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恃無恐的成語故事
① 有恃無恐是什麼意思
有恃無恐 yǒu shì wú kǒng
引申:因為有倚仗就無所畏懼或顧忌。含貶義
出處: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 命。」
釋義: 「恃」,倚仗,依靠;「恐」,恐懼,害怕。國有所依靠而無所顧忌,無所畏懼。
由來: 春秋時,中原霸主齊桓公死後,他的兒子齊孝公繼承了王位。 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齊孝公乘人之危,親率大軍,浩浩盪盪地向東進發,去討伐魯國。魯 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魯軍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帶著牛羊、酒食去稿勞齊軍。這時,齊孝公的軍隊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齊魯邊界上遇到了齊孝公。展喜對齊孝公說; 「我們魯國的君王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軍。」「你們魯國人感到害伯了嗎?」齊孝公傲慢他說。 展喜是個能言善辯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說: 「那些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們魯國的國君和大臣 們卻一點也不害怕。」 』 齊孝公聽了,輕蔑他說: 「你們魯國國庫空虛,老百姓家中缺糧,地里沒有莊稼,連青草 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說:「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廢寢忘食地治理國事,終於使天下大治。成王對他倆 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告誡後代的子子孫孫,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友好,大王您怎麼 會貿然廢棄祖先盟約,進攻我們魯國呢?我們正是依仗著這一點,才 不害怕。」 齊孝公聽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討伐的念頭,班師回國了。
出處《左傳·俗公二十六年》
有備無患
發音 yǒu bèi wú huàn
釋義 患:禍患,災難。事先有內准備,就可以避免禍患。容
出處 《尚書·說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有備無患的故事
示例 季斯預戒汶上百姓,修堤蓋屋。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濫,魯民有備無患。(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八回)
近義詞 未雨綢繆 防患未然 有恃無恐
反義詞 措手不及 臨陣磨槍 臨渴掘井
③ 有恃無恐是什麼意思
有恃無恐
【解釋】: 恃:倚仗,依靠;恐:害怕。因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白話譯文:你們老百姓家中缺糧,地里沒有莊稼,連青草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感到害怕呢?
【舉例造句】: 我們實在還有一個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無恐。
【燈謎】: 穿防彈衣沖鋒。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人仗勢。
【英文】: be secure in the knowledge that one has strong backing
【典故】: 春秋時期,齊孝公想做霸主,趁魯國發生災荒出兵。魯僖公派大臣展喜去邊境勸阻,齊孝公譏笑魯國是「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展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恃先王之命」,希望齊孝公退兵,齊孝公自知理虧就退兵。
(3)有恃無恐的成語故事擴展閱讀
近義詞
狗仗人勢
【拼音】: gǒu zhàng rén shì
【解釋】: 仗:倚仗、仗勢。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
【出處】: 明·李開元《寶劍記》第五齣:「(丑白)他怕怎的?(凈白)他怕我狗仗人勢。」
【舉例造句】: 你就狗仗人勢,天天作耗,在我們跟前逞臉。
【歇後語】: 牽只狗打虎。
【燈謎】: 伏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仗勢欺人。
【英文】: like a dog threatening other people on the strength of its master's power
④ 少見成語故事
買櫝還珠: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就買了一個,打開盒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裡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裡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裡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裡想:「酒杯里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裡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
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南柯一夢
成語釋疑: 形容一場大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
成語出處: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成語故事: 淳於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樹下休息起來,沒想到他因此就睡著了。在夢里,他看到槐安國的國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國去,隨後把自己心愛的公主嫁給了他,並且派他擔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這段時間里,淳於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國王也很欣賞他。他五個兒子都有爵位,兩個女兒也嫁給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國的地位非常高。
後來,檀蘿國攻打南柯郡,淳於棼的軍隊輸了,接著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這一切的不幸,讓淳於棼不想在南柯郡繼續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裡,有人在國王面前說淳於棼的壞話,國王沒有查證,就把他的孩子抓起來,還把他送回原來的家鄉。一離開槐安國,淳於棼就醒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場夢。
不久,淳於棼發現庭院里的槐樹下有一個螞蟻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宮殿漢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夢中所見到的槐安國,應該就是這個螞蟻洞。而槐樹的最高的樹枝,可能就是他當太守的南柯郡。
淳於棼想起夢里南柯的一切,覺得人世非常無常,所謂的富貴功名實在很容易就消失,於是,他最後就歸隱道門了。
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鷸蚌相爭
這是一則十分生動的寓言故事。它告訴我們:大敵當前,弱小者之間要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斗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早已成為大家常用的成語。
故事:趙國准備討伐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說趙惠王說:「我這次來,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會有死鷸。』它們倆誰也不肯放開誰,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於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⑤ 「有恃無恐」什麼意思
恃:倚仗,依靠。恐:恐怖,害怕。因有所依仗而膽大妄為,無所顧忌。原多用於褒義,現多用於貶義
⑥ 有恃無恐的意思是什麼
有恃無恐
【拼音】:yǒu shì wú kǒng
【釋義】:恃:倚仗,依靠;恐:害怕。
意思:因回為有所答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望採納,謝謝您!~
⑦ 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疑鄰盜斧 一無牽掛 踴貴屨賤 糟糠之妻
一籌莫展 胸有成竹 一本萬利 有腳陽春
以貌取人 一夜十起 一言為重,百金為輕
一蛇吞象 一登龍門 一洞之網
一沐三捉發 一步一計 一杯羹 一木破天
一日夫妻百日恩 一斛涼州 疑鄰盜斧 一夜夫妻百夜恩
一夜十起 一台二妙 一人立志,萬夫莫奪 一舉兩失
背水為陣 南陽三葛 太公釣魚 石邑深澗
蔡邕救琴 得見青天 問一得三 半老徐娘
白衣送酒 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白龍微服 巴蛇吞象
校人烹魚 東坡畫扇 巧詐不如拙誠 帶經而鋤
暮夜無知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的盧馬 梟將東徙
不知不識 踴貴屨賤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月懷一雞
溫人之周 成者英雄敗者賊 風起雲飛 聖人之勇
原憲桑樞 鐵杵磨針 一無牽掛 霜露之疾
二者必居其一 二五耦 二桃三士 二豎為災
二卵棄干城 兒皇帝 扼臂嚙指 阿匼取容
床頭捉刀人 阿斗太子 紫芝眉宇 一字師
一廂情願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一代不如一代 朽木不可雕
暮夜無知 解鈴還須系鈴人 一葉障目 一薰一蕕
鑄山煮海 周公吐哺 擲地有聲 糟糠之妻
憂心如焚 飲水思源 一坐皆驚 一字千金
一字褒貶 一枕南柯 一枕黃粱 一枕邯鄲
一以當十 一言以蔽之 一言興邦 一言喪邦
一往情深 一死一生 一時之秀 一日三省
一暴十寒 一片丹心 一家之言 一飯千金
一步登天 羊續懸魚 言過其實 心灰意冷
徙薪曲突 五里霧中 同心同德 松柏之志
樹欲靜而風不止 瘦羊博士 市道之交 潘文樂旨
鷗鷺忘機 鳥道羊腸 木梗之患 鶴歸華表
感戴二天 反裘負薪 凍浦魚驚 楚才晉用
草船借箭 不貪為寶 一統天下 胸有成竹
聞所未聞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鷸蚌相爭 一箭雙雕
自相矛盾 四面楚歌 中流擊楫 捉襟見肘
玉汝於成 小心翼翼 重見天日 自慚形穢
紙上談兵 指鹿為馬 忠心赤膽 鑿壁偷光
爭先恐後 專心致志 鑄成大錯 直搗黃龍
鍾鳴漏盡 鄭人買履 之乎者也 終南捷徑
月下老人 有備無患 欲速則不達 越俎代庖
欲罷不能 羽毛未豐 遠走高飛 有恃無恐
一團和氣 有名無實 有腳陽春 一來二去
倚門倚閭 一字不苟 一張一弛 一柱擎天
一場春夢 一日之長 一口咬定 異軍突起
一絲不苟 一丘之貉 一板三眼 一衣帶水
一孔之見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一塵不染
一傅眾咻 約法三章 一代楷模 薏苡明珠 飲鴆止渴
一舉千里 一網打盡 一竅不通 一朝一夕
一言九鼎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相情願 一刀兩斷
一枕槐安 一床兩好 一毛不拔 一之謂甚
一意孤行 一得之愚 一蟹不如一蟹 一事無成
一知半解 一字之師 一鬨而散 一仍舊貫
以身試法 一日之長 一鳴驚人 以貌取人
一琴一鶴 一壺千金 一見如故 一籌莫展
葉公好龍 一木難支 一日三秋 一言為定
一錢不值 一不做,二不休 一國三公 一曝十寒
一落千丈 一敗塗地 有志者事竟成 一日千里
庸人自擾 一朝之忿 一目十行 以卵擊石
一德一心 夜郎自大 一片冰心 一問三不知
一手遮天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去不復返 一夔已足
一狐之腋 一諾千金 一揮而就 一客不煩二主
一吟一詠 一發千鈞 一抔黃土 休戚相關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本萬利 一寒如此 一動不如一靜
一舉兩得 一見鍾情 一心一德 一成一旅
一發破的 一匡天下 一筆勾銷 心血來潮
眼中釘 夏雨雨人 興高采烈 心曠神怡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掩耳盜鈴 栩栩如生 下車泣罪
笑比河清 無中生有 文章憎命 卧薪嘗膽
韋編三絕 危在旦夕 畏首畏尾 無為而治
萬死不辭 聞雞起舞 王顧左右而言他 惘然若失
望洋興嘆 天下無雙 先聲奪人 無價之寶
亡羊補牢 唾面自乾 同甘共苦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天羅地網 妄自尊大 天真爛漫 天各一方
完璧歸趙 天涯海角 萬里長城 天衣無縫
銅山西崩,洛鍾東應 為善最樂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望梅止渴
司空見慣 土崩瓦解 四海之內皆兄弟 退避三舍
食言而肥 事齊事楚 水深火熱 天經地義
水落石出 守株待兔 貪天之功 雙管齊下
水中撈月 傷風敗俗 如火如荼 勢如破竹
上行下效 人琴俱亡 如魚得水 捨生取義
善游者溺 請君入瓮 三生有幸 孺子可教
三顧茅廬 求仁得仁 如釋重負 人面獸心
日暮途遠 人言可畏 曲高和寡 入木三分
前度劉郎 千里送鵝毛 三令五申 人傑地靈
如振落葉 前倨後恭 塞翁失馬 千變萬化
氣壯山河 敲門磚 普天同慶 歧路亡羊
秋風過耳 巧取豪奪 前程萬里 起死回生
杞人憂天 破釜沉舟 拋磚引玉 破天荒
披荊斬棘 破鏡重圓 南柯一夢 黔驢技窮
平易近人 強作解人 千載難逢 庖丁解牛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弄巧成拙 匹夫之勇 論功行賞
難能可貴 南轅北轍 牧豕聽經 馬革裹屍
滿城風雨 猛志常在 沐猴而冠 買櫝還珠
量體裁衣 厲兵秣馬 勞民傷財 門庭若市
老牛舐犢 力不從心 洛陽紙貴 柳暗花明
老馬識途 馬首是瞻 來處不易 列鼎而食
濫竽充數 刻舟求劍 老生常談 開柙出虎
開門揖盜 九牛一毛 康莊大道 口蜜腹劍
口若懸河 舉一反三 開卷有益 開誠布公
精衛填海 開天闢地 驚弓之鳥 舉案齊眉
井底之蛙 焦頭爛額 嗟來之食 雞鳴狗盜
降龍伏虎 疾風知勁草 及瓜而代 急如星火
雞鳴而起 飢寒交迫 畫地為牢 黃卷青燈
火樹銀花 後來居上 回天之力 揮戈反日
畫蛇添足 何去何從 恨海難填 涸轍之鮒
華而不實 後生可畏 汗牛充棟 邯鄲學步
過河拆橋 汗流浹背 戶限為穿 狐假虎威
過眼煙雲 果不其然 畫餅充飢 囫圇吞棗
河清海晏 刮骨去毒 海闊天空 刮目相看
高山流水 割肚牽腸 狗尾續貂 功到自然成
高枕無憂 各得其所 隔岸觀火 感恩圖報
甘棠遺愛 釜中游魚 覆水難收 改過自新
負重致遠 負荊請罪 封豕長蛇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奉公守法 風吹雨打 奮不顧身 分道揚鑣
肥馬輕裘 非池中物 飛蛾赴火 防微杜漸
凡桃俗李 伐性之斧 耳邊風 墮甑不顧
對牛彈琴 對床夜雨 斷頭將軍 度外之人
東施效顰 得心應手 道路以目 盜跖之物
倒行逆施 單槍匹馬 戴罪立功 帶金佩紫
大顯神通 大旱望雲霓 大材小用 唇亡齒寒
穿井得人 初發芙蓉 出人頭地 赤膊上陣
叱吒風雲 痴人說夢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下之盟
車載斗量 朝斯夕斯 朝三暮四 長繩系日
長林豐草 長風破浪 草木皆兵 草菅人命
操刀傷錦 殘羹冷炙 才疏意廣 才高八斗
不知所終 不知深淺 不學無術 不求甚解
不欺暗室 不念舊惡 不蔓不枝 不可勝數
不可救葯 不可多得 不寒而慄 不改其樂
不恥下問 伯玉知非 撥雲見日 病入膏肓
冰山難靠 別有天地 別無長物 別開生面
必由之路 本來面目 背水一戰 杯中物
杯弓蛇影 暴虎馮河 暴風驟雨 抱薪救火
寶山空回 傍人門戶 半途而廢 半部論語
百萬雄師 白駒過隙 拔苗助長 按圖索驥
安身之地 安老懷少 齊大非偶 名正言順
名落孫山 賣刀買犢 理直氣壯 拒人千里
愛屋及烏 愛不釋手 江郎才盡 見怪不怪
混世魔王 患得患失 孤注一擲 扶搖直上
後起之秀 負隅頑抗 對症下葯 風風雨雨
不治之症 不知所雲 不拘一格 百聞不如一見
白衣蒼狗
⑧ 有恃無恐是什麼意思啊
有恃無恐
有恃無恐 ( yǒu shì wú kǒng )
解 釋 恃:倚仗,依靠;「恐」,恐懼,害怕。因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六年》:「齊侯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示 例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現在縣里有了憑據,所以他們~。」
近義詞 仗勢欺人、狗仗人勢
典 故
春秋時,中原霸主齊桓公死後,他的兒子齊孝公繼承了王位。 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齊孝公乘人之危,親率大軍,浩浩盪盪地向東進發,去討伐魯國。魯 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魯軍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帶著牛羊、酒食去稿勞齊軍。這時,齊孝公的軍隊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齊魯邊界上遇到了齊孝公。展喜對齊孝公說; 「我們魯國的君王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軍。」「你們魯國人感到害伯了嗎?」齊孝公傲慢他說。 展喜是個能言善辯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說: 「那些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們魯國的國君和大臣 們卻一點也不害怕。」 』 齊孝公聽了,輕蔑他說: 「你們魯國國庫空虛,老百姓家中缺糧,地里沒有莊稼,連青草 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說:「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廢寢忘食地治理國事,終於使天下大治。成王對他倆 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告誡後代的子子孫孫,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友好,大王您怎麼 會貿然廢棄祖先盟約,進攻我們魯國呢?我們正是依仗著這一點,才 不害怕。」 齊孝公聽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討伐的念頭,班師回國了。
⑨ 嘟拉成語故事 有恃無恐
成語故事 有恃無恐
春秋時,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齊孝公覺得擴張自己實力的機會到了,就率領著大軍去討伐魯國。魯僖公聽說敵軍壓境,知道自己的實力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為使者出使齊軍。展喜日夜兼程在齊魯邊界上截住了齊孝公。
展喜是個很善於辭令的人,他先是很恭敬地對齊孝公說:「我們國君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軍。」齊孝公傲慢地問:「你們魯國人害怕了嗎?」展喜回答說:「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怕,但我們大王卻一點兒也不害怕。」齊孝公不相信:「你們魯國國庫空虛,地里連青草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怕呢?(原文是:『何恃而不恐?』)」展喜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終於把天下治理得安定興旺。
成王對他倆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子子孫孫都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這在史書上都是有記載的。我們正是依仗著這一點,才不害怕。(原文是:『恃此以不恐。』)」齊孝公聽了,自覺理虧,無言以對,只好打消了討伐的念頭,又率領著大軍回去了。一場大戰就這樣被展喜的幾句話給化解了。
成語「有恃無恐」就是從這個故事中提煉出來的。意思是因為有所倚仗,所以無所畏懼。恃,倚仗,依靠;恐,恐懼,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