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有關孝順的古代名人故事50字

有關孝順的古代名人故事50字

發布時間: 2021-01-23 11:50:03

1.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50字

魯迅先生從小抄認真學習。少年襲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 孝親敬老的故事50字

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3. 歷史人物故事50字

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范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專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屬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 要5個歷史人物故事,最好50字左右

項羽:
項籍,字羽,中國古代第一猛將,司馬遷《史記》中為十二本紀之一,成為中國正史以非帝王身份入本紀的第一人。
項羽少有大志,力能舉鼎,自言:「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又有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京劇《轅門射戟》中,呂布有一段搖板轉二六的唱段,第一句是「將軍休要逞剛強,剛強怎比楚霸王。」可見連呂布都敬畏項羽。他僅以八千江東子弟兵起事,後擁兵數十萬,號稱「西楚霸王」,先滅秦,後與劉邦爭天下,敗於九里山前,終於烏江自刎,卻留下一段霸王別姬的千古佳話。可稱得上既有英雄之氣,又有兒女深情,算得上風流人物

李牧
他的赫赫功業是對匈奴的戰績上,李牧是趙國人,趙國一直受匈奴威脅。趙軍屢敗於匈奴,以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知恥而後勇。趙軍從裝備和作戰方式上高度學習匈奴,建立了讓六國震驚的騎兵部隊。李牧真正意義上的與匈奴一戰只有一次,但僅僅是這一次,就打的匈奴幾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戰中李牧將孫子兵法的智慧發揮到及至,先是連敗五陣,丟棄牛羊輜重無數,將匈奴主力從他們擅長的草原引誘到漢人所擅長的長城外圍來進行決戰,並以示弱於敵的手段麻痹對手。接著火速出擊,深夜集合人馬,夜襲匈奴大營,把那些在馬上縱橫的匈奴騎士在睡夢中殺死。同時重裝戰車包圍匈奴營地出口,以密如蝗蟲的箭矢射殺匈奴逃亡者。此戰打的匈奴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幾年難以恢復元氣。重要的是,此戰是漢族軍隊步騎車兵協同作戰的經典戰例,為日後漢政權與匈奴作戰提供了經典戰例~

、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分裂數百年的中國,建立了影響至今的中央集權體制。鐵腕的始皇征民納稅,大興水利土木。他還統一了全國的度量衡與文字。強大的秦朝名播海外,外國以"秦"(支那)來稱呼中國。他是中國第一位聲譽震全球的政治家,也是第二位最有名的君主。
在中國古代君王中,最負國際聲譽的當推漢武帝。在西方人看來,他是古代中國巔峰狀態的萬世一君,是中國最有作為的帝王。他敬奉儒學為官方學說,強化了中央集權體制。他擴疆開土,征服長江以南大片土地與朝鮮一部分,並打開了在中西交流上具有深遠意義的"絲綢之路"。他使中華帝國達到了同期羅馬帝國的強盛程度。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他堪稱中國的凱撒、亞歷山大或屋大維。

、諸葛亮
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撫養長大,後因徐州之亂,避亂荊州,潛心向學,淡泊明志。後受劉備三顧之禮,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蜀漢建立,拜為丞相。劉備伐吳失敗,受託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為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造損益連弩、木牛流馬,與名將司馬懿、張郃等交鋒,屢操勝算,最後一次北伐時採取分兵屯田之策,與司馬懿大軍相持百餘日,但不幸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歲,謚曰忠武侯。其「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

、林則徐
林則徐是中國清代愛國政治家、思想家、詩人。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繳獲和焚毀大批鴉片,並粉碎了英國侵略者的多次武裝挑釁,表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就連頭號鴉片販子英國商人在如此清廉的欽差大臣面前,也不得不承認:「他的手從來沒有被賄賂玷污。在中國政治家中,這種情形是聞所未聞的。」
林則徐官場40載,行跡踏遍14省,統兵40萬,到頭來仍兩袖清風,一貧如洗,正如晚年他在《自定分析家產書》中所述:「田地家產折價三百銀有零」,「況目下均無現銀可分!」實在令人可欽、可佩!所有這些,正如他故居廳堂懸掛的那幅親筆所書的格言所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5. 有關孝的故事50字左右 三則

1、孝感動天。

遠古帝王舜年輕時,父親、繼母和異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對父母孝敬,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於是就有大象和小鳥幫他耕種,後來帝堯還把帝位讓給了他。

2、戲綵娛親。

春秋楚國的老萊子為了讓父母開心, 70多歲時仍然穿著五色綵衣, 拿著撥浪鼓戲耍, 就像小孩一樣。一次他跌了一跤, 怕父母傷心, 就躺在地上裝哭,逗得父母很高興。

3、鹿乳奉親。

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時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不料獵人把他當做了真鹿, 要用弓箭射殺他。他連忙解釋, 獵人才知是人,對他大加贊揚。

4、為親負米。

春秋魯國人仲由, 年輕時家貧, 自己常吃野菜, 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後來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經常感嘆: 「現在我還想為父母親去負米,卻再不能了。」

5、嚙指心痛。

春秋魯國人曾參少年時經常到山裡去打柴。一天家裡忽然有客人造訪, 母親不知如何接待,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 明白是母親在召喚, 便趕快回家招待客人。

6.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50到100字

司馬光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取得了成功,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於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後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李清照少女填詞》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才思敏捷,一生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她個性爽直、自由、不羈一格,從小就表現出過人的文學天賦。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她觸景生情,即興填詞的故事。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於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於,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於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7. 古代名人小故事(50字以內)

書生劉理順,明朝人,少年時家貧,欲赴京應考,莫奈無路費,於是在一富翁家中任教,賺取路費。員外見劉理順博學多才,教學有方,故此甚是器重,特地選一名聰明伶俐的侍女,照顧劉理順的飲食起居,晚上齊宿一房,其意是贈送與劉理順為妻。

劉理順日間教員外的兒子讀書,夜間自修學習,經過三年苦讀,學業大進,適逢考期,於是辭別員外,赴京考試。

臨行時,劉理順請員外替侍女選配一位好丈夫,員外甚為不解,以為劉理順有意欲拋棄她,於是無奈地說:『她巳陪伴你三年了,感情深厚。若是此去金榜高中,將來她可作為妾侍。』劉理順微笑著說:『東翁!您以為我是無情無義之小人嗎?雖然同宿三年,卻未曾有任何兒女私情。』員外聞言其感詫異,特地請家中老婦向侍女查問,果然仍是處女。員外對劉理順三年來見色不亂的高尚人格欽佩萬分,實是古今罕見的正人君子,徵得劉理順同意,收為義子,厚贈金銀衣物,助他上京赴考。 放榜之日,劉理順高中狀元,才德兼備,成為明代著名的理學大師,受人敬重,名譽顯赫
2)蘇軾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師去科考。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蘇軾接邀後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舉人提議行酒令,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其餘五人轟聲叫好。「我先來。」年紀較長的說:「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秦叔寶長安賣馬!」第二位神氣的端走了馬肉。「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張翼德涿縣賣肉!」第四個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過來。「關雲長荊州刮骨!」第五個迫不及待的搶走了骨頭。「諸葛亮隆中種菜!」第六個傲慢的端起了最後的一樣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准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蘇軾卻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並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台請啊!」六舉人呆若木雞
3)曹操手下有個人,被曹操任命為糧官,能力超群,然而有點小貪,因貪污被免職。後來有一天曹操開宴會,這個傢伙也在,曹操故意開玩笑逗他:「哎,你官印跑哪去哪?」這個人也故意說:「啊,我拿去換大餅吃了。」曹操大笑,事後對身邊人說:「我家裡糧倉老鼠成災,我想養貓抓老鼠,但貓又偷我魚吃。然而貓偷吃我的魚,和老鼠偷吃我的糧食,數量是不能比的,所以養貓還是比較劃算的。」後來又給這人官復原職

8.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50字以內,要是古代的

西漢匡復衡家裡貧窮,白天干制活,晚上才能讀書,但買不起蠟燭。鄰家有燭光,他就在牆上鑿個洞,讓光照過來,在洞前借光讀書。
晉代有個清貧好學的車胤,從小愛讀書,但他家裡很窮,點不起燈,於是,他就用很薄的紗布,做了個小口袋,把螢火蟲捉來放在裡面,晚上便利用閃閃熒光來勤奮讀書。
這就是鑿壁借光和囊螢映雪的故事。

9. 歷史人物故事大全50字左右

1、孔子的故事:逆境識顏回
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時,有一段時間的處境非常悲慘。
有一次,孔子師徒被人困在陳國境內的荒野里,糧食吃光了,連續七天沒吃上飯,以至於孔子餓得昏昏沉沉地睡在車上。
孔子的弟子顏回為了救師傅,不惜拉下臉皮求乞於人,四處奔波,找來一點糧米,便趕緊拾柴燃火,燒起飯來。在飯快要煮熟時,鍋里飄出的香味使孔子來了精神,不禁抬頭觀看,正巧,他看見顏回正在用手抓出一把米飯填入口中。
過了不久,飯熟了,顏回首先盛來一碗,恭恭敬敬地捧給孔子。
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偷食之事,坐起來說:「剛才睡夢中見到我的父親,這飯若是干凈的話,我想先用來祭奠一下他老人家。」
顏回聞言忙說:「不行,不行,這飯不幹凈。剛才燒飯時,有些煙塵落入鍋中,棄掉沾上煙塵的米太可惜,我便抓出來吃掉了。」
孔子聞言大吃一驚,深為自己錯怪了顏回而內疚不已,這才知道「顏回偷吃」的真相,十分感慨。
孔子當即把弟子們召到跟前,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從此,孔子更加信任顏回。
哲理點撥:即使是自己親眼所見的事情,也還得加以仔細分析才能避免出差錯。
眼睛看到的只是表象,如果僅憑對事對人的表象就妄下結論,有時也難免出錯誤!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