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普通話小故事
Ⅰ 普通話小故事
方言和普通話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島,上面住著漢語、德語和英語,還有其他各種語言。突然有一天,各種語言都決定離開小島,去外面闖一闖。
不久,各種語言便來到了陸地。呀,外邊的世界可真漂亮啊:有高大的樓房,有挺拔的大樹,有鮮艷的花朵,還有可愛的小動物……看著看著,各種語言便走散了,但沒關系,那些人們都很熱心,因此,各種語言很快就有了安身之地。英語來到了英國,法語去了法國,日本迎來了日語,德語的安身之地是德國……然而,到了中國的漢語卻一分為二了,出現了方言和普通話。
幾年後的一天,方言和普通話走到了一起,方言見了普通話,便無緣無故地破口大罵起來,但普通話見了方言卻大大地鞠了個躬,問:「方言老兄,近來可好啊?」方言見這情形,並沒有感到羞愧,而是驕傲地回答道:「最近呀,真是忙死了,誰叫我這樣受歡迎呢?人人開口就是我。」「是嗎?」「不信,咱們來比比。」「好啊!」普通話自信地回答:「不如我們請其它語言來當評委吧!」「行!」方言爽快地答應了。他倆找到了其它語言給他們當評委。
比賽開始,評委說:「你們倆做一下自我介紹。」方言開口了:「大家好,我叫方言,是一種很愛歡迎的語言,人們一開口就是我——方言。我很普遍,人人都會說,不要學,一聽就懂……。」「NO!NO!NO!」英語用不標準的漢語說:「我不同意你的說法,因為你說的話我大部分都聽不懂。」「對!對!」其它語言異口同聲地說。現在該普通話了,他走上台,整了整衣領,然後頭頭是道地說起來:「各種語言們,你們好,我叫普通話,雖然現在說我的人很少,但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將成為一種家喻戶曉,人人都說的語言。其實說普通話有很多好處,比如說:說普通話是一種禮貌、講文明的表現;還有,如果講普通話時想罵人,就罵不出口,因為只有講方言才會講臟話,所以,講普通話可以幫助人們改掉講臟話的壞習慣;還有,如果不會講普通話,可以看一些作文書、童話書等,一邊看,一邊讀,這樣不僅增長了知識,還學會了講普通話;真的不會講,就經常試著講,如果鬧笑話也不要緊,不是有一句這樣的俗話嗎:笑一笑,十年少。講普通話的好處數不勝數,讓大家都來我——普通話吧!」話音剛落,台下就響起了如雷般的掌聲。「第一局,普通話勝。」評委說。緊接著第二局知識競賽、第三局智能比拚、第四局體能比賽,普通話都贏了,很明顯,這場比賽普通話大獲全勝,因此,各種語言都幫助推廣普通話。不久,方言在中國已銷聲匿跡了,自然,普通話就成了家喻戶曉、人人都講的一種語言。
一日乘車,人多擁擠,最後一個上車的人勉強把頭和腳擠進來,屁股卻在門外,結果售票員關門時不小心夾住了他的屁股。只聽那人高喊:「夾住我腚了,快開門!」售票員雖不知腚是什麼,卻看到那人的屁股被夾住了,趕快打開了車門。
過了一會兒,售票員問那人:「腚是什麼?那叫屁股。」「屁股?俺那兒就叫腚。」那人理直氣壯。「你現在是在北京,不是在老家,你說腚誰聽得懂?以後記住:腚就是屁股。」售票員也不甘示弱。那人不作聲了,大約過了三站地,車到了安定門,售票員喊:「安定門到了,下車的乘客請您換出來。」話音剛落,那人便湊上去對售票員說:「你說錯了,剛說完腚叫屁股,那安定門為什麼不叫安屁股門?」
售票員和全車人嘩然大笑。
有一外地遊客初次入得北京城,在北京站感慨了半天後,決定搭乘最熟悉最廉價的交通公具——公交車,去朋友指定的接頭地點,建國門。
上了車後,要付一元錢的車費。可他掏了半天也找不到零錢,只得拿出一張嶄新的十元人民幣對售票員說了聲:「建國門。」誰知那售票員大姐就用眼睛的餘光瞟了他一眼,說白了,就是給了他一個白眼,就轉身向其他乘客收錢去了。
偶們這個GG啊,是個憨人,心想著:你咋不收我錢呢?這不是違反規定嘛!於是,他邁開腳步,排除萬難,終於又擠到售票大姐的身旁,搖了搖手中的錢,又說了「建國門!」這次聲音大了點兒,引起了周圍群眾的注目。這售票大姐,也不好意思不搭理他了。只見她「嗖」地一聲,從錢袋裡掏出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朝著我們憨直的GG揚了揚,大聲地說了聲:「你見過嗎!」
原來,我們這位GG的普通話不太標准,「建國門」給發成了「見過嗎」。難怪售票大姐氣忿了,不就一比較新的十元錢嘛?小樣兒,誰沒見過!!
Ⅱ 有什麼小故事適合普通話訓練分享一下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子媽媽在版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權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Ⅲ 普通話小故事1分鍾
沒有一片綠葉,沒有一縷炊煙,沒有一粒泥土,沒有一絲花香,只有水的世界,雲的海洋。
一陣台風襲過,一隻孤單的小鳥無家可歸,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姍姍而來,近了,近了!……
忽然,小鳥張開翅膀,在人們頭頂盤旋了幾圈兒,「噗啦」一聲落到了船上。許是累了?還是發現了「新大陸」?水手攆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愛的小鳥和善良的水手結成了朋友。
瞧,它多美麗,嬌巧的小嘴,啄理著綠色的羽毛,鴨子樣的扁腳,呈現出春草的鵝黃。水手們把它帶到艙里,給它「搭鋪」,讓它在船上安家落戶,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勻給它喝,把從祖國帶來的鮮美的魚肉分給它吃,天長日久,小鳥和水手的感情日趨篤厚。清晨,當束陽光射進舷窗時,它便敞開美麗的歌喉,唱啊唱,嚶嚶有韻,宛如春水淙淙。人類給它以生命,它毫不慳吝地把自己的藝術青春奉獻給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這樣?藝術家們的青春只會獻給尊敬他們的人。
小鳥給遠航生活蒙上了一層浪漫色調。返航時,人們愛不釋手,戀戀不舍地想把它帶到異鄉。可小鳥憔悴了,給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澤。是啊,我們有自己的祖國,小鳥也有它的歸宿,人和動物都是一樣啊,哪兒也不如故鄉好!
慈愛的水手們決定放開它,讓它回到大海的搖籃去,回到藍色的故鄉去。離別前,這個大自然的朋友與水手們留影紀念。它站在許多人的頭上,肩上,掌上,胳膊上,與喂養過它的人們,一起融進那藍色的畫面……
節選自王文傑《可愛的小鳥》
更多備考資料,請關注海南中公教師網
Ⅳ 宣傳普通話的小故事
我坐火車去唐山,對面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姑娘跟我用普通話交談,她說她是豐南專人,上北屬京看姐姐去了。我奇怪地問她:「你是豐南人?怎麼說話沒有豐南的口音哪?」她說:「喲,出門在外,要說普通話呀!」「那你回到家裡還說普通話嗎?」「回家就不能說了,要不我媽該說我撇京腔了。」
評點:推廣普通話的初級階段,必然要經歷一個既會說方言又會說普通話的階段。年輕人外出有說普通話的意識,這是學校教育的結果,也是具有現代意識的表現,至於老年人的語言觀念,隨著時代前進,也會逐漸變化的。
Ⅳ 我著急!關於普通話的搞笑的小故事
故事一: 上海一位檢察官去東北出差,在賓館入住登記時,總台服務員看他身穿制服,就問他:「有傢伙什兒沒有?」上海客人很奇怪,回答說:「我沒有家務事。」服務員說:「誰問你有沒有家務事,我是問你有傢伙什兒沒有?」客人生氣了:「我家在上海,在這里有什麼家務事?莫名其妙!」 「傢伙什兒」在北方話里是「工具、武器」的意思,服務員是問這客人帶沒帶槍支,如果有槍支是要登記的。
故事二:不能溝通造成誤會大媽晚上枕斧頭睡 杭州下城區有位林大媽,81歲。老伴死得早,一個人孤單單過了好多年。溫州黃坦鎮有位陳大伯,80歲了,老伴死得早,一個人也孤單單過了好多年。後來有人牽線搭橋,林大媽從杭州搬到溫州,和陳大伯登記結婚。 一天半夜,林大媽感覺腳底被什麼東西刮來颳去,睜眼一看,陳大伯跪坐床邊,手拿把小刀對她的腳底板比比劃劃。 因為林大媽只會說杭州話,陳大伯只能講溫州話,兩人比比劃劃大半夜,越發扯不清。林大媽堅決以為陳大伯要害她,睡覺時把一把劈柴的斧頭放在枕頭下面。 後來林大媽拉著陳大伯去當地政府評理,工作人員問完林大媽又問過陳大伯後笑了起來:原來陳大伯是個雕刻工匠,他看林大媽腳底的硬皮都開裂了,心疼老伴,就想幫她修修腳底。因為語言不通,鬧了這么大個誤會。
故事三:鄉村面館 在一個偏僻的農村,一個遊人路過,因為肚子很餓了就走進一家面館,說「有什麼好吃的,快燒一點,我吃了要趕路。」可這家小面館由於有特殊原因今天不營業,所以回答說:「咪——」意思是「沒有」而這個遊客聽成了是面,他想「面也行」,就點點頭坐在那兒等了。過了好一會兒,不見有動靜,就火了,說:「面條,快,怕我不付錢嗎?」店裡人說「洞國咪——」意思為「和你講,沒有」,一個說:「冬瓜面也可以,為什麼不給我去燒?!」一個說:「咪就咪,吵啊咪——」 意思是:沒有就是沒有,爭吵也沒有。一個說:「還有炒麵,為什麼不早說?」。
Ⅵ 和普通話有關的小故事五十字
一日乘車,人多擁擠來,最後一個自上車的人勉強把頭和腳擠進來,屁股卻在門外,結果售票員關門時不小心夾住了他的屁股。只聽那人高喊:「夾住我腚了,快開門!」售票員雖不知腚是什麼,卻看到那人的屁股被夾住了,趕快打開了車門。過了一會兒,售票員問那人:「腚是什麼?那叫屁股。」「屁股?俺那兒就叫腚。」那人理直氣壯。「你現在是在北京,不是在老家,你說腚誰聽得懂?以後記住:腚就是屁股。」售票員也不甘示弱。那人不作聲了,大約過了三站地,車到了安定門,售票員喊:「安定門到了,下車的乘客請您換出來。」話音剛落,那人便湊上去對售票員說:「你說錯了,剛說完腚叫屁股,那安定門為什麼不叫安屁股門?」售票員和全車人嘩然大笑。
Ⅶ 關於普通話的小故事
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裡,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輕重」、「緩急」,關門是本,加高籠子是末,舍本而逐末,當然就不得要領了。管理是什麼?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認清事情的「本末」、「輕重」、「緩急」,然後從重要的方面下手。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管理心得: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而往往是即使請來了名氣很大的「空降兵」,結果於事無補。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裡做客,看見主人家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材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錶示。
不久主人家裡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最後火被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煙囪改曲的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准備筵席,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認為,足以擺平或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棘手問題的人,就是優秀的管理者,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能防患於未然之前,更勝於治亂於已成之後,由此觀之,企業問題的預防者,其實是優於企業問題的解決者
希望對你有用!!
Ⅷ 關於普通話的小故事有哪些
有關普通話的小故事
小成在廁所里碰見錢老師。小成要洗手,錢老師也要洗手。小成說:「老師,請你先死。」錢老師知道小成發音錯了,把洗(x)說成了死(s),希望小成自己發現錯誤,就說:「我不死。」沒想到小成還是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竟然接著問:「你為什麼不死?」錢老師說:「我不想死。小成,你怎麼還沒發現,你把洗手的『洗』說錯了,說成死亡的『死』了。」
小伍是一家香港公司駐北京辦事處的職員。有一天,公司派他和另外兩位北京同事去機場接人。小伍在街上給同事打電話。他邊走邊說:「什麼時候去劫機?咱們三個一起去劫嗎?」一名公安聽見了,就問小伍:「你說你要干什麼!去劫機?」小伍說:「哎喲,對不起,我說錯了。我是說接(ji)機,不是劫(ji)機。」
北京的公共汽車上,一外地人向售票員伸出十元錢的票子就說:「見過嗎?!見過嗎?!」售票員不理;外地人再說:「見過嗎?!見過嗎?!」售票員按住火,仍然不理;如此反復,售票員終於勃然大怒,抻出一張五十元的票子戳到外地人的眼前,大喝一聲:「你見過嗎!」外地人見狀大驚失色,抱頭鼠竄,嘴中直說:「北京的售票員怎麼這樣呀?」眾人不解,一問才知:該外地人要買票,說:「建國門、建國門」。
一日乘車,人多擁擠,最後一個上車的人勉強把頭和腳擠進來,屁股卻在門外,結果售票員關門時不小心夾住了他的屁股。只聽那人高喊:「夾住我腚了,快開門!」售票員雖不知腚是什麼,卻看到那人的屁股被夾住了,趕快打開了車門。過了一會兒,售票員問那人:「腚是什麼?那叫屁股。」「屁股?俺那兒就叫腚。」那人理直氣壯。「你現在是在北京,不是在老家,你說腚誰聽得懂?以後記住:腚就是屁股。」售票員也不甘示弱。那人不作聲了,大約過了三站地,車到了安定門,售票員喊:「安定門到了,下車的乘客請您換出來。」話音剛落,那人便湊上去對售票員說:「你說錯了,剛說完腚叫屁股,那安定門為什麼不叫安屁股門?」售票員和全車人嘩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