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有關於生存的故事

有關於生存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3 14:49:10

❶ 有關於生命的小故事

美國作家歐來;亨利在他的自小說《最後一片葉子》里講了個故事: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❷ 有關生存的故事

提亞哥老人已經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最初,一個年輕的孩子曼諾林和他一起分擔惡運,但在過了四十天倒霉日子之後,孩子的爸爸讓孩子到另一條船上幹活去了。從那個時候起,桑提亞哥只是一個人幹活。每天早晨他劃著小船到有大魚出沒的墨西哥灣流去,每天晚上他總是兩手空空地回來。 孩子喜歡並且可憐這個老漁人。曼諾林要是自己沒有掙到錢,就會乞討或偷竊以保證桑提亞哥有足夠的食物和新鮮的魚餌。老人謙卑地接受孩子的好意,謙卑中帶有某種隱而不露的自豪感。晚餐時(吃的是大米飯和黑蠶豆)他們總會談論在運氣好的日子裡一起捕獲的大魚,或是談論美國的棒球賽和偉大的狄馬吉奧。夜間桑提亞哥一個人躺在自己的小棚屋裡,夢見非洲海灘上的獅子,幾年前他航海去過那個地方。他不再夢見自己死去的老婆了。 在第八十五天,桑提亞哥在寒冷的黎明前的黑暗中,把小船劃出了港口。在把陸地的氣息拋在身後之後,他放下了釣絲。他的兩個魚餌是孩子給他的鮮金槍魚,還有把魚鉤遮蓋起來的沙丁魚。釣絲垂直地下到暗黑的深水裡。 太陽升起時,他看到別的一些船隻都頭朝著海岸,在海上看來海岸象是一條接近地平線的綠帶子。一隻盤旋的軍艦鳥給老人指明了海豚追逐飛魚的地方。但是魚群游得太快、也太遠了。這只猛禽又在盤旋了,這次桑提亞哥瞧見金槍魚在太陽光下躍起。一條小金槍魚咬住了他艉纜上的魚鉤。老人在把顫動的金槍魚拉上船板以後,心想這可是一個好兆頭。 快到中午時,一條馬林魚開始啃起一百深處的那塊魚餌來了。老人輕輕地擺布那條上了鉤的魚,根據釣絲的份量他知道那準是一條大魚。最後他猛拉釣絲把魚鉤給穩住了。但是,那條魚並沒有浮出水面,反而開始把小船拖著往西北方向跑。老人打起精神,斜挎在肩膀上的釣絲綳得緊緊的。他雖然孤身一人,體力也不如從前,但是他有技術,他懂得許多訣竅。他耐心地等待魚累乏下來。 日落之後,寒意襲人,老人冷得發抖。當他剩下的魚餌中有一塊被咬住時,他就用自己那把帶鞘的刀把釣絲給割斷了。有一次那條魚突然一個側身,把桑提亞哥拉得臉朝下地跌了一跤,老人的頰部也給劃破了。黎明時分,他的左手變得僵硬並抽起筋來了。那條魚還是一直往北游,一點陸地的影子都瞧不見了。釣絲又一次猛的一拉,把老人的右手給勒傷了。老人肚子餓得發慌,就從金槍魚身上割下幾片肉,放在嘴裡慢慢嚼著,等著太陽出來曬暖他的身子和減輕手指抽筋的痛苦。 第二天早上,這條魚蹦出了水面。桑提亞哥瞧見魚的躍起,知道自己釣到了一條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一會兒魚又往下沉去,轉向了東方。在熾熱的下午,桑提亞哥節省地喝起水壺里的水。為了忘掉劃破的手和疼痛的背,他回想起過去人們如何稱他為「優勝者」和他如何在西恩富戈斯地方一家酒館里和一個大個子黑人比手勁。有一次一架飛機嗡嗡地從頭上掠過,向邁阿密飛去。 黃昏之際,一條海豚吞食了他重新放上魚餌的小鉤子。他把這條「魚」提到了船板上,小心不去拉動他肩上的釣絲。休息一會之後,他切下幾片海豚肉並且把在海豚胃中發現的兩條飛魚留了下來。那天夜裡他睡著了。他醒來時覺得當這條魚跳起時釣絲就滑過他的手指。他緩慢地把釣絲放鬆,盡力想把這條馬林魚拖乏。在這條大魚放慢跳躍時,他把劃破的雙手放在海里洗,並且吃了一條飛魚。日出時,這條馬林魚開始打起轉來了。老人感到頭暈目眩,但他盡力把大魚在每轉一圈時拉得更近一些。他雖然幾乎筋疲力盡,終於還是把自己的捕獲物拉得和小船並排在一起並用魚叉猛擊這條馬林魚。他喝了一點水,然後把馬林魚捆綁在他那條小船的頭部和尾部。這條馬林魚比船還長兩英尺。哈瓦那港從來沒有見過捕到這么大的魚,他扯起有補丁的船帆開始向西南方向駛去,心想這下要發財了。 一個小時以後,他瞧見了第一條鯊魚。這是一條兇猛的尖吻鯖鯊。它飛快地遊了過來,用耙一樣的牙齒撕這條死馬林魚。老人用盡餘力把魚叉往鯊魚身上扎去。尖吻鯖鯊打著滾沉下去了,帶走了魚叉,而且已經把馬林魚咬得殘缺不全,鮮血直流。桑提亞哥知道血腥味會散開來。他望著海面,看到兩條犁頭鯊游近來了。他用綁在槳的一頭的刀子擊中了其中的一條,並看著這條食腐動物滑到深海里去了。他殺死了正在撕食馬林魚的另一條鯊魚。當第三條鯊魚出現時,他把刀子向鯊魚戳去。鯊魚打了一個滾,結果把刀給折斷了。日落時又有一些鯊魚游過來了。起初他設法用舵把朝它們劈過去,但是他雙手磨破了皮在流著血,而游來的鯊魚多得成了群。在暮色中,他望著地平線上的哈瓦那的微弱的燈光,聽著鯊魚一次一次在嚙咬馬林魚的屍體。老人此時想到的只是掌舵,和他自己極度的疲乏。他出海太遠了,那些鯊魚把他打敗了。他知道那些鯊魚除了大馬林魚的空骨架之外,是什麼也不會給他留下的。 當他劃進小港,讓小船沖上沙灘時,岸上的燈火都已滅了。在朦朧之中,他只能分辨出那條馬林魚白色的脊背和豎著的尾巴。他拿著桅竿和捲起的船帆,往岸上爬去。有一次他在重壓下跌倒了,他耐心地躺在地上,積蓄力氣。等他進了自己的棚屋時,他一頭倒在床上就睡。 那天早上晚些時候,孩子發現他時他還躺著。這個時候,一些漁民聚在那隻小船的周圍,對這條從頭到尾長有十八英尺的大馬林魚嘖嘖稱奇。當曼諾林拿著熱咖啡回到桑提亞哥的棚屋時,老人醒了。他告訴孩子可以把他那條魚的長吻拿走。曼諾林要老人休息,把身體養好,以便日後再一起出去捕魚。整個下午老人都在睡覺,那孩子就坐在他的床旁邊。桑提亞哥正在夢見那些獅子呢。

收藏到網摘:

瀏覽(390)| 回復(0) | 標簽:

❸ 有關於生生存的故事

適者生存

浴不必江海,但求去垢;衣不必綾羅,暖者最佳;食不必珍饈,須適脾胃。很明顯,如此簡單卻實際的追求,在當今社會忙忙碌碌者看來,註定會被扣上「不思進取」的帽子。我們竭盡所能,創造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物資財富。這種財富是巨大的,它以所有人的急功近利為代價,卻將無數人平淡的追求、簡單的夢想吞噬。
很欣賞一句話:萬鍾於我何加焉。是啊,我們崇尚高大,崇尚峰頂,可是終有一天,我們住進了大房子,謀得了高職位,可心靈卻因為疲憊而再也煥發不出活力。此時,大房子是一座港灣還是一座墳墓?高職位是一張名片還是一塊墓碑?
不由得贊嘆起「適」這個字的美妙。「適」者生存,與物競天擇無關。如果一杯香茗一捧爐火就能滿足,何必違背本心追求浮華!於山林間放浪天性,於茅屋中閑聽風雨。如果一本好書一方紙硯是你的最愛,何必鑽營入世之道!閑敲棋子落燈花,更能讓你體會到生活的妙不可言。「適」,是汪清潭,它不是華麗的浴缸,絲綉的浴氅,卻能恰到好處地讓你體味到洗濯靈魂的快樂;「適」是古樸的線裝書,沒有讓精美的裝幀蒙蔽它的本質,卻可以讓人如坐春風。
於身心疲憊時,我喜歡到各處流連徜徉。凡世中不乏樂觀滿足之人。酒店旁邊的大排檔里,有穿著隨意的人喝酒劃拳;商場打折的專櫃前,常會看到小姑娘用很少的錢裝點自己而露出喜悅目光……他們都是那麼地讓人動容。他們不去奢求不去攀比,他們泰然自若地料理柴米油鹽;他們更容易獲得平凡又奢侈的快樂。比起那些節衣縮食換得一隻名牌包回家供奉,為了按揭逐漸變成賺錢機器的人們,他們找到了「適」的所在。難道我們還依然將他們看成社會的草芥嗎?不,我覺得,他們才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
一切的一切,「適」者為佳。我們之所以有生活不順人心,幸福難覓的感覺,恰恰因為我們背上了太多不適合自己的包袱。當我們看到電視上山村的孩子即使困頓也依然笑容燦爛,我們的心理會湧起隱隱的羨慕嗎?若果真的如此,我們何不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去做?

萬鍾於我何加焉。如果我們逐心靈之水草而居,我們將發現,「大」是那麼的浮誇,而「適」才是幸福的真諦。

❹ 有關學會生存的故事

生存,看似兩個普通的字眼,卻蘊含了無數深刻的哲理:廣闊草原上,奔騰的白羊擺脫著灰狼的追趕;北極雪地下,游動的小魚擺脫著海鷗的侵襲;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小的我們也要學會生存。。。。。。
18歲的約翰•湯姆森是一位美國高中學生。他住在北達科他州的一個農場。1992年1月11日,他獨自在父親的農場里幹活。當他在操作機器時,不慎在冰上滑倒了,他的衣袖絆在機器里,兩只手臂被機器切斷。
湯姆森忍著劇痛跑了400米來到一座房子里。他用牙齒打開門栓。他爬到了電話機旁邊,但是無法撥電話號碼。於是,他用嘴咬住一枝鉛筆,一下一下地撥動,終於要通了他表兄的電話,他表兄馬上通知了附近有關部門。
明尼阿波利斯州的一所醫院為湯姆森進行了斷肢再植手術。他住了一個半月的醫院,便回到北達科他州自己的家裡。如今,他已能微微抬起手臂,並已經回到學校上課了。他的全家和朋友都為他感到自豪。
人們除了佩服他的勇氣和忍耐力外,還有一種獨立精神。他一個人在農場操作機器,出了事又頑強自救,所以他是好樣的。
獨立、勇敢、堅毅、不懈地與自然界抗爭,這大概是美國從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優秀傳統。這一傳統在吸毒、搶劫泛濫成災的美國社會,仍然活在美國人的精神里。
應該講湯姆森的行為並不偉大,但他確實有一種品格是值得做青少年「榜樣」的,這樣的學習能起到切實的效果,他見得著,看得到,是發生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青少年身上的活生生的事實。
由此可見,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學會生存固然重要。如果我們不會生存,就像深海里的魚兒沒有了背鰭,不會游泳;就像藍天下的雄鷹折斷了翅膀,不會飛翔。那麼,我們一定得學會生存。。。。。。

❺ 關於生命的小故事有哪些

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生命的最後一支歌
清晨的公園里,一個患有癌症的男孩在輕聲歌唱,他歌唱生命。盡管他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但他不自卑,他不相信世上存在著永恆。他認為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生命,也是一樣的。「人總是要死的!」他常常自我安慰。
公園的那頭,有一個女孩在跳著優美的舞姿,如身後桃花的飄落——翩翩飛舞。
這天,男孩無聊的在閑逛。忽然他聞到一陣噴鼻的花香,這花香吸引著他來到了一棵桃花樹下,也看到了那女孩——她正在跳舞。男孩沒打斷她,一直在旁邊靜靜的等她跳完。「你跳得真好,如你身後的桃花。」「謝謝!」女孩羞答答的抬起頭說道。這時,男孩看清了她的臉:一張美麗的面孔上鑲著兩顆無神的眼珠。男孩大吃一驚:「你是盲女?」這句話一出口,男孩就後悔了,他知道他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哦……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沒事。」女孩似乎很輕松。……就這樣,他們認識了。
他們相約在夕陽的黃昏來到了這兒,男孩歌唱,女孩伴舞。
……
像這樣過了很久,直到那一天。
「桃花真美,像你一樣。」男孩無意中說道。「可惜我看不到。」女孩說著低下了頭。「對不起。」男孩的心如一陣刀絞的痛,他知道他又一次刺痛了女孩的心,盡管她不在意。一種強烈的慾望從男孩心中升起……
過了幾天,女孩興奮的告訴男孩,有人願意獻出眼珠了,她將看見光明,看見這美麗的花花世界了。男孩由衷的笑了。女孩哪裡知道,那一對眼珠是男孩獻出來的。
……
這一天的黃昏似乎更早到來,男孩對女孩說了很多:「曾經我不相信永恆,但我現在明白世上存在永恆,那便是友情。我要走了,永遠都不回來了,我將永遠的珍藏我們的友誼。」女孩哭了。說完男孩唱起了生命里的最後一支歌,女孩依舊為他伴舞,但是帶著一串淚珠……
他還是走了,走得那麼輕松,沒有遺憾,他把他生命里的最後一支歌獻給了她,他無悔。
女孩的手術成功,她看見了萬物,也知道了真相。她來到了公園,奇怪的是今年的桃花沒有開。
女孩的眼眶模糊了,一滴淚從她的臉頰落下,夕陽中,她似乎聽見了男孩唱起的那一支歌……

種子的力量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問:世界上什麼東西的氣力最大?回答紛紜得很,有的說象,有的說獅子,有人開玩笑似的說,是金剛。金剛有多少氣力,當然大家全不知道。
結果,這一切答案完全不對,世界上氣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一粒種子可以顯現出來的力,簡直是超越一切的。
這兒又是一個故事。
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緻密,堅固。生理學家和解剖學家用盡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開來,都沒有成功。後來忽然有人發明了一個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要剖析的頭蓋骨里,給與溫度和濕度,使種子發芽。一發芽,這些種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完整地分開了。植物種子力量之大如此。
這也許特殊了一點,常人不容易理解。那麼,你見過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嗎?它為著嚮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如何狹,它總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裡鑽,它的芽往上面挺,這是一種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種子力量之大如此。
沒有一個人將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確世界無比。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量就要顯現,上面的石塊絲毫不足以阻擋它,因為這是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
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嘆氣,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煉。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著鬥志而來的草才是堅韌的草,也只有這種草,才可以對那些玻璃棚中養育的盆花嗤笑。

❻ 關於生命的故事有哪些

很多的,比如昂起頭來真美——別看它是一條黑母牛,牛奶一樣是白的.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
提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
1.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症。這種病的症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裡也會經常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著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講演會上,一位學生貿然地這樣提問:「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有過怨恨嗎?」在場的人都暗暗責怪這個學生的不敬,但黃美廉卻沒有半點不高興,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么幾行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那麼愛我;
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五、我有一隻可愛的貓;……
最後,她以一句話作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熱愛生命的故事

在幾年前網球公開賽中,有了一個熱愛生命的故事。

最後一個關鍵的球,甲方發球,乙方接住,雙方成平局.可就在這時,一隻小鳥突然飛進場內,非常不湊巧的是,小鳥被高速飛行的網球擊中,當場墜地生亡.那位運動員不再關心比賽的輸贏.他沒有去接球,而是當著眾多觀眾的面,虔誠的跪倒在那隻小鳥面前,為自己的過失表示懺悔.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
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溫馨提示: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別看它是一條黑母牛,牛奶一樣是白的。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
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
拍她的肩說。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

溫馨提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

為生命畫一片樹葉
只要心存相信,總有奇跡發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里講了個故事: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溫馨提示: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珍惜生命,不懼挫折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秘訣: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❼ 有關生存故事的

明朝作家劉元卿,在一篇題為《猱》的短文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猱的體形很小,長著鋒利的爪子。老虎的頭癢,猱就爬上去搔癢,搔得老虎飄飄欲仙。猱不住地搔,並在老虎的頭上挖了個洞,老虎因感覺舒服而未覺察。猱於是把老虎的腦髓當作美味吃個精光。
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詮釋上面的故事,是恰如其分的。經濟生活中,類似的行為也很多。有很多的企業,由強變弱,最終慘遭淘汰。盡管這些企業敗走麥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缺少一種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安而忘危,缺少遠慮,對面臨的危險認識不足、准備不足,最終導致企業失敗。企業的發展始終伴隨著風險。對於企業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有危機意識。他們有的只看到企業發展的有利因素,而忽視了潛在的風險;有的只看到對手的弱點,卻沒看到自身的不足。必須看到,我國邁入WT0門檻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如果缺少應有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不努力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那麼在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中我們將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人類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生命季節里的徘徊,開始了新長征路上的生存。
學會生存,就要有所追求。人的生命需要有水和空氣的孕育滋養。但只有水和空氣保持這唇上熱氣的呼出,這不是真正的生存,是「植物式」的生存。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一個人的生命如果沒有追求的鼓舞,是空虛而渺小的。」所以人不能做天上的風箏,盲目無目標地被線牽著走,要為追求而生存。
學會生存,就要學會堅強。人的生存受環境的制約,但我們要做環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們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盡了自己,我們要戰勝脆弱。
學會生存,就要勇敢超越。水中的魚兒不超越,怎能進化為較為進步的兩棲動物呢?陸地脊椎動物不超越,也不能變成鳥類。佛家俗語「超度」也是要人類學會生存,發掘人類的超能力。上天永遠不會偏愛那些雙手合十、虔誠祈禱的人。而把機遇留給勇於超越的人。做好自己,做回自己。因為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是世上最可憐的奴隸。
也許,到這里,你明白了生存的真諦,懂得了生存的意義。正決心全心全意的生存下去。但,那並不是生存的全部……
太陽的生存,為人類提供火與熱,照亮人的心田。指南針的生存,為人類指點方向,引航導航。花兒的生存,為化作春泥給果實的成長輸送營養。它們的生存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把千絲萬縷的愛獻給人間。於是,我懂得了,生存的目的不是生存,而是奉獻。人生在世,生存的是否長久,獲得的是多是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人類為社會奉獻過,真切動人地生存過。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歲月蹉跎,人的足跡……
春季,有融融的綠意,人們追求著生存;
夏季,有冰涼的清泉,人們超越著生存;
秋季,收獲累累的碩果,人們奉獻著生存;
冬季,冰封的世界裡,人們堅強地生存。
原來,生存的四季那樣美。學會生存,學會了把握自己。從此,不必再懼怕冬季的寒冷,而天天企盼著春天的到來,因為——
冬天既然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一頭飢餓的獅子發現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牛,獅子塌腰沉背,藉助青草的掩護,悄悄地向野牛靠近。
獅子離野牛越來越近,野牛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仍悠然地啃食著青草。
獅子進入了捕捉范圍,躍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牛群。野牛驚慌奔逃。獅子緊追著一頭還未長結實的野牛。野牛拚命奔逃著,每當獅子要追上它時便拐個彎,便可和獅子拉開一段距離。可沒多久,野牛就體力不支了。獅子和野牛的距離在不斷縮小。
突然地,野牛剎住腳,猛轉過身,鋒利的犄角轉向獅子。獅子也停下了腳步,左右試探著尋找進攻的機會,可野牛的犄角始終對著它。獅子和野牛對峙著,僵持著。
突然,野牛向前邁進了一步,獅子竟後退了一步,並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隻小貓,只是眯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視著野牛。獅子的「懦弱」讓野牛頓生豪氣,用犄角猛扎著躺在地上的獅子……
接下來足足有三秒鍾,一動不動。這短短的三秒鍾卻分開了勝敗,隔開了生死。
三秒鍾後,威猛進攻的野牛碩壯的身體慢慢倒了下去,沒有絲毫掙扎。獅子的血口利齒已緊咬在野牛的喉嚨上。
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規律,無需感嘆。但我總覺得:獅子不僅勝在利齒,還有狡黠;野牛不僅敗在沒有利齒,還有被蒙騙後的盲目自大。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