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雁盪山民間短故事

雁盪山民間短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2 09:20:06

① 溫州的歷史故事,簡短一些。

戰國前,公元前192年為東甌王的都城。浙南一帶稱作甌
東晉323年,在東南,有個人看中了這地。一個圍繞甌江的小城由此而建,名為甌。這個風水專家郭璞,讓溫州靠倚三山一水兩分海。
晉代時期,備受李白欣賞的謝公謝靈運,在溫州任永嘉太守,並留下許多詩和池上樓一個以詩命名的樓。
宋代溫州民間發明了南戲,才演變出今天這么多名劇種,是中國戲劇的鼻祖。而且宋代的溫州人早已產生了重商思想了。
南宋靖康之亂,宋徽宗曾逃至江心嶼,住了很久。文天祥亦在這江心嶼看著江水東逝流下不少詩句。《壇經》收錄了一名重要的溫州永嘉禪師,他是六祖慧能大師的法嗣,即玄覺禪師。
明代初期,劉基輔佐朱元章打下天下,大家是知道諸葛亮和吳用的,劉基即是如此。嘉靖年間,溫州出了個官至內閣首府,相當於宰相位的張璁。同時該年間,溫州的鮑一中,成為國最厲害的圍棋手。古代,文林帶著兒子文徵明亦在溫作官。
雁盪山更是被徐霞客收入其游記,沈括的《夢溪筆談》和方孝孺的《中山草堂記》中。書法家蔡襄、范成大、湯顯祖都留下許多詩句和題壁。中國有三山五嶽,這三山就是黃山、廬山、雁盪山。謝靈運正是在在登雁盪山時發明了謝公屐。康有為在1924年游歷雁盪,留下20多件作品。茅盾有詩《接客僧》,蘇軾有詩《次韻周寄雁盪山圖二首》。
溫州狀元王十朋在江心嶼又留下絕對: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水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江心嶼是一座孤島,島上有東西二塔,它和西湖一樣「一湖印雙塔」,又與江外的城市隔絕。煙台條約開放溫州以後,英國人駐江心嶼想拆掉東塔。不料那天台風颳起,阻止了拆塔工程,東塔的頂部後來也長出了一棵千年榕樹。
清代末期,孫冶讓,一代改革教育家,又為近代化中國作了巨大貢獻。
近代時期,張愛玲亦來溫尋找那個濫情的胡蘭成,他們一起走遍了溫州的廟觀。上松台山時,胡拒絕了張的請求,張愛玲呆了20多天涕泣而去。袁世凱也曾任溫處道,在溫州地方為一方官。弘一大師李叔同一生出家24年,在溫州就住了12年,常駐於慶福寺,研究佛家經典,如《華嚴經》,寫下許多文章詩歌,如《清涼歌集》。豐子愷在赴日留學前也專程來溫與弘一大師辭別。
現代化的溫州,不只有生意經。南懷瑾,一代國學大師生在這里。研究庄老文化,孔孟之道的深奧的人。溫州數學家曾出不絕,1/4的中科數學家都溫州的額,其中又以蘇步青、谷超豪為代表。
溫州話更是溫州絕無僅有的文化之一,在世界來看漢字是最難懂的語言,在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就是溫州話了,排在第一位。抗日時期溫州話經常用作情報傳遞的途徑。

② 雁盪山還有什麼傳說

1,雁盪山洪武尖的傳說
雁盪山東麓有一座山峰叫洪武尖,相傳是朱元璋賜封的名字。
元朝末年,朱元璋大軍浩浩盪盪南下,一路上打了好多勝杖。到浙江沒多久,就攻下了寧波、台州。但攻打溫州時,那白鹿城有神鹿守衛,牢固得不得了,幾次交鋒,朱元璋都損兵折將,連他本人也受了傷,差一點被捉住。還好,他那匹棗紅馬突然長叫一聲,四蹄騰空,帶他沖出敵陣,救了他的性命。
朱元璋昏頭昏腦,任憑棗紅馬馱著他,落荒奔逃。他本想避入雁盪深山歇息一下,哪曉得在山岔口走錯了路,倒轉走台州去了。忽見三面塵土飛揚,馬蹄得得,一片喊殺聲,無數元兵蜂擁上來。
朱元璋大喝一聲,勒馬回頭,想沖進敵陣,決一死戰,哪曉得棗紅馬卻一步一步向後退。他越用鞭打,馬越往後退。奇怪的是,馬倒退時踏過的地方,一群又一群大大小小的蜘蛛,不曉得是從哪裡爬攏來,忙忙碌碌給它織了一層層白白厚厚的蜘蛛網,好像這蹄印不是新踏出來的。當元軍追到這里時,看看蹄印,只當朱元璋已過去很久,也就不再追了。
朱元璋跑了一段路,遠遠望去,只見雲霧當中,有一山尖隱隱現現,閃著陣陣霞光。「好地方呀!」他就揚鞭向那霞光沖去。朱元璋跑上了峰尖,渴得要命,偏偏這山尖沒水,他就大叫:「蒼天在上,快賜我甘露吧!」說罷,他隨手把劍插在草地上,一下子,一股清泉噴出來了。
朱元璋用泉水洗了浴,刀傷不痛了,身上力氣也大了。
後來,朱元璋當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想起了當年從溫州逃到雁盪山這段經過,就把那座高山尖叫做「洪武尖」,上面的泉水稱為「一劍泉」,還賜給山上的蜘蛛一條漂亮的金腰帶,今日,那洪武尖上的蜘蛛腰間都系著一條黃金帶。

2,雁盪朝陽洞山上金交椅的傳說
雁盪朝陽洞山上,有一塊大岩石,好比「金交椅」一樣。
傳說「金交椅」下面原先有個岩洞。洞口很小很小,只能伸進一隻手。洞里有多少寬呢,就無人知曉。
那時,雁盪響嶺頭有個看牛娃兒叫靈峰。靈峰幫財主放牛,每日帶一個竹簍把牛趕到一座山上吃草,自己到岩坑溝里去翻螃蟹、捉魚蝦,供養奶奶。
一日,靈峰發現了「金交椅」腳下這個岩洞。他把耳朵貼緊聽聽,洞里的流水有時咚咚響,好比演奏仙樂一樣;有時篤篤篤敲起來,好比千軍萬馬奔騰一樣。靈峰睜大眼睛往洞里看,見洞里一片光亮,好比星星在閃動!奇怪,真奇怪!靈峰想鑽進洞里去,但洞口太窄,進不去。他只好把手伸進去。哪知道馬上摸到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
這條鯉魚,背墨黑,像將軍的盔甲;嘴一張一張的,像黃龍的嘴巴;尾巴呢,像一副船槳。
他左張張,右看看,把鯉魚放進竹簍里。他又把手伸進洞里去摸,又是一條!就這樣,他一連摸了五條鯉魚,竹簍滿騰騰了。
這以後,靈峰每日上山放牛,都到洞里摸魚,每日都摸滿一竹簍——五條鯉魚。
奶奶每日吃鯉魚,眼睛慢慢好轉起來。半個月後,全好了。
靈峰吃了鯉魚,不到一個月,也長成了身強力壯的鐵漢子,力氣增加了不少。
財主見靈峰長大,就不讓他放牛,叫他乾重活,上山砍柴。一日,靈峰挑著柴下山,身上背著很重的竹簍,沒想到在路上撞倒朝廷里派來的陰陽先生和他帶來的四個嘍羅,他們是到雁盪山來破「金交椅」風水的。
陰陽先生一眼見到靈峰的肩頭擔一擔柴,好像擔兩座山,面頰血紅,眉梢劍峰恁,體格特別強壯。他心裡暗暗吃驚,難道我來遲了?是不是「金交椅」的靈氣統統被他吸去了?當真,狗腿子發現了他竹簍里的五條格外活潑的鯉魚!
陰陽先生見了,臉色大變,忙問:「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靈峰!」
「靈峰?你……你的鯉魚,是在那把『金交椅』腳下拿的?」
「是又怎樣?」
陰陽先生一雙眼珠子很可怕,他講:「這金交椅生在皇帝的寶山上,這鯉魚是皇帝的!快,快交給我!」
「豈有此理!我捉到的,為什麼要交給你?不交!」
「不交就奪!」四個嘍羅七手八腳一齊沖過來。靈峰舞起柴擔,兩個狗腿子被打得滾落山去,另外兩個狗腿子嚇得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
陰陽先生面孔刷白,沒膽動,氣也沒膽透。
靈峰順手把魚簍「呼——」地一聲拋上天空,只見魚簍向西飛去,一下子不見了。他全身用力向山下滑去,那幾個嘍羅看也不敢看。
過了好一陣工夫,陰陽先生和四個狗腿子拌拌動地爬到「金交椅」腳下,尋到了岩洞。陰陽先生把耳朵貼過去聽聽,洞內很靜,一點聲音也沒有;睜開眼珠子看看,洞里墨黑墨黑的一點也看不見;手伸進去摸摸,洞里空盪盪的,一點東西也沒有。
「啊,我來遲了!」陰陽先生癱在地上,有氣無力地向狗腳子命令,「快!快……拿牛屎來!」狗腿子挖來了牛屎,往岩洞擲去,只聽「嘭」的一聲,岩洞關閉了。
從此,「金交椅」腳下再也沒有岩洞了。靈峰拋的那五條鯉魚,在靈岩那一邊山頭,化成了岩,大家都叫它「朝天鯉」。

3,羊角洞傳說
從前,雁盪山有個叫阿寶的後生,熟人見到他,總作興學他口吃的樣子:「阿寶,現在牽羊順……順當乎?」他咧開嘴笑笑。
阿寶十三、四歲時,家裡弄了只大白羊。每日天未亮時,他就牽著羊到半里外的墳壇去放。這片墳壇很冷清,每到黃昏時,鬼呼呼聲地叫,鬼火飛來晃去,煞是嚇人!阿寶經常聽人這么講。但他有個倔犟的脾氣:自己沒有親眼看見的,是不相信。
一日下午,他又把羊牽到墳壇,拴在一株樁上,自己同小夥伴小錘去池塘玩水。兩人正玩得痛快,突然烏雲滾滾,雷雲閃電,眼看天就要下雨了。阿寶三步一跳,一口氣跑回墳壇,只見羊跺著腳「咩咩」直叫。他趕緊去解羊繩。忽然「轟隆」一聲,一個響雷炸得墳壇發抖,緊接著,槐豆大的雨從天上落下,直落得墳壇四周冒起一層白煙,風刮著樹,發出「喔,喔」的叫聲。這時的阿寶被嚇呆了,他以為鬼真的趕來了,不管三七廿一,抓住羊繩用力一扽,就往家裡跑。
過一下,雨停了。小錘也獨自往回走。他路過阿寶家時,見阿寶站在羊棚邊,一手捏著羊繩,一手打開棚門,嘴裡念著:「進去!進去!」小錘忍不住笑出聲來。阿寶聽見笑聲,回頭一看,自己手裡拉著的竟是一條羊繩!阿寶「啊」地一聲,結結巴巴地講:「怪——怪不得,這么順當!」原來,阿寶慌里慌張解羊繩時,用力過猛,把羊繩給扽斷了,羊還留在山上哩!
俗話說:「一人傳十十傳百」,阿寶牽羊的笑話,很快傳遍了整個雁盪山。於是,「阿寶牽羊——順當得很」這句話,也便成了這一帶老百姓樂於引用的歇後語了。
阿寶的羊在山上到處亂跑,它跑呀,跑呀,一直跑到了方岩頂,不小心一隻角撞在岩壁上,岩壁被撞了個羊角的大窟窿,從那以後,老百姓就把這窟窿叫做「羊角洞」。

4,樂清大荊顯勝門的傳說
聽說每年桃梅杏李成熟時節,玉皇大帝總要派仙人下凡,採集百果,在瑤台舉行一次盛會。
這一年,鐵拐李奉旨采了一擔果品,正准備返回天宮時,被眼前一瓣瓣奇特的蓮花瓣迷住了。這哪裡是什麼蓮花瓣?是一座座奇形的山峰!嘩嘩響的瀑布,比仙宮音樂還好聽得多哩!
鐵拐李放下果擔,用手指往前面一戳,只見擎天的岩壁「轟」地一聲往兩邊移動,裂出一扇石門來。門里周圍都是峻壁,彎彎曲曲向里伸。一條白練從山頂掛了下來。石平台上,山樂官鳥正在演奏,雉雞、丹頂鶴在一邊跳舞。鐵拐李雙腳一蹬,騰空進了石門,去游覽勝境了。
再說瑤台盛會已臨近,玉皇大帝見鐵拐李還沒回來,只好派韓湘子去找。韓湘子是天宮樂師,他的玉簫一吹,各路神仙就會圍攏來聽。哪曉得他一連幾天奔走,吹簫把嘴唇都吹破了,還是不見鐵拐李的影子。
韓湘子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東探西找。有一日,他找到東海邊上,也被眼前的一瓣瓣蓮花迷住了!這是一座人間少有的仙山哪!仔細一看,那山頂上還放著一擔果品,旁邊插著一條仙杖,山腰間有一隻很大的仙人腳印。不用說,鐵拐李一定在這里了。
韓湘子自言自語:「好個鐵拐李,在這里留連風光,誤了瑤台盛會,看你怎樣向玉皇大帝交代?」他順著鐵拐李的腳印,也遁入石門去。誰曉得他這一去,也沒了蹤跡。
天亮時,人們看凶那一擔果品早已化作了岩石,那仙杖呢,也變成了仙杖峰,那裂開的石門,大家就叫它顯勝門。聽說,在月光夜,顯勝門里就會傳出陣陣仙樂來!

③ 雁盪山的故事

懸賞分太少!!!!如果+...........分!!我就發.

算了!!!!看你太可憐.....我也沒時間了我發
早年,樂清芙蓉村和雁盪山都沒有名字,大家只曉得東海邊有座高出白雲的大山,山頂上有個藍色的平湖,大風一吹,滿湖水「晃當晃當」拍打著天空。日子長了,天空也被湖水染成了藍汪汪的了。

平湖邊有間小屋,屋裡住著個漂亮的芙蓉姑娘。姑娘待人好,哪個人有困難,她總是相幫忙解決,遠近每個人都稱贊她是一個熱心善良的好姑娘。芙蓉姑娘很勤快,空閑時,在平湖裡種上一片芙蓉花,有紅的紫的白的,還喂著一大群嗄嗄叫的雁鵝。

這一年夏天,芙蓉姑娘坐在平湖邊的太湖石上,正對著藍汪汪的湖水梳頭,突然一條癩頭蛟大搖大擺地游過來,搖著腦袋講:「好標致的姑娘呵,我叫東海蛟,家住在東海,東海屬我管,金子銀子用不完,你嫁給我,會永遠快樂的哩!」芙蓉姑娘沒理他,轉身就進了小屋,癩頭蛟沒趣,走了。

有一日,芙蓉姑娘盤坐在木桶里,手劃湖水,在荷花叢中穿來穿去,忙著摘蓮子。突然來了個油頭粉面的花花公子,站在平湖岸邊,打著破鑼似的喉嚨,「姑娘!姑娘!」叫個不停。芙蓉姑娘討厭死了,順手抓起一個大蓮蓬砸過去,砸到那個花花公子的頭頂上,他摸摸鼻子,灰著臉走了。

又有一日,芙蓉姑娘坐在湖邊洗衣裳,有人在她背後一推,她被推進平湖裡,立刻昏天黑地什麼也不知道了。等到她醒過來睜眼一看,有個戴涼帽的人,嬉皮笑臉對她講:「好標致的姑娘呵,我正在山上砍柴,見你跌落湖裡,連忙跑來把你救起來。」芙蓉姑娘相信了,趕緊講:「謝謝你,請你到我的小屋裡來坐坐吧!」話還未講停當,平湖裡的雁鵝嗄嗄叫了,飛過來啄落那人頭上的小涼帽。一看,哎唷,原來是癩頭蛟呵!芙蓉姑娘吃了一驚,騎上一隻雁鵝飛進了平湖。

癩頭蛟又急又惱,張牙舞爪沖進平湖,緊緊追趕芙蓉姑娘。平湖裡波浪滾滾,霧氣騰騰,芙蓉花和葉子「呼哩嘩啦」攏作一團,纏住了癩頭蛟不放;癩頭蛟受不住,拚命掙扎,沒想到撞在一座山峰上。山岩「轟隆隆」一聲塌下來,壓住它,它只露出一張嘴巴,直到今日還「哇哇哇」吐著瀑布水哩!

那些芙蓉花和葉子也落下來,都化做又香又軟的泥,遮住了平湖水,平湖水沒有了,上面長著一叢叢蘆葦葉。那位芙蓉姑娘呢,她趁著癩頭蛟掙扎的時節,用力一甩,騎著雁鵝向北飛了,只是每年夏天,才回來一次。

第二年夏天,花葉泥中抽出了一去鮮艷的大芙蓉花,立在山頂上,人們老遠就能看見它,有人說這就是芙蓉姑娘,大家就叫它芙蓉峰。住在峰下的人家把自己的村叫芙蓉村,那平湖地方,改名為雁湖,這座山就叫雁山。村取花的名,山取鳥的名,並在一起就叫「花村鳥山」。

④ 民間故事(短的)

民間故事:

傳說中有個小夥子叫黃河,英勇無比.戀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親看不起他,就讓他百步之內射箭,進一個銅錢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親又讓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銅錢並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難他,就一箭射向她父親.怎知他以前學過武功,躲開了.他很氣惱,他從來都是箭不虛發的,這次沒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煉.一次意外射下一隻鳥,鳥告訴他那姑娘自殺了.小夥子很悲哀,就淚水不停地留下來,形成了現在滾滾的黃河.

⑤ 誰知道雁盪山夫妻峰傳說越簡潔越好

千百年前,石海洞鄉一帶曾是僰人的故鄉。僰人中有一位勤勞勇敢的青年名叫石娃,為了給老母親醫治眼病,他不怕豺狼虎羆,翻山越嶺四處求醫。

天宮玉女隨玉皇大帝巡遊,俯視石海洞鄉的人間仙景。得知石娃隻身一人照顧老母時,玉女深受感動,便悄悄來到人間,變成美女玉姑和石娃結成了夫妻。

玉姑從懸崖上找來靈芝,到天泉洞取天窗瀉下來的泉水,煎熬成葯水,一勺勺地喂進婆婆嘴裡。婆婆眼病很快痊癒了,一家三口男耕女織,過著人間幸福美好的生活。

誰知好景不長,藏在天泉洞深處的「紅眼怪」返回天宮,秘告玉女私奔人間的消息。玉皇大帝大發雷霆,立即派出天兵天將緝拿玉女。

剎時間,石海洞鄉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大雨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但他們二人毫不畏懼,相互緊緊地擁抱著,寧肯遭受電劈雷轟,誓死也不回天宮。

九十九道閃電,割不斷石娃與玉姑的愛情,九十九聲霹靂,也分不開這對恩愛夫妻。

石娃、玉姑至死也不肯分開,最後幻化為兩座奇特的石峰。他們至今依然緊緊擁抱,永不分離。

(5)雁盪山民間短故事擴展閱讀:

雁盪山夫妻峰屬於雁盪八景之一的靈峰。

其實,與其說靈峰是佛地,毋寧說它是仙鄉,這並非因為緊挨佛家的觀音洞還有一個道家的北斗洞,而是靈峰四周諸多青峰蒼崖輪菌郁盤,繞出一方如夢如幻的勝境。靈峰的峰崖又最會做態,所謂「移步換形」,尤其是在月夜,會令人生出許多緒思。

在靈峰景區內,夜景有夫妻峰、犀牛望月、婆婆峰、雙乳峰...其中的最富爛漫色彩的便是夫妻峰。在晴朗的月夜...你看,一對久別的夫妻在熱烈地擁抱、親吻!

⑥ 民間故事短點!!!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之一,是我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 牛郎織女
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白蛇傳
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孟姜女哭長城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⑦ 雁盪山名字由來的傳說、

雁盪山 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

⑧ 與雁盪山有關的傳說,要有趣點的

這個小故事講的是關於:雁盪山的來歷。

曾經煉五色石補天的女媧氏,一天巡視四方,來到西北高原上的大澤旁邊,只見周圍蘆葦叢生,澤內荷花盛開,美麗極了。

女媧氏繞過沙灘,伸手採摘了兩朵金色蓮花和一朵五色荷花,插在髻旁。她正要走時,忽然一陣大風吹來,把她髻上的三朵花兒一齊吹向天空,直向東南海邊飄去。花兒飄呀,飄呀,飄到了大海邊上的兩越上空才落下來。兩朵金色蓮花就變為金華山和天台山華頂峰;那朵五色荷花則變為一座「芙蓉山」了。因為「芙蓉」也就是荷花,所以才有這個雅稱。這朵五色荷花有一百零八瓣,「芙蓉山」也剛好有一百零八峰。但其中有幾個是雙峰並立的,只取了一個名,因此人們只說是「百二奇峰」。

女媧氏見三山落成,滿心歡喜。過了許多年以後,一天,她偶然遙望東南,不禁大驚失色。原來,那座美麗的「芙蓉山」不知在什麼時候已被怪獸「鑿齒」咬了三十六個大洞和許多小洞,地面上也被挖掘了幾道深坑,正在滔滔地流著水哩。女禍氏知道,這「鑿齒」的門齒,足有三尺長,象鑿頭般銳利,厲害非凡,很難對付。她只好求玉皇大帝幫助除害。這玉皇大帝是天皇氏的化身,他就命令地皇氏的姊姊和阿姨——雨姊和風姨前去除害。雨姊、風姨迅速跟隨女媧氏來到了凡間。霎時間,狂風怒號,大雨如注,地面上洪水橫流。

那「鑿齒」便被這場洪水驅逐到遠方去了。從此之後,「芙蓉山」便留下了四十六洞、十七瀑、七溪一澗和十三坑,山頂上也出現了一個碧水粼粼的大湖。

女媧氏把「鑿齒」趕跑之後,還不放心,怕它日後重來為害,就到大澤邊去采了幾枝蘆葦,圍在「芙蓉山」周圍,象是砌了天塹城牆一樣,把「芙蓉山」與世隔絕開來。

歲月飛逝。這座美麗的「芙蓉山」矗立於東南大海邊上,不覺已過了十萬零八千年,依然不為世人知曉。到後來,山外圍的蘆葦漸漸消失,山徑也就逐漸開出來了。只有山頂的大湖畔仍舊蘆葦叢生,南歸的秋雁都紛紛在這里停留棲宿。於是,人們便把這座「芙蓉山」改稱為「雁盪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