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賢故事
Ⅰ 劉楓。。。。。。。。。。。。。。。。。。。。。。。。。。。。。。。。。。。。。。。。。。。。。。
1.浙江省第七、八屆政協主席
簡介
劉楓,男,漢族,1937年2月生,河北省隆堯人,196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新聞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文化交流》雜志社社長。
履歷
1957.09——1961.08,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習。 1961.08——1978.04,青海省人民廣播電台編輯、記者,參加「四清」在康揚「五七」幹校勞動,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秘書,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通訊》編輯、負責人,中共青海省委第一書記政治秘書。 1978.04——1983.02,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副主任兼省委調研室副主任(其間:1979.03—1979.10在中央黨校學習),中共青海省委書記助理。 1983.02——1985.08,中共青海省委副書記兼西寧市委書記、市長。 1985.08——1988.01,中共青海省委常務副書記。 1988.01——1989.10,中共青海省委常務副書記、省政協主席。 1989.10——1993.01,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兼省委秘書長、省國防教育委員會主任(其間:1992.09—1992.12在中央黨校學習)。 1993.01——1998.12,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 1998.12——2003.01,浙江省政協主席。 2003.03——2008.03,十屆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2000年9月至2009年4月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 1988年1月當選為青海省第六屆政協主席。 1993年1月當選為浙江省第七屆政協主席。 1998年1月當選為浙江省第八屆政協主席。 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 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5年曾獲青海省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1][2][3]
編輯本段2.新疆日報社記者
劉楓從事新聞工作以來,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寫出了許多優秀新聞作品。她兩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十多次獲得全國黨報好新聞獎和新疆新聞獎一等獎,榮獲"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新疆十佳新聞工作者"等光榮稱號。第七屆長江韜奮將獲得者。 劉楓愛崗敬業,哪裡有新聞就出現在哪裡。2001年新疆北部發生特大雪災,劉楓主動請纓參加搶險救災采訪。在采訪的20多天里,她天天在雪中滾、冰水中趟,有幾次回駐地後,靴子和腳凍在了一起。通過她的采訪、挖掘、宣傳,推出了全國抗災英雄國稅幹部努爾波力這樣的先進典型。 劉楓關注民生,樂於為人民的利益鼓與呼。1999年,她深入哈密地區發掘出了將青春、生命獻給少數民族牧民的好醫生楊忠賢的感人事跡,並被英雄背後辛酸的故事深深震撼。她向有關地方黨委直言楊忠賢身後家屬的生活困境,引起了當地領導的高度重視,不僅使楊家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還促使該地區出台了一系列對長期在基層工作的幹部和知識分子的鼓勵政策。 劉楓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發現問題、揭露問題。2004年,她到巴音布魯克草原采訪,發現由於超載過牧等原因使草原退化嚴重,她立即反映,引起了新疆自治區主要領導的重視並作出批示,2005年投資1億元的國家項目《巴音布魯克60萬畝草原治理》方案開始實施,經過一年多的治理,巴音布魯克草原生態開始恢復。 劉楓以其強烈的敬業精神,豐碩的業務成果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成為一名新疆新聞界知名、各族讀者熟悉並喜愛的優秀記者。 [4]
編輯本段3.遂寧市政協副主席
簡介
遂寧市政協副主席劉楓
劉楓,女,漢族,生於1965年9月,遂寧市安居區人,黨函大學文化程度,1987年3月參加工作,2000年1月加入民革,現任遂寧市政協副主席、民革遂寧市委主委、民革四川省委祖國統一委員會副主任(兼)、遂寧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遂寧市歸僑僑眷聯合會副主席(兼)。身體健康。
履歷
1987.03——2001.10,遂寧市衛生局辦公室工作,2000.02當選為第四屆遂寧市人大常委會委員,2000.07任遂寧市紅十字會秘書長(1996.08四川省行政學院文秘系脫產大專畢業); 2001.10——2006.10,遂寧市紅十字會秘書長,遂寧市僑聯副主席(兼),2002.01任第九屆四川省政協委員,2004.07任民革遂寧市委副主委(兼),2005.11任遂寧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2006.10任遂寧市愛衛辦副主任(兼)(2003.12於省委黨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 2006.10——2007.11,民革遂寧市委副主委(2007.08主持民革遂寧市委工作),遂寧市僑聯副主席(兼),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市愛衛辦副主任(兼); 2007.11——2008.02,民革遂寧市委主委,遂寧市僑聯副主席(兼),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市愛衛辦副主任(兼),2008.01任民革四川省委祖國統一委員會副主任(兼)。 2008.02——,遂寧市政協副主席、民革遂寧市委主委、民革四川省委祖國統一委員會副主任(兼)、遂寧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遂寧市歸僑僑眷聯合會副主席(兼)。[5]
Ⅱ 找一個關於民族團結的演講稿子
民 族 團 結 教 育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共同奮斗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璀璨文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民族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地區的穩定事關祖國邊防鞏固,社會長治久安;少數民族的發展事關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沒有少數民族的發展,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振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各族人民親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區的進步和發展不但需要各族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進取,也需要經濟發達地區的幫助和社會各方面獻計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加強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和睦的基礎。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在學校更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時,按照教育部和國家民委以及學校的統一要求,主要採取課外活動的形式,採用團、隊、班會,民族歌舞、民族團結故事會等方式,並積極配合學校的民族知識講座,寓民族團結教育和文化娛樂、素質教育為一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團結與進步,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旋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之餘,也引導同學們一定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教育,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引導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維護民族團結成為良好的社會風尚,使每一個公民都能自覺地履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神聖義務,同時也把它當作自己的一項應盡的義務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徵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團結為核心的,是以社會主義制度和祖國統一為基礎的。作為中國民族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反對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上,長期存在著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制度。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對民族地區進行民主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從根本上廢除了這一反動制度,開辟了民族平等團結的新紀元。此外,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還運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壓迫和歧視行為。
2、維護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包括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團結。
3、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56個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關系,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4、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和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著內在的聯系。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堅持民族平等,促進民族團結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採取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使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權利在社會生活和政府行為中得到有效落實和保障,形成了各民族平等相待、團結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社會環境。
中國政府明文規定,消除、更改舊中國遺留下來的對少數民族帶有歧視、侮辱性質的地名、族名和其他歷史遺跡。
從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情況出發,按照科學認定與本民族意願相結合的原則,成功地進行了民族識別,使許多在舊中國不敢承認本民族成份的民族,都堂堂正正地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各民族廣泛參與了國家政治生活,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56個民族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員,九屆全國人大少數民族代表428名,占代表總數的14.36%,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57名,占委員總數的11.7%,兩個比例都大大超過了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
國家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數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動。
國家尊重和保障各民族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和權利,無論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領域,還是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都得到廣泛使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重要會議和全國或地區性重大活動,都提供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等民族語言文字的文件或語言翻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都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幾種文字。少數民族為主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使用本民族或者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教學。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領域,都廣泛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為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在全國廣泛深入開展了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國務院先後召開了三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使民族團結成為強大的社會輿論和良好的社會風尚。
Ⅲ 民族團結的論文2000字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頑強不息奮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難、五千年的磨礪,鑄就了中華民族龍的精神。我們的民族之所以歷盡了五千年的滄桑,現在依然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我們是一個不畏懼一切困難,越是遭受苦難越是團結凝聚的民族,這是是我們中華之魂,是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原動力!
在危機時刻,尤其是天災面前,一個民族最能體現其民族的精神。面臨危機,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其存在的價值就找到了一個最基本的衡量尺度,那就是人及其生命。 人和生命是任何一個社會的本源問題,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有了人,就有了社會。對人及其生命的重視和尊重也就成了衡量這個社會的進步與否。當危機危及他人的生命的時候,你和我作出怎樣的反應也就成為你和我存在的價值的最重要的尺度。沒有了他人,你我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國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世界在關切中國,中國在感動整個世界。感動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國人在面臨災難時所顯現的民族精神,是賑災過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寫下的一個個有關人的故事。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個大寫的「人」字,一個巨大無比的「人」字。正是這個"人"字,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 按照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張貸年的概括和總結,中華民族精神可以濃縮為八個字「厚德載物,自強不息」。這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也是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在。正是靠著這八個字,使我們這個民族能夠經歷諸多災難而能夠依然頑強的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繁衍、發展壯大。在歷史上,我們這個民族,曾經飽受苦難--但是無論這些苦難是源自天災,還是源自人禍。不論是外敵入侵、自然災害、疫病傳播,中華民族都處之泰然,依靠上述八個字,挺過來了。
Ⅳ 感恩日記 快快快 速速速 急急急!!!!!!!!!!!!!!!!
回首2006年夏天,一個我永遠無法忘懷的季節。那一年我辜負了眾人的期望,懷著萬分的失落與愧疚,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朝夕相處的母校。昔日的同窗都已背起行囊,遠赴他鄉求學問知,而我卻依舊留守在這塊熱地上,開始了艱辛的打工生涯。我憧憬美好的未來,但更多的是幻想過後,那久久不能平靜的落差。就在我人生最迷茫的季節,是韋利紅阿姨、畢月華阿姨、楊忠賢叔叔、孫健新叔叔、李金林老師以及銅羅中學、盛澤中學的恩師們無私的關愛,使我得圓行將破滅的大學夢,並從此有了開創新的人生的機會。
永遠不會忘記,韋阿姨曾經苦口婆心、不辭辛勞地勸說我「春泉,我想讓你以後生活得更好些。人不能為眼前的挫折所左右,很多時候一次的選擇會和一生的命運緊緊相連,你是個不錯的孩子,所以我希望你將來能夠有更大的作為!」(2006年9月4日),「春泉,我是真的希望你的未來陽光燦爛!」(2006年9月7日)。每每讀罷,我都想對阿姨道無數聲謝謝,是您用無私的關愛滋潤了我乾涸的心靈,是您的良苦用心讓我走出了一片天空。翻開下一頁紙,我不禁會心地笑了,因為2006年9月28日我在日記上這樣記著:春泉,本科是要讀的,爭取入黨,還要考律師資格證。錚錚數語宛如道道令狀,原來我的大學生涯規劃源於沈銀坤老師寄予的一片期望,而如今我圓了沈老師的夢,更圓了自己的夢。在此,我還要特別感謝楊忠賢和孫健新兩位叔叔,是你們的慷慨解囊、鼎力支持給予了我頑強奮斗的勇氣和力量,此恩難忘、刻骨銘心!
試著用一顆感恩的心來生活,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感謝上蒼,讓我在剛跨入大學校園不久,便看到了自修室黑板上寫著的幾行洋洋灑灑的勵志銘(努力吧,取回曾經屬於我的東西,也許我曾經失敗過,也許我彷徨過,也許我曾經放棄過,也許我迷茫過,但這一切都已經過去),正是它引領著我走出了高考失利的陰影,讓我在艱難的生活中意外地收獲了一份份彌足珍貴的禮物,那種亦師亦友的情意如陳年老酒一樣,在歷經歲月的沉澱後讓我回味無窮。
時間追溯到大二放暑假的前天,我去系辦向趙秋子老師道別,未曾想到趙老師居然捨不得我走,眼淚簌簌的直往下淌。生平第一次見老師向我落淚,讓滿懷歉意的我措手不及,後來經過好一番安慰,我才明白原來趙老師有感於我們都曾經歷過的相似的人生際遇。也是這一學年,陳皎老師安排我去系辦勤工儉學,做她的助理,陳老師待我如親弟,每逢考試就不給我安排任務而自己加班加點。說到這里,我又不由得想起張琴老師和孫潔老師,張老師在傳道解惑的同時教給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並且一直鼓勵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有志者事竟成」,而孫老師則在教書育人之際更以她慈母般的叮嚀關心我的生活。
行走在成長的道路上,我立志常懷感恩之心,感謝那些曾經和現在給予我關心和支持的人。我要把這份恩情裝進青春的行囊,作為整個人生進取的激勵,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開辟屬於自己的人生芳草地,讓這片芳草地上長出美艷的花朵和果實,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Ⅳ 急求1000字作文!主題是:維護民族團結!(半小時關貼!謝絕文不對題!)
一曲優美動聽的《新疆好》,唱出了兩千萬天山兒女的心聲。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處奏響民族團結的凱歌。 「團結月」凝鑄兄弟情 新疆生活著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在歷代抵禦外敵入侵、反對分裂祖國的斗爭中,各族人民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誼。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系。在加強民族團結、搞好民族工作的實踐中,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總結出一套成功經驗,那就是加強對各族幹部群眾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開展群眾性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隆重召開新疆首次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發出了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的倡議,將每年5月定為全區的民族團結教育月。從此,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在天山南北廣泛開展起來。 每年5月春暖花開時,新疆各地的農村牧區、工廠礦山就盪漾起民族團結教育的思想之風和政策之風,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報刊、廣播、電視宣傳,將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黨的民族政策帶到各族幹部群眾的身邊,團結互助蔚成風氣。 20年來,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幹部群眾中牢固樹立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使他們懂得了「民族團結則百業興旺,民族紛爭則百姓遭殃」的道理。針對少數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動,自治區黨委在意識形態領域開展反分裂斗爭再教育活動,使破壞民族團結的極少數人無處藏身。民族團結教育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密切結合,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時,一大批德才兼備、立場堅定的少數民族幹部被提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目前,全區少數民族幹部已達34.8萬人,占幹部總數的51.8%。隨著少數民族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少數民族各級各類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是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的第20個年頭,各地不僅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和報告會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而且舉辦了一系列的電影周、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歌詠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吸引各族群眾廣泛參與。自治區各家新聞媒體通過對20年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回顧和評論進行宣傳,營造出濃厚的輿論氛圍。 1963年,一名剛從揚州醫專畢業的青年,滿懷希望來到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的帕米爾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烏恰縣做了一名醫生。他就是已經退休的原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人民醫院院長吳登雲。 來自江南水鄉的吳登雲沒有被高原惡劣的環境嚇倒退縮,而是兢兢業業地在西部邊陲的高原上救死扶傷38年。他視柯爾克孜族牧民如親友、如手足,忠實履行著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醫生」的諾言,前後30次為病人無償鮮血,累計鮮血7000毫升,被當地牧民親切地稱作「白衣聖人」。 吳登雲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換回了少數民族同胞的尊敬和愛戴,多次獲得各級政府頒發的民族團結模範稱號。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之際,黨中央表彰了一批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及優秀黨務工作者,這位始終如一、紮根邊疆締結各族人民兄弟情誼的人民醫生也名列其中。 在並肩建設社會主義、推動社會進步的實踐當中,涌現出一個又一個像吳登雲這樣無私奉獻的民族團結先進模範。從1982年至今,新疆共表彰獎勵了國家級和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748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1273名。 白克日•卡依爾是塔什店火電廠一位普通工人,今年夏天為了搶救不慎落水的漢族兒童,他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這名優秀的維吾爾族工人眼中,漢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親兄弟)。他不止一次地伸手援助遇到困難的漢族鄉鄰同事,替不認識的漢族病人墊付醫葯費,在各族群眾中間傳唱成了一曲民族團結的贊歌。 楊忠賢,巴里坤草原上的一名鄉村醫生。他為草原上的哈薩克族婦女接生3000名嬰兒,挽救了數百瀕危病人的生命,培養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傷。在他死後,哈薩克牧民破例第一次用自已的風俗接納了這位漢族兄弟,將他安葬在雪山腳下的哈薩克族部落墓群中。 阿布旦,阿勒泰草原上的哈薩克族牧民。1996年冬天,阿勒泰地區遭受30年不遇的特大雪災,上百名漢族礦工被大雪圍困在離阿布旦家氈房不遠的地方,隨時有生命危險。阿布旦毅然把自家儲備的麵粉分給斷糧的人,把自家正在懷胎的8頭奶牛宰殺,將牛肉分給飢餓的漢族弟兄。他讓凍傷的礦工住進自己的氈房並讓兒子冒著被大雪埋沒的危險踩著雪橇下山送信。他說:「為了挽救漢族兄弟的生命,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難和危險,也要把信送到。」 自治區各級黨委和政府通過樹立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在全區營造出一種人人講團結、個個爭先進的氛圍,推動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發展,民族團結的思想,已經深深紮根在新疆各族百姓的心中。熱愛民族團結的無數群眾,在生活和工作中身體力行,數十年如一日地貫徹民族團結的精神,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默默付出。 團結穩定促社會發展 民族團結帶來了社會的安寧與穩定,形成了建設合力,為新疆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新疆的發展。20多年來,新疆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3000多億元,其中國家投資佔60%以上。這一時期,新疆國民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建立起以農業為基儲以工業為主導的國民經濟體系。一批大型骨幹項目的完成和生產能力的實現,使新疆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大大加強。 棉花和石油是新疆兩大優勢資源,在中央政府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這兩項資源已經變成新疆的支柱產業。新疆棉花產量佔全國總產的三分之一,這幾年各級幹部和技術人員下到田間地頭,幫助各族群眾掌握生產技術,使得棉花連年高產,棉農收入穩步增長。隨著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兩大油氣田不斷探明新的儲量,新疆已經成為我國石油資源戰略接替區,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開發,也給新疆各族人民帶來巨大實惠。伴隨石油開發進行的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解決了長期困擾南疆人民的出行不便和照明問題,改善了當地百姓的生活條件。 新疆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復雜,世居高原和沙漠邊緣,尤其是南疆地區的各族群眾,生產和生活條件特別艱苦。解決這部分群眾的溫飽問題,始終是自治區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工作。去年,新疆30個貧困縣市農牧民的人均純收入達到1138元,比「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實施以前增加了570多元,農牧區的貧困發生率從1994年的20%下降到目前的4.4%左右,貧困地區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促進了新疆對內對外的經貿合作,吸引了大量外來資金。無論是首府烏魯木齊,還是南疆重鎮喀什或西部邊城伊寧,到處都是一派和睦安寧的景象,吸引著國內外的投資者。 在新疆這片祖國西部的熱土上,各族人民正團結一心,共同營造著團結、穩定、繁榮的美好家園。
選擇性的摘錄吧,這種文章段排列不是很重要,首段尾端除外.
Ⅵ 小學生民族團結作文500字 急!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當這首歌響的時候,我都深深得感受到祖國民族大家庭的溫暖。
在「美好家園」這本書裡面,我看到了黃乾斌老人自己得了腦溢血落下了偏癱的後遺症,還每年從退休金拿出錢來資助貧困少數民族孩子上學。還有維吾爾族大叔伊布都明家裡雖然不富,但是還是收養了一名漢族小男孩,並且讓他順利的完成了學業。讀了這些故事,我感到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就是因為有偉大的民族團結精神,就是因為各族人民同甘共苦,團結奮斗。那些企圖分裂我們的壞蛋才不會得逞。有句諺語說的好「沙石結合在一起是座山,團結一心能使荒灘變花園」。我們不要嘲笑他們,要幫助他們。
一次,我們班轉來了一位新同學,他叫安沙爾。是一名維吾爾族同學。安沙爾才來的時候,有好幾個漢字不會寫。聽寫的時候,他因為有好幾個字不會寫,氣得面紅耳赤。我過去像一個小老師一樣給他把不會的字教了一遍。他把字全都記住了。聽寫時,他得了100分呢!他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團結,了解團結的重要性。讓團結伴隨我們。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明天的中國更需要合作。讓我們團結起來,勤奮學習,長大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吧。
你看行不,呵呵
Ⅶ 楊忠賢 事跡的感悟 名族團結為主題 加分 在星期1之前給我
打呼嚕(鼾症、打鼾)預防方法:堅持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