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偉人故事好句摘抄

偉人故事好句摘抄

發布時間: 2021-01-19 23:00:14

㈠ 牛頓的故事好句摘抄

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生於1642年英國林肯郡的一個農民家庭.
幼年時,牛頓身體較弱,學習成績也不好,還經常受到別的同學的欺侮.有一次,幾個同學逼他太甚,他忽然鼓起勇氣反抗起來.從此,再沒有人敢欺侮他,他也暗暗下決心,在學習上要超過別的同學,不再讓人瞧不起.由於發奮讀書,他的各門功課,尤其是數學,都成為班上最優秀的.

少年時期的牛頓,非常喜歡動手做玩具、小器械,他做的燈籠、風箏十分精巧,他的風箏比商店賣的飛得還高.據說,他曾經做過一個「水鍾」,他在水桶壁上劃上均勻的橫線,讓桶里的水從桶底往外滴,水面不斷下降,根據刻度線讀出時間,水滴盡了,正好是中午時刻.這個鍾類似於我國古代的漏壺.牛頓做的「太陽鍾」,據說是在木板上劃上線,中間釘一枚鐵釘,在陽光下,看釘子的影子與哪條線重合,就能讀出時間.這個「太陽鍾」類似於我國古代的日晷.

1661年牛頓中學畢業,考入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在大學期間,由於他中學的數學基礎好,再加上自己刻苦鑽研,他的學習突飛猛進,深受導師的喜愛,導師將自己的專長,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1665年牛頓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留校做研究工作.從此開始了他的科學生涯.

1665年秋,倫敦發生了可怕的瘟疫,劍橋大學關門,牛頓回到了家鄉.在家鄉的十八個月,可以說是牛頓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幾乎他所有最重要的成就都在這個時期奠定了基礎.牛頓研究蘋果落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期間.

瘟疫過後,牛頓回到劍橋大學.1668年他取得碩士學位.1669年,他的導師巴羅博士辭職,並積極推薦他接替了數學教授的職位.他從這年開始,就成為全劍橋大學公認的大數學家,還被選為三一學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牛頓在劍橋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長達三十年之久.這三十年是他刻苦鑽研的三十年,為了科學研究,他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有時為了檢驗一個設想,他嘔心瀝血、通宵達旦,直到有了結果才罷休.牛頓的淵博學識和輝煌的科學成就,都是在劍橋取得的.

1672年牛頓當選為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689年當選為英國國會議員.1696年因病離開劍橋大學,到皇家造幣廠當監督,1699年出任造幣廠廠長,同時被選為法國科學院八個外國委員之一.1703年他當選為皇家學會會長,以後每年都連任,直到去世.1705年英國女皇授予他爵士稱號.

1727年3月20日,牛頓因病在倫敦逝世,終年85歲.因為他一生對國家的貢獻,逝世後被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

牛頓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巨匠,他所取得的科學成就是無與倫比的.同時,他又十分謙虛,他臨終這樣評論自己:「我不知道世界上的人對我是怎樣看待的.但在我自己看來,卻只覺得我好像是一個小孩子,在海灘上玩耍,不時尋找比平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是美麗的貝殼;可是,在那汪洋大海之中,卻充滿著無窮的真理,在我面前都未發現.」「如果說我比笛卡兒(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1596~1650)看得遠一點兒,那是因為我是站在前輩巨人的肩上.」

㈡ 名人的故事好詞好句好段加點評

達爾文

歷史選擇了達爾文做為生物科學的創始人,似乎純屬偶然。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富裕的醫生家庭的查爾斯·達爾文,在青少年時代是個游手好閑的紈絝子弟,而不象是肩負歷史使命的天才。他的父親有一次指責他說:「你除了打獵、玩狗、抓老鼠,別的什麼都不管,你將會是你自己和整個家庭的恥辱。」固然,這時候他很熱衷於收集礦石和昆蟲標本,但這是在男孩子當中很普遍的一種愛好,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雖然我們現在可以認為他未來的科學研究乃是兒時興趣的延續。1825年秋,老達爾文准備讓兒子繼承自己的衣缽,把他送進了愛丁堡醫學院。可惜,小達爾文對醫學毫無興趣,更要命的是,他天性脆弱,不敢面對手術台上的淋漓鮮血。兩年之後,只好從醫學院退學了。醫生是當不成了,當牧師也是個體面的職業,達爾文聽從父命,進了劍橋學神學。雖然他對神學也沒有什麼興趣,花在打獵和收集甲蟲標本上的時間恐怕比花在學業上的要多得多,卻也終於在1831年畢業,准備當個鄉間牧師了此殘生。

達爾文在晚年回顧他的一生時,認為他的所有這些所謂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種浪費。他覺得正式的課程枯燥無味,也沒能從課堂上學到什麼。但是在這些年,他在課余結識了一批優秀的博物學家,從他們那裡接受了科學訓練。他在博物學上的天賦也得到了這些博物學家的賞識。1831年,當植物學家亨斯樓(J. S. Henslow)被要求推薦一名年輕的博物學家參加貝格爾號的環球航行時,他推薦了忘年交達爾文。達爾文的父親竭力反對兒子參加航行,認為這會推遲兒子在神學職業上的發展。在達爾文的一再懇求下,老達爾文終於作出讓步,表示他若能找到一個可敬的人支持他去,他就可以去。達爾文找到了舅舅、他未來的丈人來說服父親,並僥幸通過了以苛刻著稱的費茲洛伊(R. Fitzroy)船長的面試,於1831年底隨貝格爾號揚帆起航,途經大西洋、南美洲和太平洋,沿途考察地質、植物和動物。一路上達爾文做了大量的觀察筆記,採集了無數的標本運回英國,為他以後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五年之後,貝格爾號繞地球一圈回到了英國。

當達爾文踏上貝格爾號的時候,他是個言必稱《聖經》的神學畢業生、正統的基督教徒,他的虔誠常常被海員們取笑。但是當他返回英格蘭時,在他看來《舊約》不過是一部「很顯然是虛假的世界史」,其可靠性並不比印度教的聖書高。他完全拋棄了基督教信仰,並逐漸成為不相信上帝存在的懷疑論者或理性主義者,而其出發點,就是對「一切生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信條的懷疑。

在環球航行時,有三組事實使得達爾文無法接受神創論的說教:第一,生物種類的連續性。他在南美洲挖到了一些已滅絕的犰狳的化石,與當地仍存活的犰狳的骨架幾乎一樣,但是要大得多。在他看來,這可以認為現今的犰狳就是由這種已滅絕的大犰狳進化來的。第二,地方特有物種的存在。當他穿越南美大草原時,他注意到某種鴕鳥逐漸被另一種不同的、然而很相似的鴕鳥所取代。每個地區有著既不同又相似的特有物種,與其說這是上帝分別創造的結果,不如說是相同的祖先在處於地理隔絕狀態分別進化的結果。第三,是來自海洋島嶼的證據。他比較了非洲維德角群島和南美加拉帕格斯群島上的生物類群。這兩個群島的地理環境相似,如果生物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在相似的地理環境下應該創造出相似的生物類群才是合理的,但是這兩個群島的生物類群卻差別很大。事實上,維德角群島的生物類群更接近它附近的非洲大陸,顯然,應該認為島上的生物來自非洲大陸並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進化過程在加拉帕格斯群島上更加明顯。達爾文發現,組成這個群島的各個小島雖然環境相似,卻各有自己獨特的海龜、蜥蜴和雀類。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上帝故意在一個小島上創造這些獨特的物種,更合理地,應該認為這些特有物種都是同一祖先在地理隔絕條件下進化形成的。

1837年,在貝格爾號之行結束一年後,達爾文開始秘密地研究進化論。他的第一堆筆記,是家養和自然環境下動植物的變異。他研究了所有可能到手的資料:個人觀察和實驗、別人的論文、與國內外生物學家的通訊、與園丁和飼養員的對話等等,很快得出結論,家養動植物的變異是人工精心選擇造成的。但是自然環境下的變異又是怎麼來的呢?他仍然不清楚。一年之後,他在休閑時讀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馬爾薩斯認為人口的增長必然快於生活資料的增長,因此必然導致貧困和對生活資料的爭奪。達爾文突然意識到,馬爾薩斯的理論也可以應用於生物界。所有的生物的繁殖速度都是以指數增長的,後代數目相當驚人,但是一個生物群的數目卻相對穩定,這說明生物的後代只有少數能夠存活,必然存在著爭奪資源的生存競爭。達爾文進一步推導:任何物種的個體都各不相同,都存在著變異,這些變異可能是中性的,也可能會影響生存能力,導致個體的生存能力有強有弱。在生存競爭中,生存能力強的個體能產生較多的後代,種族得以繁衍,其遺傳性狀在數量上逐漸取得了優勢,而生存能力弱的個體則逐漸被淘汰,即所謂「適者生存」,其結果,是使生物物種因適應環境而逐漸發生了變化。達爾文把這個過程稱為自然選擇。

因此,在達爾文看來,長頸鹿的由來,並不是用進廢退的結果,而是因為長頸鹿的祖先當中本來就有長脖子的變異,在環境發生變化、食物稀少時,脖子長的因為能夠吃到樹高處的葉子而有了生存優勢,一代又一代選擇的結果,使得長脖子的性狀在群體中擴散開來,進而產生了長頸鹿這個新的物種。

雖然達爾文在讀了《人口論》之後就有了靈感,馬上就有了自然選擇的想法,但是要過了四年,在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之後,他才開始把這個理論記錄下來,並把手稿送給一些朋友徵求意見。他太清楚一旦自己的理論發表將會對社會產生怎樣的震撼了,而做為一個天性平和的人,這是他想要盡力避免的,因此他留下了一份遺囑,他有關進化論的手稿只能在他死後發表。

但是在1858年夏天,達爾文收到了華萊士的信,迫使他不得不在生前發表自然選擇理論。華萊士是一個年輕的生物地理學家,當時正在馬來群島考察。跟達爾文一樣,他所觀察到的生物的地理分布特點也促使他思考生物進化的問題。那一年的二月,他生了一場間歇熱,在病中突然想到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並且也因此獨立地發現了自然選擇理論。他出身貧寒,又極其反對基督教,沒有達爾文做為上層社會人士的種種顧慮,因此以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用三個晚上就寫成了一篇論證自然選擇的論文,寄給達爾文徵求意見。他並不知道達爾文此時已研究了二十年的進化論,之所以會找上達爾文,完全是由於達爾文在生物地理學學界的崇高地位;而這個地位,在達爾文完成貝格爾號之航後就確立了。

當達爾文讀了華萊士的論文,見到他自己的理論出現在別人的筆下時,其震驚和沮喪可想而知。他的第一個念頭,是壓下自己的成果,而讓華萊士獨享殊榮。但是他的朋友、地理學家賴爾和植物學家虎克都早就讀過他有關自然選擇的手稿,在他們的建議下,達爾文把自己的手稿壓縮成一篇論文,和華萊士的論文同時發表在1859年林耐學會的學報上。這兩篇論文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也是在賴爾和虎克的催促下,達爾文在同一年發表了《物種起源》(篇幅只是他准備多年的手稿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才掀起了軒然大波,並征服了科學界。

由於《物種起源》的成功,也可能是被達爾文的人格和智慧所折服,雖然華萊士與達爾文同享發現自然選擇理論的殊榮,他卻總是把榮耀歸功於達爾文一人,並把自然選擇理論稱為「達爾文主義」--這個稱呼沿用至今

㈢ 名人的故事好詞好句好段加點評

達爾文

歷史選擇了達爾文做為生物科學的創始人,似乎純屬偶然。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富裕的醫生家庭的查爾斯·達爾文,在青少年時代是個游手好閑的紈絝子弟,而不象是肩負歷史使命的天才。他的父親有一次指責他說:「你除了打獵、玩狗、抓老鼠,別的什麼都不管,你將會是你自己和整個家庭的恥辱。」固然,這時候他很熱衷於收集礦石和昆蟲標本,但這是在男孩子當中很普遍的一種愛好,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雖然我們現在可以認為他未來的科學研究乃是兒時興趣的延續。1825年秋,老達爾文准備讓兒子繼承自己的衣缽,把他送進了愛丁堡醫學院。可惜,小達爾文對醫學毫無興趣,更要命的是,他天性脆弱,不敢面對手術台上的淋漓鮮血。兩年之後,只好從醫學院退學了。醫生是當不成了,當牧師也是個體面的職業,達爾文聽從父命,進了劍橋學神學。雖然他對神學也沒有什麼興趣,花在打獵和收集甲蟲標本上的時間恐怕比花在學業上的要多得多,卻也終於在1831年畢業,准備當個鄉間牧師了此殘生。

達爾文在晚年回顧他的一生時,認為他的所有這些所謂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種浪費。他覺得正式的課程枯燥無味,也沒能從課堂上學到什麼。但是在這些年,他在課余結識了一批優秀的博物學家,從他們那裡接受了科學訓練。他在博物學上的天賦也得到了這些博物學家的賞識。1831年,當植物學家亨斯樓(J. S. Henslow)被要求推薦一名年輕的博物學家參加貝格爾號的環球航行時,他推薦了忘年交達爾文。達爾文的父親竭力反對兒子參加航行,認為這會推遲兒子在神學職業上的發展。在達爾文的一再懇求下,老達爾文終於作出讓步,表示他若能找到一個可敬的人支持他去,他就可以去。達爾文找到了舅舅、他未來的丈人來說服父親,並僥幸通過了以苛刻著稱的費茲洛伊(R. Fitzroy)船長的面試,於1831年底隨貝格爾號揚帆起航,途經大西洋、南美洲和太平洋,沿途考察地質、植物和動物。一路上達爾文做了大量的觀察筆記,採集了無數的標本運回英國,為他以後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五年之後,貝格爾號繞地球一圈回到了英國。

當達爾文踏上貝格爾號的時候,他是個言必稱《聖經》的神學畢業生、正統的基督教徒,他的虔誠常常被海員們取笑。但是當他返回英格蘭時,在他看來《舊約》不過是一部「很顯然是虛假的世界史」,其可靠性並不比印度教的聖書高。他完全拋棄了基督教信仰,並逐漸成為不相信上帝存在的懷疑論者或理性主義者,而其出發點,就是對「一切生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信條的懷疑。

在環球航行時,有三組事實使得達爾文無法接受神創論的說教:第一,生物種類的連續性。他在南美洲挖到了一些已滅絕的犰狳的化石,與當地仍存活的犰狳的骨架幾乎一樣,但是要大得多。在他看來,這可以認為現今的犰狳就是由這種已滅絕的大犰狳進化來的。第二,地方特有物種的存在。當他穿越南美大草原時,他注意到某種鴕鳥逐漸被另一種不同的、然而很相似的鴕鳥所取代。每個地區有著既不同又相似的特有物種,與其說這是上帝分別創造的結果,不如說是相同的祖先在處於地理隔絕狀態分別進化的結果。第三,是來自海洋島嶼的證據。他比較了非洲維德角群島和南美加拉帕格斯群島上的生物類群。這兩個群島的地理環境相似,如果生物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在相似的地理環境下應該創造出相似的生物類群才是合理的,但是這兩個群島的生物類群卻差別很大。事實上,維德角群島的生物類群更接近它附近的非洲大陸,顯然,應該認為島上的生物來自非洲大陸並逐漸發生了變化。這個進化過程在加拉帕格斯群島上更加明顯。達爾文發現,組成這個群島的各個小島雖然環境相似,卻各有自己獨特的海龜、蜥蜴和雀類。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上帝故意在一個小島上創造這些獨特的物種,更合理地,應該認為這些特有物種都是同一祖先在地理隔絕條件下進化形成的。

1837年,在貝格爾號之行結束一年後,達爾文開始秘密地研究進化論。他的第一堆筆記,是家養和自然環境下動植物的變異。他研究了所有可能到手的資料:個人觀察和實驗、別人的論文、與國內外生物學家的通訊、與園丁和飼養員的對話等等,很快得出結論,家養動植物的變異是人工精心選擇造成的。但是自然環境下的變異又是怎麼來的呢?他仍然不清楚。一年之後,他在休閑時讀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馬爾薩斯認為人口的增長必然快於生活資料的增長,因此必然導致貧困和對生活資料的爭奪。達爾文突然意識到,馬爾薩斯的理論也可以應用於生物界。所有的生物的繁殖速度都是以指數增長的,後代數目相當驚人,但是一個生物群的數目卻相對穩定,這說明生物的後代只有少數能夠存活,必然存在著爭奪資源的生存競爭。達爾文進一步推導:任何物種的個體都各不相同,都存在著變異,這些變異可能是中性的,也可能會影響生存能力,導致個體的生存能力有強有弱。在生存競爭中,生存能力強的個體能產生較多的後代,種族得以繁衍,其遺傳性狀在數量上逐漸取得了優勢,而生存能力弱的個體則逐漸被淘汰,即所謂「適者生存」,其結果,是使生物物種因適應環境而逐漸發生了變化。達爾文把這個過程稱為自然選擇。

因此,在達爾文看來,長頸鹿的由來,並不是用進廢退的結果,而是因為長頸鹿的祖先當中本來就有長脖子的變異,在環境發生變化、食物稀少時,脖子長的因為能夠吃到樹高處的葉子而有了生存優勢,一代又一代選擇的結果,使得長脖子的性狀在群體中擴散開來,進而產生了長頸鹿這個新的物種。

雖然達爾文在讀了《人口論》之後就有了靈感,馬上就有了自然選擇的想法,但是要過了四年,在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之後,他才開始把這個理論記錄下來,並把手稿送給一些朋友徵求意見。他太清楚一旦自己的理論發表將會對社會產生怎樣的震撼了,而做為一個天性平和的人,這是他想要盡力避免的,因此他留下了一份遺囑,他有關進化論的手稿只能在他死後發表。

但是在1858年夏天,達爾文收到了華萊士的信,迫使他不得不在生前發表自然選擇理論。華萊士是一個年輕的生物地理學家,當時正在馬來群島考察。跟達爾文一樣,他所觀察到的生物的地理分布特點也促使他思考生物進化的問題。那一年的二月,他生了一場間歇熱,在病中突然想到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並且也因此獨立地發現了自然選擇理論。他出身貧寒,又極其反對基督教,沒有達爾文做為上層社會人士的種種顧慮,因此以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用三個晚上就寫成了一篇論證自然選擇的論文,寄給達爾文徵求意見。他並不知道達爾文此時已研究了二十年的進化論,之所以會找上達爾文,完全是由於達爾文在生物地理學學界的崇高地位;而這個地位,在達爾文完成貝格爾號之航後就確立了。

當達爾文讀了華萊士的論文,見到他自己的理論出現在別人的筆下時,其震驚和沮喪可想而知。他的第一個念頭,是壓下自己的成果,而讓華萊士獨享殊榮。但是他的朋友、地理學家賴爾和植物學家虎克都早就讀過他有關自然選擇的手稿,在他們的建議下,達爾文把自己的手稿壓縮成一篇論文,和華萊士的論文同時發表在1859年林耐學會的學報上。這兩篇論文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也是在賴爾和虎克的催促下,達爾文在同一年發表了《物種起源》(篇幅只是他准備多年的手稿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才掀起了軒然大波,並征服了科學界。

由於《物種起源》的成功,也可能是被達爾文的人格和智慧所折服,雖然華萊士與達爾文同享發現自然選擇理論的殊榮,他卻總是把榮耀歸功於達爾文一人,並把自然選擇理論稱為「達爾文主義」--這個稱呼沿用至今

㈣ 《名人故事》中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名人故事》中的好詞有

  1.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造句:走近每一個學生,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揚長避短,因材施教。

  2. 雄心壯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願。造句:雄心壯志是促使一個人永遠奮斗的發動機。

  3. 驕傲自大【jiāo ào zì dà】:盛氣凌人,過分抬高自己。造句:過於驕傲自大最終是會害了自己的。

  4.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五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原為傳說中我國遠古的部落酋長。後借指遠古時代。造句:中華百家姓譜一書,起訖三皇五帝追根溯源而立譜書志。

  5. 馳名中外【chí míng zhōng wài】:馳:傳播。形容名聲傳播得極遠。潮汕地區的工藝美術源遠流長,如花似錦,馳名中外。

  6. 懸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形容刻苦學習。造句:為考大學,他效仿古人懸梁刺股。

  7.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造句:時值食品價格猛增,沃爾瑪降價對窮人來說將是雪中送炭之舉。

  8. 起死回生【qǐ sǐ huí shēng】: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比喻把已經沒有希望的事物挽救過來。造句:為了讓重病的兒子起死回生,他求遍各種偏方。

  9. 畫龍點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造句:好對聯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畫龍點睛之妙。

  10. 負荊請罪【fù jīng qǐng zuì】: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造句:魯智深上樑山向宋江負荊請罪這一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1. 完璧歸趙【wán bì guī zhào】: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造句:就算是千瘡百孔我也能夠把他完璧歸趙。

  12. 七步成詩【qī bù chéng shī】:稱人才思敏捷。造句:二郎,不愧為武功第一才子,這也是七步成詩啊!

  13. 壯志凌雲【zhuàng zhì líng yún】:壯志:宏大的志願;凌雲:直上雲霄。形容理想宏偉遠大。造句:壯志凌雲地想,腳踏實地的干。

  14. 兩袖清風【liǎng xiù qīng fēng】:衣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造句:一身正氣敢碰硬,兩袖清風不染塵。

  15. 高風亮節【gāo fēng liàng jié】: 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造句:為師者當高風亮節,動之以情,付之以愛。

《名人故事》中的 好句:

  1. 多行善事充實自己的內在,你會感到很幸福。——趙相格

  2.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

  3. 任何一種不為集體利益打算的行為,都是自殺的行為,它對社會有害。 —— 馬卡連柯

  4. 正如樹枝和樹干連接在一起那樣,脫離樹乾的樹枝很快就會枯死。 —— 奧涅格

  5.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 高爾基

  6. 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聖的。 —— 高爾基

  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李紳

  8. 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

    都可由勞動解脫。 —— 李大釗

  9. 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 —— 陶鑄

  10. 所有現存的好東西都是創造的果實。 —— 米爾

  11.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 班固

  12. 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 童第周

  13. 個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樂。 —— 歌德

  14. 在勞力上勞心,是一切發明之母。事事在勞力上勞心,變可得事物之真理。 —— 陶行知

  15. 科學是到處為家的,——不過只是任何不播種的地方,它是不會使其豐收的。 —— 赫爾岑

㈤ 名人故事裡摘抄好句

網路

名人故事要最典型的,做摘抄用的,謝謝! 5
若】 | 2011-12-05 | 分享
作業不會,學霸幫你立即下載
我來解答
推薦回答
最典型的名人故事,給你推薦幾個:
1、《周總理的幽默》

每一個人都有幽默的時候,只是在不要同的地方。就算是周總理,只是在不同的地方。
一位記者問總理:「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們問這種問題?大家關注著周總理,周總理肯定的說:「有!」接著「中國的妓女在台灣!」這一答,記者啞口無言。其實這是一個圈套,只要總理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台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位記者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又不能在外交場合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有時候的幽默,可以用來玩,也可以用來維護尊嚴。

2、《巴金哪兒去了》
作家巴金雖然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但他從小厭惡紙醉金迷的寄生蟲生活,常常跑到僕人、馬夫、轎夫等「下人」中間談天玩耍。
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巴金家的堂屋裡燈火輝煌,香煙繚繞,男女老少一個接一個地敬神拜祖,可唯獨少了小巴金。在這庄嚴的時刻他跑到哪兒去了呢? 原來,巴金正在馬房裡聽周轎夫講故事哪!別看周轎夫是個老粗,斗大的字認不了幾個,但肚子里的故事可真不少。此刻,周轎夫又在給巴金講一個新的故事。故事裡的主人公遭遇很慘。他到過許多地方,吃過不少苦頭。
他的老婆因飢寒所迫,跟著人家跑了。他的兒子當了兵,後來又死在戰場上。
如今只剩下他孤苦伶仃一個人…… 「這個人現在在哪兒呢?」巴金擦了擦眼角的淚花,關切地問。
「他呀,正在一個大戶人家做轎夫呢!」周轎夫苦笑了一下,慢吞吞地回答道。
「啊……」巴金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這時,周轎夫撫摸著巴金的肩頭,意味深長地說:「要好好地做人,對人要誠實,不管別人待你怎樣,自己總不要走錯腳步,不要欺騙人,不要虧待人,不要佔別人的便宜……」
周轎夫痛苦辛酸的經歷和正直善良的品性,給了巴金很深的影響。因為這個緣故,巴金把周轎夫看作他人生的第二個先生。

3、《良心的懲罰》
在法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盧梭的《懺悔錄》中,記錄著這樣一件事: 盧梭小時候,家裡很窮,為求生計,只好到一個伯爵家去當小傭人。伯爵家的一個侍女有條漂亮的小絲帶,很討人喜愛。一天,盧梭趁沒人的時候,從侍女床頭拿走小絲帶,跑到院里玩賞起來。
正在這時候,有個僕人從他身後走過,發現了盧梭手中的小絲帶,立刻報告了伯爵。伯爵大為惱火,就把盧梭叫到身旁,厲聲追問起來。
盧梭緊張極了,心想,如果承認絲帶是自己拿的,那他一定會被辭退。
以後再找工作,可就更難了。他結巴了好大一會兒,最後竟撒了個謊,說絲帶是小廚娘瑪麗永偷給他的。伯爵半信半疑,就讓瑪麗永過來對質。善良、老實的小瑪麗永一聽這事,腦瓜子頓時懵了,一邊流淚,一邊說:「不是我,決不是我!」可盧梭呢?卻死死咬住了瑪麗永,並把事情的所謂「經過」編造得有鼻子有眼。
這下子,伯爵更惱火了,索性將盧棱和瑪麗永同時辭退了。當兩人離開伯爵家時,一位長者意味深長地說:「你們之中必有一個是無辜的,說謊的人一定會受到良心的懲罰!」
果然,這 件事給盧梭帶來終身的痛苦。四十年後,他在本人的自傳《懺悔錄》中坦白說:「這種沉重的負擔一直壓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決心撰寫這部懺悔錄。」「這種殘酷的回憶,常常使我苦惱,在我苦惱得睡不著的時候,便看到這個可憐的姑娘前來譴責我的罪行……」

4、《要書不要錢》
俄羅斯作家克雷洛夫少年時代,酷愛寫喜劇。有一次,他寫了一部喜劇性歌劇,自認為挺不錯,便去找一個名叫布列伊特科普佛的老闆,請他看看是否能夠出版。布列伊特科普佛是個德國人,矮矮的,胖胖的,顯得有些笨拙:但他肚子里學問不少,對戲劇尤其內行。他接過克雷洛夫的劇本,剛看了個開頭,就喜形於色,馬上與克雷洛夫攀談起來。一老一少,越拉越投機。
過了些日子,克雷洛夫又來找布列伊特科普佛,問他讀完了劇本沒有。
布列伊特科普佛笑容可掬地說:「這出戲太逗笑了!你對生活觀察得很仔細啊!」說罷,就掏出六十盧布,打算作為稿酬付給克雷洛夫。六十盧布,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錢數。十四歲的克雷洛夫心花怒放,暗想,有了這些錢,就可以接濟一下家庭拮據的生活了。他剛要伸手接錢,立刻又改變了主意,要求布列伊特科普佛把這筆現金換成拉辛、莫里哀、布瓦洛等名作家的作品。
布列伊特科普佛答應了。克雷洛夫抱著一大捆書,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家中。

5、《退婚約》
女作家丁玲的故鄉在湖南省臨澧縣。她父親早亡,從小跟著母親生活。
丁玲的母親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覺醒的女性。丁玲受母親的影響,對封建主義那一套深惡痛絕。
丁玲十歲的時候,外祖母將她許配給了舅舅家的表哥。丁玲懂事後,對這門親事十分反感,她堅決反對到這個封建大家庭中作媳婦。但是,在那黑暗的年代,一個女孩子想沖破封建禮教的牢籠,是很不容易的。一紙包辦的婚約,總是牽著丁玲的愁腸,使她難以靜下心來讀書學習。
「五四」運動爆發後,丁玲看到了婦女解放的希望。1920 年寒假,她回到家中,義無反顧地提出廢除婚約。開明豁達的母親支持女兒的行動,而舅舅卻堅決反對,為此雙方爭吵起來。後來,矛盾愈加激化,丁玲迫不得已在《常德晚報》上發表文章,指責舅舅「思想保守」、「腦筋頑固」……這篇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終於,丁玲勝利了,婚約解除了。但是,當初訂婚的兩只戒指卻丟了一隻。丁玲的母親為了支持女兒,就千方百計湊足了一隻戒指的錢,為女兒退了婚。
從此,丁玲像一隻自由的小鳥,飛向廣闊的天地。 <收起
jjggjf | 201

㈥ 中外名人故事的好詞好句!!!!!!!!!!!!!!!!!!!!!!!!!!!!!!!!!!!!!!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㈦ 中外名人故事好句

俄羅斯的偉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發著光焰的,對於我的一代,曾經是照耀我們青專春時代的最精純的屬光彩.
人生是艱苦的,再不甘於平庸的人,那是一場無休止的戰斗,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斗爭

㈧ 名人故事好詞好句

1、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 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 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 到了抗金 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2、華佗,字元化,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沛國(今安徽亳縣)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華佗 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葯,比西方的麻醉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華 佗對世界醫學的貢獻非常巨大。不要以為華佗一生下來就是神醫,華佗小時候學醫,經歷了 千辛萬苦。

㈨ 《名人故事》這本書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好句
露出雲層的群山似島嶼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懸浮著。

周圍的大山像一幅專五顏六色的花布。

山浪峰屬濤,層層疊疊。

大山黑蒼蒼沒邊沒沿,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

起伏的黃土山頭,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濤。

龍山頭,像一座大墓似的聳立在夜色中。

峽江兩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讓人頭暈。

幽幽的深谷顯的駭人的清靜和陰冷。

山溝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樣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鋪的大廣場。

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隱若現,日落西山,餘光橫照。

描寫潮汐的好詞好句好段
佚名

好詞
海潮 海浪 退潮 江潮 夜潮 潮水 潮聲
風狂海嘯 水天相接 驚濤拍岸 浪拍礁石 浪花洶涌 席地而卷 奔騰翻卷 雷霆萬鈞 漫江沸騰 波濤萬頃 聲如金鼓
水花飛揚 亘如山齒 奔騰叫囂 隆隆聲如雷 空中如細雨

好句
海潮像沖鋒的隊伍一樣,鼓噪著,吶喊著,拚命地沖上沙灘

㈩ 《名人故事》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好詞 :

海潮、海浪、退潮、江潮、夜潮、潮水、潮聲、

風狂海嘯、水天相接、驚濤拍岸、浪拍礁石、浪花洶涌

席地而卷、奔騰翻卷、雷霆萬鈞、漫江沸騰、波濤萬頃

聲如金鼓、水花飛揚、亘如山齒、隆隆聲如雷、空中如細雨

好句:

  1. 任何一種不為集體利益打算的行為,都是自殺的行為,它對社會有害。 —— 馬卡連柯

2.正如樹枝和樹干連接在一起那樣,脫離樹乾的樹枝很快就會枯死。 —— 奧涅格

3.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 高爾基

4.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聖的。 —— 高爾基

5.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李紳

6.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可

由勞動解脫。 —— 李大釗

7.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 —— 陶鑄

8.所有現存的好東西都是創造的果實。 —— 米爾

9.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勞動訓練。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 盧梭

10.勞動是社會中每個人不可避免的義務。 —— 盧梭

11.我知道什麽是勞動: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 高爾基

12.完善的新人應該是在勞動之中和為了勞動而培養起來的。 —— 歐文

13.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 —— 馬克思

14.勞動卻是產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 —— 拉·喬乃尼奧里

15.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 威廉·配第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