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有關於元宵節的故事

有關於元宵節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3 15:09:53

1. 關於元宵節的傳說有哪些。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一些傳說。

1、漢文帝為平亂勝利而設據傳,漢文帝在元月十五日平定了「諸呂之亂」,因此就將這一天定為元宵節。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呂氏家族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劉囊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即「元宵節」。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連續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地准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

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時更加思念家人。她覺得不能在雙親身邊盡孝,不如一死了之。

東方朔了解了元宵姑娘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陷入一片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

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讖語給你們,可讓你們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

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

2、東方朔與元宵姑娘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

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

東方朔假意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姑娘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宮女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並傳令京城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

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宮廷人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

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長安城裡家家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

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宮女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

因為宮女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元宵節」。

3、祭祀泰一神按照我國古代的習慣,「元」指月亮正圓,一年之中有所謂「三元」,即正月十五稱為「上元」,七月十五稱為「中元」,十月十五稱為「下元」。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

為「下元」。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

據考證,元宵節的來歷,有說與祭祀泰一神有關。泰一神亦稱太乙神,主宰人間的風雨、飢饉和瘟疫。

據說,漢朝武帝曾久病不愈,求助太乙神後竟奇跡治癒,於是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每到正月十五元宵夜,漢武帝就來到甘泉宮,主持祭祀泰一神的活動。這一活動後人被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節又稱燈火節,在南北朝時,燈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鬧花燈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氣洋洋的氣氛,被人們稱作良辰美景。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成群結隊徜徉燈市,來領略「樓台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的節日氛圍。

2. 關於「元宵節」的歷史傳說有哪些

點彩燈的來歷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准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3.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它的故事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最早起源於漢朝,到了唐代開始重視回起來了,到宋代更加重視元宵答節。中國民間傳統是要在明月高懸的元宵節夜晚,人們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的一些傳統習俗

吃湯圓:過元宵吃湯圓,「湯圓(tangyuan)」與「團圓(tuanyuan)」字音相近,象徵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賞花燈:元宵節期間,各地都非常熱鬧。花燈薈萃,放花燈、賞花燈,燈火通明,燈的種類甚多:走馬燈、關刀燈、蓮花燈、兔子燈、應有盡有。

猜燈謎: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猜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在流傳過程中深受大家的喜歡。

舞龍燈:龍是中華的圖騰。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也寄託著人們求吉納福的美好願望。

4. 關於元宵節來歷的故事

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

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此種觀點站不住腳,認為佛教只是在這一天利用人們的節慶氣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