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小學生成語小故事

小學生成語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1 14:01:21

Ⅰ 小學生成語故事10則

1.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大家都誇他是奇童。孔融很懂禮貌,父母非常喜愛他。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最小的小弟挑,小弟挑走了一個最大的。父親讓孔融挑,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中國。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讓梨的寓意:孔融讓梨是指人們懂得謙讓、禮貌和尊重他人,具有尊老愛幼和尊長的好習慣!
2.刻舟求劍的故事
古代有個楚國人,帶著一把劍要乘船渡江。一不小心,他的劍掉進了江水裡。他沒有跳下水找劍,卻在船沿上做了個記號。他說:「這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了,他才沿著記號跳下水裡找劍。他找了很久,結果呢?當然是什麼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這么遠,而劍卻還留在原來掉下去的地方呢。所以用刻舟求劍的辦法找劍,真是太糊塗了。如果要找到劍,應該在掉下去時立刻跳到水裡。
刻舟求劍的寓意:刻舟求劍的意思是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不斷變化的,要用變化的眼光來看待事物。
3.濫竽充數的故事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很喜歡聽人吹竽,他有300個樂師。他很愛熱鬧,總是叫這300個人一起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愛好,就想通過吹竽來賺錢。他跑到齊宣王那裡說:「大王啊,我是個很有名的樂師,吹竽吹得很好。」 齊宣王聽了很高興,馬上把他編進了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其實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他混在300人裡面,每次都裝成很會吹的樣子。就這樣,南郭先生騙過了齊宣王,賺了很多錢。不久,齊湣王當上了國君,他喜歡300個人單獨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聽了後,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收拾行李逃走了。
濫竽充數的寓意: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可是卻不能騙一輩子。
4.盲人摸象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面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可是,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面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

Ⅱ 適合小學生的經典成語故事。

(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Ⅲ 小學生成語故事100篇 小學常用的100個成語故事

專心致志、鬨堂大笑、栩栩如生、胸有成竹、熟能生巧、水滴石穿、百發百中、無價之寶、畫龍點睛,具體解釋如下:

1、 專心致志

古時候有個圍棋高手,名叫秋,人們稱他弈秋。他有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好學,棋藝提高很快;另一個雖然也天天聽課,但很不專心。他看著老師,心裡卻想著天上有沒有大雁飛來,老師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棋藝自然也沒有絲毫提高。

4、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著名的畫家叫文與可,特別擅長畫竹子,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後種了許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細觀察竹子的形態和變化。所以畫竹子時,他的胸中就已經有了十分生動、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5、熟能生巧

宋朝時,有個人叫陳堯咨,他一箭射斷了一根細樹枝。正在得意時,旁邊一個賣油的老翁把一枚銅幣放在油葫蘆口上,舀了一勺油從高高的地方倒下來,油從銅幣的小孔里穿過,流進油葫蘆里去了。陳堯咨非常驚奇,老翁說:「不過是熟能生巧而已。」

Ⅳ 小學生簡短成語故事,小學必學成語

詞目
投鼠忌器

發音 tóu shǔ jì qì
釋義 投:用東西去擲;忌:怕,有所顧慮。想用東西打老鼠,又怕打壞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顧忌,不敢放手干。
出處 《漢書·賈誼傳》:「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 投鼠忌器的故事
示例 投鼠忌器寶玉瞞贓,判冤決獄平兒行權。(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一回)
近義詞 畏首畏尾 瞻前顧後

Ⅳ 10個小學生必讀的經典成語故事

小學生來必讀成語故事賞析源:同心同德
商紂王非常殘暴,誰敢反對他,就會受挖心等酷刑。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周武王決定討伐他,於是召集各路諸侯集會,武王說:「將士們,商紂王荒淫無道,作惡多端。今天他們雖然有千萬人,但是離心離德,我們雖然只有十個人,但是同心同德,所以我們一定能成功!」果然,武王的軍隊勢如破竹,最終打敗了強大的商朝軍隊,商朝滅亡了。

Ⅵ 小學生成語故事大全10篇

  • 義不容辭

  • 義無反顧

  • 亦步亦趨

  • 異軍突起

  • 易如反掌

  • 意氣揚揚

  • 因人成事

  • 因勢利導

  • 引狼入室

  • 引錐刺股

  • 飲醇自醉

  • 飲鴆止渴

  • 郢書燕說

  • 映月讀書

  • 憂心如焚

  • 游刃有餘

  • 有備無患

  • 有腳陽春

  • 有名無實

  • 有恃無恐

  • 有志者,事竟成

  • 有志者事竟成

  • 予取予求

  • 愚公移山

  • 與狐謀皮

  • 與虎謀皮

  • 羽毛未豐

  • 欲蓋彌彰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鷸蚌相爭

  • 緣木求魚

  • 約法三章

  • 月下老人

  • 越俎代庖

  • 運籌帷幄

  • 運斤成風

  • 糟糠之妻

  • 鑿壁偷光

  • 曾參殺人

  • 債台高築

  • 枕戈待旦

  • 爭先恐後

  • 鄭人買履

  • 之乎者也

  • 知彼知己

  • 知難而退

  • 止戈為武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只重衣衫不重人

  • 紙上談兵

  • 紙醉金迷

  • 指鹿為馬

  • 趾高氣揚

  • 至死不悟

  • 志在四方

  • 炙手可熱

  •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置之度外

  • 中飽私囊

  • 中流擊楫

  • 忠言逆耳

  • 終南捷徑

  • 眾口鑠金

  • 眾怒難犯

  • 眾叛親離

  • 眾志成城

  • 重蹈覆轍

  • 州官放火

  • 逐客令

  • 煮豆燃萁

  • 助紂為虐

  • 專橫跋扈

  • 專心致志

  • 庄生夢蝶

  • 莊周夢蝶

  • 惴惴不安

  • 捉襟見肘

  • 自慚形穢

  • 自食其果

  • 自相矛盾

  • 縱虎歸山

  • 走馬看花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左提右挈

  • 作壁上觀

  • 作法自斃

  • 作舍道邊

  • 作威作福

  • 作威作福

  • 坐觀成敗

  • 坐懷不亂

  • 坐山觀虎鬥

Ⅶ 找一些小學生成語故事

【井底之蛙】
一隻青蛙坐在井裡,一隻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飛來呀?」
小鳥回答說:「我從遠處飛來。我在天空中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這個「坐井觀天」的成語故事家喻戶曉,通常用來比喻某人的見識有限,眼光短淺。
【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可是卻沒有兔子再撞到樹上。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隻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隻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後,前景一定不妙,於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狸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狸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於是就讓狐狸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後,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後,狐狸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並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謊言。狐狸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於那些像狐狸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畫蛇添足】
有個楚國貴族,在祭祀過祖宗後,把一壺祭酒賞給門客們喝。門客們拿著這壺酒,不知如何處理。他們覺得,這么多人喝一壺酒,肯定不夠,還不如乾脆給一個人喝,喝得痛痛快快還好些。可是到底給誰好呢?於是,門客們商量了一個好主意,就是每個人各自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好了這壺酒就歸誰喝。大家都同意這個辦法。
門客們一人拿一根小棍,開始在地上畫蛇。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不一會兒,他就把蛇畫好了,於是他把酒壺拿了過來。正待他要喝酒時,他一眼瞅見其他人還沒把蛇畫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邊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再來給蛇添上幾只腳,他們也未必畫完。」邊說邊給畫好的蛇畫腳。
不料,這個人給蛇畫腳還沒完,手上的酒壺便被旁邊一個人一把搶了過去,原來,那個人的蛇畫完了。這個給蛇畫腳的人不依,說:「我最先畫完蛇,酒應歸我喝!」那個人笑著說:「你到現在還在畫,而我已完工,酒當然是我的!」畫蛇腳的人爭辯說:「我早就畫完了,現在是趁時間還早,不過是給蛇添幾只腳而已。」那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要給它添幾只腳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氣地喝起酒來,那個給蛇畫腳的人卻眼巴巴看著本屬自己而現在已被別人拿走的酒,後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為是,喜歡節外生枝,賣弄自己,結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這個畫蛇添足的人嗎?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閔(min)王繼承了王位。齊閔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閔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准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蒙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Ⅷ 50個成語小故事簡短

1,才高八斗

南朝時期,文學家謝靈運做永嘉太守時,經常遊山玩水,寫詩作賦,深得文帝的賞識。他因此驕傲地說:「天下的文才總共有一石,曹植占其中的八斗,我佔一斗,其餘的人合佔一斗。」

2,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

3,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文公流亡楚國,受到楚王禮遇,承諾將來晉楚交戰將退避楚軍90里(三舍)。後來晉楚城濮之戰,晉文公兌現了他的承諾,真的先退避三舍,然後打敗了楚軍。

4、滄海桑田

從前仙人王遠和麻姑,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王遠一行很快就到蔡經家,但沒見到麻姑的到來,就派使者去請。麻姑到來說她奉命去巡視蓬萊,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成桑田,現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遠說那裡又要揚起塵土來了

5、三顧茅廬

漢末,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才能,想讓他輔佐自己。為表示誠意,劉備帶著關於和張飛,親自到卧龍岡諸葛亮家裡拜見。但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才終於見到,誠心請諸葛亮出山。

6、一葉障目

有個書獃子從古書上讀到「蟬翳葉」的故事,信以為真,就四處尋找,把蟬躲藏處的樹葉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臉作試驗,問妻子能不能看見他。妻子氣憤說看不見。他就拿這片樹葉去街上行竊,被抓後說:「我一葉障目,你們能看見嗎?」

7、栩栩如生

莊子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他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美麗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

8、卧薪嘗膽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9、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即位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庄王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並成為春秋五霸主之一。

10、千呼萬喚

白居易得罪了當時的權貴,因此被貶到江州做司馬。他來到潯陽江邊與即將離別的朋友送行,江面上傳來一陣琵琶聲。他們驅船靠近,千呼萬喚,才見到那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11、不拘一格

龔自珍面對腐敗的清政府,主張改革,提倡禁煙,卻得不到朝廷重用。48歲時毅然辭官歸隱,在路過鎮江時,看到當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詩一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2、拔苗助長

從前宋國一個農夫擔心自己田裡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三天過去了,禾苗沒見動靜。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急忙奔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對兒子說禾苗長高了一大截。兒子跑到田裡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13,紙上談兵

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變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結果趙括慘敗,自己戰死,趙國也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14,草船借箭

三國赤壁之戰時期,東吳大都督周瑜設計讓諸葛亮三天之間完成造箭十萬支,不然就軍法處置。諸葛亮借了20隻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霧之機,開船向曹操水營。曹操令岸上的士兵,拚命向船上射箭,密密麻麻都釘在草人上。諸葛亮回來,把草人上的箭取下數了數,超過十萬只。周瑜的奸計沒能得逞。

15,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起義,但被強大秦軍逐一打敗。義軍將領項羽率領軍隊北上,將與秦軍主力決戰。他帶兵渡過漳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斗,毫無退還之心。終於以弱勝強,推翻了秦朝的統治。

Ⅸ 小學生成語故事有哪些

1、專心致志 古時候有個圍棋高手,名叫秋,人們稱他弈秋。他有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好學,棋藝提高很快;另一個雖然也天天聽課,但很不專心。他看著老師,心裡卻想著天上有沒有大雁飛來,老師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棋藝自然也沒有絲毫提高。

[注釋]致:盡,極。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專一,注意力不分散。

2、鬨堂大笑 宋朝時候,有個叫馮相的官員。有一天,他穿著一雙新靴子走進辦公的衙門。一個同僚問他:「您買這雙新靴子花了多少錢?」他抬起一隻腳說:「九百。」那個同僚驚奇地說:「怎麼我這雙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馮相又抬起另一隻腳說:「這只也是九百。」滿屋的人都大笑起來。

[提示]形容屋子裡的人同時都大笑起來。

3、雙管齊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名叫張璪,他擅長畫山水、松石,特別是畫松樹尤其叫人稱絕。張璪作畫的時候,有與眾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筆,可以同時在紙上作畫。一管筆畫蒼翠的松枝,另一管筆畫枯乾虯枝,畫出的松樹惟妙惟肖,誰看了他的畫都感到驚奇,人們都說他是神筆。張璪還有兩個畫畫的絕招:一是用無筆頭的禿筆繪畫;二是用手指畫畫。他拿一塊白絹,用手指蘸上顏料,左抹右塗,一會兒就作成一幅山水樹木的作品。

[注釋]管:指筆。 [提示]比喻兩件事情同時進行。

4、栩栩如生 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做了一場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美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覺得非常快活得意,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么一個人。襄王聽了庄辛的話,感到十分振奮,封他為陽陵君,採用了他的計謀,收復了不少失地。 [注釋]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

[提示]形容文學、藝術作品對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現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5、胸有成竹 宋朝有個著名的畫家叫文與可,特別擅長畫竹子,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為了畫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後種了許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細觀察竹子的形態和變化。所以每次要畫竹子時,他的胸中就已經有了十分生動、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釋]成:現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備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