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李白的簡短故事350字

李白的簡短故事350字

發布時間: 2020-11-18 07:42:49

A. 把贈汪倫改寫成故事350字左右

涇縣有個名叫汪倫的人,十分仰慕李白的為人和才學,很希望能跟李白交朋友。於是回,他給李白寫了一封邀請答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接信後欣然前往。
進村 ,汪倫與眾鄉親早已在村頭迎候。李白見那裡清清涓涓,綠樹婆娑,風景十分秀麗,加上主人熱情厚道,心中好不歡喜,忙請汪倫陪自己去觀賞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這時,汪倫才躬身揖道出實情:「信中『十里桃花』,不是說這里有成片茂盛的桃樹林,而是這兒一個又大又深的水潭名字;『萬家酒店』,不是說這里有鱗次櫛比的飯店酒樓,而是因為這里有一家酒店的老闆姓萬。先生,我信中這樣描述,絕不是故意誆騙您,實在是真心實意想與您結交為友!先生不會見怪吧?」
李白生性豪爽,汪倫一番肺腑之言早已讓他感動不已,於是兩人盡情暢飲,促膝談心,結為摯友。臨別時,汪倫踏歌送行,李白吟詩惜別,留下了《贈汪倫》這首千古名篇。

B. 試以情感變化為線索,分析李白將進酒的主題思想(200~350字)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嘆人生易老,里則在感嘆懷才不遇。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泄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C. 介紹作家李白的作文350字

介紹作家李白的作文
《詩中李白》
你——李白,你就是一道風景。
在一個書聲琅琅的早晨,我認識了你。你吟著那首響徹千古的思鄉之曲,大步向我走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情系千載,從此,我與你有了解不開的情緒。
在那個歌舞昇平的大唐盛世,你是一個神話,一道風景。你胸懷天下,在長安天子腳下寫下了屬於你自己的傳奇。好一個桀驁不訓的你。「酒入愁腸,三分嘯成劍氣,七分化作月光,綉口一吐,就是裝修盛唐。」力士脫靴,貴妃研墨,你無奈地寫出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唐宮廷艷曲。
你是一道風景。你,不屈權貴,敢於直諫。「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偏舟。」終於有一天,你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不滿,留下了一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千古流傳的佳話。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英雄又僅千萬?而你,你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在歷史長河中,淺斟「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者有之,高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者有之,疾呼「國家興亡,匹夫有則」者有之……但是你,你在大唐那個太平時代里,在盛世那個逢迎歲月中。你在天子面前一臉正氣,在權貴面前一腔蔑視。「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你在朋友落難之時傾盡全力相助;「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在遭遇困難和挫折時仍豪氣不減。
你是一道風景,你也是我的一面鏡子。在我虛度光陰時,我會想到你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我碰到困難時,你又告訴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我意志消沉時,你又鼓勵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你是一道風景,你是我心中的一道風景!

D. 寫一個與詩歌有關的故事。 字數在350~450字內

傳說
汪倫是唐朝涇州(今安徽省涇縣)人,他生性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擲千金而不惜。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飲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是,涇州名不見經傳,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
後來,汪倫得到了李白將要到安徽游歷的消息,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汪倫決定寫信邀請他。那時,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兩大愛好:喝酒和游歷,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會聞風而來。於是汪倫便寫了這樣一封信:
「李先生喜歡遊玩賞景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
李白接到這樣的信,立刻高高興興地趕來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連說:「佩服!佩服!」
汪倫留李白住了好幾天,李白在那兒過得非常愉快。因為汪倫的別墅周圍,群山環抱,重巒疊嶂。別墅裡面,池塘館舍,清靜深幽,像仙境一樣。在這里,李白每天飲美酒,吃佳餚,聽歌詠,與高朋勝友高談闊論,一天數宴,常相聚會,往往歡娛達旦。這正是李白喜歡的生活。因此,他對這里的主人不禁產生出相見恨晚的情懷。他曾寫過《過汪氏別業二首》,在詩中把他汪倫作為竇子明、浮丘公一樣的神仙來加以贊賞。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僕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後,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那首著名的送別詩給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比喻奇妙,並且由於受純朴民風的影響,李白的這首詩非常質朴平實,更顯得情真意切。
《贈汪倫》這首詩,使普通村民汪倫的名字流傳後世,桃花潭也因此成為游覽的勝地。為了紀念李白,村民們在潭的東南岸建起「踏歌岸閣」,至今還吸引著眾多遊人。

E. 寫一段關於對古詩詞的喜愛的描寫(350字左右)

他,生活在盛唐時代;他,滿腹經綸;他,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是被譽為「詩仙」回的李白答。
李白將要離開京城了,他的朋友們擺酒設宴,為他餞行。面對著用金杯裝著的價格昂貴的美酒,玉盤中盛著的美味佳餚,他想到的卻是自己受盡重重阻礙也無法實現的遠大理想。便放下了酒杯,停下了筷子。朋友們見他這樣反常的行為,明白他內心的痛苦,也只能由著他了。
李白忽然問起大有作為的呂尚和伊尹,他們的際遇給了他一線希望:我不甘心!我一定能有所作為,我一定能讓他們對我刮目相看,但前路崎嶇,歧路甚多,我該怎樣做呢?
他情不自禁地念出聲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朋友們頓時停止了說話,都陷入了沉寂。
李白看著這些朋友們,覺得自己不應該再這樣消沉下去,為了讓自己和朋友們心裡好受一些,他說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孤帆濟滄海。朋友們,請不要再為我感到難過了,相信我,我一定能撐過去!」

F. 我想和李白做朋友350

想和李白做朋友的多了去了
連明星李榮浩都想、
你後面排隊吧、

G. 改寫《望廬山瀑布》作文350字(文包詩)

一天,大詩人李白的一個朋友對他說:「我剛從江西的廬山回來,那兒的景內色可美了。特別是那兒的瀑布容,更是壯觀的無法形容!許多人一到那兒就被迷住了。」要知道,李白最喜歡的就是遊山玩水,而這兩天他正愁著沒地方玩呢!聽到有廬山這么個好地方,就馬上收拾好行李出發了。

李白和他的一個僕人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不久之後到達了廬山。

到了廬山後,李白看見了廬山的優美景色:當時正是春天,廬山的樹木鬱郁蔥蔥,花兒爭奇斗艷。李白心想:廬山果然名不虛傳呀!李白走了一會兒,忽然聽見了清晰可辨的「嘩嘩」的水流聲。李白循聲找去,就看見了一條壯觀的瀑布,還隱隱約約地看見了瀑布下有許多遊人。李白走到瀑布腳下。瀑布就像一條豎著的河流,從山頂飛瀉而下,李白不禁贊嘆道:瀑布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啊!

李白看者看著,為美麗的瀑布所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吟誦道:「日照香爐生紫煙網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就這樣,《望廬山瀑布》這首千古流傳的詩誕生了。

H. 粉絲為題寫一篇350字左右的作文

粉絲,來源於英語fans,指沉醉於某一事物的人。提起粉絲,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歌迷、球迷。無可否認,我也是歌迷、球迷但我最痴迷的卻是李白的詩。可惜的是,在我身邊相同志趣者實在太少……
「我是李白的詩迷。」
當我這句話脫口而出,旁邊的同學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回過神來便嘲笑我假深沉,裝高雅。此時,面對同學的誤解,我不想再多言語。我只好笑道:「對啊!對啊!我只是逗你玩。」然後一邊與他們討論籃球明星轉會和娛樂圈新聞一邊把那不小心露出的真實的我重新包裝起來。
然而深夜當我在學習時偶然抬頭看到桌上的《唐詩三百首》我仍然會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我是李白的詩迷。」
如果你想知道我為何放著當今千千萬萬的明星不崇拜卻對一個一千多年前的詩人如此痴迷那便要追溯到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才能說清楚。
小學一年級時老師第一次教我們背古詩。當時教的正是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琅琅上口我很快便學會了。《靜夜思》是我學生生涯中學到的第一首詩作者李白,這個名字也隨著這首詩被我銘記於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文學知識的日積月累我對李白有了更深的了解。這位被譽為「詩仙」的詩人也漸漸成了我的偶像。從此他的詩便伴我度過一個個漫漫長夜。
李白的詩正如他的號「青蓮居士」清新脫俗天馬行空。他半世漂泊游歷天下。隨著他的筆觸我也閱遍了大江南北。我與李白同坐石椅上聽蜀僧為我們彈出悠悠琴韻;一起在黃鶴樓上為孟浩然餞別;同他一起夜宿於山寺之中;同他一起在敬亭山頂觀雲。凡是我們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我快樂著他的快樂我悲傷著他的悲傷。他一心只想報效朝廷好不容易才能進京。到京城後,李白才發現唐玄宗雖然器重他,卻只是要他當唐朝盛世的點綴棋子。伴君如伴虎,有如此重的心理負擔,李白焉能寫出流芳百世的詩歌?多少次,我聽見了他夜不能寐時的唉聲嘆氣;多少次,我看見了他不得不在皇親國戚面前強打笑顏;多少次,我急切地想對他說:離開吧,歌舞昇平的長安不是你的終點,名山大川才是你的歸宿。還好,他回來了,離開了那險惡的官場,回歸了淳樸的大自然,口中還憤憤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若李白不離開官場,天下只會多了一個庸臣,而少了一個偉大的詩人。
作為李白的忠實粉絲,我欣賞李白的詩風。他的詩大刀闊斧,敢於想像,融合了大自然的奇秀風光和浪漫色彩。他如同神仙一般快活,嗜酒如命,在半醉半醒之間,把大自然的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正是李白的真實寫照。倘若我與他生在同世,又有幸結為摯友,我定會隨他左右,同他一起在林間漫步,在河邊喝酒,在山間奔跑。我將同他一起逃離這喧鬧的人世,一起坐在雲端,吟詩作賦,喝酒作樂,談古論今。在那裡,我無所顧忌,我快樂便歌唱,我悲傷便掉淚。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間我已經十五歲了。回顧以往,我突然發現自己處事變得圓滑了,我原本那天真率直的個性早已消失了。只有在黑夜中,讀著李白的詩集,在那自然的風光中,我才能找回那真實的自我。
於是,我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我是李白的詩迷。」

I. 我為您朗誦一首詩作文350字

1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我36歲時,身體強壯,滿腹詩文。那年,皇帝千挑萬選,把我選到京城做官。從那時侯起,我日日公務繁忙,也沒有時間回家和親人團聚。39年以後,也就是現在的我,已經老態龍鍾。皇帝見我不中用,耳朵有點聾,眼睛有點花,是個75歲的老人了,就下旨讓我辭官,告老還鄉。想到我能很快見到我的親人,我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浮出了笑容。
我坐著馬車,看著祖國的秀麗風光,心想:我的家鄉——紹興還是那副老模樣嗎?我真恨不得立刻回家,一定要嘗嘗那園子里的嫩絲瓜、通紅通紅的西紅柿……傍晚一定要到大桃樹下乘涼,還要到那個又大又圓的魚塘釣魚……我的家鄉口音幾十年沒有改變,可我的頭發卻斑白了真不知道我的老伴和家人還認不認識我。
經過一個月的風餐露宿,我終於趕回了家鄉。啊,我的家鄉,我的家!我年輕時蓋的那間茅屋還在,那清清的魚塘還在,那五顏六色的金魚還在!我還看到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孩在我的房子前嬉戲,啊,這一定是我的兒孫吧?我雖白發蒼蒼,一把胡須,但現在兒孫滿堂,我也心滿意足了。幾個小孩見我走來,好奇地圍著我,一位稍大的、膽大的小男孩,仰著頭,笑嘻嘻的對我說:「老爺爺,您從哪兒來,要到哪去呀?」聽到這話,我滿臉苦笑,感慨萬分,一時詩興大發,吟出了一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認識,笑問客從何出來?
2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李白就要離開桃花潭了,回想起自己以前在這里度過的歡樂時光,李白無奈地搖頭嘆道:「唉,沒有辦法,蒼天逼人,只好一別呀!」
一大早,李白就收拾好了行李,來到了岸邊。李白走上小船,心想:既然不能再留,倒不如現在坐下來好好欣賞一下美景,也算是安慰自己一下吧。
啊!桃花潭邊盛開的桃花果然名不虛傳,大都是重瓣的。猩紅的熱情,粉紅的嫵媚,那白瓣上灑著點點紅斑的,則顯得端莊淡雅。一球球,一簇簇,一片片,把殘留的一絲春寒都驅盡了。
李白正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中,忽然聽到岸上傳來了清脆悅耳的歌聲。啊,這是汪倫為自己深情送別的歌聲呀!聽,汪倫腳踏節拍邊走邊唱,越來越近了。啊!這歌聲充滿依依惜別之情。幾天來,是汪倫,與自己花前月下談心;是汪倫,伴自己瀏覽勝景;是汪倫,和自己共同探討人生意義;是汪倫,在燈下與自己飲酒賦詩。啊!朋友,你快點來,快點來,讓李白與你再握一次手,再說說知心話……
船,揚帆啟程了。李白望著漸漸遠去的汪倫,心中感慨萬千,不由得詩興大發,深清吟誦:「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J. 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350字

杵:舂米或搗衣的棒。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課,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到一個破茅屋門口,看見門口有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 「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1]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重視生活中的細節,那將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關鍵在於你的態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