有誠意的話,三天後是個黃道吉日,現在該交換和氏璧了,連忙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正在仔細看藺相如帶來的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 (三天後《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三個戲劇性的故事,交換和氏璧:(雙手捧璧:(正襟危坐,得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才行,三是負荊請罪(將相和),退下,慌忙地)請藺使者不要沖動,二是澠池會,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雙手捧璧。現在璧在我手裡。 完璧歸趙 時間,就請藺使者回去吧。 藺相如,決不失信:戰國時期某天 地點。 (藺相如施禮退下。) 秦王,一切都好商量:舞台正中是秦王的寶座:(對秦王深施一禮,讓我指給您看,高聲地)來人呀
Ⅸ 幫忙把完璧歸趙的故事寫成劇本
劇本:
《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有三個戲劇性的故事:一是完璧歸趙,二是澠池會,三是負荊請罪(將相和)。
完璧歸趙
時間:戰國時期某天
地點:秦王宮
人物:藺相如、秦王、秦國大臣兩人、侍女兩人
布景:舞台正中是秦王的寶座,左側是兩大臣的座位,右側是為客人設的座,座前的茶幾上擺著待客的瓜果等。
〔幕啟,秦王坐在宮殿上,正在仔細看藺相如帶來的和氏璧,贊嘆不已,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藺相如:(上前一步,對著秦王深施一禮)啟稟秦王,這塊玉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
(秦王一愣,連忙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
藺相如:(雙手捧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理直氣壯地)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柱子上!(說完舉起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大驚失色,慌忙地)請藺使者不要沖動,一切都好商量。(面向大臣,高聲地)來人呀,拿地圖來,把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給藺使者看。
藺相如:(雙手捧璧,嚴肅地)和氏璧乃無價之寶,豈能隨隨便便交換,得舉行一個隆重的典禮才行。
秦王:(猶豫了一下)你說得很有道理,三天後是個黃道吉日,我們就在那天舉行典禮,交換和氏璧。
藺相如:一言為定。(施禮,退下。)
(三天後,藺相如隨秦國大臣上場。)
秦王:(正襟危坐,假惺惺地)藺相如,本王已經沐浴更衣,典禮也已經准備就緒,現在該交換和氏璧了。
藺相如:(對秦王深施一禮,大大方方地)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秦王:(無可奈何地)既然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了,就請藺使者回去吧。
(藺相如施禮退下。)
——幕落
第三幕 澠池會見
時間:戰國時期某天
地點:澠池
人物:趙王、藺相如、趙國大臣一人;秦王、秦國大臣兩人
布景:舞台兩側各有一排座位,座前的茶幾上擺著待客的瓜果等。
〔幕啟,趙王、秦王、兩國大臣落座,互相勸酒勸菜。〕
秦王:(放下酒杯,不懷好意地)聽說趙王精通音律,今天就請趙王鼓瑟助助興,希望你不要推辭。
(趙王不好推辭,只好鼓了一段。)
秦王:(鼓掌,高聲地)趙王鼓瑟的水平果然名不虛傳。(面向大臣)將趙王為本王鼓瑟之事記錄下來。
藺相如:(十分生氣,走到秦王面前)請您為趙王擊缶(fǒu)。
(秦王裝作沒聽見,繼續喝酒。)
藺相如:(大聲地)請您為趙王擊缶。
秦王:(放下酒杯,瞅了藺相如一眼,傲慢地)秦國乃中原強國,要本王為一弱國國王擊缶,真是豈有此理!
藺相如:(瞪著秦王,義正辭嚴地)您跟我現在只有五步遠。你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說完,大步上前,准備與秦王拚命。)
(秦王嚇出了一身冷汗,戰戰兢兢地敲了一下缶。)
藺相如:(回到座位上,對一大臣)今天秦王為趙王擊缶,請記錄下來。
秦王:(紅著臉)啊呀,藺大夫果然機智勇敢。我本想取笑趙王,顯顯我們秦國的威風,沒想到反讓藺大夫取笑了,佩服佩服。來來來,喝酒,乾杯。
(秦王、趙王、眾大臣同時舉杯,同聲說「乾杯」。)
完璧歸趙
開放分類: 成語、文化、典故、俗語、詞彙
目錄• 發音
• 釋義
• 出處
• 用法
• 示例
• 近義詞
• 反義詞
• 燈謎
• 典 故
• 和氏璧英語的解釋
• 和氏璧的來歷
• 典 故
• 和氏璧英語的解釋
• 和氏璧的來歷
發音
完璧歸趙 ( wán bì guī zhào )
釋義
璧:寶玉。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lìn)相如帶寶玉去秦國換取城池,見秦王有詐,便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終於使寶玉完好回歸趙國。」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物歸原主 。
示例
清·采蘅子《蟲鳴漫錄》第一卷:「女故無利心,只求偽飾外觀,終當完璧歸趙耳。」
近義詞
物歸原主
反義詞
支離破碎
燈謎
物歸原主
典 故
戰國的時候,趙惠文王有一塊叫做「楚和氏璧」的寶玉,被秦昭襄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趙國來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們秦國願意以十五個城池,和趙國換取這塊「楚和氏璧」的寶玉。」
惠文王一聽:「這該如何是好呀?秦國這么強大,如果把寶玉交給秦昭王,他要是耍賴,不把十五個城池給我們;如果不給,秦昭王會不會一氣之下派兵來打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大家看到惠文王這么煩惱,就有人提議:「我們去請智勇雙全的藺相如來,他一定會想到好辦法的。」
藺相如來了之後,惠文王第一句話就問他:「秦國要用十五個城來交換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應不應該答應他呢?」藺相如毫不遲疑的說:「秦國強,趙國弱,我認為您不答應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國拿了我的璧玉,卻不把城池給我,那我該怎麼辦?」惠文王憂心地問。藺相如馬上介面說:「秦國要拿十五個城池來交換趙國的楚和氏璧,假如趙國不答應,那當然是趙國的錯;反過來,若秦國得到了璧玉,卻不把城池給趙國,那錯就在於秦國了。因此,照我的看法,還是派人將璧玉送到秦國去比較好。」
趙惠文王覺得藺相如說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麼人去好呢?」藺相如自告奮勇的說:「假如大王實在找不出合適的人,臣倒願意前往一試。秦國如果守信把城給我們趙國,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國;如果秦國食言,不把城給趙國,我一定負責將原璧歸還趙國」。
藺相如到了秦國以後,見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一見到璧玉後,高興地不得了。不斷地把璧玉捧在手上仔細欣賞,又把它傳給左右的侍臣和嬪妃們看,卻都不提起十五個城池交換的事。藺相如一看情形不對,馬上向前對秦王說:「大王,這塊璧玉雖然是稀世珍寶,但仍有些微的瑕玭,請讓我指引給大王看看!」
秦王一聽:「有瑕玭?快指給我看!」藺相如從秦王手中把璧玉接過來以後,馬上向後退了好幾步,背靠著大柱子,瞪著秦王大聲說:「這塊璧玉根本沒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寶玉以後,根本就沒有把十五個城池給趙國的意思。所以我說了個謊話把璧玉騙回來,如果大王要強迫我交出璧玉的話,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頭,一起去撞柱子,砸個粉碎。」藺相如說完,就擺出一付要撞牆的樣子。秦昭王害怕藺相如真的會把璧玉撞破,連忙笑著說:「你先別生氣,來人呀!去把地圖拿過來,劃出十五個城市給趙國。現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給我了吧!」
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騙秦王說:「這塊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寶,趙王在交給我送到秦國來之前,曾經香湯沐浴,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時候,也同樣應該齋戒五天,然後舉行大禮,以示慎重呀!」。秦王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藺相如所說的去做。藺相如趁著秦王齋戒沐浴的這五天內,叫人將那塊璧玉從小路送回趙國。
五天過去了,秦王果真以很隆重的禮節接待藺相如。藺相如一見秦王便說:「大王,秦國自秦繆公以來,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約的人,所以我害怕受騙,已差人將璧玉送回趙國!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來交換楚和氏璧,就請先割讓十五個城池給趙國,趙王一當遵守誓約將玉璧奉上。現在,就請大王處置我吧!」
秦昭王一聽璧玉已經被送回趙國,心裡雖然很生氣,卻也佩服藺相如的英勇,不但沒有殺他,還以禮相待,送他回趙國。
後來,大家就用「完璧歸趙」來形容將別人的東西完整的歸還給別人的意思。
造句:我借了別人的東西,現在完璧歸趙了.
和氏璧英語的解釋
1.to return the jade intact to the State of Zhao; to return a thing intact to its owner; to return something to its owner in good condition
和氏璧的來歷
於和氏壁的來歷,在《韓非子·和氏篇》中有這樣的記載: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中得一珍玉,獻給楚厲王,王使玉工辨識,說是石頭,以欺君之罪斷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又獻玉,仍以欺君罪再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下,淚盡而繼之以血。文王見狀,派人間其故,和答道:「吾非悲別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斑。」
昔日,卞和於荊山之下,見鳳凰棲於石上,乃以此石進獻楚文王,文王使人解之果然得玉,是為之和氏之璧。其後,秦始皇令良工琢成玉璽,又李斯篆八字與其上,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船欲覆,急投此玉璽於湖中,風浪乃至,八年後,始皇巡狩之華陰,有人與路旁獻上此璽,此玉璽遂復歸於秦,第二年始皇駕崩,其孫子嬰後來將此璽獻於漢高祖,遂成為傳國玉璽。至於如何在趙國就不知道了……
沒了
Ⅹ 完璧歸趙課本劇
第一幕 時間:約兩千三百年前,秦昭襄王稱霸時期 地點:趙國皇宮 人物:趙王、眾大臣、藺相如 旁白: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大。一次,趙王得到一樣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信給他,說要用十五座城池來換。趙王知道了急得不得了,立刻召集大臣來商量。 趙王(坐在自己的王座上):秦王叫人寫信來,說要拿十五座城池換我的和氏璧,眾卿快想想辦法吧。(從位子上走下來) 大臣甲(走到殿中間):臣以為,秦國歷來不守信用,這次只是為了把璧騙到手罷了,不可以相信。 大臣乙:大王,臣以為如果秦王以此為借口攻打我們怎麼辦? (大臣們議論紛紛,但商量不出一個好辦法。) 大臣甲:大王,小臣有一主意,舉薦一人,此人機智勇敢,此事肯定難不倒他。 趙王:誰? 大臣甲:此人乃藺相如也。 趙王(十分高興):哦!此人本王早有耳聞,那太好了,快傳藺相如。 旁白:沒多久,藺相如就來了。 趙王(走到他身邊,將事情經過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藺相如):寡人命你出使秦國,如何? 藺相如:大王請放心,草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國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給他,不拿,我就把璧送回來。那時候他們理屈,就沒有理由動兵了。 (趙王聽了很高興,傳令下去,要藺相如出使秦國。) 第二幕 時間:約兩千三百年前,秦昭襄王稱霸時期 地點:秦國皇宮 人物:秦王、秦國眾大臣、藺相如 旁白:幾天後,藺相如來到了咸陽,進攻去見秦王。 藺相如:小臣參見秦王。 秦王:請起。 藺相如:小臣把寶物帶來了。(雙手奉上和氏璧)。 秦王(捧著璧觀看):真不愧是和氏璧呀,雪白無暇,真是絕世無雙的寶物!(絕口不提城池的事情)。 藺相如(見秦王不提城池的事):大王,在這塊璧上有點小毛病,我指給您看。 秦王:有這等事?快指給本王看。 藺相如(剛接過和氏璧就理直氣壯的說)我看您並不像以十五座城換取和氏璧,現在璧在我手上,您要是強迫我,您就看不見這塊璧了,我的腦袋將和這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 秦王(聽後很著急)一切都好商量,不要急。來人把我國的地圖拿上來,本王一定把這十五座城劃歸給趙國。 藺相如:好,秦王果然守信用,但是和氏璧是無價之寶,不能隨隨便 便交付給他人,必須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 (回賓館後,他要手下喬裝打扮,將璧送回了趙國。) 藺相如(幾天後,他去參加典禮):秦王,我已經把璧送回去了。 秦王(大怒):大膽,你知道欺君之罪是要斬首的嗎? 藺相如:您要是殺了我也沒用,天下人都知道秦國從來都是不講信用的。您以後何以誠信服天下? 秦王氣得雙眼冒煙,但也沒有辦法,只好把他客客氣氣送回趙國。藺相如立了大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