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小故事哲學

小故事哲學

發布時間: 2021-01-21 04:51:59

① 急求幾個哲學小故事

姐妹倆看花園的故事,老奶奶兩個兒子的故事等等

經濟蕭條時期,我和父母、外婆、姨媽和舅父擠在一座房子里。當時工作難找,全家生活勉強維持著。我當然理解那年收到的生日禮物為什麼少得可憐,但心裡仍免不了有些失望,直到祖母遞給我一隻大禮盒。
會不會是我夢寐以求的新連衣裙?我滿懷期待地打開盒子——哦,僅僅是襪子而已。不過我發現不止一雙。盒子里有兩層,不,是三層襪子。我一下子擁有了12雙襪子!「生日快樂,喬安!」外婆沖我眨眨眼,意味深長地說:「從今天起,每個早晨都有很多襪子供你選擇。親愛的,一個有選擇的人就是一個富有的人。」

1、建築師
一位夫人打電話給建築師,說每當火車經過時,她的睡床就會搖動。
「這簡直是無稽之談1建築師回答說,「我來看看。」
建築師到達後,夫人建議他躺在床上,體會一下火車經過時的感覺。
建築師剛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來了。他見此情形,便厲聲喝問:「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麼?」
建築師戰戰兢兢地回答:「我說是在等火車,你會相信嗎?」
【頓悟】
有些話是真的,卻聽上去很假;有些話是假的,卻令人無庸置疑。
2、引誘
英國紳士與法國女人同乘一個包廂,女人想引誘這個英國人,她脫衣躺下後就抱怨身上發冷。先生把自己的被子給了她,她還是不停地說冷。
「我還能怎麼幫助你呢?」先生沮喪地問道。
「我小時候媽媽總是用自己的身體給我取暖。」
「小姐,這我就愛莫能助了。我總不能跳下火車去找你的媽媽吧?」
【頓悟】
善解風情的男人是好男人,不解風情的男人更是好男人。
3、調羹
麥克走進餐館,點了一份湯,服務員馬上給他端了上來。
服務員剛走開,麥克就嚷嚷起來:「對不起,這湯我沒法喝。」
服務員重新給他上了一個湯,他還是說:「對不起,這湯我沒法喝。」
服務員只好叫來經理。
經理畢恭畢敬地朝麥克點點頭,說:「先生,這道菜是本店最拿手的,深受顧客歡迎,難道您……」
「我是說,調羹在哪裡呢?」
【頓悟】
有錯就改,當然是件好事。但我們常常卻改掉正確的,留下錯誤的,結果是錯上加錯。
4、穿錯
飯廳內,一個異常謙恭的人膽怯地碰了碰另一個顧客,那人正在穿一件大衣。
「對不起,請問您是不是皮埃爾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他舒了一口氣,「那我沒弄錯,我就是他,您穿了他的大衣。」
【頓悟】
要做到理直氣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理直的人,往往低聲下氣;而理歪的人,卻是氣壯如牛。
5、回電
一個蘇格蘭人去倫敦,想順便探望一位老朋友,但卻忘了他的住址,於是給家父發了一份電報:「您知道托馬的住址嗎?速告1
當天,他就收到一份加急回電:「知道。」
【頓悟】
當我們終於找到最正確的答案時,卻發現它是最無用的。
6、傷心故事
有三個人到紐約度假。他們在一座高層賓館的第45層訂了一個套房。
一天晚上,大樓電梯出現故障,服務員安排他們在大廳過夜。
他們商量後,決定徒步走回房間,並約定輪流說笑話、唱歌和講故事,以減輕登樓的勞累。
笑話講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爬到第34層,大家都感覺精疲力竭。
「好吧,彼德,你來講個幽默故事吧。」
彼德說:「故事不長,卻令人傷心至極:我把房間的鑰匙忘在大廳了。」
【頓悟】
我們痛苦,所以幽默;我們幽默,所以快樂。
7、賣書
一個很有名的作家要來書店參觀。書店老闆受寵若驚,連忙把所有的書撤下,全部換上作家的書。作家來到書店後,心裡非常高興,問道:「貴店只售本人的書嗎?」
「當然不是。」書店老闆回答,「別的書銷路很好,都賣完了。」
【頓悟】
「拍馬屁」是個奇怪的詞:你象是在奉承他,又象是在侮辱他。
8、幫忙
在郵局大廳內,一位老太太走到一個中年人跟前,客氣地說:「先生,請幫我在明信片上寫上地址好嗎?」
「當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老太太又說:「再幫我寫上一小段話,好嗎?謝謝!」
「好吧。」中年人照老太太的話寫好後,微笑著問道:「還有什麼要幫忙的嗎?」
「嗯,還有一件小事。」老太太看著明信片說,「幫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跡潦草,敬請原諒。」
【頓悟】你若不肯幫忙,人家會恨你一個星期;如果幫得不夠完美,還不如……

② 蘇格拉底哲學小故事

1. 一個學生問蘇格拉底:請問,什麼是善行?

蘇格拉底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問:盜竊、欺騙、把人當奴隸販賣,這幾種行為是善行還是惡行?

學生:是惡行。

蘇格拉底:欺騙敵人是惡行嗎?

學生:這是善行。不過,對朋友就不是這樣。

蘇格拉底:你說對朋友行騙是惡行,可是,在戰爭中,軍隊的統帥為了鼓舞士氣,對士兵說,援軍就要到了。但實際上並無援軍,這種欺騙是惡行嗎?

學生:這是善行。

蘇格拉底:盜竊對朋友是惡行嗎?

學生:是的。

蘇格拉底:照你這樣說,盜竊對朋友是惡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殺,你盜竊了他准備用來自殺的工具,這是惡行嗎?

學生:是善行。

古希臘先知蘇格拉底非常強調行為之前的一思一念,認為善念可以結善果,惡念操縱的行為只能害人。

最讓大家驚奇萬分的是蘇格拉底的一席談話,至今讀來非常有時代感。2.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成熟的季節,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後,就陸續走進了麥地。
地里到處都是大麥穗,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以為最大的麥穗還在前面你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突然,大家聽到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鍾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這樣一個道理:人的一生彷彿也是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了那顆粒飽滿的「麥穗」,舊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單把眼前的麥穗拿在手中,才是實實在在的。

③ 能解釋哲學的含義的材料或者小故事。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我在上課的時候是會用這三個例子告訴學生什麼是哲學:
材料A:三個工人在砌一堵牆。有人過來問:「你們在干什麼?」第一個人沒好氣地說:「沒看見嗎?砌牆。」第二個人抬頭笑了笑,說:「我們在蓋一幢高樓。」第三個人邊干邊哼著歌曲,他的笑容很燦爛開心:「我們正在建設一個新城市。」10年後,第一個人在另一個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中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分析:這三個人的差異在於世界觀的不同,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所以這三個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哲學就是讓你們像第三個人那樣,能從不發展觀同的角度看到事物,這第三個人就是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看到了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的巨大意義,思想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材料B:什麼是哲學呢?哲學其實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比如老師問你:偷別人的東西是一件好事嗎?學生回答:當然不是。老師繼續說:「如果你知道你的同桌打算自殺,你為了他的生命安全,偷了他准備自殺的刀,這種偷竊是一件好事嗎?」學生回答:這是一件好事。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其實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這就是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這就是哲學,讓我們用全面、辯證的觀點科學地看待問題。
材料C:記者采訪一位放牛娃:"你為什麼放牛啊"放牛娃講:把牛放大了就可以賣錢。記者有問:你要錢來干什麼.放牛娃說:有了錢就可以娶媳婦了.記者有問:娶媳婦干什麼.放牛娃就說:娶媳婦就可以生小孩了.記者有問:你生小孩來干什麼.放牛娃不解的答到:還能幹什麼,放牛唄!!!
分析: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位放牛娃的世界觀是樸素的、零散的,這不是哲學。通過深度思考,尋找人生意義,從而形成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清楚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這就是哲學。

④ 有什麼有趣的哲學小故事

在一場激烈copy的戰斗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照常理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卧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即卧倒,他發現離他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那裡是,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的壓在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⑤ 求 一些哲學小故事

有一天,畢達哥拉斯在城裡看到有人打狗,他立即出面制止。當打狗的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時,他說這只狗是他朋友的轉世。
這體現的是畢達哥拉斯的靈魂不死的哲學觀。
芝諾有幾個關於多和變化的悖論很經典,你自己找找看。
關於阿基里斯和烏龜賽跑總跑不贏的最有探討性啦。

⑥ 求部分與整體的哲學小故事

1.1985年,英國的牛津大學發生了一件「大事」。
校方在工程檢查後發現,有350年歷史的學校大會堂的安全性已經出了問題。20根巨大橡木製成的橫梁,已經風干朽化,失去了支撐的力量,必須的抽換才行
。校方請人估算了更新梁木的費用,由於那麼巨大的橡木已經很稀少了,預計每根橫梁要花25萬美元,才能完成修繕工程,但也沒有把握能找到那麼大的橡樹。
巨款一算出來,校方焦頭爛額,若不募捐,恐怕沒有辦法進行整修。這時,卻有個天降的好消息化解了危機,園藝所負責人前來報告:在350年前,設計該大
會堂的建築師,已經想到後代會面臨的困境,所以早早請園藝人員在學校所擁有的土地上種植了一片橡樹林,現在,每一棵橡樹的尺寸,早就超過了橫梁所需。
建築師的墓園已荒蕪,但在350年後,他的用心讓人肅然起敬。這才是真正件的遠見。

2.北京某名牌大學本科畢業生小王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由於小王在校專業成績十分突出,很多來校招聘單位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其中不乏國有企業與外資企業。但是小王卻都看不上。他有著自己的目標,那就是考某中央機關的公務員。雖然考公務員比考大學還要難很多,但小王還是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他認為自己終於如願以償,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他的親朋好友也紛紛表示祝賀。
然而,現實卻是無情的。滿懷希望的小王開始正式工作以後才發現,他整日都在進行大量的數據整理和統計工作。煩冗的工作使得他的熱情逐漸消退。並且由於這些東西跟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毫無關聯,他空有一腔志氣,卻苦於沒有施展的舞台。
他開始心灰意冷起來,工作也屢屢出錯。最終,他因工作上的重大失誤而被辭退。
在選擇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時,我們不僅要分析行業本身的發展前途,更要分析自身的條件是否適合在這個行業發展。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才乾的工作,才是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也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不要看著別人當公務員清閑就認為公務員好,即使同自己的愛好和專業不相符也要爭著去分一杯羹;也別看著別人當明星風光無限,即使自己沒有演唱或者表演天賦也要去追求明星夢……這些行為明顯是在跟自己的客觀條件賭氣,這樣不會讓自己變得優秀,也不會讓人看到執著,只會讓自己踏上一條不歸路,留給別人愚蠢的印象。

⑦ 哲學原理小故事:這個小故事中蘊含著怎樣的

10則簡短而富有哲理的故事

1:猴子的執著

在亞洲,有一種捉猴子的陷阱,他們把椰子挖空,然後用繩子綁起來,接在樹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個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讓猴子空著手伸進去,而無法握著拳頭伸出來,於是猴子聞香而來,將它的手伸進去抓食物,理所當然地,緊握的拳頭便縮不出洞口,當獵人來時,猴子驚慌失措,更是逃不掉。沒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執著所俘虜,它只需將手放開就能縮回來。

【哲理啟示】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慾望與執著,使我們一直受縛,我們唯一要做的,只是將我們的雙手張開,放下無謂的執著,就能逍遙自在了。

2:五枚金幣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哲理啟示】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3:和強大的競爭對手合作一定要想好退路

獅子邀請狐狸去山谷捕獵,答應把捕 到的獵物一半給它,狐狸想了想就去了。 到了山谷獅子就堵住了唯一退路,把狐狸吃了。

【哲理啟示】和強大的競爭對手合作一定要想好退路。

4:不要隨便占別人的便宜

富婆牽狗散步,路遇乞丐。她傲慢地奚落乞丐:「你管我的狗叫聲爸,我給你一百元!」乞丐說:「我要是叫十聲呢?」富婆開心地:「我給一千!」乞丐當即沖狗喊了十聲「爸」,引得觀者如雲。眾目睽睽下,富婆只得掏錢給他。乞丐接錢,連聲喊:「媽!媽」

【哲理啟示】這世界有時候就是這樣,你善良, 別人都來占你便宜。你邪惡,反倒是人人都來討好你。對於欺負你的人,你唯一的報復辦法,用不同的方式,同樣的態度還擊一下,表示你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你要記住,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5: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未必是好的結果

有一個黑人困在沙漠中三天都沒水喝,就在他快死的時候,他向上帝許三個願望,第一個是下輩子能天天有清水喝,第二個是下輩子能成為白種人,第三個是下輩子能天天看女人的。上帝答應了他,於是他下輩子就變成馬桶了!

【哲理啟示】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未必是好的結果。相反,如果一個人為了他人多著想,一切順應天理,天也會順著自己。你要的未必你要的到,即使上帝也懂得你的貪婪都是坑爹坑自己。

6:不要隨便的侮辱別人

某男於酒吧邂逅一美女:「能和你談談嗎?」 該女竟高叫:「不,我不和你睡覺!」 整個酒吧的人都把目光盯在他倆身上,該男非常尷尬。過會兒,該女走來低聲道:「我是心理系學生,剛才是試驗一下人們在尷尬情況下的反映。」 這時,該男高叫:「兩百?太貴了!」

【哲理啟示】被特別在乎的人忽略、會很難過,更難過的是你必須要裝的若無其事。但被陌生人隨意的侮辱,那就該把自己的智商提高一點。為什麼不去反擊呢?只是,你需要掌握時機和方式,前提是你不會發怒。

7:詩的妙用

在西方,作家們談起詩的妙用時,總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條繁華的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自幼失明」。有一天,一個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捨。後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了什麼呢?」那詩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

8:禮物

一個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衊他。最後,佛陀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那人回"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哲理啟示】只要心靈健康,別人怎麼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

9:送外賣

一女同事,瓜子臉,長腿細腰,還算女神吧,昨天,她老公給她送飯,也沒說話放下就走了。

一新來的男同事問:剛才那男人是誰啊? 她回答說:送外賣的。新來同事又問:怎麼?給錢?她說:不用給,晚上陪他睡一覺就好了。新同事瞬間凌亂地看著她,沉默了。

第二天,這個新男同事給她帶了午飯! 還是三菜一湯。

【哲理啟示】商業模式不可簡單的模仿,別人的模式一定有其前置的條件和准入標准,模式復制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對稱。:

10:酒窩大道

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

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

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 諸位先生,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哲理啟示】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⑧ 哲學與人生小故事

1、故事一:缺角的圓

有一個圓,被切去了好大一塊的三角楔,想自己恢復完整,沒有任何殘缺,因此四處尋找失去的部分。因為它殘缺不全,只能慢慢滾動,所以能在路上欣賞花草樹木,還和毛毛蟲聊天,享受陽光。它找到各種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適,所以都留在路邊,繼續往前尋找。

有一天,這個殘缺不全的圓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碎片,它很開心地把那碎片拼上了,開始滾動。現在它是完整的圓了,能滾得很快,快得使它注意不到路邊的花草樹木,也不能和毛毛蟲聊天。

它終於發現滾動太快使它看到的世界好象完全不同,便停止滾動,把補上的碎片丟在路旁,慢慢滾走了。

2、故事二:表演大師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松呢?」

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事松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3、故事三:鸚鵡老闆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

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闆。

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4、故事四:厲害的蚊子

有一次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到芝加哥一家旅店住宿,有人告訴他此地的蚊子特別厲害。他在服務台登記房間時,一隻蚊子正好飛來。馬克·吐溫對服務員說:「早就聽說貴地的蚊子十分聰明,果如其然,它竟會預先來看好我的房間號碼,以便夜晚來臨,飽餐一頓。」

服務員聽了不禁大笑。這一夜馬克·吐溫睡得很好,因為服務員也記住了房間號碼,認真地事先做了一切該做和事情。

5、故事五:詩的妙用

在西方,作家們談起詩的妙用時,總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條繁華的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自幼失明」。有一天,一個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

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捨。後來,他又碰到那詩人,很奇怪地問:「你給我寫了什麼呢?」那詩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寫的句子道:「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它。」

⑨ 哲學小故事

一、馴狼牧羊
美國動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氯化鈉葯片塞進羊肉里喂狼,狼吃了羊肉後短時間內消化不良,嘔吐不止,十分痛苦。嘗到了苦頭的狼從此對肉羊倒了胃口,改食其它肉類。由於母狼吃什麼食物,它的乳汁就具有什麼食物的味道,而狼一旦改變了食性,還會影響到幼狼。在狼改變了食性後,動物學家對其進行馴化,用於看守羊群。狼體力好,善於奔跑,忠於職守,能毫不猶豫地攆回失散的羊。羊見了狼,猶如老鼠見了貓,會乖乖的聽從狼的擺布。在野外,狼的主要食物是田鼠等有害動物,馴狼牧羊也就間接的保護了森林、草原,有利於生態平衡。
分析:這一事例說明——
1、人在規律面前不是消極被動、無能為力的,而是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認識和利用規律。動物學家認識了狼的食性規律,便著手改變狼的食性,進而對其進行訓練,使狼從吃羊到牧羊。這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謀福利的表現。
2、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動物學家通過改變狼的食性,使狼由吃羊改為吃田鼠等有害動物,就體現了這一點。
3、科學實驗作為實踐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科學實驗能夠提高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使人類更合理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

二、三個火堆
嚴寒的冬天裡,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燒,烤得人渾身暖烘烘的,有個人想:天這么冷,我絕不能離開火,不然我就會被凍死,其他人也都這么想,於是這堆無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滅了,這群人全被凍死了。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個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檢柴,這火遲早也會熄滅,其他人也都這么想。於是,大家都去撿柴,沒有人烤火,都被陸續凍死在了撿柴的路上,火最終因缺柴而滅。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第三堆火,這群人沒有全部圍著火堆取暖,也沒有全部去撿柴,而是制定了輪流取暖、輪流撿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揀柴,於是人人都去撿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溫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夠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燒,大火和生命都延續到了第二年春天。
分析:
1、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與部分的聯系是客觀事物普遍聯系的一種形式。兩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當各部分已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就如同第三個火堆,第三個群體發揮了優化組合的優勢,他們在處理取暖與撿柴的矛盾時,採取了輪流制度,一半兒取暖,一半兒撿柴,既照顧了整體利益,又兼顧了個體利益,既考慮了長遠利益,又照顧了眼前利益,他們辦事情選擇了最佳方案,實現了最優目標(讓火與生命延續到第二年春天),他們的聰明之舉不得不令人嘆服!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發揮,力量消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於各部分之和:像第一、第二火堆和群體,他們要麼只顧取暖,無人揀柴,要麼只只揀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種情況,對延續火與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終都導致了可悲的下場!
2、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既要對社會有所創造、有所貢獻,又要從社會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滿足。如果片面地強調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就是割裂了兩者的關系,是錯誤的。像第一個群體,人人只知烤火,不去揀柴,只求索取,不想貢獻,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而第二個群體,只知揀柴,:不知烤火,只講貢獻,不談索取,同樣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兩個群體的錯誤作法均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第三個群體,即講貢獻又講索取,恰當地處理好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難怪他們的生命與火能延續到次年春天!

從上面這兩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哲學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它使我們能更好的認識世界,促進人類的發展進步。
故事三:
一個青年背著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見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與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大聲呼喊而喑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大師問:「你的大包裹里裝的是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裡面裝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走到了你這兒來。」於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著船趕路吧!」「什麼,扛著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是的,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河後,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松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
感悟:「放下包袱,開動機器」,這句話給人不無裨益。在無際大師的開導下,青年終於知道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道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放棄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等,讓自己輕裝前進。

⑩ 哲學小故事(急需)

一個人打賭
德國哲學家A·叔本華(1788--1860年)某年住在法蘭克福的旅館出租套房裡。緊靠旅館有一家小飯館,他常去那裡吃飯,那也是英國軍事人員常去的地方。
一個飯店侍從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每次飯前,叔本華總要把一枚金幣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飯後又把金幣收回自己的口袋裡。
有一天,這位侍從忍不住問這位哲學家他在干什麼。叔本華解釋說:他每天在心裡與那些軍官們打賭,只要他們哪一天會除了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還能談點別的話題,我就把金幣放進教學的施捨箱去。

並非都來聽布
F·D·E·施萊艾爾馬赫(1768--1834年),德國哲學家和神學家,他的神職工作做得尤其出色。
有人稱頌他和他的佈道具有少有的廣泛性,他的教義宣講能吸引社會各個階層的廣大聽眾,不僅有大學生,還有婦女和各級官員。
對此,施萊艾爾馬赫解釋說:"我的聽眾確實由學生、婦女和官員組成,學生們來是為了聽我講道,女人們來是為了看學生,而官員們來則是為了看女人。"

挖苦尼采
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尼采(1844--1900年)對女性特別仇視,他一生不接觸女人,曾經這樣說過:"男子應受戰爭的訓練,女子則應受再創造戰士的訓練。"又說:"你到女人那裡去嗎?可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
英國哲學家羅素(1872--1970年)對尼採的哲學極為不滿,挖苦他說:"十個女人,有九個女人會使他把鞭子丟掉的,因為他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要避開女人啊!"

報復記者
羅素於1920年曾來過中國。可到中國後生了一場大病。病後,他拒絕任何報人的采訪,一家對此很不滿意的日本報刊謊登了羅素已去世的消息,後雖交涉,他們仍不願收回此消息。
在他回國的路上,羅素取道日本,這家報社又設法采訪他。作為報復,羅素讓他的秘書給每個記者分發印好的字條,紙上寫著:"由於羅素先生已死,他無法接受采訪。"

人生的幸福
有一天,羅素的一位年輕朋友來看他。走進門後,只見羅素正雙眼視房屋外邊的花園,陷入了沉思。
這位朋友問他:"您在苦思冥想什麼?"
"每當我和一位大科學家談話,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經沒有希望。但每當我和我的花園談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滿了陽光。"

獨身的解釋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終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兩個朋友。
一個朋友問他,"你不為你的獨身主義後悔嗎?"
期賓塞愉快地答道:"人們應該滿意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我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我常常這樣寬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女人,因為沒有做我的妻子而獲得了幸福。"

難成親戚
英國著名的哲學愛弗蘭斯·培根(1561--1626年)家裡來了個不速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慣匪。法院正在對他進行偵訊起訴,看來非判死刑不可,他請培根救他一命。他的理由是:"荷克" (hog,意為"豬")和培根(bacoh,意為"熏肉")有親屬關系!培根笑著回答說:"朋友,你若不被弔死,我們是沒法成為親戚的,因為豬要死後才能變成熏肉!"

相形顯小
有一次,伊麗莎白女工巡幸到培根的府邸。由於女王生活在詫深牆高的宮庭大院里,平時也多來往於達官顯貴們奢侈華貴的住宅,當她看到簡朴普通的大法官的宅第時,不禁驚嘆道:"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培根站在女王身邊,仔細端詳了自己的房舍後,聳聳肩說:"陛下,我的住宅其實並不錯,只是因為陛下抬舉我,光臨寒舍,才使它顯得小了。"

剽竊罪
約翰·沃德爵士於1599年出版了著名的傳記小說《亨利四世》。然而這幾乎招來了他的殺身之禍,因為當時的伊麗莎白女王認為作者是借古諷今,含沙射影地抨擊她的現行政策。
女王很快召來了司法官員,建議以謀反罪對沃德提起訴訟。培根讀過此書並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他站起來表示異議,為作者開脫。他說:"我不敢說書里有謀反的證據,但毫無疑問,該書確有不少重罪的證據。"
"何以見得?在什麼地方?"女王急切地問。
"在他從泰西塔斯(55--117年),古羅馬歷史學家,那兒剽竊來的好多段落中,便可找到這類罪證。"培根認真地回答說。

河面上告示
英國哲學家威廉·休厄爾(1794--1866年)是一位幽默能手。
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劍橋的卡姆河只是一條被用作城區排水的排水溝。有一次,女王訪問劍橋,在河上的一座橋上停了下來,對族擁著她的劍橋在學的要人說,河裡漂著的廢紙太多了。威廉·休厄爾介面說:"陛下,它們並不完全是廢紙,它們的每一頁上都寫著告示,通知來訪者這條河是不適於游泳的。"

富翁的價值
英國哲學家、詩人貝恩斯(1823--1887年)在泰晤士河上看見一個富翁被人從河裡救了起來。那個冒著生命危險營救富翁的窮人,竟只得到一個銅元的報酬。圍觀的人被這富翁的吝嗇激怒了,要把他再扔到河裡去。
這時,貝恩斯立即上前阻止,說:"放了這位先生吧,他十分了解自己的價值!"

無需再錦上添花
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家休謨(1711--1776年)也是一位經濟學家、歷史學家。他晚年退休後,每年還能拿到1000英鎊的退休金和印書稿費。他在愛丁堡圖書館做管理員時寫的《大不顛史》是一本重印多次的暢銷書。
周圍的人勸他再寫續集,一直寫到當代。哲學家攤開兩手說:"你們已經給了我太多的榮譽,先生們,但我不想再寫了,理由有四點:我太老了,太胖了,太懶了,太富了。"

剩下誰呢
休謨去逝前不久還出席過一次晚宴。宴會上一個客人抱怨世界充滿了敵意,人跟人之間的對立太深了。老哲學家頗不以為然。"不,並非如你所說。"他語重心長地說,"你看,我以前寫過能引起敵意的各種題目。道德的,政治的,經濟的,還有宗教的,可除了輝格黨人、托利黨人以及基督教徒以外,我卻沒有任何敵人。"

死而復生
一個邊遠省份的讀者給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1694--1778年)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長信,表示仰慕之情。
伏爾泰回了信,感謝他的深情厚意。從那以後,每隔10來天,此人就給伏爾泰寫封信。伏爾泰回信越來越短,終於有一天,這位哲學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僅一行字的信:"讀者閣下,我已經死了。"
不料幾天後,回信又到,信封上寫著:"謹呈在九泉之下的、偉大的伏爾泰先生。"
伏爾泰趕忙回信:"望眼欲穿,請您快來。"

區別
誰也沒有料到,受人尊敬的大學問家伏爾泰竟參加了一個為人不齒的團伙的狂歡。他為自己找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理由。可第二天晚上,他們又邀請他參加。
"噢,伙計,"伏爾泰神秘地說,"去一次,不失為一個哲學家;去兩次,就跟你們同流合污啦。"

豈可再乎
1717年,伏爾泰因為譏諷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監獄11個月之久。出獄後,吃夠了苦頭的哲學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謝他的寬宏大量,不計前嫌。攝政王深知伏爾泰的影響,也急於同他化干戈為玉帛。於是兩人都講了許多恰到好處的抱歉之辭。最後伏爾泰再一次表示感激說:"陛下,您真是助人為樂,為我解決了這么長時間的食宿問題,我衷心地再次向您表示感謝。可今後,您就不必再為這件事替我操心啦。"

慢性毒葯
伏爾泰的咖啡癮很大,一生中喝了數量驚人的咖啡。有個好心人曾告誡他說:"別再喝這種飲料了,這是一種慢性毒葯,你是在慢性自殺!"
"你說得很對,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這位年邁的哲學家說,"要不然,為什麼我已經喝了65年還沒有死呢。"

錯誤的贊揚
性格放盪不羈並一貫譏諷當時大人物的伏爾泰,有一天將一名同輩作家贊揚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當即指出:"聽到您這樣慷慨地贊揚這位先生,我真遺憾。要知道,就是這位先生在背後經常說您的不是。"
"這樣看來,我們兩個人都說錯了。"伏爾泰說道。

驗明牧師正身
當伏爾泰到了84歲高齡卧床不起等待死神降臨的時候,一位牧師自作多情,走到他的床邊,為他祈禱懺悔——這是為垂死者訂購天國飛機票或入場券的一貫作業,但是,這位老頑固非但不領情,反而追根究底,盤問起人家的身份來:"牧師先生,是誰叫你來的?"
"伏爾泰先生,我受上帝的差遣來為你祈禱懺悔的。"
"那麼你拿證件給我看看,驗明正身,以防假冒。"

哲學語言
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約翰·杜威(1859--1952年)和幾位哲學界的同事在百老匯大街上閑逛。突然有人提議去看一場露天電影,剛才還在思考和討論的頭腦還未來得及細想,他們便舉步向一家露天電影院走去。等這伙哲學家抵達了目的地,才開始意識到托馬斯·鮑威爾的話:"電影要求黑暗,可黑暗在世界這個角落的白天里,並不那麼猖獗。"

哲學的責任
出生於俄國的美國哲學家莫里斯·拉斐爾·科恩(1880--1947年)。在美國哲學界和教育界都很有聲譽,曾任紐約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哲學教授。
一次,在他上完哲學導論課後,一名女學生向他抱怨:"科恩教授,聽完您的課,我覺得您在我深信不疑的每一件事上都戳了一個孔,可又沒有提供替代品來填補,我真有點無所適從了。"
"小姐,"科恩嚴肅地說,"你該記得,大力神赫爾克里斯干過許多差事,他清洗了奧吉亞斯王的3000年來打掃的牛廄,難道非得再用什麼把它填滿嗎?"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