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形容人富有的四字成語故事

形容人富有的四字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2 05:47:00

『壹』 急需四字成語故事,越短越好

1鵬程萬里
傳說我國古代有一種鵬鳥,是一種名叫「鯤」的大內魚變成的。它的背長達容幾千里。每年六月,它都要飛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一拍,天池的水就被擊起三千里的浪花。它乘著旋風,一下子能飛越九萬里的高空。一些小鳥很不理解地問它:「你為什麼要飛到九萬里以外的天邊呢?」(2鶴立雞群:晉朝皇室有個侍衛官中嵇紹,一次他跟著皇帝出去打仗,結果被敵人包圍,其他人都只顧自己逃命只有嵇紹,保護皇帝勇敢地殺出了重圍。大家都覺得他是個英雄。嵇紹的身材高大,一次,他上朝時,有人稱贊他:「他是那麼高大神奇,就像一隻鶴站在一大群雞中間

『貳』 關於英雄人物故事的四字成語都有哪些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一個人把關隘,就是一萬個人也攻找不開.形容地勢險版要,易守難攻權.
★一鼓作氣:古時在作戰時,打第一通鼓,兵士都鼓足勇氣;到第二通鼓,勇氣逐漸衰弱;再到第三通鼓,勇氣就消失了.
★一往無前:指不怕困難,一直向前.
★居高臨下:指軍事上佔領高地,控制下面.
★鞠躬盡瘁:本指諸葛亮盡忠竭力以報國.現形容為工作不辭勞苦,貢獻出全部力量.
★傲然屹立:形容態度堅定,毫不動搖.
★百煉成鋼:比喻經過長時期的鍛煉,才能成為堅強的人.
★百戰百勝:形容每戰必勝,所向無敵.
★百折不撓:形容意志堅強.
★背水一戰:比喻決一死戰.
★碧血丹心:形容堅定忠誠.
一身正氣 臨危不懼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瀾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鎮定自若 化險為夷 昂首闊步 昂首挺胸 百戰百勝 碧血丹心 百煉成鋼 大智大勇 沖鋒陷陣
頂天立地 鼎立天下 奮不顧身 奮勇當先 赴湯蹈火 光明磊落 急中生智
化險為夷 所向披靡 所向無敵 赴湯蹈火 無所畏懼 氣沖牛斗 氣沖霄漢

『叄』 收集幾個形容很想一個人的四字成語

魂牽夢繞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望穿秋水.
朝思暮想.

成語: 狐死首丘 拼音: hú sǐ shǒu qiū
出處: 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典故: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狸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成語: 魂牽夢縈 拼音: hún qiān mèng yíng
出處: 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雲屏,更哪堪酒醒。」
典故: 形容萬分思念。

成語: 蒹葭之思 拼音: jiān jiā zhī sī
出處: 《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典故: 蒹葭:初生的蘆葦。思:思念,懷念。指戀人的思念之情。

成語: 剪燭西窗 拼音: jiǎn zhú xī chuāng
出處: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典故: 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後泛指親友聚談。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連瑣》)

成語: 刻骨相思 拼音: kè gǔ xiāng sī
出處: 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典故: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成語: 暮雲春樹 拼音: mù yún chūn shù
出處: 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典故: 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成語: 念念不忘 拼音: niàn niàn bù wàng
出處: 《朱子全書·論語》:「言其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典故: 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

成語: 念茲在茲 拼音: niàn zī zài zī
出處: 《尚書·大禹漠》:「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典故: 念:思念;茲:此,這個。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成語: 白雲孤飛 拼音: bái yún gū fēi
出處: 《新唐書·狄仁傑傳》:「薦授並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傑登太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
典故: 比喻客居他鄉,思念父母。

成語: 白雲親舍 拼音: bái yún qīn shè
出處: 《新唐書·狄仁傑傳》:「薦授並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傑登太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
典故: 親: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話。

成語: 春樹暮雲 拼音: chūn shù mù yún
出處: 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典故: 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成語: 睹物思人 拼音: dǔ wù sī rén
出處: 唐·裴鉶《傳奇·顏睿》:「貴妃贈辟(避)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典故: 睹:看;思:思念。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成語: 甘心首疾 拼音: gān xīn shǒu jí
出處: 《詩經·衛風·伯兮》:「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典故: 甘心:情願,樂意;首:頭;疾:病,引申為痛。想得頭痛也心甘情願。形容男女之間相互思念的痴情。

成語: 歸正守丘 拼音: guī zhèng shǒu qiū
出處: 《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典故: 傳說狐狸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成語: 寒泉之思 拼音: hán quán zhī sī
出處: 《詩經·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典故: 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成語: 鶴唳華亭 拼音: hè lì huá tíng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典故: 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成語: 秋水伊人 拼音: qiū shuǐ yī rén
出處: 《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典故: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成語: 室邇人遠 拼音: shì ěr rén yuǎn
出處: 《詩經·鄭風·東門之墠》:「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典故: 室:房屋;邇:近。房屋就在近處,可是房屋的主人卻離得遠了。多用於思念遠別的人或悼念死者。

成語: 首丘之情 拼音: shǒu qiū zhī qíng
出處: 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典故: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狸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成語: 涕零如雨 拼音: tì líng rú yǔ
出處: 《詩經·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典故: 涕零:流淚。眼淚象雨水一樣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極深。

成語: 天末涼風 拼音: tiān mò liáng fēng
出處: 唐·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典故: 天末:天的盡頭;涼風:特指初秋的西南風。原指杜甫因秋風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摯友李白。後常比喻觸景生情,思念故人。

成語: 望雲之情 拼音: wàng yún zhī qíng
出處: 《新唐書·狄仁傑傳》:「仁傑登奇太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
典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成語: 畏威懷德 拼音: wèi wēi huái dé
出處: 《國語·晉語八》:「民畏其威,而懷其德,莫能勿從。」
典故: 懷:思念。畏懼聲威,感念德惠。

成語: 西窗剪燭 拼音: xī chuāng jiǎn zhú
出處: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典故: 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後泛指親友聚談。

成語: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拼音: 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
出處: 《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典故: 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成語: 一日三秋 拼音: yī rì sān qiū
出處: 《詩經·王風·采蓮》:「彼采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典故: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成語: 驛寄梅花 拼音: yì jì méi huā
出處: 三國·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卿寄一枝春。」
典故: 請郵差寄送梅花。比喻向遠方友人表達思念之情。

成語: 月明千里 拼音: yuè míng qiān lǐ
出處: 南朝宋·謝庄《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典故: 月光普照大地。後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成語: 輾轉反側 拼音: zhǎn zhuǎn fǎn cè
出處: 《詩經·周南·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典故: 輾轉:翻來復去;反側:反復。翻來復去,睡不著覺。形容心裡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肆』 名人故事用四字詞語形容2個

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卧薪嘗膽

『伍』 含有四字的成語故事

塞翁失馬、老馬識途、馬革裹屍、伯樂相馬、鷸蚌相爭、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羽扇綸巾、錦囊妙計、舌戰群儒、乾乾凈凈、彎彎曲曲、雪中送炭、一葉障目、指手畫腳、取長補短、嫦娥奔月、四海為家、管中窺豹、拔苗助長、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垂頭喪氣、光彩奪目、金碧輝煌、千里迢迢

『陸』 形容「古今中外名人故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形容「古今中外名人故事」的四字成語有:捨生取義、懸梁刺股、三顧茅廬、圍魏救趙、荊軻刺秦。

『柒』 帶有故事的四字成語

關於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大全 :卧薪嘗膽、負荊請罪、望梅止渴、四面楚歌、背水一戰、完璧歸趙、三顧茅廬、草木皆兵、圍魏救趙、指鹿為馬、唇亡齒寒、紙上談兵

『捌』 表示太好了意思的四字成語故事

錦上添花,意指在美麗的錦織物上再添加鮮花。比喻略加修飾使美者更美版,引申比喻在原有成就權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語出 宋 黃庭堅 《了了庵頌》:「又要 涪翁 作頌,且圖錦上添花。」此外, 清 李漁 《凰求鳳·讓封》:「三位夫人恭喜賀喜,又做了狀元的夫人,又進了簇新的房子,又釋了往常的嫌隙,真個是錦上添花。」
白璧無瑕:
【解釋】:潔白的美玉上面沒有一點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無缺。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問:『不曾博覽空王教略,借玄機試道看。』師曰:『白玉無瑕,卞和刖足。』」

『玖』 成語故事的四字成語大全

塞翁失馬、老馬識途、馬革裹屍、伯樂相馬、鷸蚌相爭、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羽扇綸巾、錦囊妙計、舌戰群儒、乾乾凈凈、彎彎曲曲、雪中送炭、一葉障目、指手畫腳、取長補短、嫦娥奔月、四海為家、管中窺豹、拔苗助長、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垂頭喪氣、光彩奪目、金碧輝煌、千里迢迢

  • 塞翁失馬的成語故事:

  • 古時候,在我國北方的邊城住著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歡叫他「塞翁」. 塞翁飼養了一匹壯馬.一天,馬走失了,鄰居們都來寬慰他.他笑著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幾個月後,走失的馬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匹好馬!鄰居們都來祝賀.塞翁說:「怎麼知道不能成為禍呢?」果然,他的兒子騎馬時跌斷了一條腿.鄰居們又來勸慰他.塞翁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一年後,打仗了.村裡的青年人都被強征入伍,十個有九個死在戰場上.只有他跛腳的兒子留在了家裡,保住了一條命.

    2.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 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

    3.馬革裹屍成語故事:

    東漢時,有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叫馬援,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東北人),字文淵.有一次,馬援在外作戰凱旋迴京,許多人前來歡迎慰勞.在這些歡迎的人中間,有一個叫孟冀的,也隨同眾人向馬援道賀.馬援說:「我總以為你要和我說什麼大事,怎麼也這樣隨波逐流地一味誇獎我呢?」孟冀笑了笑,沒說什麼.馬援說:武帝時代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郡的地方,不過封了幾百戶的侯爵.我現在倒封了這樣大的地盤,賞過於功,能夠保住長久嗎?現在匈奴、烏桓還不時侵擾北方邊境,我想自告奮勇前去討伐.作一個好男兒,就應當准備把生命犧牲在疆場上,用馬革裹屍而歸,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兒女的身旁! 孟冀聽了馬援的話,不勝佩服,說:「這不愧是一個大丈夫呀!」後來,馬援擔任了隴西太守一職,率軍擊破先零羌,並一直在軍中征戰,直到六十三歲,病死軍中,實現了他「馬革裹屍」的諾言.

    4.伯樂相馬的成語故事:

    伯樂本來的名字叫孫陽,他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很會辨別馬匹的好壞,是著名的相馬師,所以人們叫他伯樂(天上星宿名稱,傳聞專管天馬).有一次,伯樂經過虞阪,眼睛一亮,看見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馬卻被人當成劣馬,用來拉車.伯樂覺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淚如雨下.這匹馬彷佛也知道伯樂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連連嘶叫起來.伯樂有一個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會相馬.有一次,他找來了一匹駿馬,告訴秦穆公說這是黃色的雌馬.秦穆公牽來一看,卻是一匹栗色的雄馬,不禁大失所望.事後,穆公對伯樂說:「方九皋連雄馬、雌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麼可能看得出馬的好壞呢?」伯樂不以為然,他認為方九皋看重馬的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聽了,再牽出馬仔細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馬,這就是「伯樂相馬」 的故事.

    5.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它常常仗著它的優勢去侵略別的弱國。弱國之間,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趙國聲稱要攻打燕國。當時,著名的游說之士蘇秦,有個弟弟叫蘇代,也很善於游說。蘇代受燕王的委託,到趙國去勸阻趙王出兵。到了邯鄲,蘇代見到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知道蘇代是為燕國當說客來了,但明知故問:喂,蘇代,你從燕國到我們趙國做什麼來了?尊敬的大王,我給你講故事來了。講故事?他要講什麼故事呢?趙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接下來,蘇代講開了他要講的故事。他說這次到趙國來,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正在它倆爭吵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人走了過來。那打漁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蘇代講完了上邊的故事,然後嚴肅地對趙惠文王說:尊敬的大王,聽說貴國要發兵攻打燕國。如果真的發兵,那麼,兩國相爭的結果,恐怕要讓秦國做漁人了。 趙惠文覺得蘇代的話有道理,便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拾』 請問有誰能用四個字的詞語來形容古代的名人故事!例如:花木蘭替父從軍,用四字詞語來形容。

木蘭從軍
荊柯刺秦
廉頗負荊
大禹治水
誇父追日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