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與謙虛有關的小故事

與謙虛有關的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24 05:47:12

Ⅰ 有沒有關於名人謙虛的小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宋朝的楊時非常喜愛學習。一個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學一起去找理學家程頤老師求教。
程老師正在睡午覺,他倆就站在門外等候。

雪越下越大,為不打擾老師,仍耐心地等候在門外。

老師醒了。發現楊時倆人站在雪地里,忙叫他們進屋來,楊時趕忙向老師行禮、請教。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學識淵博,但從不自滿。他周遊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其一是:鵝的叫聲為什麼大。孔子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麼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Ⅱ 有沒有關於名人謙虛的小故事

苦讀小故事可以嗎?我有一則:《歐陽修的沙盤和葦桿》 北宋文學家回`,史學家答歐陽修從小刻苦讀書,熱愛學習。他四歲就死了父親,母親教他讀書。家貧沒有紙筆,就用葦桿作筆,沙土為紙,練習寫字。他是北宋古文領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Ⅲ 謙虛的小故事

孔子談謙虛,在《論語》中是屢見不鮮的。他的弟子子路性格直率,過於魯莽,很多時候也表現得不夠謙虛,孔子常常批評或教訓他。有一次,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四個人陪孔子閑坐,孔子說:「你們平時總是說:『沒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了你們,你們打算怎麼辦呢?」子路急忙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甚至還趕上荒年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只需用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而且還懂得作人的道理。」孔子聽了以「哂之」(微微一笑)表示對他的批評。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是,子路說話卻一點不謙讓,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呢?」

還有一次,孔子帶著幾個學生到廟里去祭祀,剛進廟門就看見座位上放著一個引人注目的(qì)器,據說這是一種盛酒的祭器。學生們看了覺得新奇,紛紛提出疑問。孔子沒有回答,卻問寺廟里的人:「請問您,這是什麼器具啊?」守廟的人一見這人謙虛有禮,也恭敬地說:「夫子,這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呀!」於是孔子仔細端詳著那器,口中不斷重復念著:「座右」、「座右」,然後對學生們說:「放在座位右邊的器具,當它空著的時候是傾斜的,裝一半水時,就變正了,而裝滿水呢?它就會傾覆。」聽了老師的話,學生們都以驚異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又看著那新奇的器。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和藹地問大家:「你們有點不相信嗎?咱們還是提點水放到器里試試吧!」說著學生們就打來了水。往器里倒了一半水時,那器具果然就正了。孔子立刻對他們說:「看見了吧,這不是正了嗎?」大家點點頭。他又讓學生繼續往器具里倒水,器具中剛裝滿了水就傾倒了。孔子趕忙告訴他們:「傾倒是因為水滿所致啊!」

那位直率的子路率先發問:「難道沒法子讓它不傾倒嗎?」孔子深深地望了大家一眼,語重心長地說:「世上絕頂聰明的人,應當用持重(舉動謹慎穩重)保持自己的聰明;功譽天下的人,應當用謙虛保持他的功勞;勇敢無雙的人,應當用謹慎保持他的本領……這就是說要用退讓的辦法來減少自滿。」學生們聽了這含義深刻的話語都被深深地打動了。

20世紀中國作家和文化先驅之一蔡元培先生曾有過這樣一件軼事:一次倫敦舉行中國名畫展,組委會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監督選取博物院的名畫,蔡先生與林語堂都參與其事。法國漢學家伯系和自認是中國通,在巡行觀覽時滔滔不絕,不能自已。為了表示自己的內行,伯希和向蔡先生說:「這張宋畫絹色不錯,」「那張徽宗鵝無疑是真品」,以及墨色、印章如何等等。林語堂注意觀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贊同和反對意見,只是客氣地低聲說:「是的,是的。」一臉平淡冷靜的樣子。後來伯希和若有所悟,閉口不言,面有懼色,大概從蔡元培的表情和舉止上他擔心自己說錯了什麼,出了丑自己還不知道呢!林語堂後來在談到蔡元培先生時還就伯希和一事感嘆說:「這是中國人的涵養,反映外國人賣弄的一幅絕妙圖畫。」

Ⅳ 關於謙虛的小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宋朝的楊時非常喜愛學習。一個下雪天的中午,他和同學一起去找理學家程頤老師求教。 程老師正在睡午覺,他倆就站在門外等候。 雪越下越大,為不打擾老師,仍耐心地等候在門外。 老師醒了。發現楊時倆人站在雪地里,忙叫他們進屋來,楊時趕忙向老師行禮、請教。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學識淵博,但從不自滿。他周遊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其一是:鵝的叫聲為什麼大。孔子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麼叫聲也很大呢?孔子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Ⅳ 關於謙虛哲理小故事

我不知道
(夠謙虛、夠哲理、夠小了吧)

Ⅵ 謙虛的小故事

(故事一)

在一個美麗的山村裡,有兩只勢不兩立的山羊。一天,天氣很好,大家都出來曬太陽,兩只山羊也溜達到小河的獨木橋上。獨木橋非常窄,每次只能容一隻山羊過去。恰好兩只山羊在獨木橋上相遇,真是冤家路窄。

一隻山羊說:「別擋道,我要過橋。」

另一隻山羊不甘示弱地回答:「你沒說錯吧!憑什麼讓我給你讓道!你以為你是誰啊?總愛擺臭架子的傢伙。」

一隻山羊又說:「趕快走開,是我先上橋的。真沒有禮貌!」

另一隻又答到:「什麼,說我沒禮貌?那你呢,一個還沒長滿牙的毛孩子竟然讓我給你讓道,想什麼呢,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你一句,我一句,兩只山羊互不相讓,誰也不肯讓一步,最後爭得臉紅脖子粗。

此時兩只山羊都急了,也不管獨木橋有多窄,也不在乎橋下的河水有多急,沖過去把腦門結結實實地頂在了一起,羊角對著羊角,腿用力支撐在獨木橋上,開始了一場空前的激戰„„

但是,沒過多久,橋上安靜下來,山羊不見了。原來,獨木橋很濕,兩只沖昏頭腦的小山羊,只顧打架,不小心一滑,一齊掉進河裡了。

小朋友,只要一隻山羊謙讓一下,問題就解決了。他們誰也不肯讓步,本來很簡單的事情,最終弄得兩敗俱傷。人與人之間,只要相互謙讓一下,寬容一分,大家就可以和睦相處,快樂幸福。

(故事二)

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德國文學史上的泰斗,他的許多詩歌在當時就廣為人們所傳頌。但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也有人對他和他的作品懷有成見。 一天,他在魏瑪公園里散步,在一條人行道上,迎面遇見一位對他的作品提過尖銳的、帶有挖苦性批評的批評家。兩人面對面地停住,那位批評家蠻橫地喊道:「我從來也不給蠢貨讓路。」歌德則說:「而我正相反!」說著滿面笑容地讓在一旁。頓時,那位批評家滿臉通紅,無言以對,羞得無地自容。

德對那位尋釁污辱他的批評家,不僅表現出豁達的情操和高雅的風度,而且只用一句話就對他進行了妙巧的還擊。

批評家用了一個混合關系的三段論,

即大前提~~~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

小前提~~~你是蠢貸;

結論~~~所以,我不能給你讓路。

他只說出推理的大前提,小前提隱而不說,以不讓路的事實來表明他的結論。 歌德的推理是:

「而我正相反」,即凡是蠢貨都給他讓路;

你是蠢貨;

所以,我給你讓路。

歌德也只是說出了大前提,以讓路的行動表明結論,省略的小前提則是~~~你是蠢貨。

Ⅶ 名人謙虛的小故事

1.李自成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起義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禮賢下士,因而屢戰屢勝。但隨著起義隊伍的壯大,功績的顯赫,他的驕傲情緒一天天滋長起來,貪圖享受,拒聽忠言,居然殺害了向他進諫的忠臣李岩,以致軍心渙散,輝煌功業毀於一旦,落得個自身被害的結局。

2.莫泊桑

左拉曾這樣描述過他的學生法國大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下午洗耳恭聽我們的談話,眼睛明亮而含笑,老半天才斗膽插上片言只語。誰也不曾料到,這個布滿歡快朝氣的年輕人後來竟一舉推出了《羊脂球》那個滿含柔情、譏嘲和勇氣的完美無缺的作品。

他默默地聽我們的談話,然後他的作品源源而出,顯出了爐火純青的功力。完全可以說,《羊脂球》的享譽文壇,是謙虛好學的結果。

3.戴震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於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為興奮。

問戴震說: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麼?戴震說: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贊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

4.蘇格拉底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5.諾貝爾

諾貝爾是19世紀末的瑞典傑出化學家,一生貢獻極大,但十分謙虛。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來找諾貝爾。諾貝爾有禮貌地回絕了。他說:我喜歡訂閱這本有價值、有趣味的書,但請您不要將我收入。我不知道我是否應當得到這種名望,不過我厭惡過分的詞藻。

諾貝爾的哥哥想編一部家族史,請他寄一份自傳。諾貝爾寫道:阿道爾弗雷德·諾貝爾他那可憐的生命,在呱呱墜地時,差點斷送在一位仁慈的醫生手裡。

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凈,從不累及別人;主要的過錯:終生不娶,脾氣不佳,消化力差;僅有的一個希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惡:不敬財神;生平重要事:無。哥哥反復勸說,並提出代為整理。諾貝爾執意不從。

他說:我不只是沒有時間,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能寫什麼自傳。在宇宙漩渦中,有恆河沙粒那麼多的星球,而無足輕重的我們,有什麼值得去寫?諾貝爾一生不願意宣揚自己。他驚人的業績與他不平凡的謙虛分不開。

Ⅷ 關於謙虛的故事(簡短)

呂岱哭徐厚
三國時的呂岱位高權重,名聲顯赫,但能虛心聽取批評意見。他的朋友徐厚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評呂岱的缺點。呂岱的部屬對徐厚不滿,認為徐厚太狂妄,並將此告訴了呂岱。可呂岱反而更加尊重和親近徐厚。徐厚死後,呂岱失聲痛哭,邊哭邊訴:「徐厚啊!以後我從哪兒去聽到自己的過失啊!」
寫我一生的錯誤
受世人崇敬的周因來,一生謙虛謹慎,平易近人,身為總理雖日理萬機、公務繁忙,但每到一處都要深入群眾了解情況。60年代他有一次到上海考察,與電影演員們會面,在親切交談中,有同志熱情向他建議:「總理,您給我們寫一本書吧!」可他回簽說:「如果我寫書,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讓活著的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梅蘭芳拜師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 「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被人們稱頌為「力學之父」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熱學上,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上,他提出了「流數法」,建立了二項定理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他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偉大科學家,然而他非常謙遜。對於自己的成功,他謙虛地說:「如果我見的比笛卡爾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他還對人說:「我只像一個海濱玩耍的小孩子,有時很高興地拾著一顆光滑美麗的石子兒,真理的大海還是沒有發現。」
揚名於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謙虛地說自己「只學會了幾個音符」。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己「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
法國化學家安德烈取得了化學成就時,他對慕基人之一。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歐文斯學院專門為他設立了有機化學的新教授職位,格拉斯大學選他為名譽博士,這許多榮譽絲毫沒有改變他的謙虛為人。肖萊馬逝世後,恩格斯在悼文中稱他:「是世界上最謙虛的人。」

Ⅸ 關於身邊的謙虛小故事

有一次,我再乘公交車往外婆家的路上,看見了一個年輕人再給老人讓版位子。他長得土裡土氣的權,一看就是一個鄉下人。當大家都誇他時,他卻搖搖頭說:「不,這是俺應該做的。」
我覺得雖然它是一個鄉下人,但他的道德思想和謙虛的品質是現在我們城裡人無法做到的。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