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有關一心不能二用故事

有關一心不能二用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3 12:36:15

『壹』 有關做事一心一意,不可三心二意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一心一意
【解釋】: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出自】:《三國志內·魏志·杜容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三心二意
【解釋】: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出自】: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兒童故事《小貓釣魚》則對這兩個成語做了很好的詮釋。

『貳』 一心不能二用作文怎麼寫

1.
一心不能二用,一心又能多用。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說,注意的分配,是有條件的。第一個條件是,你所參與的活動中,只有一種活動是生疏的,是需要把較多的注意集中在這種活動上,而同時進行的其餘活動都是不需注意過多支配的「自動化」的活動。

比如有時我們一邊走路,一邊和別人談話,一邊觀看周圍的景物,甚至還可以思考問題,走路成為不假思索的熟練動作,當然就不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了,和別人談話或討論問題,成為他們的主要注意對象,自然大部分注意力就集中在這方面的活動了。而對於正在學走路的孩子,在他學走路的時候,雖然也想看看周圍的景物,但他的注意力需要全部集中在「邁步」上,要在邁步時保持身體平衡,不致摔倒,那就顧不得觀看周圍的景物,只得注意眼前的地面、自己的腿腳。

我們的學習也一樣,往往需要同時從事多種活動,注意力就要適當分配,有輕有重。比較熟練的活動,自然就不需要高度注意了,而那些比較生疏的活動,就非集中注意不可。要把注意力同時集中在幾種都不熟練的學習活動上,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心不可二用

2.

一心不可二用

老師和家長在你上學、聽課的時候,總要囑咐你:「要專心」。甚至提出了理論根據「一心不可二用」。的確,如果上課時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想著課後將進行籃球賽的事,或自習課上一邊背誦語文課文,一邊演算數學習題,這都會影響學習或復習效果的。
然而在你「一個心裡」地聽老師講課的同時,卻也不知不覺地記錄著講課的內容要點,觀察著老師演示實驗的現象和變化,你的腦、耳、手、眼都同時在不停地活動,你同時感知到的有老師的語言、板書、實驗,當然也包括老師的情感和動作,你自己也在那裡聽、寫、看、想,你仍然只有「一個心思」--要專心學習,但它卻用在了幾個方面,這時一心似乎又可以多用了。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原來是注意這種心理活動自行調節來進行的多項活動,這就叫注意分配。

人們的一切學習、開始活動都離不開注意,它象是一座大門,凡是學習的對象要進入我們的大腦,都要通過它,而且這座大門的門衛是森嚴的,它不允許「馬大哈」通過,而對那些「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的學習者,是含笑頜首,奉為上賓的。「集中」注意,在學習和工作上無疑是重要的。
不過,我們在學習或工作時,遇到的對象不會總是單一的,這時注意就需要同時指向好幾個對象或好幾種活動,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

說到這兒,似乎有點矛盾:一心不能二用,一心又能多用。這是什麼道理呢?這就是說,注意的分配,是有條件的。第一個條件是,你所參與的活動中,只有一種活動是生疏的,是需要把較多的注意集中在這種活動上,而同時進行的其餘活動都是不需注意過多支配的「自動化」的活動。比如有時我們一邊走路,一邊和別人談話,一邊觀看周圍的景物,甚至還可以思考問題,走路成為不假思索的熟練動作,當然就不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只要稍加註意就可以了,和別人談話或討論問題,成為他們的主要注意對象,自然大部分注意力就集中在這方面的活動了。而對於正在學走路的孩子,在他學走路的時候,雖然也想看看周圍的景物,但他的注意力需要全部集中在「邁步」上,要在邁步時保持身體平衡,不致摔倒,那就顧不得觀看周圍的景物,只得注意眼前的地面、自己的腿腳。

我們的學習也一樣,往往需要同時從事多種活動,注意力就要適當分配,有輕有重。比較熟練的活動,自然就不需要高度注意了,而那些比較生疏的活動,就非集中注意不可。要把注意力同時集中在幾種都不熟練的學習活動上,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心不可二用。
為了保證我們同時參與多種學習活動,就需要我們對一些活動的熟練程度達到自動化水平,例如上課記筆記,每個字怎麼寫就不需要去冥思苦想,筆在紙上的運動就象我們吃飯穿衣一樣,一張口一伸手就可以了,當然吃東西是人的本能,不需要什麼學習,而寫出的一個個字就需要多次的學習和練習才能實現自動化,我們回憶一下,從開始識字,寫字到抄寫老師的板書、再到自己記筆記,這個過程是經歷了多麼漫長的歲月,克服了多少困難啊!但是它終於被我們掌握了!我們今後還要進行更多方面的識記、練習,最後達到熟練地掌握,那樣我們才能不斷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的、不熟悉的活動上,使它變為新的熟練活動。

注意的分配的第二個條件是:我們同時從事的多種活動應當有相互的聯系,並且這些活動都是不生疏的,才能使注意分配得恰當、適時。聽講和記筆記是由共同的內容把它們聯系起來的,又如有些歌唱演員可以自彈自唱,也是由於這兩種活動有一定聯系,並都已成為熟練的活動。而司機開車即便達到了十分熟練的程度,也不允許隨便與人談話,那是因為開車與談話是完全沒有聯系的兩種活動,而且這兩種活動都需要一定的注意力,同時,開車本身就包含著多種動作,如果給予開車的注意力不夠,他就不能把足夠的注意力分配給開車所需要的各種動作中,就容易發生事故。

第三個條件是我們能夠對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迅速地輪換交替地給予注意。比如一個熟練的演講者,他既要講,又要照應聽眾的情緒,此時由於他對自己的講稿已很熟悉,只要看一眼標題或關鍵的詞,就可以講出下面的內容,他對自己講演的對象也不生疏,只要看一眼他們的表情就可得知他們領會的程度和褒貶態度,這樣他就可以自如地根據聽眾的情緒來發揮自己的演講內容,注意是在這兩件事中迅速交替的。

這里使我們認識到,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分配,而這又是有條件的,我們只有不斷地把一些活動熟練化、自動化,才能有條件地進行一些生疏活動的學習。我們還要把一些同時進行的活動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才能使注意力的分配適當、合時。
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分散是不同的。在老師講課時,有的同學低聲議論,使其他同學不能再集中注意聽講,分散了注意力,不能完成聽課任務。而注意力的分配是為了共同完成任務而對不同活動給予不同分量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務。我們要避免注意力的分散,而要把注意力的分配調節好。

『叄』 關於一心不能二用,不要貪心不足的作文

「哈哈哈,你畫什麼呀!方畫得像愛心,圓畫得像老鼠,真是四不像!」「你才不像呢!方的邊都成了波浪呢!你這是五六七八九不像!」……你猜我們玩什麼游戲玩得那麼激動呢?沒錯,就是「畫方圓」!
老師一走進來就對我們說:「嘿!看好了!我左右開弓,左畫方右畫圓!大師之作,誰想要啊?」
老師開動了!只見她左一隻筆,右一隻筆地畫了起來,迅速地用筆尖在紙上畫了幾下,「當當當當——大師畫好了,請看———」我暈,圓像檸檬方像愛心,這還是什麼大師之作啊!
「你們也來試試吧!」老師話音剛落,我就開動起來,嘿,我就不信能畫不好!
我左拿一隻筆右拿一隻筆地開動了起來,開頭不錯,可是一到圓要轉彎的時候,方也一起轉了起來,「別別別……」方的直角不知道被什麼磨平了。
這個算是給搞壞了,哎,重新畫一個。我這回可吸取了經驗,方畫一點兒,圓再畫一點兒,突然,同桌看到我畫畫的方法後,大吃一驚,她悄悄對我說:「是雙管齊下,不是單管下!」我的臉一下子紅了。
「大家停了啊!來,有請楊瑒上台作畫!」楊瑒信心滿滿地走上了台,她全神貫注地畫著,只見她圓正要轉彎的時候,突然僵住了,正方形的邊成了波浪線,圓的弧線卻成了直線,只見她咬緊牙齒僵著手畫,哎呦!她畫得方不是方,圓不是圓,而是方圓大合體!「哈哈哈哈!」我們在歡笑聲中結束了這場開心的游戲。
「畫方圓」給我帶來了快樂,帶來了歡笑,也給我帶來了一個道理——一心不可二用。

『肆』 一心不能二用珍惜時間作文800

昨天帶著回憶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攜著希望悄悄地來臨了,而明天又閃爍著光輝等待著人們.有人沉浸在回憶中,他們依戀昨天;有人沉醉在夢幻中,他們期盼著明天,這兩種人,都忘記了最應當珍視的是寶貴的今天.

天,不就是短短的一天嗎?我從明天開始勤奮學習.今天,不就是區區的24小時嗎?我從明天開始認真工作.今天,不就是一年的1/365嗎?我從明天開始為
共產主義事業奮斗(有些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朋友,你為什麼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明天,一切從明天開始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變成今天,而
每個今天之後都有無窮無盡的明天. 那麼,你的決心,你的理想,哪一天才能變為行動、變為現實呢?
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我說:「拋棄今天的人,今天也會拋棄他.而被今天拋棄的人,他也就沒有了明天」.
農民種田,不在今天及時拔草、施肥、滅蟲,哪有金秋時節的豐收?醫生不在今天及時搶救、醫治病人,哪有人們日後健康的體魄?清潔工人不在今天及時清掃垃圾,哪有日復一日城市的潔凈?解放軍戰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裝、做好戰備,哪有千家萬戶永久的安寧?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短短幾句詩,是先輩千曲百折、歷經磨難的生活體驗的結晶啊!古人有感與此,於是有了「懸梁刺股」、「囊瑩映雪」、「鑿壁偷光」的勤學佳話.現在我們條件優越了,不是更應珍惜今天、抓緊今天的分分秒秒嗎?

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知識的今天;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發明創造的可能.聰明、勤奮、有志的人,深深懂得時間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還珍貴.他們決不
把今天寶貴的時光虛擲給明天.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向來就珍惜時間,利用在車上賣報的閑暇做實驗,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塊麵包;困了,趴在桌上打個盹.
牛頓、居里夫人、愛因斯坦……一切有志氣、有成就的人都是如此,他們決不沉湎在昨天,更不空空地觀望明天,他們永遠從今天開始.
相反,對有些人
來說,時間就像代表他的那本日歷,撕了這張,還有下一張,撕完了這一本還有下一本,卻不知在潔白如雪的日歷上留下自己辛勤奮斗的汗水.他們從初懂生活到長
眠地下,都是在閑散、觀望和等待之中度過的.如果人的一生如此度過,那麼消逝的歲月將如一場凄涼的悲劇.留在個人生命史上的回憶,也將拌和著悔恨、痛苦和
哀傷的淚水……
虛擲光陰,在折損著生命的光;及時努力,在開辟思想的路.朋友,不要沉湎昨天,不要觀望明天,一切從今天開始吧!今天才是奮斗的起點啊

『伍』 作文 一心不能二用

[作文 一心不能抄二用]一心不襲能二用 清晨蔚藍的天空飄浮著幾朵白雲,太陽公公給東方那幾朵白棉似的雲彩披上了金色的衣裳,作文 一心不能二用。我坐在桌前,一面漫不經心的翻開作業本,一面「啪」的一聲打開了收音機,收音機里立刻傳來婉轉、動人的歌聲。 你說怪不怪,平時做題又快又好的我,今天對這道題卻不知如何下筆。這時,那悠揚的音樂又悄悄地跑進我的這耳朵里。我從書包里抓起一大疊草稿紙,「不對」,一張草稿紙進了垃圾桶。接下來,兩張、三張、四張…… 實在不行了,我把媽媽叫了進房間來,小學四年級作文《作文 一心不能二用》。媽媽一進門就聽見從收音機里傳來的歌聲,看見作業本攤在桌上,就說:「曉楠,你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你知不知道一心不能二用?你聽著音樂,哪有心思做作業!」 媽媽這一問,我的臉一下紅到了耳根子。趕快關了收音機,聚精會神的寫作業,不一會兒,就算出了這道題的正確答案。原來,這道題這么簡單。我暗暗責備自己:連真么簡單的題都算不會,還是媽媽說的對,一心不能二用。

『陸』 關於 一心不能二用求 的名人事例三例

猴子上山

『柒』 一心不能二用的例子

我記得小學時有一篇課文,叫小貓釣魚,應該就是你所需要的例子。

『捌』 一心不可二用的典故故事

奕秋

原文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

選自《孟子·告子上》

譯文

孟子說:「對於君王的不聰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沒有能生長的。

我見君王的次數很少,我一離開他,那些給他潑冷水的人馬上又圍上去了,(這樣,)我對他剛有的那點善心的萌芽又能怎麼樣呢?

(好比下棋,)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奕秋是全國的下棋聖手,讓他教兩個人下棋。一個人專心專意,只聽奕秋的話。

另一個呢,雖然聽著,但心裡卻想著有隻天鵝快要飛來,要拿起弓箭去射它。這樣,即使跟人家一道學習,他的成績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為他的聰明不如人家嗎?自然不是這樣的。

《奕秋》是出自《孟子·告子上》的一篇文言文,說明了學習要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則什麼也學不會的道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

(8)有關一心不能二用故事擴展閱讀

專心致志,一心一意的典故:

1、董仲舒三年不窺園

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2、宋濂冒雪訪師。
。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

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

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

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玖』 一心不能二用 作文

清晨,蔚藍的天抄空漂浮著幾朵襲白雲,太陽公公給東方那幾朵白棉花似的雲彩披上了金色的衣裳。我坐在書桌前,一面漫不經心地打開作業本,一面興致盎然地打開電視,聽電視里傳來的婉轉動聽的歌聲。

你說怪不怪,平時做作業很快的我,今天這題卻好象和我作對似的,怎麼也做不出來,再加上那悠揚的歌聲又悄悄地跑進我的耳朵里,就更不知道如何下筆了。媽媽走過來,看見我的作業本攤在桌子上,電視機里也傳來優美的歌聲,就說:「你聽說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一心不可二用的,你知道嗎?你被歌聲吸引了,哪有心思寫作業呢?你說是不是?」

媽媽這么一說,我的臉一下子紅到耳根。於是,我趕緊關了電視機,聚精會神地寫起作業來,不一會兒就寫出了這道題的正確答案。原來它是那樣簡單,我暗暗責怪自己,剛才怎麼連這樣簡單的題目都做不出來呢?看來還是媽媽說得對,一心不能二用呀!

『拾』 一心不可二用的由來

古語有雲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做什麼事情就要集中精力去做 先做好這件事情再去做其他的 遇到選擇的時候 就要鍛煉魄力 下手要狠 准 快

沒有出處,只是俗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