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現代諺語故事大全

現代諺語故事大全

發布時間: 2021-01-20 23:47:46

Ⅰ 短的諺語故事

快樂來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源找快樂,但是,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老師蘇格拉底詢問,快樂到底在哪裡?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年輕人們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成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般下水了,年輕人們把老師請上船,一邊合力盪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學生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忙於做別的事情時突然來訪。」
.

Ⅱ 民間故事諺語

02.窮算命,富燒香

到處算命的人多心態迷茫,這種人多貧苦;燒香的人多有信仰,心態穩定,這種人更容易發財。

點評:人活的就是一種心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03.富人妻,牆上皮;窮人妻,心肝肺

做富人的老婆,富人不會把你當個寶,而只是當做一塊牆皮,你在他心裡的地位並不重要;而窮人就不同了,窮人會把他的妻子當做心肝寶貝。

這句話也是告訴一些比較物質的女孩,不要為了自己的一些虛榮心而終身遺憾。

點評:物質條件是可以發生變化的,人與人之間關系能不能持久,「三觀」是否一致很重要。

04.男人無妻家無主,女人無夫身無主

如果一個男人沒有老婆,男人的家裡就會有不同的女人出現,沒有一個固定的女主人;而女人呢,如果到了年齡沒老公,身邊的男人就會頻繁更換,身體不屬於一個人。

這句話其實也是告訴人們,到什麼時候辦什麼事,該結婚就趕緊結婚。只有結婚後,生活才能真正安定下來。

點評:婚姻大事,人生大計,就是今天也應該重視。

05.十年雞頭勝砒霜

如果一隻雞活得時間很長,等它死後,雞頭是絕對不能吃的,因為這個雞頭比砒霜還要毒。

為什麼這樣說呢?在過去,人們不太懂其中的道理,只知道這個雞頭吃了對身體有害,其實是雞平日里會吃進一些重金屬,而時間長了以後,雞頭中的重金屬就會超標。

點評:過去有句惡毒的話,「人到老,姦猾似賊」,人老了,如果滿腦子積攢的都是一輩子的圓滑世故,那就「有毒」;如果保持童心,快樂就多一些。

06.為朋友兩肋插刀

在評書《隋唐演義》中,秦瓊為救朋友,染面塗須去登州冒充響馬,路過兩肋庄時,在岔道上想起老母妻兒,猶豫片刻,一條路去歷城,一條路去登州,一條路回家門,最終還是為朋友,視死如歸去了登州。

兩肋庄岔道體現出秦瓊的深重義氣,就被人們傳為「兩肋岔道,義氣千秋」,後來就誤傳成了在肋上插刀。

點評:朋友之間真誠就好。友誼不要有「道德綁架」,反而成了負擔。

07.剃頭匠的擔子,一頭熱

指婚戀或者合作雙方,一方熱情主動,而另一方則卻冷淡漠然。

過去,走街串巷的剃頭匠挑著扁擔,扁擔一端是寬沿兒深底小銅盆,銅盆下有圓桶,內裝炭火爐,使水保持一定熱度,為客人洗頭刮鬍子用;另一端是凳子,作為理發顧客的坐具。

因此,有了這句俗語。

點評:只是「一頭熱」當然不行,但是世間事都是先要「一頭熱」,才有後來的「兩頭熱」。

08.三句話不離本行

這句俗語來源於古代笑話:

木匠、廚子與和尚一起走路,一路上每個人都誇自己乾的行當好。

後來和尚說:「咱們不要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從現在起誰也不再說本行話好不好?」木匠和廚子都表示贊成。

三人立下罰規:誰要再講本行話,就罰誰擺一桌酒席請客。

於是誰也不輕易說話了。三人走累了便來到一顆樹下歇腳。

木匠盯著大樹端詳了一會兒,點著頭說:「這棵大樹長得真好,足夠做條船。」

廚子指著木匠說:「你犯規啦!」

木匠只好認輸,可是又說:「我請你倆倒沒啥,可惜我做不好菜。」

廚子忙說:「做菜你別愁,我包啦!」

木匠一聽樂了,說:「你也犯規啦!」

一直不敢說話的和尚一看木匠、廚子都輸了,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阿彌陀佛,我可贏了。」

點評:干什麼講什麼,賣什麼吆喝什麼,人都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Ⅲ 中國民間故事諺語

1、說曹操曹操就到
漢獻帝在李催與郭汜火拚時曾一度脫離險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後繼續追拿漢獻帝,有人獻計推薦曹操,說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然而信使未出時聯軍以殺到,眼看走投無路之際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軍「保駕」成功,後將李郭聯軍擊潰,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說曹操,曹操到」之說。
2、吃力勿討好,阿旺炒年糕
寧波諺語。喻賣力幹活 ,但得不到贊賞。寧波的男子名字中多「旺」,凡名字中有「旺」者,小名就被叫作「阿旺」。傳統的寧波習俗中,保持著「男主外,女主內」的習慣,即男子不做家務。炒年糕須用慢火,心急而又不善於家務的男子不懂炒年糕的竅門,會以旺火炒年糕,年糕肯定會炒焦。他出了力氣不但得不到表揚,還會遭到妻子的臭罵。由於「火旺」和「阿旺」諧音,於是原「火旺炒年糕」就講作「阿旺炒年糕」。
3、孟母三遷
孟子三歲喪父,由其母親撫養成人。小時候住山東鄒縣城北二十五里的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遠有一片墓地,出殯的人群常從孟子家門口經過,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殯的人,孟母看見了,認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國北部的廟戶營。可是這裏街上相當繁華,東部住一個殺豬屠戶,孟子就學屠戶的樣子,整天嬉戲。孟母感到這裏也不宜培養孩子,便又移居於「學宮之院」,即縣城南門外子思書院旁。從此,孟子被琅琅的.讀書聲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進了這所學宮讀書,他勤奮讀書,終成大儒。
4、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君子,泛指品德高尚的人。指有志之士報仇雪恨不必性急,等待時機再動手。 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記載,秦王三十六年,范雎被人陷害,魏齊疑他謀反,將他打的半死。於是范雎離開自己的家鄉游說秦王。受大用。秦王四十六年,范雎殺掉魏齊
5、瞎子打燈籠
一個盲人到親戚家做客,天黑後,他的親戚好心為他點了個燈籠,說:「天晚了,路黑,你打個燈籠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說:「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還給我打個燈籠照路,不是嘲笑我嗎?」他的親戚說:「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錯誤了。你在路上走,許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著燈籠,別人可以看到你,就不會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對呀!

Ⅳ 歇後語故事大全

百尺竿頭掛剪刀——高才(裁)
百川歸海——大勢所趨
百貨大樓賣西裝——一套一套的
百貨店裡賣鞋襪——各有尺碼
百斤擔子加鐵砣——重任在肩;肩負重任
百斤面蒸壽桃——廢物點心
百斤重擔能上肩,一兩筆桿提不動——大老粗
百里草原一人家——孤孤單單
百里奚認妻——位高不忘舊情
百里奚飼牛拜相——人不可貌相
百靈戲牡丹——鳥語花香
百米賽跑——分秒必爭;爭分奪秒;急起直追;奮起直追
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歲公公吹火——老氣
百萬雄師下江南——興師動眾
百丈高竿掛紅燈——紅到頂了
柏木椽子——寧折不彎
柏油燙豬頭——連根拔
敗家子回頭——金不換
敗將收殘兵——重整旗鼓
拜把子兄弟開繭店——結黨營私(絲)
拜年的嘴巴——盡說好話
拜旨走進呂祖廟——走錯門了;找錯了門
扳不倒騎兔子——不穩當;不穩
扳不倒坐到燒餅上——面上人
扳倒碓窩嚇婆婆——潑婦
扳倒葫蘆灑了油——一不做,二不休
扳著爐子烤頭發——了(燎)不得
扳著指頭算帳——有數
班房裡的衙役——聽差的
斑鳩抱窩——懸蛋
斑馬的腦袋——頭頭是道
斑鴆打架——賣弄風流
搬菩薩洗澡——越弄越糟;白費神;空勞神
搬起石磙砸碾盤——實(石)打實(石)
搬石頭打天——自不量力;不自量;辦不到;夠不著
板凳倒立——四腳朝天
板凳上放雞蛋——好險;冒險;危險;靠不住;不可靠
板凳上擱蒺藜——坐不穩;坐不住
板凳上睡覺——難翻身;翻不了身
板凳上玩麻將——扒拉不開;打不開場面
板凳上鑽窟窿——有板眼;有板有眼
板斧劈柴——一面砍
板門上貼門神——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板上的泥鰍——無地容身;無處藏身
板上釘釘子——實實在在;沒跑;跑不了;變不了;沒法變
板上敲釘子——穩扎穩打
半邊羊頭——獨角
半邊豬頭——獨眼
半道上撿個喇叭——有吹的了
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
半個銅錢——不成方圓
半截磚頭——甩了
半斤對八兩——不相上下;彼此彼此;一碼事;彼此一樣;誰也不吃虧
半斤放在四兩上——翹得高
半空的雲彩——變化多端
半空中打把式——栽個大跟頭
半空中的火把——高明
半空中的氣球——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懸著哩
半空中放爆竹——想(響)得高
半空中蓋房子——沒處落腳;落不得腳
半空中趕牲口——露馬腳
半空中掛蒺藜——諷(風)刺
半空中掛剪刀——高才(裁)
半空中騎馬——騰雲駕霧
半空中數指頭——算得高
半拉瓜子——不算個人(仁)
半籃子喜鵲——唧唧喳喳
半路開小差——有始無終
半路上的新聞——道聽途說
半路上丟算盤——失算了
半路上留客——口上熱鬧;嘴上熱情
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出了岔;措手不及;突如其來
半瓶子醋——亂晃盪
半山崖的觀音——老實(石)人
半山腰倒惡水(滑水〕——下流
半天雲里踩鋼絲——提心吊膽
半天雲里出亮星——吉星高照
半天雲里吹嗩吶——想(響)得高
半天雲里的雨——成不了氣候;不成氣候
半天雲里吊口袋——裝瘋(風)
半天雲里翻帳簿——算得高
半天雲里看廝殺——袖手旁觀
半天雲里拉家常——空談
半天雲里飄氣球——高高在上;沒著落
半天雲里騎仙鶴——遠走高飛
半天雲里做衣服——高才(裁)
半天雲中拍巴掌——高手
半夜吃黃瓜——摸不著頭尾
半夜吃燒雞——思思想想(撕撕響響)
半夜彈琴——暗中作樂
半夜雞叫——不曉;亂了時辰
半夜叫大姑娘的門——來者不善
半夜裡的被窩——正在熱乎勁上
半夜裡的寡婦——難過
半夜裡和面——瞎鼓搗
半夜裡掄大斧——瞎侃(砍)一通
半夜裡捉迷藏——瞎摸;摸不著
半夜聊天——瞎說
半夜起來穿衣服——為時過早
半夜敲門心不驚——問心無愧
半夜下雨——下落不明;不知下落
半夜做惡夢——虛驚一場;一場虛驚
半夜做夢啃豬蹄——盡想好事;想得倒美
半夜做夢娶新娘——盡想好事;想得倒美
扮秦檜的沒卸裝——誰沒見過那二花臉
扮豬吃老虎——大智若愚
絆倒趴在糞池邊——離死(屎)不遠
膀子一甩——不幹了
蚌里藏珍珠——好的在裡面
棒槌吹火——一竅不通
棒槌打缸——四分五裂
棒槌當針——粗細不分
棒槌改蠟燭——粗心
棒槌進城——成精作怪
棒槌里插針——粗中有細
棒槌敲竹筒——空想(響)
棒槌上天——總有一天落地
棒打鴨子——刮刮(呱呱)叫
棒打鴛鴦——難分開;兩分離
棒子里做蛋糕——不是正經材料
棒子麵煮葫蘆——糊糊塗塗;糊里糊塗
棒子麵煮雞子兒——糊塗蛋
包辦的婚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包單布洗臉——大方
包公的尚方寶劍——先斬後奏
包公的鍘刀——不認人
包公斷案——認理不認人
包公放糧——為窮人著想
包公殺親侄——先治其內,後治其外
包公審案子——鐵面無私;六親不認
包公鍘皇親——法不容人
包腳布上飛機——一步(布)登天
包腳布上生蟣子——好角(腳)色(虱)
包腳布做鞭子——文(聞)不能文(聞),武(舞)不能武(舞)
包腳布做夾扣子——又臭又硬;臭硬
包腳布做圍脖——臭一圈兒
包元宵的做烙餅——多面手
包子吃到豆沙邊——嘗到甜頭
包子咧嘴——美出餡了
包子熟了不揭鍋——窩氣
包子張嘴——露餡
苞谷棒子生蟲——專(鑽)心
苞谷麵糊——沒多大油水;油水不大
雹子砸了棉花棵——光桿司令
寶囊里取物——手到擒來
寶塔頂上的寶葫蘆——尖上拔尖
飽帶干糧晴帶傘——有備無患
保險櫃掛大鎖——萬無一失
保險櫃里安雷管——暗藏殺機
報國寺里賣駱駝——沒有那個事(寺)
報時的雄雞——不用催
報紙上的社論——句句講真理

Ⅳ 諺語故事

諺語故事:

1、孟母三遷

孟子三歲喪父,由其母親撫養成人。小時候住山東鄒縣城北二十五里的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遠有一片墓地,出殯的人群常從孟子家門口經過,於是孟子就模仿送殯的人,孟母看見了,就把家搬到城國北部的廟戶營。可是這裏街上相當繁華,東部住一個殺豬屠戶,孟子就學屠戶的樣子,整天嬉戲。

孟母感到這裏也不宜培養孩子,便又移居於「學宮之院」,即縣城南門外子思書院旁。從此,孟子被琅琅的讀書聲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進了這所學宮讀書,他勤奮讀書,終成大儒。

2、頭懸梁,錐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孫敬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3、瞎子打燈籠

一個盲人到親戚家做客,天黑後,他的親戚好心為他點了個燈籠,說:「天晚了,路黑,你打個燈籠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說:「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還給我打個燈籠照路,不是嘲笑我嗎?」

他的親戚說:「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錯誤了。你在路上走,許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著燈籠,別人可以看到你,就不會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對呀!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游向東海。

4、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話說有一天,諸葛亮到東吳作客,為孫權設計了一尊報恩寺塔。其實,這是諸葛亮先生要掂掂東吳的份量,看看東吳有沒有能人造塔。那寶塔要求可高啦,單是頂上的銅葫蘆,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孫權被難住了,急得面黃肌瘦。後來尋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銅葫蘆模型的人,便在城門上貼起招賢榜。

他們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終於用剪鞋樣的辦法,剪出個葫蘆的樣子。然後,再用牛皮開料,硬是一錐子、一錐子地縫成一個大葫蘆的模型。在澆銅水時,先將皮葫蘆埋在砂里。這一著,果然一舉成功。諸葛亮得到銅葫蘆澆好的消息,立即向孫權告辭,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東吳了。「三個丑皮匠,勝過諸葛亮」的故事,就這樣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諺浯。

5、此地無銀三百兩

古時候,有個叫張三的人,他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積攢三百兩銀子,心裡很高興。但他總是怕別人偷去,就找了一隻箱子,把三百兩銀子釘在箱中,然後埋在屋後地下。可是他還是不放心,怕別人到這兒來挖,於是就想了一個"巧妙"的半法,在紙張上寫道:「此地無銀三百兩」七個字,貼在牆角邊,這才放心地走了。

誰知道他的舉動,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半夜,王二把三百兩銀子全偷走了。為了不讓張三知道,他在一張紙上寫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貼在牆上。張三第二天早上起來,到屋後去看銀子,銀子不見了,一見紙條,才恍然大悟。

(5)現代諺語故事大全擴展閱讀:

1、諺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流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性的藝術語句,是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恰當地運用諺語可使語言活潑風趣,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2、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後,栽瓜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的屬於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如「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古今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一些諺語、俗語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朴實、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

Ⅵ 關於諺語的故事

1、倒楣

「倒楣」一詞本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指事不順利或運氣差。大約在明朝末年,那時「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嚴重限制了知識分子聰明才智的發揮,加之考場舞弊之風甚盛,所以一般的讀書人要想中舉是極為不易的。

為了求個吉利,舉子們在臨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桿,當地人稱之為「楣」。考中了,旗桿照豎不誤,考不中就把旗桿撤去,叫做「倒楣」。

2、半吊子

半吊子、二百五流行甚廣的俗語。常指那些憨傻、缺心眼或行為魯莽之人。那麼,為什麼稱這些人半吊子、二百五呢?

原來這種詼諧的稱謂與古錢幣有關。古錢幣外園中間有方孔,曰「孔方兄」。古人為了便於數錢、付錢和攜帶方便,就用繩子從孔中把錢串起來,一千枚為一貫,後來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稱一弔。一千枚錢稱一弔,一枚錢又稱一個子,那麼五百錢就是半吊子,用半吊不夠一弔的數,比喻心眼不夠數。

五百即半吊,半吊的一半是二百五,比喻心眼更不夠數。所以一般人都很忌諱二百五這個數,如商品價格應為250的,標價249或251也不標250,發補助該發250的,發260也不發250等等。

由此可見,半吊子、二百五都是從錢引出來的,用來嘲諷那些智商低、行為魯莽做錯事的人。如某某半吊子,誰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就:「你二百五呀!」等等。

3、馬虎

宋代,京城一位畫家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

大兒子見了問他畫里是什麼,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賠錢。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此後,「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4、敲竹杠

近年來開車遇上「碰瓷」的新聞可是不少,「碰瓷」也可以用「敲竹杠」來描述。而「敲竹杠」的由來與走私竟有著密切聯系。

清代,朝廷嚴禁鴉片,各地水陸要塞均設卡檢查。某水運客商在毛竹剛生長時就剖開嫩竹,藏進煙土,躲避檢查。

一次,商船行至紹興碼頭,該關卡一名師爺走上船用煙竿敲得竹杠「咯咯」響,客商以為師爺看出了破綻,便掏出數兩銀子塞給師爺,請求不要再「敲竹杠」。從此,「敲竹杠」一詞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5、裝蒜

「你不要裝蒜」,是在找人算賬而對方裝糊塗時常用的詞語,那麼「裝蒜」源自哪裡呢?相傳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長得綠油油,便稱贊了一番。

翌年冬天去又去巡查,可惜這一季節青蒜尚未長出。為討好皇帝,當地官吏差人把許多水仙移植到一起,遠遠望去其葉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後果然贊不絕口,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遷。打這以後,人們就把弄虛作假或不懂裝懂嘲諷為「裝蒜」了。

Ⅶ 有關諺語的故事

諺語故事

--------------------------------------------------------------------------------
作者: gtme2003 發表時間: 2005-11-01 15:45:59 點擊: 171 回復: 0

點擊發表評論

1.「傻瓜繳學費學習,聰明人以傻瓜繳的學費學習」-- 巴西諺語

有一個楞頭楞腦的流浪漢,常常在市場里走動,許多人很喜歡開他的玩笑,並且用不同的
方法捉弄他。
其中有一個大家最常用的方法。
就是在手掌上放一個五元和十元的硬幣,由他來挑選,而他每次都選擇五元的硬幣。
大家看他傻乎乎的,連五元和十元都分不清楚,都捧腹大笑。
每次看他經過,都一再的以這個手法來取笑他。
過了一段時間,一個有愛心的老婦人,就忍不住問他:
「你真的連五元和十元都分不出來嗎?」
流浪漢露出狡黠的笑容說:
「如果我拿十元,他們下次就不會讓我挑選了。」

2.「多數人的失敗不是因為他們的無能,而是他的心志不專一。」 ----吉魯德

有一個外科醫生告訴學生:
「當個外科醫生,需要二項重要的能力:
第一、不會反胃,
第二、觀察力要強。」
接著,他伸出一隻手指,沾入一碟看來令人作嘔的液體中,然後張口舔舔手指。
他要全班學生照著做,他們只好硬起頭皮照做一遍。
醫生頷首一笑說:
「各位,恭喜你們通過了第一關測驗。
不幸的是,第二關你們都沒通過,因為你們沒注意到我舔的手指頭,不是我探入碟中的那
根手指。」

3.「不要害怕你的生命會結束,而要害怕它從未開始。」 ----格雷斯‧;漢森

有一個人搭船到英國,途中遇到暴風,全船的人驚慌失措,他看到一個老太太非常平靜的
在禱告,神情十分的安詳。
等到風浪過去,全船脫離了險境,這人很好奇的問這老太太,為什麼一點都不害怕。
老太太回答:
「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馬大,已經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家,二女兒叫馬利亞住在英國
。剛才風浪大作時,我就向上帝禱告,如果接我回天家,我就去看大兒,
如果留我性命
,我就去看二女兒,不管去那裡我都一樣,所以我怎麼會害怕呢?」

4.「沒有烏雲,沒有暴風雨,便沒有美麗的彩虹。」---- 芬生

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風的小花,生長在一棵高聳的大松樹下。
小花非常慶幸有大松樹成為她的保護,為它擋風擋雨,每天可以高枕無憂。
有一天,突然來了一群伐木工人,兩三下的功夫,就把大樹整個鋸了下來。
小花非常傷心,痛哭道:
「天啊!我所有的保護都失去了;從此那些囂張的狂風會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會把我打
倒!」

遠處的另一棵樹安慰她說:
「不要這麼想,剛好相反,少了大樹的阻擋,陽先會照耀你、甘霖會滋潤你;你弱小的身
軀將長得更茁壯,你盛開的花辦將一一呈現在燦爛的日光下。
人們會看到你,並且稱贊你說,這朵可愛的小花長得真美麗啊!」

5 . 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當你的孩子正在學習走路時,你會給他幾次機會?
你會在他跌倒十次之後,讓他改坐輪椅嗎?
還是只給他二十次學走的機會,若學不會走路就要他放棄?
或者當你身邊有五十個人叫囂著勸你放棄,你就決定讓他坐輪椅呢?
我想你的答案是: 不會。
的確,當我間每一位父母,會給你的孩子幾次機會呢?
他們都說:
我會給他無數次機會,直到他站起來,學會走路為止!
是的,一直堅持到底者,最終都會站起來。
為什麼許多父母只給孩子一次聯考的機會?
為什麼常用失望的口氣告訴孩子不適合某種行業,要求他轉行呢?
而許多人竟也因為沒有堅定的信念,一遇挫折就認為自己能力不足,因此放棄了他們的理
想。
其實,凡事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6 .上帝的延遲並不是上帝的拒絕。

有一個人,他在二十一歲時,做生意失敗。
二十二歲時,角逐州議員落選。
二十四歲時,做生意再度失政。
二十六歲時,愛侶去世。
二十七歲時,一度精神崩潰。
三十四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落選。
三十六歲恃,角逐聯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四十五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落選。
四十七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
四十九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度落選。
五十二歲時,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
這個人就是林肯,因為他堅信上帝的延遲,並不是上帝的拒絕,因此能屢仆屢起,最終成
就不凡。

7.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要做那些事來改善它。

佛家說逆境是「增上緣」,可遇而不可求。
遇到困難時,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你即將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做些什麼事來改
善它。

8 .我對我的生命完全負責。

成功者對事精百分之百負責,負責的定義是永遠握有主控權,如果不能主控生命,很可能一生隨波逐流。

對生命負全責者,他為自己而活,並學習替別人著想。

把心化為水,以身為容器,反映世界的影子,我在影子中找尋自己的價值

Ⅷ 中國古代諺語故事100字大全

歹馬也有一步踢的諺語故事:
有一天,一位城郊農夫到圩市賣菜,聽說傷馬很便宜,也去買了一匹,拉回家去。由於回家時天色已暗,他便把馬綁在豬圈裡,准備明天一早就把它殺掉。
這天半夜,有一個毛賊到村裡偷東西,聽見農夫家的豬圈裡有大豬嚎叫的聲音,走近一看,是一隻大肥豬。他高興地把豬圈門撬開。當他剛鑽進豬圈時,摸到那隻傷馬的尾巴。馬最怕有人揪尾巴,一覺得尾巴被抓住了,急急伸腿一踢,正好踢中毛賊的下身。小毛賊痛得哇哇叫。農夫一家人聽到了,馬上沖到豬圈,毛賊一看到有人來,便哀求:放我走吧,我以後不敢來偷東西了!」
第二天,這事傳開了,村裡的人說:「莫看這歹馬也有一步踢」。農夫也捨不得把馬殺掉、精心喂養,結果這只傷馬成了一匹壯馬。
這則故事說明,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一點優勢,就不要小看或郫視他。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