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是什麼成語故事
望梅止渴兒童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
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望梅止渴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原意是梅子酸,當說到梅子的時候,就會想到梅子酸而產生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馬南邨《燕山夜話·有書趕快讀》:「如果現在丟開這些基本的書籍不認真苦讀,一心想找秘本,只恐望梅止渴,無濟於事。」
(1)望梅止渴是什麼成語故事擴展閱讀:
據《康熙含山縣志》記載:梅山上原建有「止渴」亭,梅山塔(文昌塔),梅山庵(梅山寺)。明和州同知胡永成有《止渴亭記》,州人戴重有《梅山亭》,梅山庵位於梅山腳下約2公里處,後改名梅山寺。寺廟坐北朝南,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寮房和齋堂等組成,共40餘間。
離梅山寺不遠的烏龜坡南側有一處石壁,平整光潔,上刻有「曹操行師至此望梅止渴」。梅山塔有11層,高30餘米,青磚砌成,塔頂門楣上書「貫月參天」四字,後毀於侵華日軍的炮火。
望梅止渴的近義詞:說梅止渴、紙上談兵、畫餅充飢
1、說梅止渴,拼音shuō méi zhǐ kě,是一個成語,比喻借想像以自慰。
出處:茅盾《路》七:「騙誰呀?你是在那裡說梅止渴。」
2、紙上談兵,讀音是zhǐ shàng tán bīng,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貳』 望梅止渴這個成語故事
望梅止渴成語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成語:望梅止渴
發音:wàng méi zhǐ kě
釋義: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望梅止渴的故事
示例: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近義詞 :畫餅充飢
反義詞:名副其實
『叄』 望梅止渴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是什麼
成語的原意是:人聽說可以吃梅子就會不由得流出口水而解渴。比喻願望無法實現,便憑空想來加以安慰。
『肆』 望梅止渴屬於什麼成語故事
望梅止渴是一個成來語,讀音是wàng méi zhǐ源 kě,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 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夢溪筆談·譏謔》:「 吳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伍』 成語故事望梅止渴
【成語】: 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迴流涎,因而止渴。後比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語故事】: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有一次曹操帶兵在外行軍,一時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都渴極了,曹操就騙他們說:「前面有個大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聽了,一個個都流出了口水,暫時止住了口渴。
『陸』 望梅止渴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有一年夏天,曹操復率領制部隊去討伐張角,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柒』 望梅止渴的成語故事的啟發是什麼
一個人只有對前景充滿信心,抱有希望,才能激發動力,引發其努力拚搏、奮斗。相專反,如果我們屬看不到希望,沒有目標,就會失去信心、缺乏動力、勇氣,更談不上逆流而上,猶如浮萍飄到哪裡算哪裡。
望梅止渴,這個成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假譎(jué)》。
三國時期的一年夏天,曹操帶兵打仗,將士們走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水喝,又渴又累,可周圍一點水都沒有,怎麼辦呢?曹操心眼多,心想:這樣下去可不行。於是他站在一個很高的地方對將士們大聲說:「這條路我走過,前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多又大,我們趕快去那裡去吃梅子吧。」其實根本沒這檔子事,可大家聽曹操這么一說,馬上都想到梅子的酸味,人人嘴裡都不覺流出不少口水。大家一下子都不覺得渴了,於是都很積極地往前走,盼望馬上就能吃到梅子。最後大夥終於走出了這片大荒原,趕到了目的地。曹操說的雖然是一個謊言,可是他讓士兵們心中充滿了希望,激發了他們的動力,終於趕到了目的地。
『捌』 望梅止渴成語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
望梅止渴
曹操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專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屬,部隊在彎
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
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
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
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
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
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
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
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
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
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