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一年級老虎的成語故事

一年級老虎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2 15:43:32

❶ 一個老虎一條河猜一成語故事

暴虎馮(píng)河

這個成語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小旻(mín)》,後來《論語·回述而》中答曾記載孔子用過「暴虎馮河」這個詞。  據《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顏淵說:「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老師,您統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慎,善於謀劃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  暴虎:空手與老虎搏鬥;馮:同憑,馮河,過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類),赤腳蹚水。人們用「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從事。

❷ 畫虎成狗的故事,成語故事

1、畫虎成狗的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後輩教育十分嚴格,希望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歡侄子馬嚴和馬敦在別人後面說長道短,他寫信《誡兄子嚴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杜季良、龍伯高。如果學不成就像畫不成老虎反而畫得像一頭狗一樣。

2

畫虎成狗

【發音】huà hǔ chéng gǒu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解釋】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近義詞】畫虎不成反類狗

【用法】作賓語、定語【成語舉例】劉半農 《讀〈海上花列傳〉》:「你若沒有相當的聰明去調遣它,沒有相當的氣力去搬運它,結果只是畫虎類狗而已。」

❸ 一個老虎一條河猜一成語故事

則誰與,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善於謀劃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專:『用之則行,舍屬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赤腳蹚水。人們用「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從事?』子曰。」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馮,過河不用工具(如船?」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暴虎馮河,只有我和你,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慎,死而無悔者,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顏淵說:「用我。」
暴虎,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木筏之類):「老師,您統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空手與老虎搏鬥:同憑,馮河暴虎馮(píng)河
這個成語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小旻(mín)》,後來《論語·述而》中曾記載孔子用過「暴虎馮河」這個詞。
據《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

❹ 一隻老虎和一堆火是什麼成語故事

如虎添翼
rú hǔ tiān yì
【解釋】好象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專得屬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心書·兵機》:「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勢,而臨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結構】動賓式。

【用法】用作褒義。用於指得到人力的支持或物質方面的援助。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正音】添;不能讀作「tián」。

【辨形】翼;不能寫作「冀」。

【近義詞】錦上添花

【反義詞】雪上加霜

【辨析】~表示使強大的組織或個人的力量更加強大;「錦上添花」多表示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不涉及力量的大小;比~范圍廣。

【例句】
(1)企業和科研機構聯手;新產品開發~。
(2)這支隊伍本來就英勇善戰。如今又更新了裝備;簡直是~。

❺ 關於老虎和狐狸的成語故事

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 hú jiǎ hǔ wēi ]

  • 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出 處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例 句

    1. 他哥哥當還鄉團團長,他~仗著他哥哥的勢力,橫行鄉里,無惡不作。

❻ 關於驢老虎的成語故事。

狐假虎威 動物們剛剛推選老虎做森林之王,狐狸有些不服氣,因為他認回為老虎不如答讓聰明。為了抖抖自己的威風,他每天都跟在老虎後面拍馬屁,並且經常欺負別的動物,動物們敢怒不敢言,於是他的膽子越來越大。一天它竟然命令大象當他的坐騎,當狐狸走近的時候,大象突然用鼻子捲起狐狸,把他遠遠地扔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狐狸以後再不敢欺負動物們了。

❼ 有關老虎的成語故事

狐假虎威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它們,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來做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就是違背上帝的命令。如果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走,你跟隨在我後面,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狸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

❽ 與老虎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虎有關的成語故事】:

1、 狐假虎威

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它們,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來做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就是違背上帝的命令。如果你認為我的話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走,你跟隨在我後面,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敢不逃跑的嗎?」老虎認為狐狸的話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狸。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借老虎的威風,在森林中嚇唬別人,但是,狡詐的手法決不能使狐狸改變虛弱的本質。把戲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會受到群獸的圍攻,還將被受騙的老虎吞吃。引申說明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決不會有好的下場。

2、虎踞龍盤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游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這個成語說明了英雄一般都占據在地勢險要的地方。一般形容一些有雄才大略的人往往是守著重要的地位。

3、龍騰龍躍

1.形容矯健有力,生氣勃勃。 王士美 《鐵旋風》第一部:「他剛要回頭再喚一聲,見 強小兵 已經猛策他的那匹龍騰虎躍的火焰駒,雷鳴電閃般地馳騁過去。」 柯岩 《她愛祖國的明天·「你的兵變了么」》:「新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輔導員也龍騰虎躍,起來接班。」

2.形容筆勢飛動遒勁。 馮夏熊 《背興的戀愛》:「這一幅字寫得蒼勁有力,龍騰虎躍,氣勢不凡。」

3.喻精神振奮,有所作為。 梁啟超 《志未酬》詩:「任龍騰虎躍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幾許?」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七章:「﹝ 李自成 ﹞堅信只要度過這一段困難日子,局勢就會好轉,任自己龍騰虎躍。」

4、三人成虎

龐蔥要陪太子到趙國去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難以相信。」龐蔥說:「有兩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有些懷疑了。」龐恭又說:「有三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蔥說道:「您這樣不行,我怕日後議論我的還不止三個人啊!」魏王說:「我心留有數,你去吧!」

(1)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對人對事不能以為多數人說的就可以輕信,而要多方面進行考察,並以事實為依據作出正確的判斷。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5、放虎歸山

東漢末年,劉備處境艱難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謀士程昱知道劉備不是等閑之輩,勸曹操盡早除掉劉備。劉備為麻痹曹操,裝做種菜不問政治。曹操滅了呂布後,劉備請求帶兵攻打袁術,曹操給了五萬軍馬,劉備離開曹操自立旗號。

6、老虎學藝

在我國民間童話中,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老虎學藝》的故事:盡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樣地走來走去,但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會上樹。因為在很早以前,虎什麼本領都沒有,只好拜貓為師,學習各種本領。熱情的貓很快就教會了它縱、跳、躥、撲等諸般技藝,但也發現了虎兇狠殘暴的本性,就在傳授的過程中留了一手。當虎覺得自己已將貓的本領完全學會之後,便一反常態,恩將仇報,竟然猛撲過來,要把貓一口吃掉。貓卻不慌不忙,敏捷而靈巧地縱身爬上了樹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樹下無計可施,便又央求貓把上樹的方法傳授給它。貓則不再上當,虎也就終於沒有學會上樹的本領。

❾ 有關虎的成語故事

1)叄人成虎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叄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叄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叄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說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這樣說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
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伸這故事成為「叄人成虎」
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否則「叄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謠言當成真實的

2)虎狼之心
【出處】今秦,四塞之國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漢·劉向《說苑·正諫》【解釋】比喻兇殘的野心。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孟嘗君准備去西邊的秦國,門客用寓言諫之說:在淄水聽到土耦人與木梗人的對話,木梗人說土耦人前身是土,遇水必化。土耦人說木梗人是東園之桃,遇水漂泊異鄉。秦國有虎狼之心,不能去。孟嘗君才能門客的意見,不敢去秦國
3)握蛇騎虎
【解釋】比喻處境極險惡。
【相近詞】勢如騎虎
【成語故事】北魏時期,魏高祖死於行宮,彭城王元勰等為防不測,密不發喪,下詔徵世宗會駕。靈柩行至魯陽,才發喪。當時咸陽王元禧懷疑元勰有陰謀說「你這樣做很危險。」元勰懷恨在心說「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握蛇騎虎,不覺艱難。」

❿ 虎的故事(是故事,不是成語故事)有哪些

傳說行不
在遠古時候,屬相中有獅子,沒有老虎。由於獅子太兇殘,名聲不好,主管封屬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獅子除名,但是又必須補進一位鎮管山林的動物。這時,玉帝想到殿前的虎衛士。

天宮的虎衛士從前也只是地上的一種不出名的動物。它從貓師傅那裡學得抓、撲、咬、煎、沖、躍、折等十八般武藝後,成為山林中的勇士。凡是它較量的,不死即傷。從此,老虎雄霸山林。後來,玉帝聽說老鴉勇猛無比,便下旨傳老虎上天。老虎上天之後,同玉帝的衛十較量,贏得勝利。從此,老虎便成了天宮的殿前衛士。

准知不久之後,地上的飛禽走獸見無人鎮管,開始胡作非為起來。給人間造成了災難這事驚動了土地神,土地神連忙上報天庭,請玉帝派統勇天神鎮住百獸。玉帝便派老虎下凡,老虎要求每勝一次,便給他記一功。玉帝只求人間安寧,當然滿口答應老虎的要求。

來了凡間,老虎了解到獅子、熊、馬是當時最厲害的三種動物。它就專門向這三種動物挑戰。憑著老虎的勇猛和高超的武藝連接擊敗了獅子、熊、馬。其他惡獸聞風而逃,藏進了無人居住 的森林荒野。人間歡聲動地,感謝老虎為人世間立了大功。

回到天上,玉帝因老虎連勝三伏,便在它的前領刻下了三條橫線。後來,人間又受到東海龜怪的騷擾,大地一片汪洋。蝦兵蟹將作惡人間,老虎又來到凡間,咬死了龜怪。玉帝一高興,又給老虎記一大功,在額頭的三橫之中又添了一豎。於是一個醒目的「王」字現在老虎前額。從此,老虎便為百獸之王,總管百獸。時至今天,虎額上也還可見到威風的「王」字。

在獅子的惡名傳來天宮後,玉帝便決定除去獅子的屬相頭銜,補進了獸王虎。從此,虎成為了屬相,獅子則被貶到遙遠的南方去了。當然,老虎也從玉帝的殿前衛士下凡間,永保下界安寧。今天也還有虎符、虎環、虎雕等除災免禍的鎮邪物。在農村,不少人家也喜歡給孩子戴虎頭帽、穿虎頭鞋。為個咐,這不是圖個趨吉避邪,吉祥平安。

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是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為寅時同虎搭配。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