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幼兒故事不說謊

幼兒故事不說謊

發布時間: 2021-01-24 00:18:46

A. 不能說謊的故事

故事一: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有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B. 《伊索寓言》中的哪一篇故事教育孩子要誠實,不要撒謊

我們經常給她講的一個有關誠實的故事就是一段伊索寓言-《狼來了》: 「從前,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他向著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 農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著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 狼:形狀與狗相似,面部長,耳朵直立,尾巴下垂,性情殘忍,吃兔、羊、鹿等。 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沖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哈哈!」 大夥兒對放羊娃一面再再而三地說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 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極了,拚命地向農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 農夫們聽到他的喊聲,以為他又在說謊,大家都不理睬他,沒有人去幫他,結果放羊娃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 這是個非常好的教育孩子的故事,我想,90%以上的中國家長都給孩子講過這個經典的故事。值得引人深思的是,孩子雖然小時候都聽父母講過很多有關教孩子誠實守信方面的故事,但是孩子長大後,究竟有多少孩子真正做了一個誠實的人,有多少孩子從《狼來了》的故事中真正從多方面受到了啟迪並在他們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呢?。我覺得不只是講講故事很簡單,真正讓孩子能夠深刻領悟到其中的道理,父母還真是要做一番功課。

C. 有關"謊言"的童話故事

木偶奇遇記
皮諾曹
只要善良就會有心,只要誠實鼻子不會變長,只要勇敢才能救出自己老爸於鯊魚口中,只要有齊以上這些,木頭也會變成小男孩.

D. 關於教育孩子不能撒謊的故事(小學一年級學生)最好能一聽就明白的

自己親身去教育才是最好的,讓孩子看著自己因為撒謊索釀成的苦果,最後在教育一下:不能像我一樣啊。一年級小孩子都很天真,很容易教育的
希望採納

E. 關於說謊的故事

皇帝的新裝的故事許多年前,有一個皇帝,特別喜歡穿得漂亮。他每一天,每一點鍾都要換一套衣服。有一天,京城來了兩個騙子,自稱能織出一件很特別的衣服:任何不稱職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葯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皇帝怕百姓說他愚蠢,最後,就這樣光著身子參加完遊行大典。突然,有個小孩子叫出聲來:「可是他什麼衣服都沒有穿呀!」人們議論起來,所有老百姓最後都同意皇帝確實什麼也沒有穿。皇帝有點發抖,他覺得老百姓是對的。但是他擺出更驕傲的神色,繼續遊行到底。他的內臣們則在後面繼續托著一個並不存在的衣服後裾。故事啟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被無知和愚蠢所欺騙。推薦理由:故事中皇帝明明什麼衣服都沒穿,但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說出真相,只有一個孩子勇敢地說出了真相。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敢於正直地說出真相。實際運用: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用信任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減少警告等用語的使用,這樣孩子能充分地感受爸爸媽媽對他/她的信任,就能養成誠實正直的品質。爸爸媽媽要多說「我相信你一定做得好」、「你真棒」等積極的話語來發揮信任與激勵的作用。另外,爸爸媽媽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則,以誠實為孩子樹立榜樣,努力做到在孩子面前不失信、有信用,做到有錯就改。用潛移默化的教養環境熏陶,來教育孩子養成誠實正直,不說謊話的好習慣,做一個名副其實人見人愛的小寶貝。狼來了的故事有個愛開玩笑的放羊娃每天都要去村外放羊。有一天他覺得很無聊,就大聲的喊:「狼來了!」看著村民們著急地跑來,他高興地說:「你們上當了!」第二天,放羊娃還想玩,又大聲叫:「狼來了!」擔心的村民們還是跑過來,卻發現放羊娃又在說謊。村民們生氣了,決定再也不相信放羊娃的話了。過了幾天,村民們又聽到放羊娃著急地叫:「狼來了!」這一次,沒有村民跑去了,他們可不想再上當了。但是這一次,真的來了很多狼,把很多羊咬死了。狼來了的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謊害人害己,我們應該學會真誠待人。推薦理由:故事中放羊娃一時無聊就一再謊稱「狼來了」,這樣的謊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到最後狼真的來了,但村民們卻再也不相信放羊娃的話了,最後,狼把許多羊都咬死了。狼來了這則故事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不要說謊,要學會真誠待人。

F. 關於不能說謊的故事

狼來了復
可說謊也不一定是故意制的 有些時候人真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知在想什麼 有時候連某都搞不太清楚 往往是好多因素混合在一起 所以別信某的話 有時候是誇張 有時候是心情因素
怎麼會有完全不撒謊的人呢? 只不過有些人的懂得掩蓋真相。六七歲的小孩子就開始撒謊,這不一定是壞事情,越會撒謊的小孩越聰明因為懂得圓謊。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一句謊不說的人,只有會撒謊的和不會撒謊的。只有善意的謊言和惡意的謊言,僅此而已。

只要說的時候不刻意傷害,付出了真心,有什麼不可以?
寫意一點肆意一點人生會精彩很多

G. 不說謊的明人故事

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的字為啥叫「君實」呢?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版
司馬光童年時代,有一天權,客人送給他家一籃核桃。司馬光從來也沒吃過核桃,嘴一饞,拿起一個就咬了起來。可咬了半天,怎麼也咬不破那硬梆梆的核桃殼。
他捂著脹疼的腮幫子正在生氣,老家人進屋來了,一瞧司馬光那難堪的樣子,不禁啞然失笑。
「來,我教你吃。」他轉身找來個小鐵錘,慢慢地教司馬光搗開硬殼,摳出桃仁,然後又去做別的事去了。
一會兒,司馬光的父母回來了。他們見兒子坐在地上,一面砸著核桃,一面吃著桃仁,十分驚訝,忙上前詢問:「小光,你怎麼知道核桃應該這樣吃法?」
司馬光轉動著黑溜溜的眼珠,撒嬌地說:「我自己想出來的。」
二老聽罷,喜上眉梢,連聲誇贊司馬光「聰明」、「伶俐」、「心眼多」。
然而,紙是包不住火的。沒過幾天,司馬光的父母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他們喊來司馬光,嚴肅地說:「說假話可是最不老實的行為啊!」頓時,司馬光羞紅了臉,耷拉下了小腦袋。從此,司馬光再也不說謊了。他長大成人後,為了表示一輩子做個誠實人的決心,把自己的字起為「君實」。

H. 有關小孩子說謊的故事有哪些

因此,我們要及時針對前面提及的孩子說謊動機,來改正孩子的說謊習慣:
1、接納小錯誤建立主體的行為認知
孩子還在很小的時候,哪怕是不小心摔倒了,還是把碗打碎了,都是孩子成長中必然要經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用一種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是行為的主體。
例如摔倒了,沒有哭或者哭完了,爸媽可以說:「摔倒了,誰摔的呀?」孩子就會說,「我自己摔倒的。」碗打碎了,問孩子,孩子會說:「我!「
爸媽一定要有一個觀念:孩子比碗重要,不許責怪孩子!孩子知道行為的主體是自己,就可以區分自己的行為後果,而不會責怪他人是自己行為的原因,從而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用愛的獎勵驅動孩子的良好行為
我們對孩子的擁抱和親吻就是最好的獎勵。如果發現孩子的不當行為,包括說謊,我們可以表達:「我真的好想親親寶寶,但是寶寶今天鼻子有點長(因為說謊),我親不到。」
物質獎勵
物質獎勵只能作為一個短期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系辦法,長期來說,孩子只會為物質產生反應。很難想像有一天你需要拿著錢跟孩子說,「叫媽媽,叫了就是你的。「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而這正是鼓勵孩子說謊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爸媽最好的方法是用「愛的獎勵」而不是用」物質獎勵「驅動孩子的行為。
3、讓孩子從游戲中理解規則的意義
人打破規則時會產生內疚感,特別是自己承諾過的規則,從而會用進一步的行動來補償內心的不平衡,引導孩子認知並認同規則的意義很重要,也提高了孩子對說謊的認知,也就是說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說謊。
也許父母建立的規則,孩子無法理解時,就會出現無意識的推脫責任而說謊,試圖通過謊言來打破父母制定的規則。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游戲來引導。孩子許多時候會主導一些場景,例如他在玩積木的時候,會想拉著我們一起玩,如果我們拒絕,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重要,而我們編造出一些虛假託詞,剛好就是孩子在跟大人學說謊。
所以我們要耐心地坐下來與孩子一起在游戲中遵守規則,孩子建立起「規則意識」後,再一起制定不許說謊家庭規則,需要我們與孩子共同遵守。
孩子會因為很多的原因說謊,趨利避害的,無意識的,想要改變現狀的等等,但本質都是希望得到更多愛護與關注。因此,在面對孩子說謊時,不應簡單粗暴地溝通和解決,應該以平和的心態接納孩子的錯誤,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信任。
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首先,我要恭喜有了說謊意識的寶寶爸媽,你家寶寶已經學會開動腦筋,用自己的方法來「修理」你們了。
一方面,說謊是孩子一種心理成熟的表現,另外一方面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來說不能大意,說謊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動機:
1、避開懲罰,例如孩子看了電視或者不小心把玩具弄壞了不承認,孩子還沒有學會冒險承認後去承擔預期大人給予的懲罰,因為孩子從小就從大人的一舉一動學會了大人在針對他的行為的不高興的情緒反應,不難看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
2、獲得利益,為了要吃糖,在媽媽這里得不到允許,就跟爸爸說媽媽允許了。還可以把博得別人的好感而說謊也放在這一類,比如過分地說自己的本事大;
3、打破規則,例如吃飯前要洗手,他去洗手處點個鉚就出來,規則是父母定的,屬於單方面的強權規則,為了討好大人而假意的遵守規則;
基於以上三種動機,解釋孩子為什麼要說謊就很容

I. 有關"謊言"的童話故事

木偶奇遇記 皮諾曹只要善良就會有心,只要誠實鼻子不會變長,只要勇敢才能救出自己老爸於鯊魚口中,只要有齊以上這些,木頭也會變成小男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