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尊師的小故事50字
1. 尊師小故事 100字左右
周恩來向老師贈款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 長張伯岑突患腦塞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 會並送了花圈,白色緞帶上寫著:「伯岑師千古, 學生周恩來敬輓。」張伯岑逝世後,總理一直惦記 著張家人的生活,1961年國家困難時期,總理給張伯 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幣,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 張夫人和子女。
朱德給老師讓座
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 雲南政治學校禮堂和大家一起看戲。開演前,朱德 同志正和觀眾談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 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 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 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 ,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老人入座,待 老人坐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彭德懷穿便服接見老師
1957年8月1日,是中國 人民解放軍建軍3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彭德懷元帥 身穿便服,准備去接見北京市中小學部分模範教師 代表。工作人員提醒他說:「彭總,您是國防部長 ,應該穿軍服才好。」彭總說:「我今天是去見老 師,學生見老師應該穿便服……」接見的時候,彭 總頻頻微笑著向老師們問好,親切地說:「解放軍 要向老師們學習,解放軍要搞現代化建設,要學習 科學文化知識。離開老師們怎麼能行呢?」
參考資料:http://www..com/s?wd=%D7%F0%CA%A6%B9%CA%CA%C2&cl=3
2. 關於尊師的小故事有哪些
程顥、程copy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3. 關於尊師的小故事
2、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3、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孔夫子的誤會
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在去陳國和蔡國的路上被困,一連好幾天沒吃上一頓飯.孔老夫子實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覺,想以此來忘卻飢餓.孔子的大弟子顏回見老師餓得很,心中十分憂傷,心想,老師上了年紀,怎能經得住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辦法,怕是要出危險了.顏回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討.這一次真是天不絕人,居然碰上一個好心腸的老婆婆,給了他一些白米.顏回高高興興地把米拿回來,急忙把米倒在鍋里,砍柴生火,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孔夫子這時剛好醒來,突然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好生奇怪,便起來探看.剛一跨出房門.就看見顏回正從鍋里抓了一把米飯往嘴裡送.孔子又高興又生氣:高興的是有飯吃了;生氣的是,顏回竟然如此無禮,老師尚且未吃,他卻自己先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顏回恭恭敬敬地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送到孔子面前,說:"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贈米,現在飯做好了,先請老師進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來,說:"剛才我在睡夢中見到去世的父親,讓我先用這碗白米飯祭奠他老人家."顏回一把將那碗米飯奪了回去,連忙說:"不行!不行!這米飯不幹凈,不能用它來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問道:"為何說它不幹凈呢 "顏回答道:"剛才我煮飯時,不小心把一塊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為難,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臟的飯給老師吃呀!後來,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飯抓來吃了.這掉過炭灰的米飯怎能用來祭奠呢 "孔夫子聽了顏回的話,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對顏回的誤解,深感這個弟子是個賢德之人.
4、秦始皇拜荊條
秦始皇焚書坑儒,為此而落得個罵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師的故事卻鮮為人知.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6年後,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時發生的事.當時,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護衛下,乘著車輦,浩浩盪盪地從碣石向東北的仙島前進.隨著均勻的馬蹄聲,秦始皇不覺沉入對往事的追憶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師,彷彿他就在眼前,雖說嚴厲,可令人欽敬難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呢.那位威嚴的老人,第一次授課講的就是舜爺賜給我們家的姓.他先分別講了"亡,口,月,女,凡",然後再合成一個"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寫."老師,這字太難寫了.""什麼 一個嬴字就難住了 將來秦國要*你去治理,難事多著哩,能知難而不進嗎 "說著就舉起了荊條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沒見過這位老師,聽說他老人家已經去世了.突然,車停了.前衛奏道:仙島離此不遠,請萬歲乘馬.於是,秦始皇換乘了心愛的大白馬.過不多時,便到了島上.始皇環視渤海,胸襟萬里,豪氣昂然,更加思緒萬千.待到他低頭察看眼前,卻忽然下馬,撩衣跪拜起來.隨從的大臣們見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著參拜.等皇帝站起身來,大臣李斯才問他為何參拜.秦始皇深情地說:"眾位卿家,此島所生荊條,正是朕幼年在邯鄲時老師所用的荊條,朕見荊條,如見恩師,怎能不拜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島稱為秦皇島.傳說島上的荊條為秦始皇敬師的精神所感動,皆垂首向下,如叩頭答謝狀.
5、張良拜師
張良年輕時,曾計劃要刺殺暴君秦始皇,失敗後,為躲避官府通緝,潛藏在下邳.有一天,張良閑游到一座橋上,遇見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見張良走近,便故意將鞋墜落橋下,讓張良下橋去撿.張良很不高興.等張良把鞋撿上來交給老翁時,老翁又讓他幫著把鞋穿上.於是,張良跪著幫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沒客氣,笑眯眯地離開了.臨走時留下了一句話:"小子可教矣!5天後黎明時分在這里等我."張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後天剛亮,他就來到橋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裡,見了張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約會遲到,豈有此理.過5天再早些見我."說完就離去了.又過5天後,雞剛打鳴,張良便匆匆地趕到了橋上,可是不知怎麼的,他還是比老翁來得晚.老翁這回更不高興了,只是重復了一遍上回說的,就拂袖而去了.這下張良可點急了,又過了5天,他索性覺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來到橋上等著.一會兒老翁來了,見著他便點頭稱是.井從袖中拿出一本書,很神秘地說:"你讀了這本王者之書,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後,兵事將起.再過13年,你到濟北,可以與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便是我的化身."說完飄揚而去.天一亮,張良打開書一看,原來是太公望兵法書.張良特別高興.後來張良認真研讀黃石老翁授給的那部兵法書,真的當上了漢高祖劉邦的高級參謀.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
4. 尊師小故事少一點字
劉備三顧茅廬 也是尊師的一種
5. 有關尊師的小故事,短的急
楊時字叫中立來,是劍南將樂源地方的人。小的時候就很聰穎顯得與眾不同,善寫文章。年紀稍大一點既潛心學習經史,宋熙寧九年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吾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後,在卧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程顥死以後,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已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程頤正閉著眼睛坐著,楊時與同學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程頤已經察覺的時候,那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德性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遠千里與之相交遊,其號為龜山先生。
6. 急~名人尊師的故事(50字以內)
毛澤東,成為領袖後,將他一直對其有愧意的老師張干接到北京,一直在照顧他的生活,直至百年。
7. 尊師小故事20字
1 毛澤東敬酒來、寫賀信 1959年6月,毛源澤東回到故鄉——韶山,他邀請自己讀私塾時的老師毛禹珠一起吃飯。席間,毛澤東為老師敬酒,使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則說:「尊老敬賢,應該應該。」 徐特立先生是我國傑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年,當徐老60壽辰之際,毛澤東特意寫賀信祝壽。他在信的開頭寫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他還號召全黨向徐老學習。 2 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8. 尊師的小故事 50字左右
代尊敬師小故事
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編輯於 2010-09-09
查看全部8個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 當你不理他的時候 他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主動的找她,因為我自己的面子架子或者自尊心,跟不聯系她甚至失去她相比,都不值一提,
346條回答·12,060人在看
韓紅我當年是大學校花,大家以為開玩笑,為何曬出照片後大家十分震驚?
一般來說說胖子不都是潛力股嗎?韓紅老師胖是真的,但她是潛力股也是真的。在我身邊也有不少像韓紅老師這樣
23條回答·2,763人在看
如何分辨男人的曖昧和喜歡?
靈兮情感挽回
全職情感咨詢師,守護你的幸福
關注
99,914播放
霍金在物理科學家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一是非物理學研究領域對於霍金在物理學中地位的認識。也就是圈外人對於霍金地位的評價。二是霍金的學術成績
835條回答·16,267人在看
古代長輩對隔輩人的稱呼
(1)子:在古代是一個使用范圍較廣的稱呼,秦漢以後主要用作兒子之稱。自己之子可稱為「犬子」、「孽子」
10條回答·646人在看
俗語「笑貧不笑娼」還有下半句,究竟是什麼內容?
這句話的下半句是「救急不救窮」,意思是告訴我們,如果有人需要幫助,我們一定要選擇那些平時肯出力幹活的
7條回答·1,565人在看
有哪十部評價高的的年代劇?
評價高的的年代劇有《父母愛情》《大江大河》《生活有點甜》《下海》《相愛十年》《劇場》《師傅》《正陽門
24條回答·6,764人在看
慈禧的屍體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出殯的當天臭氣熏天,真是這樣嗎?
慈禧的屍體確實存放了一年,但她的棺槨使用的金絲楠木,而之所以會臭氣熏天的原因是因為她的隨葬品中有的食
17條回答·2,446人在看
「卧龍鳳雛」得其一就可得天下,可為什麼劉備卻沒能得到天下?
戰爭的勝負與成敗,從來都不是只僅靠一個因素的優勢就可以獲得。打天下是一個極為綜合性的復雜工程,人才固
263條回答·8,756人在看
大專畢業證書上的身份證號碼和現在的身份證號碼不一樣,不能報本科,怎麼辦?
必須經考生申請上報教育部考試中心審核修改信息後才能繼續報本科考試。辦理流程:1、 畢業生按照規定時
18條回答·5,868人在看
正在載入
評論
9. 尊師重教的故事50字
程門來立雪,漢語成自語,舊指學生恭敬受教,現指尊敬師長;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長者的尊敬。
成語出處,《宋史·楊時傳》:"楊時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有關"程門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二程語錄·侯子雅言》:"游、楊初見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即覺,顧謂曰:'賢輩尚在此乎?日即晚,且休矣。'及出門,門外之雪深一尺"。一個是《宋史》中的《楊時傳》:楊時和游酢"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有一次,楊時和游酢來拜見他們的老師程頤,但是當他們在窗戶外邊看見他的老師在屋子裡邊坐著睡著了的時候,不忍心打擾他的老師,就站在門外邊,耐心無悔地等著他的老師醒過來,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楊時和游酢沒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著,等程頤醒來的時候,門外的雪已經有一尺深了,這件事因此作為尊重老師的典範成為學界的佳話。
10. 尊師小故事20字左右
寫作思路:可以寫《程門立雪》,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版時,他對老師十分尊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正文: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後,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裡。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