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尊師的故事20個字
A. 二十字的尊師故事
1、居里夫人尊師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從而,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可她對她過去的老師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希望總是那麼渺茫。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裡做客。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著鮮花的人群,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著她走上了主席台。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情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
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經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2、張樂平不忘師恩
著名漫畫家張樂平讀高小時,很得美術老師陸寅生喜歡。有一年,北洋軍閥曹錕以五千銀洋一張的代價向議員們收買選票,當上總統,受到全國人民的痛罵。陸老師就給張樂平出了個題目:《一豕負五千元》,指導他畫政治諷刺畫。這便是張樂平初學漫畫的開始。
後來,師生之間斷了聯系,雖然兩人都住在上海,卻因張樂平讀書時名叫張升,所以陸寅生一直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張樂平就是他的學生。五十多年來,張樂平對教他畫第一幅漫畫的啟蒙老師念念不忘,四處打聽老師的下落。
1983年3月,張樂平終於打聽到了陸老師的下落,於是便拎著蛋糕上門看望五十四年沒有見面的小學教師。這使已八十多歲的陸寅生老師非常感動,他把七十二歲的張樂平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番,連說:"原來張樂平就是張升呀!我是《三毛流浪記》的忠實讀者,但幾十年來一直不知道張樂平就是你。'師道之不傳久矣',你能想著我,不容易啊!"張樂平誠懇地說:"我的第一幅漫畫是你教我畫的,我一直沒有忘記你。"張樂平的尊師之情使陸寅生老師激動得熱淚盈眶。
B. 尊師小故事20字
1 毛澤東敬酒來、寫賀信 1959年6月,毛源澤東回到故鄉——韶山,他邀請自己讀私塾時的老師毛禹珠一起吃飯。席間,毛澤東為老師敬酒,使毛禹珠不勝榮幸,感慨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則說:「尊老敬賢,應該應該。」 徐特立先生是我國傑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年,當徐老60壽辰之際,毛澤東特意寫賀信祝壽。他在信的開頭寫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他還號召全黨向徐老學習。 2 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C. 關於尊師的故事有哪些
10個尊師故事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04-09/10/content_2845056.htm
D. 關於尊師的故事20字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回陽去朝拜答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E. 尊師小故事20字左右
寫作思路:可以寫《程門立雪》,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版時,他對老師十分尊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正文: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重,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後來中了進士,他不願做官,繼續訪師求教,鑽研學問。當時程顥、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後,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麼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雲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後,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一起去程頤家裡。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願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F. 搜集20個字的名人尊師重教的經典故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G. 講述一個關於尊師的故事
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專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屬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
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7)有關尊師的故事20個字擴展閱讀: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秀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所謂「師道尊嚴」,即指為師之道尊貴、庄嚴,顯示教師為受人尊敬的神聖職業。但曾幾何時,教師歸類於「臭老九」,斯文掃地。改革開放後,中國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和師資建設,從1985年起,把每年的9月10日設為教師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重振師道尊嚴,首先要在全社會繼續大力倡導尊師重教。應從改革教師管理評價體制、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依法治教等多方面入手,還要注重提高教師地位、保障其待遇,為他們職業發展提供空間,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
H. 尊師小故事少一點字
劉備三顧茅廬 也是尊師的一種
I. 尊師的故事10個字的
解放軍 要向老師們學習,並囑咐交際處要加倍關照
J. 有關師恩的事例20字數
尊敬師長終身思慕
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後,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並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後精忠報國的忠心。
尊敬師長名留後世
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尊師重道立雪程門
宋朝時,有游酢、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並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於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後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後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
舉凡弟子要能夠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師虛心求教,而在跟隨老師的同時,就應該要明白恭敬侍奉師長的道理。須知父母養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是一樣的恩澤,怎麼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個能尊敬老師的人,也就能重視學業;相對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揚時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體會、學習。
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當我們真心地對待他人的時候,他人也必定會以真心回報我們的。
恭敬師傅天子善報
明朝時在四川灌縣有一位銀匠,名叫何雲發,他平日侍奉師傅非常恭敬誠懇。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師傅,他一定雙手拱立,誠心敬意地向師傅問好。不久他的家漸漸地富有起來,但是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夢到神來托夢說:「你命中本來註定沒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師傅,所以上天許你生個貴子。」後來他們夫婦果真生了貴子,並得到這貴子的孝順供養,一生衣食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